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秦汉精神

五万年简史——远去的战国——游侠时代的结束

历史大观园 秦汉精神 2020-07-11 23:48:00 0


2018年,著名的武侠作家金庸先生过世。金庸先生通过小说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同的世界,这个世界叫“侠”,可是这个“侠”和我们中国历史上真实的游侠世界是不太一样的。

依靠武力或暴力解决社会问题的体制外力量,我们把它叫作游侠。其实,我们知道的游侠有很多,可是我们没有把他们想成是游侠。比如说汉朝的第一个皇帝——汉高祖刘邦,他是什么时代的人?他前半生,有三四十年时间生活在战国时代,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有十多年的时间,生活在秦的统治之下;最后又有十二年的时间,生活在从反秦到立汉的这样的一个时间段里。所以总体上,汉高祖刘邦其实是一个战国时代的人。

在汉高祖刘邦的关系网当中,以及他本人的身上,都带有游侠的色彩。他的儿女亲家叫张耳,他是刘邦女儿鲁元公主的公公(张耳的儿子叫张敖,娶了刘邦的女儿鲁元公主)。同时,这个张耳曾经是战国四公子信陵君——魏无忌养的门客,所以张耳本人的身份就是一个游侠。而刘邦呢?他除了是秦的小吏之外,另外一层身份也是游侠,刘邦在秦统治下的沛县犯了事儿,就跑到张耳的家里,一躲就是大半年的时间。可见,他有一张游侠组织和民间社会的关系网。

我们所谓的民间社会,是一种游离于体制力量之外的社会网络。可以说,战国以来活泼泼的市场使得民间社会有了发展空间,形成了一批可以武断乡曲、扶弱济困的游侠阶层,而汉朝的皇室就是从这个阶层当中滋生出来的。伴随着大一统帝国的到来,游侠的命运又将如何?权力的网络和这种民间社会的关系网络发生冲突的时候,又将会是一种怎样的结果?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要讲的:远去的战国——游侠的时代结束了。

首先我们看,游侠的兴起有它特殊的历史背景,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就是战国时代的养士之风。“士”是什么?“士”本身既不是贵族,也不是平民,他们是通过学习掌握知识之后,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战国的诸侯服务的一批人。伴随着列国竞争的战国时代到来,这种士的阶层就凸显出来。

我们知道战国初年,最先进行变法改革的是三晋当中的魏国。魏国重用了两个臣子进行变法图强,一个叫李悝,李悝又被叫作李克,传说他是孔子的再传弟子,是子夏的学生;另外一个将领叫吴起,他也是孔子的再传弟子,是曾子的学生。可是他们从儒家那里学到了知识之后,就脱离了儒家,转变为利用知识为诸侯变法、富强求治的实务性的技术人才。新兴的贵族都以获取人才作为增强实力的保障,那么选拔人才的标准,除了需要这种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之外,凡是有一技之长的人,都可以成为人才,都可以成为被选拔的对象。

所以,才会出现所谓的战国四公子——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他们为了执政,为了富国强兵,养了各种各样的人才,最典型的是齐国的孟尝君,说他养的人才是“鸡鸣狗盗之徒”,用今天的眼光看,这些都是游走在“刑事犯罪”边缘的犯罪分子。但是如果“技术特别过硬”,孟尝君都把他们当作人才来豢养。

战国时代的布衣都被贵族养起来,成为游侠。除此之外,战国时代的游侠中还有一种精神倾向,那就是墨子的墨家传统。墨子其实也是儒家的门徒,但是他是儒家当中的左派力量,他讲求除暴安良,讲求绝对的公平和正义。墨子甚至宣称,要以武力的方式制止武力的暴虐,他用武力维持正义,在乱世当中,用武力解决局部的秩序问题。所以,墨家就成为战国时代游侠的精神领袖,所以我们又把墨家叫作“墨侠”。

正是由于战国时代“士”的崛起,新兴的贵族广泛地养各种人才,以及墨家的这种“墨侠”传统,战国时代就有了一个新的阶层出现,这就是所谓的“游侠”。游侠又分卿相之侠和布衣之侠。那些依靠着王权,倚仗着自己有经济实力,收揽很多人才的人本身就被称为侠。所以在秦汉时代,我们看到春秋末年吴国的公子延陵季子,以及战国的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等大贵族,由于他们是王者的亲属,所以有了卿相的地位。他们显名于诸侯国之间,招揽天下各种各样的贤士,他们就是游侠。这种游侠,他们顺风而呼(就是顺着风大呼一声),这个声音不需要多大,但是它可以传得很远。那是因为这种卿相之侠,他们有势。这里的“势”是指一个人拥有资源,拥有资本。

