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诸葛亮

诸葛亮(卧龙)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诸葛亮

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汉族,琅邱阳都人,早年丧父,随同叔父诸葛玄投奔荆州牧刘表。建安四年,19岁的诸葛亮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夺占荆州,攻取益州,击败曹军夺得汉中。章武元年,刘备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建兴十二年病逝于五丈原,享年五十四岁。刘禅追谥他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

生卒年: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

性格特点:熟知天文地理,精通战术兵法他志向远大,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社会

历史功过: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千百年来,诸葛亮一直是智慧的化身,诸葛亮一生的主要著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隆中对》等。因为作战的需要,他在天文、符咒、奇门遁甲上有着很深的研究。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曾革新“连弩”,可同时发射出10箭,并作“木牛”、“流马”,以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出兵法,名为“八阵图”。

名家评点: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诸葛亮传记

三顾茅庐 隆中应对

三国时期,在官渡大战以后,刘备兵败,无奈之下,只好投奔了荆州刘表。刘表便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守在新野。刘备在荆州呆了几年,尽管刘表一直把他当上等宾客来招待。可是刘备是一个胸怀抱负的人,常因没能够实现抱负而闷闷不乐。
有一天,刘备用手摸着自己的大腿,心里很有感触,不由得流下眼泪。刘表看到了,于是就问他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刘备便说:“以前我总是打仗,几乎每天都是人不离鞍,所以大腿上的肉特别结实。可是现在在这儿过着清闲的生活,大腿的肉不知不觉就长肥了。眼看着日子如流水一般地过去,人也快老了,可至今还干不出什么大事,因此,想起来心里就感到极为难过。”

刘表当时对其加以安慰了一阵。可是刘备在心里总在盘算着长远的打算。为了能实现志向,他便想寻找能帮助自己成就事业的人。经过四下里打听,终于得知在襄阳有个名叫司马徽的名士,于是就特意去拜访。

司马徽十分客气地接待了他,随后也得知他的来意。刘备说:“不瞒先生,我是特意来向您请教天下大势的,请先生一定不吝赐教。”司马徽听了这句话,呵呵地大笑起来,说:“你看像我这样平凡的人,能懂得什么天下大势。如果要谈关于天下的大势,那得靠有才能的俊杰啊。”刘备马上央求他给予指点:“哪里才能找到这样的刘备俊杰呢?”

司马徽说:“这一带有卧龙和凤雏两个人,只要您能请得到其中--位,那就能助你平定天下了。”刘备便急着问卧龙、凤雏是谁,司马徽于是告诉他:卧龙名为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为庞统,字士元。刘备向司马徽辞别后,就回到了新野。这一天,忽然有一个读书人要求见他。刘备见他举止大方,便认为他不是卧龙就是凤雏,于是热情地接待了他。经叙谈,才知道这个人名叫徐庶,在当地也是一位名士,因为听说刘备正在招贤纳士,所以特地来投奔他。刘备十分高兴,于是,就把徐庶留下当谋士。同时,徐庶又说:“我有个人称卧龙的老朋友,名叫诸葛亮,将军是否愿意见见他呢?”通过徐庶,刘备对诸葛亮的情况又多了些了解。

刘备听了徐庶的介绍后,便对他说:“既然您跟他如此熟悉,那就辛苦您一趟,把他请到这里来吧!”徐庶马上把头摇了摇说:“不行啊。像他这样的能人,非得将军亲自去请他,如此--来,方能表示出您的诚意。”

刘备看到司马徽徐庶对诸葛亮都十分推重,便知道诸葛亮这个人是非同小可,一定是个很了不起的人才。转过天来,他就带着关羽、张飞一-起来到了隆中。当诸葛亮得知刘备要来拜访他,便故意躲开了。刘备扑了个空。跟随刘备一同去的关羽、张飞都感到有些不耐烦。可是刘备却记住徐庶说的话,一定要耐着性子去请,第一次没能见到,于是又去第二次,可是这次又没见到,如此两次,刘备并没有灰心,他打定主意,一定要把诸葛亮请出山来。

