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隋唐气象

战争演变逻辑——李泌奇谋空叹息

历史大观园 隋唐气象 2020-07-09 11:22:33 0


潼关失陷的当天,消息已经传到了长安。一天后,宰相杨国忠提议西逃四川。第三天,皇帝召集百官商议,所有的人惊慌失措,却无人提供对策。第三天晚上,大量的官员开始逃亡,到了第四天上朝时,剩下的十无一二。第四天晚上,皇帝也开始做逃跑的准备。第五天一早,唐玄宗带着皇子、皇孙、妃子、近臣踏上了逃亡之路。

在长安西面的马嵬坡,跟随皇帝的将士发动叛乱,杀死了宰相杨国忠,逼迫皇帝绞杀了杨贵妃。

将士们希望皇帝不要进入四川,因为四川是偏安一隅的地方,一旦去了四川,就失去了对北方的控制权。唐朝即便没有完全灭亡,也会变成一个龟缩在四川的小政权。

安禄山虽然攻入了关中平原,但关中四周的险要(除了潼关之外)都还掌握在唐军手中,皇帝并没有丧失希望。特别是在北方,以灵武和太原为中心,已经是反击安禄山的核心,随时打击敌人的侧翼。

灵武是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的地界,他是唐军最坚强的后盾。如果皇帝能够撤向灵武,无疑是对唐军的一大鼓舞。

但灰心丧气的唐玄宗没有接受这个提议,撤向了四川的大后方。他的太子李亨决定留在北方,与父亲分道扬镳后,前往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

肃宗前期,是唐王朝最艰难的时期。潼关的失守,导致歼敌的大好形势瞬间反转。郭子仪和李光弼被迫离开了河北,撤回到太原和朔方。在河北一直抵抗的颜真卿等人被迫转移,将整个河北留给了叛军。安禄山占据了长安后,获得了两京的控制权。

安禄山占据了华北和关中,唐朝控制的领土却显得七零八散。西北的朔方和太原是主要的军事集结地区,但这个地区却缺产粮食,必须从外界运粮救济。江南、江淮、江汉和四川地区虽然有粮食,但运河交通线被敌人破坏后,如何把这些粮食运到北方,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江南地区,唐朝的宗室永王李璘也发生了叛乱。由于南方的租税粮食大都囤积在江陵(现湖北省荆州)一带,驻扎在这里的永王决定自立门户,不再听从北方唐肃宗的领导,想在这里建立一个新的南方政权。

永王沿江东下,直取江东。为了对付永王,唐政府不得不继续分权,新设立了几个节度使,让高适担任淮南节度使、来瑱担任淮西节度使、韦陟担任江东节度使,由他们镇压永王李璘。

节度使的随意设置,让唐王朝变得更加支离破碎,为未来的藩镇割据打下了基础。

所幸的是,唐朝危急的时刻,安禄山也犯了错误。

占据长安之后,他本应该继续以长安和洛阳为基地,迅速将关中周边的关塞,以及山西南部平定,如果能够有效控制北方的制高点,就形成了有效占领,唐朝失败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但安禄山此刻却出现了战略空白期,除了继续向江淮和江汉用兵之外,在关中却缺乏合理的战略,导致叛军盘踞在长安不知所措。出了长安不远,就已不在叛军的控制之中。

长安西面的扶风地区(现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本来是长安的侧翼,仍然掌握在唐军的手中。唐军利用扶风、宝鸡地区,形成一条新的通道,从南方向北方运输粮食。

这条通道是这样的:江南和江汉的粮食汇集在荆州、襄阳一带,沿着汉江到达汉中地区,再从汉中地区向北翻越秦岭,绕过长安,从西面直达宝鸡一带,再继续北上,经过固原送往北方前线。

这条路虽然极其绕远,却勉强解决了唐军的后勤问题,使得肃宗能够继续领导将军们抵抗安禄山。

在山西地区,史思明在潼关陷落后,向太原发动了进攻,太原却被李光弼死死守住。保住了太原,也就能继续从太行山后出兵,从侧翼打击河北地区。

在南方,张巡、鲁炅的抵抗仍在继续,确保了江南的安全。

与此同时,一个叫李泌的人进入了肃宗的幕僚团队。李泌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人士之一,他才思敏捷,声名远播,当年玄宗有意让他入仕,却被拒绝了。李泌以布衣的身份与当时的太子李亨结交。后来为了避开杨国忠的迫害,他隐居于湖北。

肃宗即位后,李泌再次前来,却坚持不要官,仍然以布衣的身份帮助皇帝,成了皇帝的首席幕僚。

针对当时的形势,李泌敏锐地观察到安禄山的困境并不比唐军少。唐朝的地盘虽然分散,却以大包围的形势将安禄山裹在了当中。安禄山南过不了淮河,北占不了太原,虽然占领了长安,但长安城外几十里就是唐军的势力。留给他的,只有长安和洛阳之间的一条通道。

针对这个形势,李泌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战略:暂时不收复两京,而是借助两京拖垮安禄山,再捣毁他的老巢。

这个战略具体的内容是:

第一,派遣李光弼从太原出井陉,扰乱安禄山控制的河北地区,由于北方是安禄山的老巢,李光弼的出兵可以拖住安禄山在河北的大将史思明和安守忠。

第二,派遣郭子仪从冯翊(现陕西省大荔)渡黄河进攻河东(现山西省永济),由于河东在潼关以北,威胁潼关、华阴,郭子仪的出兵可以拖住安忠志和田乾真。安禄山拿得出手的大将除了这四位之外,只有阿史那承庆。

