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细说历史——贾后干政和八王之乱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14 00:44:24 0


司马懿出身于世家大族,他依靠世家大族的力量,夺取了曹魏政权,建立了晋。晋王朝的基础和支柱从来就是世族地主。

司马炎禅魏称帝后办的第一件事就是颁发“九品中正法”,也就是为世家大族的统治建立法制上的依据。司马炎生于司马氏这样一个世世高官的大家族中,习于安享荣华富贵。应该承认,刚掌权的时候,他还是有作为的,采取了很多有益于国计民生的措施,也收到了一定的实效。然而,他属于那个士族阶层的本性并没有变,他“怠于政术,耽于游宴”(《晋书·武帝纪》)。孙皓投降,东吴后宫五千粉黛尽收到了他的洛阳后宫之中。西晋后宫的宫女多达万人以上。那么多美女,晚上司马炎不知住在何处为好,于是他就乘坐羊车,任由羊行向何处就宿于何处。一些希望得宠的宫妃就在自己宫前的道路上放上一些羊爱吃的草料、竹叶和盐,引诱皇上的羊车驾临。

司马氏政权的一些人的作为,实际上不是个人行为,而是士族集团的团体行为,可以说是“一腐俱腐,一败俱败”。上行下效,吃吃喝喝一时成了社会的风尚。他们追求享乐,还穿着奇装异服招摇过市,以乘六抬肩舆来张扬炫耀。太傅何曾每天花费在吃饭上的钱要超过万钱,还要成天地叹息:“没什么可吃的,桌面上找不到可以下筷子的菜啊!”他的儿子比老子更“大方”,每天花两万多钱也感到无所谓。司马炎的舅父王恺同石崇比富,王恺用丝绫做成四十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绮做成五十里的步障。王恺拿出司马炎赐给他的二尺高的珊瑚,石崇把珊瑚打碎了,拿出六七个三尺多高的珊瑚任他挑选。两人还以用人乳喂猪、人乳煮肉等来比阔气,简直是无耻至极了。

一个士族集团腐败到此等地步,那是不可救药的了。后来的贾后干政、八王之乱,实际上展示的是与腐败相关联的残忍的一面。

细说历史——贾后干政和八王之乱

宴饮图画像砖(魏晋)

细说历史——贾后干政和八王之乱

六抬肩舆(初唐时绘)。此顶舆轿由六人抬扛。舆轿本是贵族的交通工具,魏晋时逐渐普及。

事情是由立嗣风波引起的。太康年间,晋武帝司马炎已经在考虑立嗣的问题了。原本来说,在一般情况下传位给自己的儿子那是没问题的。可是,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却恰恰是一个近乎白痴的低能儿。当时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当有人告诉司马衷天下发生灾害,百姓无饭可吃时,他却冒出了这样一句话:“他们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

当时,很多人把目光转向了另一位年轻人——司马炎的亲弟弟司马攸。由于司马师无子嗣,当年把司马攸过继为子。事实上,司马昭死后他是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但是由于他的谦让,把王位给了比自己大得多的兄长司马炎。现在既然司马炎的儿子不争气,把帝位还给司马攸也是在情理之中的。而且司马攸官声很好,精明能干,颇得人心。连博学多识的尚书张华也当着司马炎的面说:“如论才干、德望和亲缘关系,没有比齐王(司马攸)更合适的人了。”司马炎听了这个话,当然很不高兴,立马把张华调出了朝廷。

细说历史——贾后干政和八王之乱

鎏金画纹带神兽青铜镜(西晋,湖北鄂州出土)

细说历史——贾后干政和八王之乱

六博图画像砖(魏晋,嘉峪关新城魏晋墓3号墓前室南壁)。六博是西晋时十分流行的博戏。从画面二人的动作来看,他们正在掷采下棋。

司马炎觉得不把司马攸置于死地,自己的那个傻瓜儿子的继位就会成问题,于是,太康三年(282)冬,把官居司空的司马攸赶出京城,要他到青州去任都督,并限时赴任。当时司马攸正在病中,再加上接到这样的圣旨,心中自是又气又急。太康四年(283)三月,司马炎看司马攸还是不走,全不讲兄弟情分,又一次急催。司马攸的回答是的确有病,乞求宽限时日。司马炎就叫御医去察看真假。那些御医深知官场奥蕴,回复说并没有什么病。于是,司马炎又下了限时赴任令。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攸的病情一下加重了,结果是呕血而亡。司马炎知道事情可能会闹大,想用惩办几个御医来搪塞过去。但是,这么大的事怎么搪塞得过去呢,下面是一片反对声,大乱的种子已经埋下。一旦司马炎死去,那天下会乱成怎样呢?