等到他第三次去请他时,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感动了,于是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了刘备。当时刘备把关羽、张飞留在门外,自己跟着诸葛亮进了屋里。刘备向诸葛亮坦言道:“而今汉室衰落,朝中的大权都落在奸臣手里。我虽然能力差,可是却很想挽回这个局面,只是想不出有什么好办法。所以特地前来请先生给予指点。”诸葛亮见刘备如此虚心请教,也就推心置腹地向刘备说出了自己的主张。他说:“如今曹操战胜了袁绍,拥有兵力百余万,况且他又挟持天子对天下发号施令。所以这就不能只凭借武力跟他争胜负了。现在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历三代。江东地势十分险要,百姓都归附他,在他身边还有-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由此看来,和他只能联合,而不能打他的主意。”接下来,诸葛亮又给刘备分析了荆州和益州的形势,他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但是刘表并不能守得住这块地方。益州的土地肥沃而又广阔,向来被世人称为“天府之国”,但是在那里的主人刘璋却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当地人都对他很不满意。

最后,他又说:“而今,将军作为皇室的后代,天下人无不闻名,倘若您能够占领荆、益两州的地方,联合孙权,对内加以整治内政,一旦机会出现,就能由荆州、益州出兵两路,对曹操施以攻击。到了那时,还会有谁不欢迎将军呢。如此一来,将军的功业就此可成,汉室也能得以恢复了。”

刘备听了这一番精辟的见解,不住地点头表示赞同,打心眼里对诸葛亮钦佩,最后他说:“先生的话真使我开了窍。我对于您的意见十分赞同。但恳请先生能出山助我。”诸葛亮看到刘备态度诚恳,毫无虚情假意,于是做出决定,跟着刘备来到了新野。自那以后,刘备便把诸葛亮当作老师一般来对待,诸葛亮也把刘备当成自己要寻找的可实现自己抱负的主人。两人的关系是越来越亲密。

关羽和张飞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在心里很大的不高兴,在背后总是嘀咕。他们认为诸葛亮如此年轻,未必能有什么真本事,怪刘备过于把他看得太高了。刘备耐心地对他们加以解释说:“如今我有了孔明先生,就如同鱼儿得到了水一样。以后你们不可胡乱发议论。”关羽、张飞听了刘备这样的话,才闭住了嘴,无话可说了。

联吴抗曹 说服孙权

在曹操平定了北方之后,便于公元208年率军南下,对刘表发起了进攻。他的人马还没有到达荆州地界,刘表便已经病死了。这时候刘表的的儿子刘琮昕说曹军声势浩大,早就吓破了胆,于是立即派人向曹操求降。

这时候驻守在樊城的刘备也得到曹操大军南下的消息,于是他决定把人马向江陵撤退。荆州的百姓都知道刘备善待百姓,心地仁慈,都愿意追随着他一起撤退。当曹操带兵赶到襄阳时,已经得知刘备向江陵撤退了,这时他又打听到刘表在江陵蓄积了大批的军粮,他害怕被刘备给占了去,于是亲自率领五千轻骑兵在后面追赶刘备。刘备的人马不仅带有兵器及装备,最主要的是还有十几万百姓跟着,所以行军速度很慢,每天只能走十几里路。而曹操的骑兵仅一天一夜就赶了三百多里地,到了当阳的长坂坡,就把刘备追上了。

刘备的人马被曹操的骑兵给冲杀得七零八乱,幸亏张飞在长坂坡抵挡了一阵,刘备、诸葛亮才带得少数人马摆脱了后面的追兵。可是赶往江陵的路已经被曹军给截断了,所以只好改道往夏口退去。曹操占领了江陵之后,继续沿江向东进兵,眼看着就要追到夏口了。

诸葛亮于是对刘备说:“而今形势危急,眼下只有一条路了,那就是求助于孙权。”正好孙权也担心荆州被曹操给占领,派鲁肃去找刘备,劝说他跟孙权联手共抗曹军。于是诸葛亮就跟随鲁肃来到了江东的柴桑。

