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秦汉精神

汉唐帝国——李广“神话”

历史大观园 秦汉精神 2020-07-07 15:01:05 0


上一章讲到的“李陵事件”,也就是太史公受到牵连的那桩公案,令人困惑之处颇多。因此,我们有必要顺藤摸瓜地了解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李陵这个人,虽然不算中国历史上特别威名赫赫的人物,但以“李陵事件”为中心,以李陵及李陵家族为主线,则牵扯出了整个汉武帝一朝乃至汉武帝身后的若干历史人物。

我们从李陵的家族开始说起,先谈李陵的祖父李广。

关于李广的传说很多,而且观点也不尽相同。

有吹捧的,比如匈奴尊称李广为“飞将军”,听其名闻风丧胆;

有惋惜的,比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有神化的,比如诗人卢纶的“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从以上评价中,我们可以依次得到如下信息:

1.李广是名将;

2.李广是受到委屈的名将;

3.李广是身怀绝技受到委屈的名将。

事实如何呢?

早在前朝,汉武帝的父亲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公元前154年)期间,李广就曾经追随西汉名将周亚夫 (周亚夫(前199~前143年),西汉时期的著名将军,汉族,沛郡(今江苏丰县)人。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曾任汉景帝时期的丞相。周亚夫为人个性耿直,不善阿谀权贵,“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出自他之口,被汉文帝誉为“真将军也”;周亚夫一生最大的功绩在于平定“七王之乱”;后在景帝时期任丞相,但因功高盖主和个性耿直而被景帝处死。) 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以说,李广在军事上属于大器早成的类型。然而不幸的是,李广在情商上则大器晚成。

平定七国之乱之后,意得志满的李广私下接受了梁王刘武的封赏。这件事情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首先梁王刘武是汉景帝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此外,刘武也在平定七国之乱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不过这只是表象,事实上,皇帝的家事,李广并没有看清楚。梁王刘武不仅是汉景帝唯一的亲弟弟,而且是从小被母亲窦太后溺爱的亲弟弟。在汉景帝和梁王刘武之间,一直有一个“兄终弟及 (兄终弟及:二十五年,复入朝。是时上未置太子也。上与梁王燕饮,尝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传于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然。(《史记·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兄终弟及,是一种继承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多见少数民族早期政权(例如元金)及古三代,例如商代王位由王弟与王子继承并用的制度。传弟按年龄长幼依次继承,兄终弟继;传子有传兄之子、传弟之子和传嫡子。) ”的笑谈,这个笑谈最开始只是被当作兄弟之间的玩笑随口说说。然而这个玩笑却被母亲窦太后记在心上,甚至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溺爱幼子的窦太后,一直在明里暗里极力促成这件事情。

“兄终弟及”如果从玩笑变成现实,在外人看来是佳话,但在皇家,不通过流血和政变改变游戏规则,那只是一种传说。皇室和其他家庭的不同之处在于,这是一个典型的政治家庭,而且是拥有全天下最至高无上权力的第一政治家庭。把普通家庭的亲情爱情套用在皇家身上,只是世人的一厢情愿罢了。

正因为这种不可言说的心结,汉景帝与梁王刘武之间,始终都有芥蒂存在。所以,李广私下接受了梁王刘武的封赏,这件事情很快被朝廷定义为僭越。平定七国之乱这样天大的事情,到最后李广劳而无功,没有得到任何嘉奖。

嘉奖虽然没有拿到,但李广一战成名,成为当时景帝一朝炙手可热的名将。其后,李广受朝廷委任,长期在抗击匈奴的一线担任几个边境城市的太守(市长)一职。边疆太守这种职位虽然谈不上多高,但在一线却实权在握,同匈奴斗智斗勇,同士兵同生共死,好不快意恩仇。我们相信,这段时间是李广从军打仗生涯里面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如果历史能够驻留在此刻,那么我们今天知道的李广,将是一个纯粹的飞将军,而没有后来那一波又一波的委屈和忧郁。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驾崩,汉武帝即位。

李广在边疆抗击匈奴的名气日盛,又因名气而调任未央卫尉(相当于中央警卫团副团长)。从此,李广正式成为汉朝“中央军委”军事序列中的一员,开始了自己“觅封侯 (“觅封侯”,谓寻找杀敌立功以取封侯的机会。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后汉书·班超传》载,班超少有大志,尝曰,大丈夫应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后出使西域,被封为定远侯。) ”的漫漫长路。作为职业军人,李广很快就投身到了轰轰烈烈的汉匈战争中去。汉匈战争实际上历时非常长,从公元前202年开始,前前后后,断断续续,双方一共打了130多年,堪称中国版本的“百年战争”。

在长达14年的时间内,李广先后参与了五次汉匈战争:

1.公元前133年—马邑之战

汉武帝筹划组织马邑之战。马邑也就是今天的山西朔州,在今天的雁门关以外。当时的作战部署是,汉武帝用计策,以马邑这座城市为诱饵,诱使匈奴首领军臣单于大军南下。而汉军方面护军将军韩安国、骁骑将军李广、轻车将军公孙贺率主力部队埋伏在马邑附近的句注山(雁门山)。而将屯将军王恢与材官将军李息则负责阻击侧翼之敌,屯兵于代郡(河北蔚县)。

这一次的行动最终功亏一篑,李广他们连匈奴人的影子也没有看到,计划就已经结束了。这一次,李广没有实际到一线作战,没有战功。

2.公元前129年—龙城 (龙城:汉时匈奴地名。为匈奴祭祀天地祖先之处。《汉书·匈奴传上》:“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 龙城 ,祭其先、天地、鬼神。”) 之战

