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简明正史——三国文化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22 23:56:02 0


三国战乱,教育受到重大破坏。混战时期,官方的教育机构已基本不存在,但民间的传承教育仍得以保留,世家大族普遍重视甚至垄断了文化教育与受教育的权利。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后,各国也开始着手抓了一些教育工作。曹操于建安八年(203)下令郡国修建文学(即学校),五百户以上的县设校官,选优秀子弟进校学习。曹丕称帝后,即恢复太学,设博士,从各郡县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来京都太学学习,并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如规定太学学生两年学通一经(即一部儒家经典著作)者称弟子,不通一经者遣回;两年学通两经并考试合格者补文学掌故,不合格者可以补考,三年内学通三经者,提拔为高弟,可做太子舍人,考试不合格者也可补考;当舍人两年能学通四经者,提拔为郎中,不合格者可以补考;当郎中两年学通五经者,随才使用,不合格者也可补考。在这些政策的鼓舞下,许多人都愿意学习,并能努力学习,也出了一些人材。到青龙年间(233—237),魏太学生已达一千多人。蜀汉也设有太学,置有博士,也招收了少量学生,涌现出一批学者。

三国时期谶纬学说虽已是一种没落学说,但仍有较大市场,仍被统治者普遍利用。曹操不一定相信谶纬,却首先带头利用这一学说。曹操迁都于许昌、受封魏公,都与利用谶纬学说有关。谶书中有一句话,叫做“许昌气见于当途高”,当途高指宫门外的观阙,又名“象魏”;谶书《春秋玉版谶》上说“代赤者魏公子”,赤指汉的气运,即取代汉王朝的人应是魏公的儿子。曹操正是掌握了这些理论,才在迁都时选择了许昌,才在受封时名魏,本人终生不称帝,心甘情愿地让儿子称帝。曹丕也大力利用这一学说。他于建安二十五年(220)嗣位为魏王,三月便让部下汇报说在他的家乡谯县发现了黄龙,四月又让部下宣传说发现了白雉,八月又说在某地发现了凤凰……这些都是按谶纬理论在新帝产生前应出现的祥瑞之物。他在做了这些舆论准备后,于十月取代汉献帝,建魏国,称皇帝。刘备、孙权在称帝前也来了这一手,纷纷让部下大造舆论说发现了许多祥瑞之物。蜀汉还专门起用了精通谶纬学说的年轻学者谯周,让他在纬书中找了许多依据出来,大加宣传。同样,当时许多学者也利用谶纬学说来反对统治者。如蜀汉土著张裕公开说:“岁在庚子,天子当易代,刘氏祚尽矣;主公得益州,寅卯之间当失之。”土著学者杜琼私下对人说:“古代属官的名称不称曹,汉代以来各属官名称都要加一个曹字,官吏叫属曹,士卒叫侍曹,此殆天意也”,公开表现出向往曹魏政权。谯周也在《仇国论》中公开预言蜀汉要被魏国灭亡。

三国时期,儒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大降,丧失了独尊地位,儒家观念受到普遍的、严峻的挑战,但儒家观念仍为相当一部分人所奉行。魏国曹丕执政后,更重视儒学,并很快出现了“王学”、“郑学”两派。王肃官至侍中、太常,奉古文经学,是“王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撰有《圣证论》、《孔子家语》等书,并对儒家各经典进行注释解说。东州大儒孔炎是郑学的主要代表。王肃因是司马炎岳父,得到司马氏集团的支持,其所著书籍列于学官,作为教材,成为考试的依据,故曹魏主要盛行古文经学。魏帝曹髦对司马氏不满,便支持郑学,并亲自到太学与博士们辩论。可见当时儒家中的今古文之争,也是政治斗争的一种反映。蜀汉开设太学、设立博士后,反曹魏之道而行,提倡今文经学,反对古文经学,所谓“益部多贵今文而不崇章句”。