诸葛亮见到了孙权,说:“如今曹操把荆州攻下了,很快就要向东吴进攻。如果将军决心抵抗,那就趁早和曹操断绝关系,跟我们联手一起进行抵抗,要不然的话,您就干脆向曹操投降,倘若再犹豫不决,祸到临头时就来不及了。”孙权反问道:“那么刘将军自己为什么不投降曹操呢?”诸葛亮表情十分严肃地说:“刘将军乃是皇室后代,才能盖世,怎么可能会低三下四去投降曹操呢?”孙权听了诸葛亮这么一说,也神情激动地说:“既然刘将军如此,那我也不能将江东土地和十万人马白白地送了他人。只是刘将军刚刚打了败仗,他又怎么能抵抗得住人多势众的曹军呢?”诸葛亮神情自若地说:“这个您就放心吧,刘将军尽管败了一阵,可是还有两万水军。眼下曹操兵马虽众,可是他远道追来,兵士们早已是筋疲力尽。更何况,北方人不惯于水战,荆州的人马肯定会对他们不服的。只要我们能够同心协力,打败曹军是指日可待。”孙权听了诸葛亮如此的一番透彻的分析,心里特别高兴,于是马上召集了部下将领,讨论如何抵抗曹操的办法。

在东吴的群臣中,张昭是资格最老的。他说:“如今曹操用天子的名义来征讨,我们如果要对他进行抵抗,那首先在道理上输了一着。何况,我们本来想依靠的长江天险,现在也已经靠不住了。因为曹军占领了荆州,又有上千艘的战船,他们水陆军马合在一起,我们怎能抵挡得住,所以,投降是最好的办法了。”很多人也随之附和。孙权听着群臣的议论,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又把正在鄱阳的大将周瑜给召回来,周瑜态度慷慨激昂地说:“曹操虽然名为汉相,可其实与奸贼无异。这次是他自己送死来了,哪里有投降他的道理。”

他当时就给大家分析了曹操许多不利的条件,认为北方兵士都不惯于水战,而且是由大老远地赶到了这陌生的地方,水土不服,一定会有很多兵士生病。即使兵马再多,也不会有什么用的。孙权听了周瑜的这些话,胆子也壮了起来。他当即站了起来,从腰里拔出宝剑,一剑砍下,“豁”的一声。就把案几砍去了一角。他声色严厉地说:“如果还有谁再提投降曹操的话,那就跟这案桌一样。”转过天来,孙权即任命周瑜为都督,叫他和刘备一起抵抗曹操。

周瑜率领水军驻守在南岸,同曹军隔江相望。曹操的军士都是来自北方,不善水战,他们站在战船上的时候,只要一遇到风浪颠簸就受不了。到了后来,他们想了一个办法,就把战船用铁索给拴在了一起,如此- -来,船果然平稳了许多。周瑜的部将黄盖看到这个情况,便对周瑜说:“曹军把战船都连接在--起,我寻思着用火攻的办法-一定能把他们打败。”周瑜觉得黄盖的主意很好,于是两人定下了计策,并马上实施起来。黄盖派人给曹操送了一-封信,表示自己要投降。曹操认为是东吴将领害怕他,对此没加任何怀疑。而黄盖则准备好了十艘大船,在每艘船上都装上枯枝,然后在上面浇足了油,又在外面裹上了布幕,插满了旗帜,另外又准备了一些行动轻快的小船,拴在大船的船尾上,准备在大船起火的时候转移。

有一天, 天气突然回暖,竟然刮起了东南风。就在当天的晚上,黄盖率领着十条大船,扯满了风帆,船如同箭- -般驶向了江北。约摸过了二里的光景,黄盖下令,将在前面行驶的十条大船点起火来。借着风势,十条大火船就如同十条火龙一样,向曹军的水寨闯了过来。因为曹营的船舰都是连在--起的,根本无法躲开,所以很快就燃烧起来。一眨眼的工夫,曹营已经被烧成了一片火海。曹军的大批兵士都被烧死了;另外还有不少人被挤到江里淹死。这时候,周瑜也带领着精兵渡过江来,向曹军发起了进攻。曹兵大败,四散溃逃,最后,曹操从华容的一条小路上逃了出去。刘备和周瑜在后面兵分两路紧紧追赶,一-直追到了南郡。曹操的几十万兵马战死的很多,再加上得病而死的,损失了差不多有一大半。经过这一场火烧赤壁大战,三国分立的格局已经基本上形成了。