战国时代还存在着另外一种游侠,这种游侠被称为布衣之侠。他们生活在普通的乡里、闾巷之间,他们有名声,愿意帮助别人,而且他们讲求信义,除暴安良,尤其是为别人做了事情之后,不愿意留下名声;他们为别人做事的时候,一旦答应,就非常讲信义;尽管他们被当时的法律和官僚镇压,但是在民间他们的名声很大,这种人从战国到秦汉时代都有。

我们知道,战国以来就有这种游侠的传统,比如说春秋末年刺杀吴王僚的专诸、战国初年刺杀赵襄子的豫让,以及战国末年刺杀秦始皇的荆轲、秦舞阳。这些刺客,本质上讲都属于游侠。

游侠作为一股体制外的力量,用自己的实力操控社会,在权力不能触及的地方扶弱济困。司马迁形容那个时代时说:尧舜这种大圣人还曾被困在井里;商汤的贤臣伊尹,还曾经做过比较低级的工作;姜太公、傅说这些名臣,曾经在民间受过各种屈辱;百里奚喂过牛;管仲坐过牢;孔夫子在陈、蔡这些地方遭受过各种劫难。这些名人都有遭灾的时候,何况那些以“中才”(本身资质很一般叫中才)涉乱世的普通人?他们受到的磨难,一般人是难以想象的。而这些人遭遇的困难,往往需要游侠来替他们解决。

这里面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社会现象。我曾经对《史记》和《汉书》里面记载的游侠的家世渊源和籍贯进行了一个统计,发现在战国时代,关东六国的地域环境当中产游侠,而秦地是不产游侠的。我后来思考了一下,这可能和商鞅变法以来秦的政策有关,尤其是秦的国家权力已经深入民间,把民间牢牢地掌控起来了;而且秦有一种法令叫“告奸”,如果你的乡里邻居犯了罪,你知道之后不去举报他,可能你要被处以同样的刑罚。所以秦的土壤当中是没有游侠的。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汉朝初年,项羽的将领季布藏在民间,别人知道他是季布,他也知道别人知道他是季布,可是他就能在民间一个游侠的家里,一藏藏了十几二十年的时间。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当地有这种丰厚的土壤,能够容忍这种社会人的存在。而关西的秦,尤其是秦故地,是不能容忍游侠存在的。

汉代游侠有很多,我就举一个人物,让大家知道汉代的游侠,以及游侠的命运。这个人非常重要,他叫郭解。郭解的外祖母叫许负,这个人很厉害,她给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以及汉代的丞相周亚夫算过命、看过相。所以郭解的外祖母,是一个地方上的小风云人物。郭解的父亲本身就是一个游侠,在汉文帝时代,被汉文帝诛杀了。

郭解这个人跟司马迁是认识的,或者说,跟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认识的。郭解这个人的形象,是一个言不压众、貌不惊人的普通人,甚至连普通人都不如。他个子很矮,五短身材。史书上说他“短小精悍,不饮酒”,也不大喝酒;“少时阴贼”,他年轻的时候,阴森森的不说话,如果跟谁有了矛盾,他会找个机会,把这个仇家杀掉。他平日里通过偷偷地铸造假币、挖掘坟冢、杀人越货,或者是替朋友报仇来谋生。

可是,他好像又有天命护佑一样,每次到了最困难的时候,总有办法逃开。他就这样逃脱了国家的管制,成为地方上小有名气的一个游侠。等到年长之后,他展现出了很多美德:一个是他生活比较节俭,他出门从来不坐车;再一个,他常常做一些除暴安良的好事,以获得名声。获得名声之后,他自己心里很满足,却从不把功劳挂在脸上,所以他在民间很有威望。

有这样一个故事,郭解的外甥有一次跟别人喝酒,喝多了,他就要灌这个陪他喝酒的人,这个人不愿意喝,两个人就发生了冲突。这个人一怒之下拔出佩刀,把郭解的外甥杀死了。然后,这个人就逃亡了。

