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细说历史——灵活的外交方略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14 00:44:05 0


东吴的孙氏一族,与三国中的其他两家——曹氏家族和刘氏家族——的家族背景是很不相同的。曹氏家族属于大宦官之家,在东汉末的王朝统治集团中据有特殊的地位,而刘氏家族据说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之后,属于皇亲国戚,因此刘备被称为“皇叔”。而孙氏历世只是“富阳小吏”,可以说没有多大的政治靠山和政治背景。他们的优势在于与社会下层比较接近,就拿孙坚来说,“年十七,与父共载船至钱塘”,从此,闯荡江湖,与海贼、失意者、起事者有较多的接触。这样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日后在处理外部以至外交事务时比较灵活、圆通、务实。

中平元年(189)黄巾军起,汉王朝遣车骑将军皇甫嵩、中郎将朱儁将兵镇压。孙坚一看这是个机会,就投到了朱儁门下。在攻打宛城的战斗中,“坚身当一面,登城先入,众乃蚁附,遂打破之”(《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由于孙坚的英勇善战,他被以状闻上,拜为别部司马,奋力攻下长沙后,晋升为长沙太守。“汉朝录前后功,封坚乌程侯”,这也可以说是孙氏家族步入政治舞台的第一幕。

灵帝死后,董卓专擅朝政,在一片的讨董声中,引发了牧守混战、群雄割据。在各派势力中,孙坚选中了袁术,袁术也赞许他的英勇善战。襄阳一战,孙坚战死,长子孙策继续委身于袁术。袁术看到孙氏是江东人,就让他回江东发展。这正合了孙策的心意。兴平二年(195)受命渡江作战,不久在江东建立了根据地,兵二万,马千匹,算是一股不小的地方势力了。但总的看来,当时孙氏羽翼未丰,还是巴结袁术,袁术也对他有好感,以至于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袁术把孙策当儿子看待,可见两者的关系非同一般。

可是,过不多久袁术称帝,孙策马上就与袁术决裂,并且发表了严正的决裂声明。所谓“时袁术僭号,策以书责而绝之”。在群雄中他看好曹操,于是就加入了曹操集团。投桃报李,曹操就让汉献帝给了他讨逆将军的名号,封为吴侯。这样,孙氏在吴地有了合法的地位。当时曹操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付强大的对手袁绍上,“策并江东,曹公力未能逞,且欲抚之。乃以弟女配策小弟匡”,这样一来,曹操与孙氏家族攀上了儿女亲家。这对曹操来说是一种策略,而对孙氏家族来说也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

既然如此,在曹操和袁绍的对垒中,孙氏理应站在曹操一边。可是,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是,“建安五年(200),曹公与袁绍相拒于官渡,策阴欲袭许,迎汉帝”。他是另有一番打算的,他想以江东为基地发展自我。只是由于当时发生了“孙策被刺”的突发事件,从而中止了一切。

曹操在击败了袁绍势力后,实际上矛头所向就是江东的孙权和西南的刘备了。曹操一面“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屯吴”(《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一面又大兵压境,准备乘孙权与刘备立足未稳聚而歼之。在当时条件下,“曹操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在孙吴政权内部,“多劝权迎之”,也就是都劝孙权投降曹操。这里的“迎”字,作投降解。可是,孙权显得镇定自若,与周瑜、鲁肃一起推行了联刘抗曹的政策,结果赤壁一战,大败曹军,“三国鼎立”的局面也由此形成了。

细说历史——灵活的外交方略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纪年简牍。仅在第22号古井内发现三国孙吴纪年简牍就达数十万枚。经初步研究,断定为孙吴嘉禾元年至六年(232—237)长沙郡的部分档案。涉及了孙吴时期长沙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租税、户籍、司法、职官等,真实而详细地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现实生活、社会交往和经济关系等情况。

赤壁之战后,孙吴政权的外交更加灵活,也更加务实。总的大政方针当然是联蜀汉以抗曹魏,但时而会以联曹魏为重,时而又会以联蜀汉为主,时而模糊于联蜀与联魏之间,有时还会故意讨好曹操,劝曹操取汉帝而代之。而终极的目标是赢得孙吴政权的生存权。“吴在三国中,内部最不稳定,可是立国时间反比魏、汉长”这一问题, 的确值得讨论。孙吴政权立国时间长,固然与孙权仅一人统治时间就长达半个多世纪有关,与东吴地区大族的支持有关,但切不可忘记,它与孙吴政权在外交上的出色成绩也是分不开的。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称孙氏能“审时度势,灵活处理与蜀、魏之间的关系”。这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建安二十五年(220)曹操亡故,曹丕取汉献帝而代之,是为魏文帝。孙权派特使赵咨去祝贺。魏文帝问:“吴王是怎样的一个主子?”赵咨回答:“是一个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魏文帝要他讲得具体一点,赵咨就说:“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陈,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而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州虎视于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这些说法大致上是可以成立的。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458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