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简明正史——曹爽 何晏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22 23:52:46 0


曹 爽(?—249) 字昭伯,小字默。其父曹真,系曹操族子,文帝曹丕死时,与陈群、司马懿等一道受遗诏辅佐明帝。明帝早年在东宫时,便很喜爱曹爽。太和五年(231)曹真病死,曹爽嗣位。明帝后期,朝廷中宗派斗争已相当复杂,初步形成了以燕王曹宇为首的宗室集团和以司马懿为首、一些老臣大将为辅的司马氏集团。明帝病危时,司马氏集团的刘放、孙资利用明帝不清醒之际,建议以当时还显得较软弱、并被认为是才能中下的曹爽代替曹宇。当时曹爽被吓得“流汗不能对”。虽然如此,曹爽仍被拜为大将军,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与太尉司马懿共同受遗诏辅佐九岁的养子曹芳(史称齐王)。曹芳接位后,又为曹爽加侍中。

在辅佐曹芳的第一个月,曹爽小心谨慎,待司马懿以长辈之礼,司马氏更进一步控制了朝政大权。司马氏集团在宫中有郭太后支持,以其心腹刘放、孙资直接控制决策部门中书省,以其心腹卢毓控制吏部,长子司马师负责选举武官等,加速了其集团势力的发展。

曹爽利用皇亲这一重大优势,也迅速发展起自己的势力。他逐渐团结、起用了一批大臣,然后由曹羲(爽弟)在景初三年(239)二月突然奏请,尊司马懿为太傅,免除其太尉和录尚书事的实权。司马懿被打了个冷不防,只好先忍让一下。接着,曹爽又任命其弟曹羲为中领军,曹训为武卫将军,任用其姑子夏侯玄为散骑常侍、中护军,以这三人共同执掌中军实权,控制了京城治安,并操纵全国武官的选举任用大权。其弟曹彦任散骑常侍侍讲,另两名弟弟也在皇帝身边当侍从,随便出入宫中。曹爽又用何晏取代卢毓,任吏部尚书,负责选举任命官吏;以夏侯玄任征西将军,控制对蜀前线军权;又让何晏、邓飏、丁谧进入尚书省,控制决策部门;又以毕轨任司隶校尉,以李胜任河南尹,控制京畿地区;又将桓范、文钦等集结在自己身边。这样,朝政大权集中到了曹爽手上。

面对曹爽集团的突起,司马氏集团纷纷以退为守。卢毓被调任主管法律、判案的廷尉后,因其部下稍有小错,竟被何晏派来的人来先收缴印绶,然后才上奏皇帝。面对这类侮辱,司马氏集团也只好强忍了。

曹爽在权力之争中初步获胜后,便采用李胜等人的建议,欲通过伐蜀进一步提高威望。这个设想一提出,便遭到以司马懿为首的一大批老臣的反对。曹爽仍于正始五年(242)二月亲率大军伐蜀,并征调关中百姓及氐羌部落负责后勤运输。蜀将王平率军拒敌,采取了放敌入境、然后关门打狗的战略。魏军从骆谷进入蜀境,在高山峻岭中前进了数百里后,被阻于势兴山(今陕西洋县)一带,难以再前进,陷于被动挨打地步,如不及时撤退将有灭顶之灾。曹爽还欲增兵,散骑侍郎钟毓建议他“知难而退”。参军杨伟较早发现形势不妙,及时向曹爽提出了迅速撤军的建议,邓飏、李胜仍主张坚守,寻机再进,双方在曹爽面前争论起来。司马懿也在这时指责该战的主要指挥者之一夏侯玄,指出魏军正面临全军覆灭之险,夏侯玄及时地把这个看法转告曹爽。曹爽虽寸功未建,很不高兴,但仍下令曹军后撤。曹军在撤退时,又遭蜀军沿途袭击,损失很大。关中百姓及氐羌民族也倍受损失,更是怨声载道。五月,曹军退回魏境。

在用人路线上,两大集团也有明显分歧。曹爽集团成员多属曹魏宗室姻亲、皇亲国戚、功臣后裔、庶族新贵,仍主张继续实行曹操的“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并选拔了一大批确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司马氏集团主要由一批老臣和门阀世族组成,主张“九品中正制”。曹爽集团成员夏侯玄曾出面奏请削去各州郡设立的评定“九品”的职能,将评审和用人大权收归吏部。司马懿在这关键时刻再次站出来,断然否决了这一提议。

