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秦汉精神

五万年简史——王昭君们:购买和平的代价

历史大观园 秦汉精神 2020-07-11 23:47:47 0


秦汉时代的大一统帝国,除了自身的构建之外,它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它与不同文明之间发生了碰撞。复杂的国际关系、现实的政治考量,最终催化出了“和亲”这种妥协的办法,于是在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昭君出塞”这一成语。

作为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因为她个人的不幸,被历史上的诗人们、文人们反复吟咏。唐朝著名诗人杜甫在他的《咏怀古迹五首》当中这样描绘王昭君,他说:“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琵琶、胡语、怨恨,就成了王昭君所承载的和亲公主的形象。

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的碰撞,以及农耕文明天生的军事弱势,催生了和亲,催生了妥协。而这一切到底合理不合理?到底是古人的政治智慧,还是一种美好的想象和期待?我们这一节来讨论这样一个问题:秦汉时代的和亲公主们。

“和亲”政策是被一场灾难逼出来的。我们知道,就在楚汉战争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逐渐壮大起来,这个族群被称为匈奴。正当汉兵和项羽相拒的时候,北方的游牧民族首领冒顿单于崛起了,他麾下拥有控弦之士30余万。在刘邦已经取得天下、汉朝建立的时候,一场军事灾难让汉帝国陷入了深深的困境。

汉朝刚刚建国的时候,把六国的一个旧贵族韩王信(这位韩王信不是汉初三杰的韩信,而是韩国的旧贵族韩王)封于代地,定都马邑。就在这个时候,匈奴人大举进攻代地,围攻马邑,韩王信就投降了匈奴。匈奴人乘势向南进攻太原郡,兵至晋阳城(也就是今天的太原)下。

此时正值天寒地冻的冬天,汉兵士卒冻得手指都断掉了。刘邦在晋阳城下和匈奴人形成了对峙,匈奴人装作逃跑,一路向北走。刘邦就率领少部分骑兵,从晋阳一路向北追。

匈奴人多骑兵,汉人都是步兵,匈奴人一向北跑,追赶的刘邦军队就脱节了,除了少数骑兵能跟上,大部分的步兵都被落在了后面。这一追就追到了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突然匈奴人掉转马头,将率先到达平城之下的这些骑兵团团围住,把刘邦围在了白登山上。当冒顿单于纵30万骑兵围困刘邦之时,刘邦的32万步兵还在从晋阳陆陆续续奔向平城的路上。就这样,刘邦的军队被围在白登山上七天七夜,吃尽了苦头。当时的民间歌谣传唱道:“平城之下祸甚苦,七日不食,不得弯弓弩。”在平城之下,士兵们七天七夜没饭吃,拉不开弓,射不了箭。

就在这危急关头,陈平出了一个奇计,那就是离间单于和阏氏(匈奴皇后)的关系。就这样,陈平通过贿赂匈奴的皇后,解了刘邦的白登之围。

刘邦派刘敬奉宗室的女孩为公主,嫁到匈奴为单于阏氏,同时送去了大量的布帛、酒米、食物等作为陪嫁。他们相约汉朝和匈奴为昆弟关系,以和亲的方式终结战争。所谓的昆弟,就是一种远房兄弟的关系,也就是说汉朝和匈奴谁也不比谁大,谁也不是谁的敌人,两方是势均力敌的兄弟间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和亲”,这也是“和亲”两个字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历史当中。

然而这种短暂的和亲并没有换来匈奴人对汉朝的尊敬。刘邦死后,吕太后执政,冒顿单于用挑衅和试探的方式向汉朝发来了书信。冒顿单于对吕太后说:“我这个人生在草莽之中,长在牛马成群的地方,数次到了中国的边境,非常喜欢中国,十分想到中国来游玩一下。我听说您丈夫死了,一个人独自生活,我们两个一样,我的妻子也死了。你有的我没有,我有的你没有,要不我们交换一下,取个乐。”

你看,这是匈奴人对汉朝太后的侮辱、挑衅,也可以说是一种军事上的试探。而经过理性思考之后,一贯刚毅的吕太后竟然放软了身段。吕太后说:“我已经老了,头发也掉了,牙也缺了,走路都不稳了,单于你就不要惦记我了,我也没什么好送给你的,送给你两辆漂亮的车、几匹马,好让你过上快乐的生活。”同时,吕太后又赠上了金银、美女,来贿赂单于,实现第二次和亲。

汉朝初年,经过刘邦和吕后两次和亲政策,构建起了用金银、货币、财宝和中原的女子,向匈奴换回短暂和平的方式。然而高祖刘邦和高后吕雉定下来的和亲规矩,并没有换来匈奴人对汉朝的尊敬,亲是结了,可是和平却没有到来。所以我们说和亲,是亲而不和。

在冒顿单于统治的时代,那时汉朝的皇帝是汉文帝,匈奴右贤王曾经入寇河南地。冒顿单于死后,老上单于继位。在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老上单于又率领14万人突入北地,烧了汉朝的回中宫!匈奴人的骑兵前锋进犯的位置,已经距离汉代的离宫——甘泉宫很近很近,于是汉文帝吓得赶快派出千乘10万骑,屯守在长安周边,以防匈奴人突入关中地区。

到了老上单于的后期,匈奴人日益骄横,他们每一年都要突破汉朝的边塞,在边境上烧杀抢掠,掠人民甚重,尤其是云中、辽东一带(就是今天的河北北部、山西北部,一直到辽宁南部这一带)最甚。每个郡都有上万人遭受匈奴人的抢掠,有的人口直接被掠到匈奴。匈奴这种常规化的南下抢掠,已经成为汉朝边境上的重要祸患。

