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秦汉精神

汉唐帝国——太史公之谜

历史大观园 秦汉精神 2020-07-07 15:01:01 0

司马迁,一位堪称伟大的“驴友”。

司马迁是受宫刑的,他到底有没有后人?

司马迁的一生,只做了两件事,但两件事都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第一件……

汉唐帝国——太史公之谜

汉武帝刘彻像

父亲的遗言

公元前110年,西汉元封元年。时年四十六岁,从事皇帝这份职业已经三十一年的汉武帝刘彻,志得意满。此时他眼中的大汉帝国,文治武功、宇内荡平、四方来朝。一般按照中国皇帝的传统,这个时候,就可以筹备“封禅” (封禅(shàn):“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远古暨夏商周三代,已有封禅的传说。) 了。

封禅,封就是祭天,禅就是祭地。筹备封禅的意思,就是皇帝本人认为职业生涯已经到了一个顶点,可以找个机会向上天进行工作汇报,昭告天地。与此同时,因为业绩不错,上天自然也会对皇帝的工作加以肯定。所以,封禅大典,除了为本人为江山为万民祈福迎祥之外,也是进一步增强个人威望的手段。

进行封禅的帝王,汉武帝刘彻不是第一个,当然也不是最后一个。然而,此次的封禅却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死。这个人叫司马谈。

司马谈是司马迁的父亲,汉武帝的太史令。太史令这个官职,历代的官阶和授权都不太相同。在西汉时,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和撰史。泰山封禅,按照常理推测,应该是同太史令有莫大的关系。因为皇帝同上天之间的沟通,渠道和时间必然是重中之重。在古代,确定沟通渠道需要夜观天象;确定沟通时间需要查黄道吉日。皇帝同上天的工作汇报,恰恰是由太史令来分管。然而,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记载,到底出于何种原因,司马谈居然被排除在泰山封禅筹备小组之外。单纯从结果来猜测,多半是司马谈的职业生涯不太顺利,从而失去了皇帝的信任。

汉唐帝国——太史公之谜

司马迁像

封禅被排除在外,这件事情一定不是孤立的,而是一连串职场生存环境变化的表象而已。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司马谈感到了绝望。绝望和郁闷之中,司马谈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在司马谈临终之前,他把自己的儿子同时也是自己事业继承人的司马迁叫到跟前,宣读遗言。史书载,“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发愤且卒。而子迁适反,见父于河、洛之间。”

作为一个文化人,且是权力机构最顶尖的那部分人,司马谈的这份遗言,一定思忖了不知道多少个日夜。遗言很精彩,内容可以简单分成几部分:

1.司马家族世代为朝廷修史,你必须继承先人遗志;

2.我死之后,太史令这份工作,将由你来继承;

3.东周以来,礼崩乐坏,历史记载中断。而今天的大汉四海承平,我早就立志想要写一本历史书。然而遗憾已经时日无多,希望你一定将这部书写出来。 (司马谈遗言原文节选:予先,周室之太史也。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予死,尔必为太史;为太史,毋忘吾所欲论著矣。……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义士,予为太史而不论载,废天下之文,予甚惧焉,尔其念哉!(出自《汉书·司马迁传》))

遗言说完,司马谈溘然长逝。

这一年的司马迁,35岁。

这一年的司马迁,开始给父亲守孝。

三年之后,司马迁成为新的太史令,开启属于自己的时代。

伟大的“驴友”

司马迁不是一个简单的读书人,至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弱书生。

35岁之前,司马迁用了很长的时间学习儒家经典,也用了很长的时间来游历天下。

史载:“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遗风,乡射 (乡射:古代射箭饮酒的礼仪。乡射有二:一是州长春秋于州序(州的学校)以礼会民习射,一是乡大夫于三年大比贡士之后,乡大夫、乡老与乡人习射。) 邹峄(yì);厄困蕃、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略邛 (邛,现四川西昌一带。) (qióng)、莋 (莋,现四川汉源一带。) (zuó)、昆明,还报命。”(《汉书·司马迁传》)

为了读者看起来更直观,我们把他的游历路线还原在当今的地图上,看看是什么样子的。(如图1-1)

汉唐帝国——太史公之谜

图1-1 司马迁游历路线

司马迁的足迹,北到如今内蒙古、南及昆明、西至甘肃、东临大海。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司马迁就走遍了半个中国。