曹爽集团成员控制大权后,在生活细节等方面也不注意,大有小人得志太猖狂之态。曹爽的饮食、衣服、车乘等都模拟皇帝规格;他将宫中的珍玩等,大量地搬运回家;有人专门为他搜集民间美女,后庭妻妾众多;他取明帝的“才人”(后宫女人称号之一)七八人及师工、鼓吹、良家子女等三十三人为私人伎乐;他又在后园中修建“窟室”,用绮表疏(装修)四壁,常与何晏等在其中饮酒作乐……邓飏进入尚书省后,利用参与官吏选举、任命,公开受贿;臧艾为了得到官位,便把其父之妾送与邓飏。曹爽弟曹羲对此深表忧虑,多次劝谏曹爽注意检点,又著文三篇,专讲骄淫盈溢致祸患,辞旨甚切。他不敢当面说曹爽的不对,而以此教训诸弟。曹爽知道在说自己,非常不高兴。

正始八年(247),曹爽鉴于河右世家大族出身的郭皇后已成为司马氏集团的一杆旗帜,便以曹芳已十九岁为由,奏请将郭太后移居永宁宫,目的是为摆脱郭后对朝政的干预。司马懿随即称病在家,开始筹划政变。其子司马师在洛阳城内外密养“死士”(敢死队)三千人,散布在民间,如果需要可以“一朝而集”。次年二月,司马氏的主要心腹人物孙资、刘放、卫臻皆被撤职,曹爽集团表面上取得了全面胜利。

正始九年(248)冬,曹爽任命李胜为荆州刺史,并命他以此为由,去向司马懿辞行,以了解司马懿的病情。司马懿听门人报后,即刻装病,然后请李胜入见。两婢扶司马懿从床上坐起,为其穿衣,衣落;又喂水给他,水流沾胸。司马懿又装聋装傻,竟成功地骗过了李胜。李胜见其病情甚重,竟也为之掉泪。曹爽信以为真,便多次率领兄弟数人外出游玩。桓范曾劝他们不要一起外出,以防万一,曹爽却说:“谁敢!”此后不几天,曹爽又安排曹芳率朝廷大臣等大队人马,去洛阳郊外拜祭明帝的高平陵,曹爽兄弟全都随行。

司马懿待曹爽等出城后,即召集“死士”,首先占据武库,取得武器,然后占据交通要道洛阳浮桥,并控制朝廷。司马懿带兵入见郭太后,说曹爽败乱国典,应将其撤职。太后本来便对曹爽很不满,一向与司马懿相善,加之眼下是兵逼入宫,便下诏按司马懿所奏执行。司马懿利用朝廷的印绶发文,为避免曹爽等武装反抗,他又用缓兵之计,仅宣布罢免曹爽、曹羲、曹训三兄弟带兵的权力,要他们以封侯的身份回家,以后不再过问政事,并派人将这些文书送到高平陵。曹爽看到司马懿的奏本后,顿时没了主意,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在司马懿刚调兵入宫时,以智囊著称的大司农桓范发现了司马懿的意图,便设法飞速去见曹爽。司马懿知道后,便对身边人说,桓范虽能出好主意,但曹爽不会采用。桓范见了曹爽后,建议他带皇帝曹芳到许昌去,召集全国各地的兵马与司马懿相抗。曹爽兄弟犹豫不决,桓范又进一步为曹羲指出:“现在您若退,即使想做一个普通的贫贱之人也不可能了!一般的百姓手里有一个人质,也希望通过他活命,何况您们现在跟天子在一起!以天子的名义发令于天下,谁敢不听!”曹羲仍不采纳。曹爽真的认为司马懿只是让他不参政,他以后仍可做一个富翁,于是达成妥协,回到家中。

司马懿派军队围住曹爽的院子,又调洛阳县民八百人在其院子墙外四周修建高楼,轮班监视院内的一举一动。曹爽不知司马懿究竟打的啥主意,给司马懿写信,说已缺粮数日,要求拨粮以救旦夕。司马懿当时正着手收集曹爽的罪行,便先拨粮给他。曹爽等接到粮食后,非常高兴,认为司马懿不会杀他们。但没过几天,司马懿便通过拷问曹爽的属吏黄门张当等,获得一些诬陷之词后,便将曹爽及其兄弟、何晏、丁谧、邓飏、毕规、李胜等第一批“夷三族”;后来,又将夏侯玄、刘陶、李丰等第二批“夷三族”。