郭子仪在占领河东之后,不需要进攻潼关和华阴,给安禄山留一条在洛阳和长安之间的通道。由肃宗、郭子仪和李光弼轮流在长安以西、长安与洛阳连接部以及河北三地打击叛军,让安禄山率领阿史那承庆四处救火,如风箱里的老鼠在三地间奔波,直到把士气消耗完。

第三,再派肃宗最英勇善战的儿子建宁王李倓率军从北方塞外出发,绕过河套,从燕山以北进入北京地区,与李光弼南北夹击,把安禄山老巢端掉。当叛军失去了老巢,位于两京的叛军就无处可去,就只有灭亡一途了。

李泌的战略有两点最值得称道:第一,出其不意,从大北方绕道北京以北,进行大包围,直捣安禄山老巢。这条路虽然在隋代就已经打通,但是在军事上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到了李泌时期,北方道路才进入战略视野,并在未来宋、元、明、清的战争中成为一条战略要道。

第二,肃宗曾经认为这个战略过于麻烦,不如率军直捣两京来得痛快,何必放着眼前的两京不打,反而千里迢迢去攻击遥远的幽州?李泌说出了这么做的好处:如果直捣两京,的确可以把敌人赶走,但是不能把敌人歼灭。即便唐军收复了两京,安禄山必然率军逃回老巢,事后还将卷土重来。

肃宗最后采纳了李泌战略的前两步,派遣郭子仪、李光弼分别进军河东和河北,但是拒绝了最关键的第三步,他还是选择了直接进攻两京。

事情果然如李泌所料,在经过几次尝试后,唐军在回纥人的帮助下占领了两京,而此时,安禄山已经被儿子安庆绪杀死,安庆绪退出两京后,率军回到了河北的邺城。

安禄山的大将史思明投降了唐军,却由于李光弼试图除掉史思明,逼迫史思明再次叛乱。

史思明的叛军南下救助被围困在邺城的安庆绪,获得优势的唐军派出了九位节度使组成的大军将邺城团团围住,却被史思明击溃。

史思明进入邺城,杀掉了安庆绪取而代之。

唐肃宗没有采纳李泌的策略,导致唐军无法彻底剪灭敌人的老巢,史思明父子代替了安禄山父子继续叛乱,给唐朝造成了更多的伤害。

在中国历史上,李泌奇谋与当年秦取四川统一中国、蒙古借道云南包围南宋一样,是最具想象力的战略。如果肃宗不急于夺回两京,而是选择从北方夺取幽州,那么战争后中央政府仍然可以重树权威,唐朝可能不会陷入后来的藩镇割据局面。但由于皇帝没有采纳,这个奇谋只剩下了一声叹息,留在了历史的夹缝里供人讨论。

安史之乱的后半段已经变成叙利亚战争式的消耗战。史思明已经失去夺取全国的可能性,但唐王朝却一时无法消灭他。

唐军邺城战败后,战线再次被拉回了洛阳一带。史思明乘机占领了汴州(现河南省开封)和洛阳。统率唐军的李光弼(郭子仪为战败负责被撤职)再次以山西为依托,开展了对史思明的骚扰作战。他不急于进攻洛阳,而是占据了洛阳北面、黄河上的河阳城。如果史思明向西攻打长安,李光弼就从河阳出兵,在背后攻击他。如果史思明进攻河阳,李光弼就采取固守的策略,利用背后的山西支援河阳。

只有在叛军完全疲劳之后,李光弼才会从山西出发,对河北、洛阳的敌人分别进行打击和切割,各个消灭。

但李光弼的作战意图仍然没有实现,干扰他的还是皇帝和太监。太监鱼朝恩游说皇帝,逼迫李光弼出兵洛阳,导致唐军在洛阳北面的邙山下再次惨败,还丢失了河阳城。形势再次变得对唐军不利。史思明厉兵秣马,又准备进攻长安。

幸运的是,这时叛军再次起了内乱,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杀掉了父亲篡位,叛军内部的风雨飘摇让他们对长安的进攻无疾而终。

经过了长期的拉锯战,叛军的力量终于开始削减。唐军在新统帅仆固怀恩与回纥兵的帮助下,最终收复了洛阳,把战线推回到了河北地区。

在收复河北的过程中,仆固怀恩为唐朝留下了最后一个隐患:为了尽快结束战争,仆固怀恩认为,应该争取史朝义的几员大将反正。除了对他们叛乱的经历既往不咎之外,还由朝廷委任他们为当地的节度使。

在仆固怀恩的安排下,史朝义的大将薛嵩、李宝臣(原名张忠志)、田承嗣、李怀仙都成了唐朝的节度使,继续统治着河北地区。这些河北的节度使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角,是中央政府支离破碎的罪魁祸首。新的叛乱种子已经种下。

安史之乱结束时,全国已经有了三十六个节度使,这些节度使有些是以前的,有些是为了镇压叛乱,在临敌的前线临时设置的,还有河北的降将们。

节度使们拥有着地方统治的全权,又有兵权,控制着地方财政,唐朝中央政府的权力被逐渐消解,最终产生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有的节度使甚至对抗中央,完成了世袭制。当人们终于松了一口气,以为战争结束了时,却发现,现在的唐王朝早已经面目全非。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tqx/2134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