首页 > 百家文化 > 制度构成

诸葛亮的性格特点是什么?如何评价其性格特征?

历史大观园 制度构成 2020-06-17 14:03:30 0 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东汉徐州琅琊郡阳都县(山东沂南)人。

他少怀大志,虽隐居隆中(湖北襄樊北)躬耕于陇亩之间,却博览群书,关心天下大事,他常以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将相管仲、乐毅自比,可见其抱负所在。

诸葛亮自二十七岁起辅佐刘备创立基业,后为蜀国丞相,直至五十四岁病死军中。近三十年期间,他一直是三国中左右局势,举足轻重的人物,其历史作用仅次于曹操、孙权和刘备,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卓越政治家,也是我国军事史上的杰出的军事战略家。诸葛亮诸葛亮有文集二十四篇,为《三国志》作者陈寿所辑。但书早已散失。后人所编的《诸葛亮集》中有些文章真假难辨,现主要依据《三国志》,对诸葛亮的军事战略思想作一简要论述:

察形观势,结援抗敌

诸葛亮处在汉末混战,三国鼎立时期,他的军事战略思想首先表现在能够纵观天下大势,利用各方矛盾,结盟为援,抗御强敌。诸葛亮善察大势,这在三国人物中是较为突出的。正是由于他从大处着眼,从战略全局上看问题,才能在《隆中对》中把利用吴、魏矛盾,联吴抗魏作为长期的战略方针确定下来。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孙、刘两家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刘备也因而占据了荆、益二州。后来蜀吴交恶违背了这一方针,刘备遂先失荆州,后遭败绩。诸葛亮执掌蜀国军政之后,恢复了联吴抗魏的政策,数次派遣邓芝、陈震使吴修好,结盟定约,希望吴国“以同盟之义,命将北征,共靖中原,同匡汉室”。特别是在孙权称帝,蜀汉诸臣欲与吴国绝交时,诸葛亮详细地分析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矛盾关系,”重申了维护吴蜀联盟的重要意义,保证了联吴抗魏方针的顺利执行。

诸葛亮这种依据客观形势的发展情况。分析斗争各方面的矛盾关系,联络可以结为盟友的力量,共同抗御主要强敌的战略思想是很有价值的。

深谋远虑,谨慎用兵

诸葛亮用兵以“谨慎”著名,有“诸葛一生惟谨慎”之称。深谋远虑,立足不败,谨慎用兵力争万全是诸葛亮军事思想的又一特点。

蜀国是三国之中割据最晚,地方最小。人口最少,兵力最弱的一国。欲与大于自身数倍的魏、吴两国鼎立相持,其难度之大是可想而知的。诸葛亮作为蜀汉丞相,身负重任,又有挥师中原之志。所以他在用兵之时,必先对天文、地理,敌我态势,进退方略等作全面的谋划。他认为:用兵之道,必先定计谋,而后实施。要了解天时、地利,观察人心动向,熟悉武器使用,明确赏罚原则,研究敌人策略,察看道路险易,识别地形利弊?判断双方情况,懂得进退机宜,掌握有利时机,等等,这才是为军大略。“诸葛亮出师北伐向来都是缓进稳行,利则战,不利则退。故而虽未能大胜,也从未从败。他不肯采纳魏延袭取长安的计划也正是基于这种先求不败而后求胜的“思想”,诸葛亮还十分重视军队的后勤供应,视粮草为军队的命脉,他亲自创制了木牛流马,作为转运军粮之用。

诸葛亮用兵谨慎,直到临终之前还密授退兵之策,令魏军司马懿不敢乘势追击。当时百姓就传有“死诸葛走生仲达”的谚语,可见诸葛亮的谋划是很周全的。

避强击弱,奇正相依

诸葛亮文集中有兵法遗文一篇说:“士之不能皆锐……天下皆强敌也”。这段遗文论述了诸葛亮军事思想的又一特点:避敌之强,攻敌之弱,以己之长,击敌之短。《隆中对》的一个基本策略就是避开已成为强者的曹操、孙权,去攻取相对虚弱的荆、益二州。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劝说孙权时,也是着重指出了曹军“远来疲敝”和“不习水战”的弱点,从而坚定了孙权破曹的信心。后来诸葛亮率军北伐,绕道祁山而不直趋长安,同样是企图避开魏军的防守重地,“以迂为直”,攻其弱处。

诸葛亮用兵也强调奇正相依,他本来有荆益二州,兵分两路,奇正相依,夹击中原的战略规划。后来在北伐时,诸葛亮也极力约请孙权同时出兵,以形成东西呼应之势。但在具体作战中,诸葛亮出于谨慎,往往以正兵为主,用奇兵不多,如大将魏延几次欲独领一军,作为奇兵,但总得不到允许。所以陈寿评论诸葛亮“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明纪为将,严法治军

诸葛亮军事思想的又一突出之处是强调:为将之道在于明纪,治军之策在于严法。《三国志》作者陈寿所编定的《诸葛亮集》中的最后三篇都是“军令篇”其书虽已散失,但在留存下来的遗文片段中“军令”部分仍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方面最突出的事例自然是人尽皆知的“挥泪斩马谡”。其实最能体现诸葛亮治军严明的还是布阵行兵。

诸葛亮创造了“八阵图”的作战方法,要使这种方法行之有效,不仅取决于阵法的编排,更重要的是号令严明,军纪整肃,方能保证阵形按照主将的意图进行变化。若有一时一队不听指挥,则阵形必乱。诸葛亮说:“八阵既成,自今行师,庶不覆败矣。”可知诸葛亮治军严整,八阵图才能有如此威力。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zdgc/851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