老上单于之后,匈奴人立了军臣单于作为自己的领袖,军臣单于继位一年多之后就又和汉朝撕破了脸,绝和亲,他们分别派3万骑兵突入上郡、云中郡,烧杀抢掠,老百姓受害甚多。

汉文帝忍无可忍,数次准备动兵跟匈奴决战,但是始终没有下定决心。史书记载,汉文帝晚年经常在上林苑里演习骑兵,他时刻做好跟匈奴人对抗的准备。通过以上的描述,我们可以知道,和亲这样的政策并没有给汉朝带来和平,只是纵容了匈奴而已。

除了跟匈奴的和亲,汉朝还把公主嫁给匈奴的敌人,通过拉拢敌人的敌人,来实现共同对抗匈奴的目标。

在西域,曾经有一个小国叫乌孙国,这个小国本来居住在河西走廊,祁连山下,后来由于匈奴人的驱赶,他们将国家迁到了赤谷城这个地方。赤谷城在今天的新疆境内,靠近伊犁。乌孙国距离长安8900里,它有12万户,60多万人,强兵18.8万人。汉朝为了对付匈奴,就派出公主去和乌孙联合。

汉朝第一次派出的公主是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公主。这个江都王是一个荒淫无耻的王,他犯了罪后,汉朝就把他的女儿派出去和亲,带有一种惩罚的性质。公主到了乌孙国,自己独自居住在一间房里。当时乌孙的国王叫昆莫(少数民族乌孙对其国君的称呼),年龄已经很大了,又和细君公主言语不通,公主非常难过、忧愁,就作了一首歌叫《悲秋歌》。细君公主这首歌这样唱,她说:“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细君公主这首哀歌传到了汉朝,汉武帝只是派使者多送去了一些汉朝的土特产,而没有让她回来。乌孙国和西域诸国往往实行所谓的收继婚制,这种婚俗和大汉不一样。所谓的“收继婚”,就是继位的国王(或单于),要继承前一个国王(或单于)所遗留下来的所有女人。那么细君公主就要下嫁给下一代新国王。细君公主听到这样的消息,向汉武帝汇报说,我不能做出这样有悖伦常的事情。而汉武帝为了保持和乌孙的关系,向细君公主这样回信:你就遵从当地的风俗吧,我们汉朝要和乌孙联合,共同消灭匈奴。就这样,细君公主在乌孙国先后嫁了一老一少两代昆莫,最后抑郁而终。

细君公主死后,汉朝又派了一位公主,她是另一位诸侯王——七国之乱当中被杀的楚王刘戊的孙女——解忧公主。解忧公主到了西域,同样发挥着联合乌孙对抗匈奴的作用。解忧公主前后在乌孙50余年,嫁了三代乌孙王,为乌孙生下了三个男孩、两个女孩。直到她70多岁的时候,汉朝对匈奴的作战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公主向汉宣帝上书说,我在塞外已经50余年了,我想埋到自己家乡的土地上,我要葬回汉地。此时汉朝的皇帝已经从汉武帝、汉昭帝转为汉宣帝。汉宣帝看到解忧公主的上书,专门派使者出玉门关,迎解忧公主回国。甘露三年(前51), 70余岁的解忧公主,在和亲50余年、嫁了三任丈夫之后,终于回到了长安。汉宣帝以公主的规格赐其奴婢、田宅,让解忧公主在长安安享晚年。

我以前每次提到解忧公主的时候,都非常感慨。作为一个和亲的使者,我们认为她是伟大的;然而作为一个女性,她的一生是不幸的。最后我们要讲我们的主题——王昭君,王昭君的和亲与前面两位公主,以及再之前的公主们都不一样。

王昭君出嫁的背景是北匈奴已经破亡,北匈奴的领袖郅支单于被杀,南匈奴领袖呼韩邪单于在九原郡向汉朝边关上投书,要求向汉朝投降,愿意成为汉朝的附庸。这个过程中,汉朝为了交好南匈奴,就安排王昭君出塞和亲。

就这样,王昭君被送到了南匈奴,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王昭君被封为宁胡阏氏。她跟呼韩邪单于生了一个男孩。呼韩邪死后,王昭君依据匈奴的收继婚制,又嫁给了复株累单于,又生了两个女儿。在匈奴,王昭君先后嫁了两任丈夫,生了三个孩子。直到王莽时代,因为王莽的姑母王政君和王昭君都是汉元帝的宫人,所以王莽千方百计把王昭君的女儿赎回来,送到汉朝的宫廷。

同样,作为个体的王昭君,她的生命是不幸的,然而就当时的时势来讲,王昭君确实起到了建立南匈奴和汉朝两国、两个民族之间沟通纽带的这样一个作用。就在杜甫写下“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的时候,似乎王昭君的命运就像民间传说的那样,是毛延寿收了贿赂,把别人画得好看,而王昭君没有给贿赂,所以把王昭君画得很丑,这才使得王昭君被迫出塞一样。

杜甫之后又过了数百年,宋朝的大诗人王安石试图替王昭君翻案。王安石说:“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汉元帝不识王昭君,不喜欢王昭君,王昭君在塞外可以找到自己的知心人。然而王昭君真的在塞外找到了自己的知心人了吗?我们无从推测王昭君跟呼韩邪、复株累两位单于的关系和感情如何。

青冢的荒草已经埋没了所有的历史尘埃,我想感慨的是,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命运,太多的小人物、太多的弱女子承受了这种千钧重担,她们用一己的生命,用一生的幸福去完成一个伟大的事业。在后人看来,这是值得被歌颂、被吟咏的;而在她们本人来讲,这无疑是人生巨大的悲剧。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qhjs/2253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