出兵北伐 鞠躬尽瘁

诸葛亮自平定南中后,一直希望能够出师北伐。又经过两年时间的准备,公元227年冬天,他率领大军离开成都,临行之际,他给后主刘禅上了一道奏章,名日《出师表》,要后主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并且表示了自己决心担负起兴复汉朝的责任。

过了年之后,诸葛亮便趁魏军未加防备,亲率大军,突然由西路扑向祁山。因为自刘备死后,蜀汉多年没有动静,魏国没想到蜀军会突然袭击祁山,于是魏军大败。蜀军乘胜进军,祁山北面的天水、南安、安定三个郡都向诸葛亮求降。

此时,魏文帝曹丕已经病死。刚即位不久的魏明帝曹歡马上派张郃带领五万人马赶到祁山,而且还亲自到长安去督战。诸葛亮到了祁山,选用马谡带人去占领街亭,作为据点。马谡读了不少兵书,每当诸葛亮找他商量打仗的事,他就谈个没完,也曾出过一些好主意。因此诸葛亮对他非常信任。于是他派马谡作先锋,王平为副将。当马谡和王平带领人马到了街亭,张郃的魏军也正好由东面开了过来。马谡看了看地形,决定把营寨扎在山上。可是王平不同意,一再劝说他遵守丞相之命在山下扎营,马谡就是不听。

当张郃领魏军赶到街亭,看到马谡竟敢放弃现成的城池不守,却把人马驻扎在山上,当即把马谡扎营的那座山给围困了起来。同时切断了山上的水源。这样一来,蜀军连饭都做不成,时间一长,自己就先乱了起来。诸葛亮知道街亭失守完全是因为马谡违反了他的作战部署。按照军法,把马谡定了死罪。诸葛亮杀了马谡之后,想起平日和马谡的情谊,心里很是难过,他把马谡的儿子给照顾的很好。诸葛亮认为王平在街亭曾经劝阻过马谡,就把王平提拔为参军。然后,他就上了- -份奏章给刘禅,请求降职三级。

因为诸葛亮赏罚分明,能以身作则,使得蜀军将土都极为感动。大家就把这次失败当作教训,士气比以前更加旺盛了。228 年冬天,诸葛亮又带兵杀出散关,转过年来的春天,又出兵收复武都、阴平两个郡。刘禅于是下诏书,恢复诸葛亮的丞相职位。公元229年四月,吴王孙权称帝。蜀汉大臣认为孙权称帝是僭号,要求和东吴断绝盟好关系。诸葛亮却认为,蜀汉眼前的主要对手是魏国。他坚持跟东吴保持联盟。到了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出兵祁山。魏国司马懿和张郃等一起率领人马赶往祁山。诸葛亮派人留在祁山,自己则率领主力拦击司马懿。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孤军深人,带的军粮不多,所以在险要的地方便筑好了营垒,命令将士只守不战。魏军将领以为司马懿害怕诸葛亮,一再请战,司马懿只得硬着头皮,跟诸葛亮大战一场,结果被蜀军杀得一败涂地。由于蜀军后方的运粮官员失职,粮草未能供应上来,只好主动撤兵。大将张郃在后面紧紧追赶,被诸葛亮预先布置好的伏兵用乱箭给射杀了。

诸葛亮几次出兵,都是因为粮食供应不上而退兵。于是他设计了两种运输工具,称做“木牛”、“流马”,也即是两种经过改革的小车,用它们把粮食运到了斜谷口囤积起来。公元234年,诸葛亮率十万大军进行最后一次北伐,同时他又派使者到了东吴,约孙权同时发起攻势,以期南北策应,使得魏国两面受敌。诸葛亮大军出了斜谷口,一直到了渭水南岸的五丈原。而魏将司马懿也率领魏军渡过渭水,筑起了营垒防守,同蜀军对峙。