何 晏(190—249) 字平叔,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的孙儿,其父早亡,其母为尹氏。建安元年(196),曹操任司空时纳尹氏为夫人,并收养了何晏。曹操对何晏等养子与曹丕一视同仁,比何晏大三岁的曹丕因此甚为不满,很恨何晏,从不称其姓名,而喊他为“假子”。何晏日常喜爱修饰打扮,甚至喜欢打白粉;走路时扭扭捏捏,又喜爱穿女式服装,这些都引起曹氏众兄弟的讥笑和不满。曹丕执政后,尽管何晏正处于“三十而立”的年龄,尽管何晏当时已是皇亲贵戚中最有名的大才子,尽管曹丕很爱接交才学之士,但仍始终不授予何晏半点官职。明帝视其为长辈,执政期间让他担任了很多闲职,但仍视其为“浮华”之徒,未予重用。

何晏在五十岁前主要是一个学者,著有《道德二论》、《无名论》、《论语集解》等书,是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之一。玄学是魏晋间的主要哲学思潮,在当时也是一种新的哲学思潮。玄学又被称为“本体之学”、“三玄之学”(三玄指《庄子》、《老子》、《周易》)、“儒道合流之学”等。玄学的产生,主要原因是当时战乱频繁,政治斗争残酷而复杂,迫使许多不满现实、但又欲保全自身的知识分子不得不去研究远离现实斗争的“玄虚淡泊”之学,以求“与道逍遥”。何晏在文帝、明帝时期一直受排挤,便首倡玄学。何晏玄学的中心思想便是主张“贵无论”,主张“无为而无不为”,认为“无”是天地万物的根本、起源,同时也是“贤者持以成德”的修炼基础,是贤者人生哲学的指南。若统治者采取“无为”的统治方法,便会成为有道之君;若老百姓采用“无为”处世,则能免遭灾祸。但后来的实践证明,何晏只是在不得志时才这样认为,若一旦有机会,还是要在政治上施展一番抱负的。

正始(240—248)初年,曹爽成为辅臣后,为发展自身实力,引何晏为羽翼。何晏被压抑多年的政治理想也驱使他向曹爽靠拢。曹爽任其为散骑侍郎,很快又提升他为侍中、吏部尚书,负责全国官吏的任命、考核。何晏因知识广博,名响全国,年龄较大,很快成为曹爽集团中主要的谋士。何晏建议曹爽逐渐集大权于一身,在曹爽集团与司马氏集团的第一个回合权力之争中,曹爽集团能大获全胜,与何晏的出谋划策有很大关系。司马懿称病后,何晏等认为大权在握,无所顾忌,甚至将洛阳、野王等地由典农部门控制的桑田数百顷占为己有,又将皇帝的“汤沐地”占为己有,将大量官府所有的物品占为己有,并接受官吏的贿赂。黄门侍郎傅嘏对曹羲说了几句何晏的坏话,即被免官。朝臣圭泰因言语争执,得罪了何晏等,便被抓起来拷打逼供。黄门张当私自将后宫的“才人”数名送与何晏,何晏即以其为妾,但他仍常以长辈的口吻教育曹芳。正始八年七月,他还上奏劝谏皇帝不要做“季末暗主”,注意挑选接交的朋友,其实质是欲加强对曹芳的控制。何晏还曾试图重用年轻玄学大师王弼,由于曹爽有异议而未能实现。

何晏掌握朝政大权后,仍常与学者讨论学术问题,其中较有名的是曾就圣人是否有情的课题,与王弼进行辩论,何晏认为圣人无喜怒哀乐,并进行了甚为精妙的阐述,得到钟会等人的赞同。这套理论的实质是为了论证他们贵族比普通人清高,不会陷入情欲,是宣扬门阀世族高人一等的理论基础。王弼认为圣人仍有喜怒哀乐,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证,但他同时又认为圣人有超人的神明、即智慧,懂得怎样克制自己,不会做感情的俘虏,即“有情无累”,其实质与何晏的学说并无差别。

“高平陵政变”发生后,起初,曹爽兄弟被软禁在家里,司马懿先未抓何晏,反让他参与审理此案。何晏非常卖力,为司马氏出谋划策,试图将功补过,得到宽大。一天司马懿对他说,共有八个家族属于“夷三族”的对象,何晏把曹爽、丁谧、邓飏等已抓者算了一下,只有七家,便说:“难道还有我吗?”司马懿说:“正是!”于是,他也被抓了起来,并在数天后“夷三族”。

评:曹爽的兴起和没落,可以说是曹氏皇权在曹魏晚期的回光返照。从曹丕时开始的打击诸弟的政策,使曹氏势力迅速衰落,以司马懿为首的外姓大臣势力得以迅速壮大。当曹氏宗亲普遍感到不得不一搏之时,便导致了曹爽的兴起,但毕竟为时已晚。曹爽在各方面所表现出的幼稚,充分说明曹氏皇族中已无人才可言。以他这种水平,败于阴谋家司马懿,当然是不可避免的。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728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