玄学是三国时新兴的一门学科,在魏国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学术思潮。玄,出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当时许多学者为逃避残酷斗争,远离现实,深入研究《老子》、《庄子》、《易经》(合称三玄),以探讨宇宙的本原等。玄学的早期代表人物为何晏、王弼。何晏在五十岁以前主要致力于玄学,著有《道德二论》、《无名论》、《论语集解》等书,后因成为曹爽集团的主要人物,被司马懿杀害。王弼(226—249)著有《老子注》、《老子指略》、《周易注》、《论语释疑》等书,与何晏共同提倡“贵无论”,提出无=道=玄的基本理论,为玄学的开山之祖。其后,“竹林七贤”亦为玄学大师。其中,阮籍推崇老庄之学,用道家思想去解释儒家,主张名教与自然结合,又倡导“无君说”,抨击统治者,并进一步提出无君、无臣、无富、无贵的思想,猛烈攻击虚伪的礼教。嵇康也喜好老庄之学,他在《难自然好学论》等文中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观点,主张建立一个“至德之世”,又提出宇宙本原为元气形神相结合、人的精神和形体相互依存等观点。司马氏执政期间,出现了“高人乐遗世,学者习虚玄”的社会风气,玄学发展更加快了速度。

人才学也是三国时期新兴的学科(在当时也视其为玄学的一个分支)。刘劭(字孔才)是一个通博的学者,历仕武、文、明三帝,著述多,其《人物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心理学专著和人才学专著。该书将人的品德、才能分为高低十二等,将人的性格也分为十二类,主张用“九征”(从神、精、勇怯、强弱、躁静、情色、仪态容言等方面观察)、“八观”、“五视”等方法去观察、分析人物。他的这一研究适应了当时的人物品评、清谈等社会风气。在对人才的讨论中,曹操及“建安七子”之一的徐斡,都主张“才性异”,即人的才能与品德、脾气分离,故曹操提出“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实行“九品中正制”后,曹操的用人政策和人才观点逐渐被抛弃。何晏提出圣人无喜怒哀乐的观点,宣扬贵族高人一等;钟会著有《四本论》,对人的才性的同、异、离、合进行讨论,认为有才能的人一般也有好的气质、好的品质、好的脾气等,其实质也是宣扬门阀世族高人一等。

三国时期,佛教利用统治者与道教的矛盾,在战乱的间隙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的佛教主要有两个中心,即洛阳和建业。建安时期,印度、西域都有僧人到洛阳,有的传经,有的译经,见于记载的有安世高与支谶等。在魏明帝时期,佛教还在皇宫旁修建了寺庙。明帝为扩建宫中水池,撤除了寺庙。但外国和尚用一金盘装水,到殿前去做舍利投入水中便有五色光起的表演,明帝又为他们在道东修建寺庙建筑一百间。天竺僧人昙摩迦罗,在洛阳白马寺译出《僧祗戒心经》,又于嘉平二年(250)为众僧受戒,在我国开创了授戒度僧的佛教法度。在南方,佛教更为流行。曾依附徐州牧陶谦的丹阳人笮融,利用管理广陵、彭城水运之际,大建佛寺庙,殿内可容三千余人,又铸鎏金铜像,以供朝拜,又以减低减免徭役等方法,招信徒五千余家,使其学经受道,并定期举行浴佛等仪式,届时多设酒饭,摆席于路,长达数十里,百姓前来参观就食的有上万人,影响甚大。孙权曾在武昌建佛寺昌乐院、宝宁院,又为康僧会(康居僧人)在建业修建建初寺。康僧会在建业住了三十三年,翻译了大量佛学著作。西域月支僧人支谦,通六国语言,被孙权封为博士,在东吴译经三十余年,翻译了大量佛学著作。从考古资料看,蜀汉也建有寺庙。