当孙权接到诸葛亮的信之后,立即三路出兵进攻魏国。魏明帝亲自率领大军到南面抵挡东吴;一方面通知司马懿坚守五丈原,只守不战。后来,孙权的进攻失败了。

当诸葛亮得知后,就想和魏军决--死战,可是司马懿依然是稳守营垒,不出兵作战。诸葛亮便想了个法子用来激怒司马懿。他利用当时人们轻视妇女的风俗,派人给司马懿送去一套妇女穿的服饰。意思就是司马懿胆小怕战,还不如做个“闺房小姐”。魏军将士为此气恼得嚷着要跟蜀军拼斗。可是司马懿并没有发火,他安慰将士说:“好,待我向皇上请命, 请求准许我们和蜀军进行决战。”几天过后,魏明帝派大臣赶到魏营,传达命令,不准出战。蜀军将士得知这一消息,感到特别失望。

这时,也只有诸葛亮猜透了司马懿的用意,说:“司马懿上奏章请求打仗,这只不过是做给将士们看的。否则,大将领军在外,哪有时间还去千里迢迢请战的道理。”诸葛亮料到了司马懿的心理,同时司马懿也在探听诸葛亮的情况。有一次,诸葛亮派一使者到魏营去挑战,司马懿很有礼貌地接待这位使者,并和使者聊起天来,他说:“你们丞相平日公事一定很忙吧?近来身体如何?胃口如何?”使者觉得司马懿问的都是些人情客套话,于是也就老实地作了回答说:“我们丞相的确很忙,平日里的军营大小事情都要亲自去抓。他起得早,睡得晚。尤其是近来胃口不太好,吃得也比往日少多了。”当使者走后,司马懿就和左右将士说:“你们看,诸葛孔明平时吃得少,事务又如此繁重,哪能支撑多长时间呢?”

果然不出司马懿所料,诸葛亮因为过度辛劳,终于病倒在军营里。后主刘禅闻讯,赶快派了一位名叫李福的大臣来到五丈原进行慰问。李福和诸葛亮谈了一些军国大事,然后就走了。可是没过几天,李福又返了回来。当他看到诸葛亮已经病势转重,不由得哭了起来。诸葛亮对李福说:“我知道您回来想问些什么。您所要问的那个人,我看就是蒋琬吧。”李福说:“丞相所说的不错。皇上正是要我来问丞相万一身子不好,该由谁来担任您的工作。那蒋琬之后,又有谁可以继任呢?”诸葛亮说:“费祎可担此任。”李福还想再往下问,可是诸葛亮已经闭上眼睛不回答了。建兴十二年(234年) ,54岁的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魏国的中途病故于五丈原的军营里,归葬于定军山。

依照诸葛亮生前的嘱咐,蜀军将领并没有把他去世的消息透露出去。而是把诸葛亮的尸体裹放在车里,然后各路人马才开始很有秩序地往后撤退。魏营的探子得知诸葛亮已经病死的风声,马上报,告了司马懿。司马懿随后引兵由后追赶上去,可是刚过五丈原,忽然发现蜀军的旗帜已经转了方向,同时传出一阵战鼓响,兵士们都转身掩杀了过来。司马懿极为吃惊,立即拨转马头,命令军队撤退。蜀军将领等到魏军离得远了,才不慌不忙地把全部人马安全撤出了五丈原。

这件事被老百姓得知后,便编了一个歌谣嘲笑司马懿,说:“死诸葛吓走了活仲达(仲达是司马懿的字)!”司马懿听了之后,并不生气,说:“我只能料到活的诸葛,怎么可能会料到死的呢!”到了后来,他亲自跑到原来蜀军扎营的地方,观察了诸葛亮生前所布的阵势,不由赞叹地说:“诸葛孔明当真是天下奇才啊!”

尽管诸葛亮统一中原的愿望没能实现,可是他的智慧和品格,却被后人所称颂。在民间传说中,诸葛亮一直被人当成是智慧的化身。在他写的《后出师表》里,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两句话,人们认为这话正是对他一生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