太康十年(289),恣肆声色、只有五十四岁的司马炎的身体已经完全垮掉。当年年底,病势转重,已经完全不能下床。这时,控制朝政的大臣是杨骏。他是弘农大族,他和杨珧、杨济三兄弟世称“三杨”,成为司马炎后期统治集团的骨干。这杨骏又是司马炎的皇后杨氏的父亲,根子很深。此时杨骏怕司马炎会重用其皇叔汝南王司马亮,就想假借皇命把司马亮调到偏远的豫州去。司马炎在被杨骏严密控制的情况下,于永平元年(291)三月死去,他的儿子司马衷继位,这就是晋惠帝。此时,复杂的皇权之争的大幕已经拉开。

晋惠帝元年(291)六月,凶残而多心计的贾后(惠帝皇后)联络楚王司马玮杀了杨骏一家,连其党羽、家属被杀的据说有千人以上,史书上说:“贾后凶悖,忌后之父骏执权,遂诬骏为乱,使楚王玮与东安王繇称诏诛骏。”(《晋书·武悼杨皇后传》)事成后命尚未离京的司马亮与太保卫瓘共录尚书事,以辅政。楚王司马玮掌管京城的禁军。

贾后实在可说是个大阴谋家,杨骏一族的人头刚落地,她又设计让帮她杀灭杨氏一族的楚王司马玮屈死地府。史书上说:“六月,贾后矫诏使楚王玮杀太宰、汝南王亮,太保、菑阳公卫瓘。乙丑,以玮擅害亮、瓘,杀之。”(《晋书·惠帝纪》)在杀司马玮前还封他为守卫京城的北军中侯。就这样,朝政完全落到了贾后手里。贾后以贾模为散骑常侍加侍中,与右仆射王戎并管机要。其他贾后亲党都身居要津。从惠帝元康元年(291)到元康九年(299)的近十年时间里,政局相对平稳,连司马光也评述道:“虽暗主在上,而朝野安静,华等之功也。”(《资治通鉴》卷八二“元康元年”)“华”指张华。说张华这样的名士在这段时间里为贾后撑了门面,有一点道理。在世族势力兴风作浪的晋朝,家族势力并不显赫的张华站到政治的前台来倒给人一股清新之气,以“山不让尘,川不辞盈”的精神做了些实事,这在当时是不多见的。

细说历史——贾后干政和八王之乱

北齐时期陶院落

总体而言,贾后的专政是不得人心的,尤其是杀害太子这件事更是不得人心。惠帝的太子司马遹是个聪明而有才气的人,长大以后明显有着自己的主张,他又不是贾后所生,与贾后不合。贾后怕其继位后对自己不利,就来了个先下手为强。“(九年)十二月壬戌,废皇太子遹为庶人,及其三子幽于金墉城,杀太子母谢氏。”其手段是十分狠毒的。永康元年(300)三月,“贾后矫诏害庶人遹于许昌”(《晋书·惠帝纪》)。贾后为了一己之利,什么丧尽天良的事都是干得出来的。

贾后最得意的时候,也是她末日将临之时。永康元年的三月她杀了已被废为庶人的太子遹,四月她自己被送上了断头台,“梁王肜、赵王伦矫诏废贾后为庶人”,并立刻将她杀了。贾后的亲党也统统被杀的被杀,被赶下台的被赶下台。

后来的局面就大乱了。杀贾后党以后,赵王司马伦就在洛阳把惠帝赶下台,自立为帝。这个司马伦也够有意思的,为了满足党徒的欲求,为了拉拢人心,一下封了二三千人为侯,可笑到了极点。司马氏的其他成员当然不服,也就纷纷起兵。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各据一方,割地为雄。齐王冏的父亲司马攸本来就有机会继承皇位,现在他要出来讨还这个皇位了。他联合河间王和成都王向洛阳进军。司马伦的军队不堪一击,马上被击败了,三人杀了司马伦,迎惠帝复位,齐王司马冏辅政。

齐王司马冏辅政后,骄恣专横,擅杀朝臣,引起了广泛的不满。这时司马冏、司马颙、司马颖之间又出现了矛盾,司马冏被杀。后来又加入了个东海王司马越,所谓“奉帝”诏征司马颖,司马颖则俘惠帝到邺,然后又挟惠帝去洛阳。

惠帝永兴二年(305),东海王司马越以迎惠帝为名起兵征司马颙和司马颖,两人在战乱中死去,朝政都权落到了东海王司马越手中。就在这一年,惠帝中毒身死,当了足足十五年傻子皇帝的晋惠帝,一生历尽艰辛,死时也只有四十八岁。他的皇太弟司马炽即位,是为晋怀帝。

从汝南王司马亮辅政,到东海王司马越操纵朝政,一共十多年的时间里,有司马家族的八个王参加混战,争夺皇位,其中还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贾后专政,这就是西晋历史上的“八王之乱”时期。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都城大乱,一直重复着战乱的恐惧和痛苦,受尽煎熬困苦、无能为力的时候,有相当的民众以迁徙的办法以求摆脱欺凌和痛苦。“八王之乱”时期开始了这种群体性举族而迁的高潮,他们中有的是皇族豪门,有的是平民百姓,这些人与故土渐行渐远。世上很少有哪一个民族是这么群体被迫迁徙的,这是一番如何的景象?背后总是天灾人祸或战乱,他们在混乱中拖家带口来到一片陌生的荒蛮土地,寻找一生或者几代人的安宁之地。这些迁徙者在异地他乡为客,这就是后世所谓的“客家人”。他们远离了北方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向北回望本宗族曾经拥有的辉煌伟业,保留着中原地区的文化传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拼搏开拓、不断进取,形成了“耕读相传”的习惯。有专家认为,客家人保留着晋代的文化,客家话也带着西晋时期的语音。此说是有道理的。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458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