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上古遗韵

历话——渐渐衰亡的周王国

历史大观园 上古遗韵 2020-07-14 16:35:01 0

东周初年,王畿的东面是郑国,西面是西虢国,北面是晋国,南面是申、吕、许等姜姓国。平王也曾出兵戍守这几个姜姓国家。 1 可是那时楚的国势蓬勃得很,没过多少年申和吕已变作楚的县邑了。 2 晋国为了分封庶子,激起长期的内乱,顾不到外务。 3 因此,东周初年的王朝政权就受了郑和西虢的支配,这两国的君主,轮流做了周王的卿士。郑庄公又想独揽朝权,常常怀疑平王偏向虢公,平王忙给自己辨解;庄公嫌他口说无凭,要求两方面交换抵押,于是王子狐做了周的押品住到郑国去,公子忽做了郑的押品住到周朝来。平王死后,桓王想把政权交给虢公。那年四月,郑国就派兵到王畿的温邑抢割麦子,秋天又去夺取成周的谷子,简直是强盗行为,周和郑就成了冤家了。 4 过了十三年,桓王索性免去郑庄公的卿职;为了庄公不朝,又命虢、陈、蔡、卫诸国参加王师和郑国开战。不幸周不敌郑,王师大败,桓王的肩上也中了一箭。庄公还要假殷勤,夜里派人到周营去慰劳桓王们, 5 实际是给桓王一个侮辱。从此以后,周王的威信扫地了。

周惠王时,王室发生内乱。原因是惠王的祖父庄王宠爱王姚,王姚生子颓,也有宠,庄王命大夫蔿国作子颓的师傅。到惠王即位,夺了蔿国的庄园,蔿国忍不住气忿,结合了不满意于惠王的人们作起乱来。惠王奔温,蔿国就联络了苏、卫、燕等国拥立子颓为王。 6 郑厉公调停不下,捉住了燕国的君,请惠王住到自己的国里。 7 过了一年,郑厉公会同虢公,伐杀子颓;惠王酬谢他们,把虎牢以东的地方赐给郑,酒泉地方赐给虢。郑厉公请惠王吃饭,王赐给他一条嵌镜的带子;虢公也来请赏,王把饮酒的爵赐了他。想不到为着这些些小事,郑国又对周王不高兴了。 8 过了六年,齐桓公邀合诸侯同盟于幽邑,惠王看他饶有力量,就命他为侯伯,叫他出兵讨伐卫国拥立子颓的罪。 9 桓公奉了王命,大张旗鼓去伐卫,用惠王的口气责备了他们一顿。 10 这是齐桓公的霸业的一个基本因子,为了他尊王,所以他更有号召诸侯的力量。

才隔了三十年,周室又起一场大乱。原来郑人怨恨周王偏向虢国,虽是西虢已被晋灭,还是旧恨难消,有一年周襄王派使臣到郑国去请求他们放松了滑国,竟被他们捉了起来。襄王发怒,借了狄兵伐郑,居然得着胜利。襄王感激狄人替他报仇,就娶了狄女隗氏为后,哪里想到自己的弟弟子带竟和狄后私通,襄王一气,把她废了。子带作乱,引了狄兵攻王,襄王出奔到郑的汜邑。子带一不做二不休,带了狄后同居于温,俨然自立为王。襄王派人把这事告给晋、秦诸国。 11 秦穆公带兵驻在河上,准备送襄王回国。晋国的大夫狐偃忙劝晋文公道:“纳王是大义所在,拉拢诸侯的方法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你赶快去继续你的祖上文侯纳平王的功业罢!”于是文公辞去秦兵,亲驻在阳樊地方,令右军围住温邑,左军迎接襄王,襄王回到王城,把子带从温邑捉出杀了。文公前去朝王,襄王用了很隆重的礼节待他,又把阳樊、温、原、攒茅等处地方赐给他。 12 从此以后,周王便没有了黄河以北的疆土了。