郭解的姐姐就说:“以我弟弟郭解的名声和威望,人家把他外甥杀了,竟然到现在还找不到杀人犯!”于是郭解的姐姐就把郭解外甥的尸体扔在路上,不收尸,以此羞辱郭解。郭解就派人暗中搜寻,最后找到了这个杀人犯。这个杀人犯被追得急了,最后没有办法,就偷偷地到郭解面前来认错。郭解问他相关情况,他就据实说,是因为两个人喝酒的时候产生了争执。说完之后郭解就说,这个事是我外甥做得不对,你杀他也没有什么错,于是就把这个杀人犯放掉了。然后他回过头来对姐姐说,这个事,是我们家孩子不对。然后由郭解出面,将他的外甥收葬了。当地人听说郭解的这种处理方法之后,都赞颂郭解为人有雅量,有气度,所以拥护他的人就越来越多。

还有一个案例,郭解出入的时候,因为他这个人比较阴贼,而且势力蛮大,人们都避开他。有一次,郭解出门的时候,遇到了一个乡里。这个人就箕踞着,面对郭解非常傲慢地坐在一边,也不向郭解行礼。所谓的“箕踞”,就是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因为中国古人是不穿裤子的,尤其没有内裤这一说,下身就穿一个裙子,所以这种坐姿就很不礼貌。

这种情况下,郭解就让人去问,这个对他不太礼貌的人是谁。郭解的这个朋友就准备把这个人杀掉。郭解说:“我住在这个地方,别人对我不尊重,那是我道德不够高尚,他有什么罪?”于是偷偷地找到了他所在县的官僚说:“我要帮这个人忙,等到他要服徭役的时候,我来出钱,帮他逃脱徭役。”所以每次到服徭役的时候,那个人总觉得该轮到自己了,结果都没有轮到他。于是他到处打探消息,最后发现是郭解出面帮了他。这个当时叉着腿、对郭解不礼貌的人,就光着膀子背上荆条,去郭解家里负荆请罪。郭解这件事情一做完,当地的社会人,就更加依附郭解、佩服郭解。

而且郭解这种以德报怨的行为,还体现在他做了好事不留名。洛阳这个地方有两家人家发生械斗,械斗之后,两家几代人之间仇怨不绝,最后就请郭解来调解。郭解就在夜里分别见了这两户仇家。经过郭解的调解之后,两家人大概都做出了一些让步,这件事情就算平了,两家人家就和好了。

郭解在调解完这件事情之后对两户人家说:“我听说洛阳地方有很多民间的豪侠都来调解过你们的矛盾,你们都不听。今天,我的话侥幸入了你们的耳,但是我不能干涉别的士大夫在这个地方的权威,你们等我走远了之后,再请别人来调解。然后装作听从调解,不要让别人知道是我在其中做了工作。”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大家对郭解更加佩服,做了好事不留名,不希望别人知道他具体做了什么事。

郭解的这种行为,使得他在民间获得了很大的声誉。他这种声誉大到了什么程度呢?他到任何一个地方去,都有人请他吃饭,安排、照顾他。在他的家门口,夜里常常停着十几辆车等着求他办事。大家看,这样一个豪侠,俨然是地方的一个大势力,他可以替人解决的问题,比官府可以替人解决的问题还多。这就是我们讲的游侠在民间的这种关系网络和社会行为。可是郭解这样一个有代表性的游侠,竟然被汉武帝下令诛杀。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汉武帝时代有一个政策,他要把地方上这些有名望,尤其是资产比较丰厚的人,搬到京师——关中附近来居住。这个郭解家里很穷,我刚才讲过了,他出门都不坐车的;而且他替别人办事,消灾解难之后,往往自己要贴一笔钱,甚至他也不拿别人的钱。这种情况下,郭解其实是不够资格被搬家的。但是大家知道,郭解当时的名声实在太大了,远近闻名,所以当地的官员,就不敢不把郭解列入搬家的名单里。从关东搬入关中,搬到茂陵附近之后,这等于又多了一层监控的网络,所以郭解不太想搬家。他就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汉武帝的妻弟——大将军卫青,想让他替自己去向汉武帝游说。卫青对汉武帝说:“郭解家太穷了,他其实不够搬家的标准。”

这个时候,大家觉得汉武帝的反应是什么?正常的反应应该是,大将军都说了嘛,给他个面子。结果汉武帝的反应是,一个普通的小老百姓,身上没有一官半职,竟然可以撬动大将军来替他说话,可见这个人的势力之大!所以,郭解家必须搬!于是郭解家就从关东搬到了关中,搬到了茂陵,而主持搬家、负责审核名单的这个人是县里的县掾,他是县里的一个叫杨季主的豪强的儿子。郭解的侄子查到这件事情之后,就找了个机会,把这个县掾的头砍了下来,于是郭家和杨家就结了仇了。