匈奴进入上谷郡进行掠夺,派车骑将军卫青出兵上谷郡,公孙敖出兵代郡,公孙贺出兵云中郡,李广出兵雁门郡,兵分四路与匈奴会战。公孙贺一无所得,而李广、公孙敖两路军队都被匈奴击败。甚至李广还被匈奴俘虏,后成功逃脱。因全军覆没,而被削职为民。

值得一提的是首次出征的卫青,卫青不仅直捣龙城,还斩首七百人。

这一次,李广被一撸到底,没有战功。

3.公元前123年—定襄北之战 (定襄北之战:汉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在西汉与匈奴战争漠南之战中,大将军卫青在定襄(郡治成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以北两次与匈奴单于主力之作战。)

卫青率中将军公孙敖、左将军公孙贺、前将军赵信、右将军苏建、后将军李广、强弩将军李沮等共10万人出定襄北,出击匈奴。同年四月,卫青率六将军共10万人再次出定襄,进击单于军主力,歼灭匈奴万余人。

这次的战役两极分化,年仅十八岁的小将霍去病初出茅庐,率精骑八百,追击匈奴军数百里,斩获两千。而老将赵信则伤亡殆尽,叛变投敌。

这一次伐匈奴,李广虽有战功,但却恰好达不到封侯的标准。

4.公元前120年—右北平之战

李广以郎中令 (郎中令:官阶,掌管宫殿警卫。) 的级别,同博望侯张骞一起,再次讨伐匈奴。张骞为主将,而李广率四千骑兵策应。兵进数百里,突然被匈奴左贤王率四万骑兵包围,汉兵死伤过半。李广令士兵们引弓不发,他自己连续射杀多人,匈奴兵将不敢妄动。后来汉军主力赶到,李广军得以解出重围。

结局很惨淡,张骞延误战机,被降为平民。

李广几乎全军覆没,战后不赏不罚。

5.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战

漠北之战,发生于汉武帝元狩四年,是汉军在距离中原最远的战场进行的一次规模最大,也最艰巨的战役,战略目的是一举摧毁匈奴王庭。

这一次,李广知道机会难得。因此他请求跟随卫青、霍去病一道参加漠北之战。卫青、霍去病各带领五万骑兵,其中卫青率前将军李广、中将军公孙敖、右将军赵食其、后将军曹襄,霍去病率校尉李敢(李广之子)出战。

这次战役组织得十分成功,汉军损失一万,歼灭匈奴九万人。尤其霍去病封狼居胥山 (封狼居胥山:指西汉大将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出自《汉书·霍去病传》,后来封狼居胥成为中华民族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狼居胥,即今蒙古国境内肯特山。) ,登临翰海(贝加尔湖),从此匈奴在漠南再无王庭。

然而,这一次李广、赵食其的部队迷路,贻误军机,无功而返。

已经六十多岁的李广,戎马生涯,南征北战。自从太守的岗位调任“中央军委”以来,胜少而负多。封侯,那只是个传说,然而数次的劳而无功却是实实在在的。尤其这一次,居然犯了如此低级的错误。此时此刻,花甲之年的李广,一定是无限惆怅的。

依汉律,迷失方向错失战机,也是死罪。

结局很凄凉。走投无路的李广,长叹一声,拔刀自刎。

李广的一生,是声名显赫的一生,也是名不副实的一生;是轰轰烈烈的一生,也是憋憋屈屈的一生。

封侯为什么这么难?答案只有一个,性格决定命运。

太守李广,以我为主,在同匈奴的作战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灵活机动的作战经验,让匈奴无计可施。

将军李广,特立独行,延续自己在一线的作战习惯,无法融入整个团队的集团作战,次次无功而返。

后世对李广的正式定位是在唐代。公元782年,唐德宗李适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名人,李广赫然在列;其后的宋代,李广依然位列七十二名将之中,宋徽宗赵佶追尊其为“怀柔伯 (怀柔伯:爵位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按《通典·职官·封爵》记载,自尧帝、舜帝以及夏朝,置五等爵:公、侯、伯、子、男。唐德宗时将李广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李广为怀柔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悲催的是,按照公、侯、伯、子、男的等级顺序,怀柔伯也依然不是列侯,宋徽宗与其说是追尊,不如说是揶揄和吃豆腐。

李广的悲剧人生给我们的启示,除了性格决定命运之外,也可以从管理学角度来解释,管理就是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让在合适位置上的人做合适的事情。无法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管理,要么是浪费,要么是胡闹。

李广的悲剧,是性格使然。

然而,更加悲剧的悲剧,是悲剧的性格可以遗传。

比如李广的儿子李敢。

史载,李广有三个儿子,长子李当户,早亡(李当户就是李陵的生身父亲);次子李椒,早亡;幼子李敢,曾经随同父亲一起,参与了公元前120年的伐匈奴之战,并且表现勇敢果断。

李敢长期以来在同为少年英雄的霍去病帐下效力。公元前119年,讨伐匈奴的霍去病部队战功卓著,而李敢也年少有为,在父亲没有被封侯的情况下,李敢被破格封为“关内侯”。这种提拔,无疑是家族的荣耀。

与此同时,李广自杀的消息传来。

年轻的李敢便把罪责推到了卫青身上,认为是卫青逼死了自己的父亲。

年轻气盛的李敢,找机会殴打了卫青。

要知道,卫青是当时的三军统帅,相当于今天的国防部长。更加致命的,卫青不仅仅是三军统帅,他还是皇帝的大舅哥,也是霍去病的舅舅。

同样年轻气盛的霍去病,找机会射杀了李敢。

一位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就此陨落。

然而,李广家族的叵运,还远远没有结束。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qhjs/2044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