又过了三年,晋、楚战于城濮,楚师大败。晋文公就在践土会诸侯结盟,襄王也亲到慰劳,册命文公为侯伯,赏赐了许多侯伯所用的东西。他们结盟的第一句话就是“共同帮助王室”。这年冬天,文公又会诸侯于温,召襄王前去。史官觉得他站在臣子的地位征召君王是不可为训的,所以在史书上写的是“天王狩于河阳”,算是为打猎而去,保留了周王的体面。 13 到这时,所谓周王国实已成为晋的保护国了。每逢晋国举行盟会和征伐,召集诸侯时,周王也算上一份,便派一个王朝的卿大夫去参加,作周的代表。 14 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这样的情形。后来甚至王朝的臣子不睦,周王无法处置,便叫他们到晋国去打官司。 15 晋国的大夫分了党派,王朝的臣子要托庇他们,也只得各有攀附,等到晋大夫甲胜乙败,甲就到王朝去声讨乙的党援,周王只得赶紧把自己的大夫杀死,向这位晋国的甲大夫谢罪。 16 所以从实际上说来,当晋霸之初,周王还做得晋侯的臣子,后来晋国愈强,周王只可做晋大夫的臣子了。不过从另一意义看来,周王仰了晋人的鼻息也自有他的方便之处。西周时外患太多,一一须由周王自己对付,对付不了就成了幽王的亡国。到了东周,北方的狄患,南方的楚患,自有晋国去抵挡,周虽处于诸异族之间,也可以高枕而眠了。

快到春秋末年,周王室内又起了一回内乱。景王太子寿早卒,其次有子朝、猛和丐,子朝最长,景王出去打猎,骤然死了,诸子争立。王朝的卿士单子、刘子借了晋兵立猛,但子朝也有相当实力,把猛攻杀,是为悼王;单、刘们又立丐,是为敬王。 17 那时两王对立,子朝居王城,称为西王,敬王居狄泉,称为东王。 18 只因敬王是晋人所立,有强固的后援,所以终把子朝赶走了。子朝领了许多周室旧臣又带了周的簿籍奔到楚国,派人对诸侯道:“先王传下的命令,说是王后没有嫡子时就拣立年长的。现在太子早夭,单、刘们违背了这个命令,擅立年幼的为王。晋人不讲道理,又帮助了他们。他们这样的行为,诸位弟兄和甥舅们评判评判罢!” 19 隔了十年,单、刘们毕竟趁着吴王阖闾打进楚都的机会,派人到楚国去把子朝杀了。 20

从春秋末年到战国初年,周王再不讲同姓弟兄和异姓甥舅这一套话了,只要哪一国有势力他就向哪一国送礼,用了虚文去讨好人家。越王勾践是灭掉太伯、仲雍的后人吴王夫差的,他在平吴之后,北渡淮水,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忽然也学起中原诸国的老法子来,向周朝进贡,周元王就派人赐给勾践胙肉,命他做侯伯, 21 所以他的称霸也算是甚有根据的。韩、魏、赵三家是分掉唐叔虞的后人晋幽公的土地的,周威烈王看他们势力隆盛,就一一命作诸侯了。 22 田太公和是迁逐太公望的后人齐康公于海上的,魏文侯替他向周朝一请,周安王就自然的把他立为齐侯,在周室中排上了他的位子了。 23 秦史没有烧掉,传到汉朝,使我们清楚知道那时秦和周的关系。在周显王五年,显王曾贺秦献公,命献公为侯伯。九年,他又把祭祀文王、武王的胙肉送给秦孝公。二十五年,秦会诸侯于周,二十六年,他命秦孝公作侯伯,三十五年,他又把文、武的胙送给秦惠文君。 24 但是惠文君后来自己称王,不再需要他赠送什么侯伯的名义了。

战国之初,周考王封他的弟揭于河南,继续周公的官职,是为西周桓公。桓公的孙惠公又分封他的小儿子班于巩,是为东周惠公。 25 所以战国时所说的东西二周,就是从这王室里分封出来的两个国家,后来周王愈弄愈弱,传到了末一个王,叫做赧王,他穷得没有办法,搬到西周君那边去过日子。 26 到了这个时候,周王国已无疾而终了,以后的周事全是东西二周之君的事了。 27 这两位周君和列强也有些国际往来,西周武公竟为了秦伐韩,发生了唇齿之感,率锐师出伊阙,截断了秦到韩的路线,演一回螳臂挡车的悲壮剧。秦昭王怒了,派兵攻西周,一下子就逼得武公到秦叩头谢罪,把他的三十六个城邑和三万人口完全献上。昭王受了他的献,送他回去。西周土地既失,周民也向东逃亡。过了七年,秦庄襄王连东周君也灭了。 28 从平王元年到东周君灭亡,共五百二十二年。 29 再过了二十八年,秦王政灭掉六国,进称皇帝,天下的真正共主又出现了。