道教在东汉末年进入了它创建后的第一个发展高峰期。当时道教主要有两大派,北方及东吴主要流行太平道,以张角、于吉等为首领;益州地区主要是“五斗米道”,以张鲁为首领。张角在河北一带传道,十余年间徒众达数十万人,遍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并于中平元年(184)起义,虽很快被镇压下去,但它从根本上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张鲁率徒众在混战中占据了汉中,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政教合一的割据政权,统治汉中近三十年。于吉因其徒众众多,被孙策杀掉。此外,传为辽东人(一说巴郡人)的帛和,在关中等地创建了帛家道,该派重视行气、炼丹,在以后发展为道教金丹派。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道教处于第一个高潮后的回落期。其基本特征是与统治者关系不好,主要在民间发展。在道教内部,行气、炼丹等追求所谓长生不老诸法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国时期,在最为动乱的北方,文学却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中尤以“建安文学”成就最大。主要代表人物“三曹”和“建安七子”,在继承汉人乐府诗方面成绩较大。在作品内容和艺术成就上,“建安风骨”普遍具有清、显、明,直、精、健的特征。曹操是建安文学的开拓者和主将,作品主要为诗,至今仍有二十首保留传世,基本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如《薤露行》描写了何进谋诛宦官和董卓乱政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蒿里行》更进一步描写了战乱给社会、给人民带来的灾难:“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丕在诗歌、词赋和文学理论方面都有较大成绩,有学术著作《典论》。惜该书多已散佚,唯存《自叙》与《论文》两篇,后者是我国最早的文学评论专文。曹丕的诗歌原有一百多首,现存约四十首,多写男女情爱、游子思归等,其《燕歌行》是我国现存文人作品中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在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曹植在建安文学中成绩最大,刘宋诗人谢灵运曾说:“若天下文人的才气共有一石,曹植一人便占去八斗。”这便是典故“才高八斗”的出处。他的作品保留至今的有诗八十余首、辞赋散文四十多篇。其“七步诗”、《杂诗》、《赠白马王彪》及《洛神赋》等,可为代表作。“建安七子”指:孔融(153—208),官至北海相、少府、大中大夫,后被曹操杀害,代表作有《杂诗》等;阮瑀(?—212),官至司空军谋祭酒,以《驾出北郭门行》为代表作;王粲(177—217),官至丞相掾,在“建安七子”中成就最高,代表作有《七哀诗》、《登楼赋》等;陈琳(?—217),初投袁绍,曾为袁绍写檄文讨伐曹操,降曹后被用为司空军谋祭酒,代表作为《饮马长城窟行》;刘桢(?—217),曾为丞相掾属吏,代表作有《赠从弟》等;徐幹(170—217),官至军谋祭酒、五官中郎将文学,写有著作《中论》,在诗歌方面有代表作《室思》;应玚(?—217),官至五官中郎将文学,作品不传。蔡琰(字文姬),是建安时期杰出的女诗人。她的生活道路特别艰辛:幼因父罪流落他乡,出嫁后因夫亡回娘家寡居,又被匈奴掳去,嫁与左贤王十二年,生二子,被曹操以金璧赎回……在文学方面,她的主要代表作是自叙体长诗《悲愤诗》。“竹林七贤”也有许多文学佳作,如嵇康的《幽愤诗》、阮籍的《咏怀诗》等。诸葛亮的《出师表》是三国时期的散文佳作,表明心迹,劝勉刘禅,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三国时期,史学方面的著述也不少。东吴谢承著有《后汉书》,一百三十卷,是系统记载东汉历史的大型史学专著。曹魏人鱼豢著有《魏略》,五十卷,含《中外官志》和《五行志》等,是主要记载魏国历史的专著,他还著有《典略》三十卷,也主要是记载三国历史和典章制度的专著。东吴韦曜撰有《吴书》。蜀汉谯周著有《后汉记》,是全面记述东汉历史、典章的一部大型史学专著,已知有礼仪、祭祀、天文、五行、舆服诸志的专篇,该书为晋人司马彪撰《续汉书》提供了大量借鉴资料。谯周的《古史考》,是第一部系统研究《史记》的专著,也是我国的第一部考据性著作。该书在唐宋时期与《史记》并行,影响很大。以上诸书早已亡佚,有一些有后人的辑本留传下来。在地方史方面,谯周撰有《蜀本记》、《巴蜀异物志》、《益州志》、《三巴记》,从不同角度记述了西南地区的历史、传说、风土人情、区域物产等,是研究古代西南地区的重要资料。曹丕时还集中一批学者,编修了我国的第一部大型类书《皇览》,该书一千多卷,至梁时存六百八十卷。魏明帝时已设著作郎,兼写皇帝的起居注。这种重视资料的习俗为后世所承。