郭解到了关中,这些有名望的人都来跟郭解拉关系交往,关中的这些人也慕名替郭解办事。郭解进入关中之后,这些替郭解出头的人,又偷偷地把杨季主,就是县掾的父亲也杀掉了。结果杨家因为搬迁郭解,父子两人被杀。杨家人就到未央宫来告御状。结果郭解的门客因为受了郭解平时的恩惠和帮助,替郭解出头,又在未央宫宫门口把杨季主家来告状的人杀死。这样一来,身上背着三件命案的郭解就被汉武帝盯上了。

郭解被汉武帝盯上后,就赶快逃亡。他把他的母亲安顿在一个地方,自己到了临晋关,准备从临晋关过黄河,向东面逃。临晋关有一个游侠叫籍少公,他跟郭解素不认识。郭解走投无路了,要出临晋关,就登门去拜访了籍少公,对籍少公说:“我是郭解,想请你帮我!”籍少公竟然就安排郭解出关,帮他逃到太原郡。

郭解所过之处,凡是帮过他的人,都被告发。官吏一直追郭解,追到临晋关的籍少公家的时候,这个籍少公为了保护郭解,竟然自杀了。然后这个口供就断掉了,郭解因此逃过一劫。不久,国家大赦天下,郭解又蒙混过去了。

正当郭解觉得没事的时候,又一件事情发生了。郭解的老家有一个儒生,跟皇帝的使者坐在一起谈天,郭解的一位门客在宴饮的时候赞美郭解。这个儒生就说,郭解专门以“奸事”犯公法,触犯国家的法律,他怎么能够算得上是好人呢?这个受过郭解恩惠的门客,就把这个儒生给杀了;不但杀了儒生,还把这个儒生的舌头割下来。这件事情很快查到了郭解身上。郭解在向官吏汇报的时候说:“我跟这件事情完全没有关系。我从来没有让我的门客去杀这个儒生,我也不知道这件事情的发生,而这个杀人的人也逃亡了。”于是,官吏向上汇报,说郭解跟这件事情完全没有关系,是别人因为他的缘故杀了人。

这件事情汇报到了中央。主持审理这起案件的是御史大夫公孙弘,这是西汉著名的大儒,而且是西汉以儒生拜相封侯的第一人。这一次,一个儒生因为跟郭解的门客争论被杀,公孙丞相一出手就下了个狠手。御史大夫公孙弘在讨论郭解案件的时候做了这样一个定论,他说:“郭解以普通老百姓的身份行使暴力,他对别人不满,就有人替他杀人。郭解自己虽然不知道,但这个罪比他亲手杀人还严重。”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你心里不高兴,瞪瞪眼,就有人替你杀人,你这个势力到底有多大?所以御史大夫公孙弘把郭解的罪上升为“大逆不道”,这就不是一般的刑事案件了。这属于古代的十恶不赦。这个案件批复下来,汉武帝决定“遂族郭解翁伯”,这样一个游侠就被族灭掉了。

从此以后,汉武帝派出酷吏,派出绣衣御史到地方上去诛杀各类游侠。伴随着我们以前讲过的,各种工商地主、大的工商业者被摧毁,游侠赖以生存的经济环境和自由流动的市场也没有了,所以“游侠”这个阶层就从民间消失了。

司马迁在写完《史记》的《游侠列传》之后感慨了一下,说以后这些所谓的游侠,不过是民间的盗贼而已!他们和郭解这种有原则、有气度、有尺度的游侠是完全不一样的。游侠的消亡也意味着中国古代社会空间越来越扁平化,民间社会可以自由流动、自我调节的手段越来越单一,整个民间社会只能依赖国家的权力而存在,任何想跟国家权力争夺民间社会的行为,都被国家权力所摧毁。

所以,我们回到开头,金庸先生尽管描绘了一个美轮美奂的游侠世界,尽管后来的大诗人李白专门写了一首诗叫《侠客行》来描绘侠客的风采,可是秦汉以后的中国,游侠已经没有了生存的空间,中国古代社会也再也没有了游侠这样一个非常特殊的社会阶层。关于郭解这个人的孰是孰非,我们有多种视角、多种价值来评论他。然而我们知道,以后,再也没有郭解这样的人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qhjs/2253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