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刘恒

刘恒(汉文帝)

文景之治

刘恒简介

刘恒生平:汉文帝刘恒(公元前203~前157),汉朝的第三个皇帝(不包括两位汉少帝),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汉惠帝刘盈的弟弟,母亲为薄姬,8岁时被立为代王。刘邦死后,吕后临朝听政。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刘恒在周勃、陈平支持下,登上皇帝宝座,称为文帝。 汉文帝在位期间, 躬行节俭、励精图治、减轻刑罚、发展经济,提高了汉朝国力。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刘恒驾崩,在位23年,终年47岁。葬于霸陵。其庙号为太宗,谥号孝文皇帝。

历史评价:汉文帝与汉景帝是中国历史上较有作为的两位皇帝。汉文帝继位之时,国家财力严重不足,人民生活还相当困顿。面对现状,汉文帝采取多种措施,减免赋税,发展经济,提高国力,安定社会。

刘恒大事记

汉文帝刘恒:

公元前203年 出生。

公元前196年 初封代王。

公元前192年 娶代王后。

公元前188年 子刘启出生。

公元前180年 入主汉宫,功臣集团周勃、陈平与皇族集团刘章互相妥协拥立代王刘恒即位,即为汉文帝。

公元前179年 长子刘启为太子,窦漪房成为皇后。

公元前178年 分原代国为代王与太原王封地,次子刘武被封代王,三子刘参为太原王,四子刘揖为梁王。

公元前170年 杀舅。

公元前167年 缇萦救父,汉文帝废除肉刑。

公元前157年 驾崩。

人物关系

刘恒传记

悉心侍母 亲尝汤药

《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则故事《亲尝汤药》,讲述的就是汉文帝在母亲薄姬生病期间,细心照料母亲的故事。

汉文帝的母亲薄姬原是与刘邦争夺天下的魏王豹的姬人。魏王豹被刘邦消灭后,薄姬成了俘虏,被分派到织绢室做女奴。刘邦见薄姬貌美,就临幸了她。薄姬怀孕,生下刘恒。但此后,薄姬很少见到刘邦,就一心照料儿子,并获准出宫去儿子的封地居住。

刘恒对他的母亲薄姬很孝顺, 从来不敢怠慢。有一次,薄姬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薄姬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她煎汤药,并且日夜守护在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 在汉文帝的悉心照料下,薄姬终于病愈。汉文帝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

废除肉刑 缇萦救父

废除肉刑是汉文帝的恤民政策中最被世人称道的。在这一过程中,牵涉到一位叫作缇萦的孝女。这也是后世所说的缇萦救父的故事。

公元前167年,临淄有个小姑娘名叫淳于缇萦(淳于是姓),她的父亲淳于意,本是个读书人,因为喜欢医学,经常给人治病,出了名。后来他做了太仓令,但他不愿意跟做官的来往,也不会逢迎上司。洁身自好的他不久便辞职,做了医生。

有一次,有个大商人的妻子生了病,请淳于意医治。那病人吃了药,病没见好转,过几天死了。商人仗势告发了淳于意,当地的官吏判他“肉刑”(当时的肉刑有脸上刺字、割去鼻子、砍去左足或右足等),要把他押解到长安去受刑。

淳于意漆下无儿,仅有五女。他被押解长安离开家的时候,望着女儿们叹气说:“唉,可惜我没有男孩,遇到急难,一个有用的也没有。”

几个女儿都低着头伤心地哭,只有最小的女儿缇萦又是悲伤,又是气愤。她想:“谁说女子不如男。”

她提出要陪父亲一起上长安,家里人再三劝阻她也没有用。

缇萦到了长安,托人写了一封奏章,到宫门口递给守门的人。

汉文帝接到奏章,知道上书的是个小姑娘,倒很重视。那奏章上写着:

“我叫缇萦,是太仓令淳于意的小女儿。我父亲做官的时候,齐地的人都说他是个清官。这回他犯了罪,被判处肉刑。我不但为父亲难过,也为所有受肉刑的人伤心。一个人砍去脚就成了残废,割去了鼻子,不能再安上去,以后就是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我情愿被官府收为奴婢,替父亲赎罪,好让他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缇萦救父图

汉文帝看了信同情这个小姑娘,又觉得她说的有道理,就召集大臣们,说:“犯了罪该受罚,这是没有话说的。可是受了罚,也该让他重新做人才是。现在惩办一个犯人,在他脸上刺字或者毁坏他的肢体,这样的刑罚怎么能劝人为善呢?你们商量一个代替肉刑的办法吧!”

大臣们一商议,拟定把肉刑改用打板子,板子刑法由此得来。原来判砍去脚的,改为打500板子;原来判割鼻子的,改为打300板子。汉文帝就正式下令废除肉刑。这样,淳于意因为女儿的英勇而得救。汉文帝废除肉刑,较之前的刑罚来说是减轻了,但因为打的板子数太多,很多犯人在受刑的过程中就死了。汉景帝又把打板子的数量减少了,降低了刑罚。

▲西汉前期形势与七国之乱示意图

▲晁错(公元前200~前 154),西汉政治家

汉文帝与汉景帝的励精图治,使汉朝经济继续得到恢复与发展,社会安定,这段时期被后世称为“文景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