周王国靠了封建制,团结天下为一家,外族的势力不容易侵进来,延长她的寿命到八百多年,这不能不说是当初的政治计划的成功。但也因他们有了封建制,权力无法集中,疆土愈割愈小,终于在这不生不死的状态之下渐渐地消沉下去,到油干灯尽而后已,这也该是当初创业的武王、周公所没有料到的。然而话又说回来,倘使没有武王、周公的封建,为全中国的统一开了先路,又哪会有秦始皇的成功。从前人喜欢谈古帝王的道统,我们现在不谈道统而谈政统,那么,武王、周公走了统一的第一阶段,秦始皇就走上第二阶段。周王国的渐渐衰亡,这是他们一家一姓的事情,中国的走上统一的道路,这是我们民族万亿年的事情。所以武王、周公的功业,可以说是永久存在。

注释

1 见《诗·王风·扬之水》篇。《诗》中之“甫”即吕。平王戍诸国,与宣王封申伯同一用意,皆所以防楚,非酬其立己之功也,前人说《诗》多误会。

2 吕国在春秋前已为楚灭。申国之亡不详,但看《左氏》庄六年《传》记“楚文王伐申”,庄三十年《传》即有“申公斗班”之名,知其国已入楚为县,疑即亡于庄六年。

3 晋文侯卒,子昭侯立,封文侯之弟成师于曲沃,时为周平王二十六年。其后曲沃日大,经六十余年之长期内争而并晋,时为周僖王四年。事见《左氏》隐至庄《传》及《史记·晋世家》。

4 见《左氏》隐三年《传》。

5 见《左氏》桓五年《传》。

6 见《左氏》庄十九年《传》。

7 见《左氏》庄二十年《传》。

8 见《左氏》庄二十一年《传》。酒泉,不详所在。

9 见《左氏》庄二十七年《经》《传》。幽,不详所在。

10 见《左氏》庄二十八年《经》《传》。

11 见《左氏》僖二十四年《传》。先是郑人入滑,滑人听命,师还,又即卫,郑又伐滑,王使游孙伯等如郑请滑,郑与周本有旧怨,增此新嫌,遂执周使。汜,在今河南襄城县治南。

12 见《左氏》僖二十年《传》。阳樊,一名樊,在今河南沁阳县。温,在今河南温县。原,在今河南济源县东北。攒茅,在今河南修武县北。按《国语·晋语四》,襄王赐晋文公以“南阳、阳樊、温、原、州、陉、组、攒茅之田”。韦《注》:“八邑,周之南阳地。”水北曰阳,此皆今河南省内黄河北岸之地。

13 见《左氏》僖二十八年《传》。践土,春秋时郑地,在今河南广武县境。

14 盟会之例,如《春秋》僖二十九年《经》:“夏六月,会王人、晋人、宋人、齐人、陈人、蔡人、秦人,盟于翟泉。”又如襄三年《经》:“六月,公会单子、晋侯、宋公、卫侯、郑伯、莒子、邾子、齐世子光,己未,同盟于鸡泽。”征伐之例,如《左氏》文三年《传》:“楚师围江,晋先仆伐楚以救江。冬,晋以江故告于周,王叔桓公、晋阳处父伐楚以救江。”又如成十七年《传》:“夏五月,郑太子髡顽、侯獳为质于楚,楚公子成、公子寅戍郑,公会尹武公、单襄公及诸侯伐郑。”

15 如《左氏》文十四年《传》:“周公阅与王孙苏争政,……周公将与王孙苏讼于晋,王叛王孙苏而使尹氏与聃季讼周公于晋。赵宣子平王室而复之。”

16 如《左氏》哀三年《传》:“刘氏、范氏世为婚姻,苌弘事刘文公,故周与范氏。赵鞅以为讨。六月癸卯,周人杀苌弘。”

17 见《左氏》昭二十二年《传》。

18 见《左氏》昭二十三年《传》记苌弘语。狄泉在今河南洛阳县境内,值王城之东。

19 见《左氏》昭二十六年《传》。

20 见《左氏》定五年《传》。

21 见《史记·越世家》。

22 见《史记·周本纪》及赵、魏、韩各《世家》。

23 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24 见《史记·周本纪》及《秦本纪》。

25 见《史记·周本纪》及《索隐》引《世本》。河南,今河南洛阳县。巩,今河南巩县。

26 见《史记·周本纪》《正义》、《索隐》引皇甫谧语。《史记索隐》谓“西周与东周分主政理,各居一都”,盖揭班分周,正与三家分晋、三桓分鲁同,故周王遂至贫困不堪也。

27 见《战国策·东周第一》《西周第二》,及《史记·周本纪》。

28 见《史记·周本纪》及《秦本纪》。伊阙,在今河南洛阳县治南龙门山,周之要塞。

29 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及《六国表》。《汉书·律历志下》谓周凡三十六王,八百七十六岁,盖连武王前言之。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gyy/2488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