三国朝廷皆设有图书管理机构,有专吏管理图书。在这个基础上,出现了专门的图书目录著作。曹魏秘书郎郑默,在主管朝廷图书工作期间,用多年时间编写出一部目录性著作《中经簿》,对魏朝廷收藏的图书进行了系统的编目分类。曹魏张揖撰有《广雅》,是文字学方面的大型著作,收入一万八千一百五十字,该书到隋代又改名《博雅》。

三国在书法方面也颇有进步,魏大臣钟繇便是著名的书法家,兼善各体,精于隶书和楷书。当时楷书又叫真书,早期主要在民间流行,钟繇首先将其发展为一门书法艺术。

在绘画、壁画、器物绘画装饰、雕塑艺术等方面,三国时期也有一些成绩。东吴著名画师曹不兴,随手在宽五十尺的素缣上作画,所画人物甚多,人体各部分比例恰当。他为孙权画屏风,不小心落下一点墨,便将其画成蝇,孙权观屏时以为是真蝇,以手弹之。他还画佛,有“佛画之祖”之称。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也曾“工书画,强识念”。在甘肃嘉峪关曾发现一批魏晋时期的墓葬,内有大量反映当时生活的壁画。在成都平原等地,还保留了传统的画像砖艺术,画像内容十分丰富。三国的器物绘画以蜀汉的漆画最具代表性。蜀汉时期,源远流长的漆画艺术发展到了高峰,漆画内容故事化、系统化,开始突出主要人物,人物刻画也更传神。如近年在安徽马鞍山东吴朱然墓中出土的蜀汉漆器,有宫闱宴乐图、季札挂剑图、百里奚会故妻图、伯鱼悲亲图、贵族生活图等,皆逼真传神,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三国铜器纹饰常见凹凸弦纹、斜方格纹、辫索纹、双鱼夹钱纹、花瓣纹、蝉纹、蝌蚪纹等,铜器上常见“大吉”、“吉祥”一类祝福之语。铁器多为素面,见有细斜方格纹、弦纹等。陶器多有纹饰,主要有凹凸弦纹、绳纹、方格纹及陶花等。在四川忠县的蜀汉崖墓中,曾出土很精美的骨雕小狮。

三国时期,音乐十分普及。一般学者都懂音乐,其中许多人的诗词同时也是歌词,许多人都精通乐器。杜夔,曹魏时任雅乐郎中、太乐令等,曾整理先代古乐,更铸铜钟等,是一个颇有造诣的音乐家。嵇康同时又是一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古琴演奏家,他的《声无哀乐论》是我国最早的一篇音乐理论论文。

三国时期,围棋十分流行,许多学者下棋成癖。曹操在百战中还常下棋,并设置精通围棋的专吏专门陪棋。他还将围棋的一些道理应用于军事,在他的《孙子注》一书中,便多处借棋理来论证。阮籍等更是借下棋来逃避现实斗争。

在天文历法、数学方面,三国时期也有一些成绩。东吴王蕃曾著《浑天象说》,太常姚信曾著《昕天论》,主张盖天说。王蕃还求得圆周率为3.1566,较以前大有进步。曹魏时期,早期采用太史令高堂隆和太史丞韩诩修订《黄初历》,后来在明帝时改用尚书郎杨伟修订的《景初历》。东吴用《乾象历》。蜀汉仍用《四分历》。曹魏刘徽是当时著名的数学家,著述甚多,有《海岛算经》、《九章重差图》等,他曾在《九章算术注》中,求得圆周率为3.1416的近似值。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730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