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秦汉精神

历史解析——西域

历史大观园 秦汉精神 2020-07-24 09:48:24 0


如同北方地区,西北地区(今天新疆和中亚地区东部)居住着诸如乌孙之类的游牧民族,另外还有在水源附近发展起来的城邦。随着冒顿北方帝国的崛起,西域地区成为受匈奴影响的地区。对匈奴来说,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地区,在当时的历史文献中,该地区被称作匈奴的“右臂”,因为环绕塔里木盆地的城邦里的居民为这些游牧部落提供着农产品以及手工艺品。

当汉朝第一次谋划对匈奴发动战役的时候,他们派遣名叫张骞的使者,率领100名兵士,出发寻找西域地区的月氏部族,希望他们成为未来的同盟。月氏先前占领了北方的草原地区,后来被匈奴驱赶到了西域地区,汉朝政府希望取得他们的支持,来共同对付他们的老对头。然而,汉代的使团在中途被匈奴截获,他们给汉朝传达了这样一封充满怒气的信:“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中国东南地区),汉肯听乎?”张骞被拘长达10年时间,直到公元前126年才被放回汉朝,他带回了有关西域地区的第一手详细信息(地图11)。

公元前120年一位匈奴单于的归顺标志着汉朝向中亚地区扩张的开始。他控制的区域位于汉朝版图和西域地区之间,因此,他的归顺就打开了通往西域地区的通道。正如张骞所说:“诚以此时厚赂乌孙,招以东居故地,汉遣公主为夫人,结昆弟,其势宜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朝廷采纳了这个提议,从而定下了汉朝在中亚地区的决策。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人进入中亚地区是出于经济原因,或是为了要开辟丝绸和其他商品的市场,或是为了取代匈奴,控制贯穿新疆的贸易通道。但是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在公元前1世纪以前,中国和西域地区存在大量的贸易,俗称“丝绸之路”的横跨欧亚大陆的贸易线路在汉朝第一次派使团前往中亚之前则根本不存在。最初的动机是出于政治原因——部分是因为和匈奴的冲突——那时候的贸易能够增长只是得益于这些早期的使团。

至于所谓“丝绸之路”的概念,这个术语是由19世纪末期一位德国地理学家发明的。此前无论是处于丝绸之路两端的中国人还是罗马人,都没有意识到这样一条线路的存在,甚至没有注意到对方的存在。罗马人只知道在某地有“塞里斯国”,有“丝的民族”,生产出的纺织品曾经出现在罗马市场上。中国人也隐约听说过一个传闻,在遥远的西方有一个“大秦”帝国,是一个神秘的国度,充满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植物和动物。不仅“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伙伴们不知道对方,而且没有商人能够穿越整个贸易线。中国的边贸和朝贡贸易把大量丝绸运到了中亚市场,然后又转售到更西边的市场。从新疆到达现今阿富汗和印度,然后到波斯,最后到达罗马帝国的东方诸省。横跨欧亚大陆的贸易线由一系列的区域贸易线路组成,一站接一站,把大量丝绸由中国运往罗马。每个经商者一般只走其中一个或两个贸易点(地图12)。

历史解析——西域

地图11

汉朝政府和乌孙首次结盟的结果喜忧参半。虽然乌孙国王同意娶一位汉朝公主,却同时接受了一位匈奴的新娘,而且还给予了匈奴一方更为隆重的仪式。这在西域地区是很常见的,因为很多小国都通过向两个大国表示谦卑和效忠来获得自身的独立。公元前108年和公元前92年,楼兰国各向汉朝和匈奴送了一位王子作为质子。当楼兰王死去时,匈奴在死讯尚未传到汉朝时就抢先把他们那里的楼兰王子送回了楼兰,并且使他登上了王位。这导致了楼兰相当一段时期的政策都对汉朝不利,直到公元前77年,当一位汉代使者设计刺杀了亲匈奴的统治者之后,楼兰敌视汉朝的政策才结束。

历史解析——西域

地图12

汉朝最早一次深入西域的军事行动发生在公元前108年,它使汉朝和乌孙及楼兰达成了协议。在公元前101年第二次更重要的军事行动中,大宛被汉征服。即便大宛到汉朝都城距离遥远,汉朝仍旧展示了其足以控制远方地区的强盛国力。对汉朝而言,控制这个繁衍汗血宝马的地区,其意义是巨大的,以至于这场胜利被写成赞歌,在祭祀祖庙的表演仪式上进行赞颂。以上这场时间最长、代价最大的成功的军事行动使中亚诸国源源不断地把贡品和质子送入汉朝。

公元前90年,汉朝针对吐鲁番开展的军事行动取得了胜利。由于吐鲁番最靠近匈奴,所在位置是通向西域地区之户钥,所以这场战争的胜利意义深远。这支远征军的兵力来自于西域地区的六个国家,这体现了该时期汉朝对外的影响程度。在经过一个短暂的匈奴复起的阶段之后,汉朝于公元前71年的另一次军事胜利消除了匈奴在吐鲁番地区的影响。

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建立,这标志着汉朝军事成就达到顶峰。都护府坐落于西域地区靠近以前匈奴单于所在地的位置,该官署是汉朝政府在西域的军事和政治中枢。汉朝还在这里屯田,把哨楼、城墙组成的边防网络向前推移,延伸到中亚地区。敦煌和居延的烽燧都制作了数不尽的木简牍,上面记载着汉朝的管理档案。这些汉代简牍于20世纪被发现,为我们展示了汉朝时期该地区人们生活的细节。

中亚地区和汉的联系时有变化。西汉末期,中国人撤出了西域地区,而北匈奴又建立了他们在此地的统治。由于都护将军班超(历史学家和诗人班固之弟)及其子班勇之后取得了军事胜利,公元91年后,中国在此重新树立起了权威。(地图13)

有关中国及其外部世界关系的讨论历来都集中在所谓朝贡体系方面,即外国把异域物品作为礼品进献给汉朝皇帝,作为他们臣服的标志。然而,正如当代学者所指出,无论朝贡在后来的哪个朝代担负着何种角色,在早期帝国时期它都确实没能构成一种正式的体系。异邦只是在某些情况之下才会向汉朝进贡,但这种行为始终是即兴且不成熟的。朝贡概念中的“贡”并不局限于对外,对内而言,朝中王臣对朝廷的进献也可以被视为“贡”,这就好比税赋。

无论怎样,南匈奴的归顺带来了向皇帝的进献,而进献礼品变成了西域和汉朝政府两者关系的一个基本因素,如同《后汉书》中所说:

自兵威之所肃服,财赂之所怀诱,莫不献方奇,纳爱质,露顶肘行,东向而朝天子。故设戊己之官,分任其事;建都护之帅,总领其权。先驯则赏籝金而赐龟绶,后服则系头颡而衅北阙。

历史解析——西域

地图13

正如早期文献中所记,中国的每个地区都向皇帝进贡代表这一地区的物品。所以,对于外国的朝贡而言,最关键的特征是它必须带有地方特色。作为对这些奇珍异宝的回馈,中国的统治者不但册封这些外国君主,还向他们赠送贵金属或丝绸。在这些交换中,中国赠送的礼物价值往往超过所收受的礼品价值。这种价值的不对等,其目的是表示汉朝在对外关系中的优越性。或许,对于许多中亚国家来说,朝贡只不过是从事贸易的托词。公元前1世纪晚期,克什米尔几乎成为这方面的代表性例子。它几乎没有正式地归顺于中国,但却派出了使者前来朝贡。一位官员指出,这些使者并非克什米尔派出的官员,只是前来贸易的普通商人。

臣服于汉朝的匈奴单于以及中亚诸国的统治者惯常都会被汉朝皇帝授予封号,另外还有官方印符。这种荣誉也强调了他们相对于中国皇帝的附属地位。总体而言,附属国的国君会被授为侯,而他的重要随从则被册封为都护、将军或校尉。能得到汉帝国的认可就能在中亚的民众中获得极高的威信。公元383年,一位名叫吕光的人征服了龟兹,该地区的很多邦国都前来表示臣服。为了表示他们对中国的忠诚,他们向吕光上呈了他们从汉朝获得并保留下来的印绶,这些印绶距离汉朝灭亡已经长达两个世纪。

这些封号不是华而不实的荣誉,也不仅仅表示臣服的标志。它们具有行政管理的作用,职能上处于都护将军的监督之下。其中一个案例发生在约公元前48——前46年,乌孙的几位官员接受了汉朝的封号。几十年后,由于乌孙国王被刺身亡,这些官员被批玩忽职守,因此他们的印绶和信符被剥夺了。公元153年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件,一位中国官员把一位吐鲁番诸侯王的印符收回,并转授给了另外一位地方统治者,因为那位诸侯王没能管理好地方秩序。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qhjs/2784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