古代人没有汽车火车,没有飞机,只能用自己的双脚来丈量世界,最先进的交通工具莫过于泛舟或者骑马、乘轿。但无论何种交通方式,都需要亲历亲为地颠簸劳顿,掺不得半点假。

司马迁,一位堪称伟大的“驴友”。

巴蜀和昆明之旅,司马迁是因为公务出差,朝廷的交通和伙食补贴自是不在话下,甚至可能还不菲。然而在这之前的游历,我们无从得知,年轻的司马迁的旅行经费从何而来。我们只能猜测,当时的司马迁属于小康家庭(太史令之子),家境定然还算不错。然而即便如此,他的旅行也是穷游的一种,很有可能是沙发客或者背包客。而旅途之中,司马迁甚至一度穷困潦倒,“厄困蕃、薛、彭城”。我们有理由相信,是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以及对于大好河山的热爱,让司马迁一步步走完了崎岖的旅程。

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学习相当于饥饿之下的进食,而行路实践则相当于进食之后的消化。没有实践的读书,就如同纸上谈兵,所有的理论只能是味同嚼蜡。

司马迁的游历,壮哉!伟哉!

这样的游历之后,司马迁的人生必将更加厚重、更加坚韧。

残忍的宫刑

公元前99年,即武帝天汉二年,父亲遗言中提到的那本史书,司马迁已经写作到了第十个年头。

这一年,汉武帝刘彻的贰师将军 (贰师将军:中国古代武职官衔的一种统称,始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唐以后逐渐衰微。贰师将军是一种杂号将军。汉武帝命李广利到大宛国的贰师城(现吉尔吉斯斯坦的奥什城)取良马,所以委任李广利为贰师将军。) 李广利 (李广利:中山人,西汉中期将领,外戚,汉武帝宠姬李夫人和宠臣李延年的长兄,昌邑哀王刘髆的舅舅,另有一弟名李季。李夫人得宠时,李延年为协律都尉,而李广利则为贰师将军征大宛,因远征大宛封海西侯。李广利数次出征大宛及匈奴等地,战绩平庸。) 远征匈奴,在主力部队没有斩获的情况下,李陵自请精兵五千,以寡敌众主动出击匈奴。不料,却遇到了匈奴主力。李陵在重重包围之下,力战而不能脱身,最后不得已投降了匈奴,这件事情,很快传到了长安。

汉武帝刘彻怒了。

原因之一,投降本身,对古人是一件奇耻大辱。

原因之二,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堂堂名将之后。

原因之三,李广利是皇亲,也是当时皇帝最信任的统帅。

这一年,汉武帝57岁,已经过了古人的知天命之年。

人岁数越大,越不容许失败,尤其是耻辱性的失败。因为,人的岁数越大,就越输不起。因为一旦铩羽,属于自己翻盘的机会越来越少。在自然规律面前,英明神武的汉武帝刘彻,也不过是一位年迈的老人而已。汉武帝眼睛里面闪现的,是年轻时代一幕幕英雄的画面,匈奴在背景板上痛彻心扉的惨叫。他想到了卫青、霍去病,想到了李广……然而今天的李广利、路博德 (路博德:西汉名将,官至伏波将军。后因犯法被削爵贬官,在居延屯田,不久去世。路博德先后征战岭南,平定战乱,“皆有功德于岭南之民”。) 们无功而返,尤其是李广的后人李陵,居然能够叛变投敌……此时此刻,年老的汉武帝一定是痛彻心扉的。

朝臣众口一词,要求治李陵重罪。

汉武帝环视朝堂之上,看到了官微言轻、平时也极少发言的司马迁。历史在很多时候都是偶然,这一次也不例外。破天荒地,刘彻要求司马迁来发言。

司马迁认为,李陵可能是诈降,而实际是心向大汉的。司马迁在后来的《报任安书》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其友人任安的一封回信,又名《报任少卿书》,出自《汉书·司马迁传》。此文中,司马迁以激愤的心情,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内心的痛苦,说明因为《史记》未完,他决心放下个人得失,相比“死节”之士,体现出一种进步的生死观。这篇文章对后世了解司马迁的生活,理解他的思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曾经提到这件事,他的初衷只是想做一名好臣子,上能宽慰皇帝,下能保全李陵。这当然符合一般人的想法,然而,却不符合皇帝对一名合格政客的要求。

司马迁的准备显然是不充分的,最起码,他没有揣摩皇帝的想法,也没有顾及皇帝的忌讳。更加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司马迁甚至不是李陵的朋友,他这样做,真真切切只是仗义执言,为了保全一位名门之后的名节和其全家性命。

无论从哪个方面分析,这次司马迁的发言,都算是一次意外。

发怒的汉武帝,听完司马迁的发言,怒气值瞬间爆表。

司马迁不知道,不管李陵是否诈降,这场仗都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军事失败;司马迁更加不知道,替李陵开脱,等于在给李广利难看。给李广利难看,就是打脸汉武帝,这打脸啪啪作响。

李广利,汉武帝后期的外战名将。

李广利的上位,不是因为能力,而是因为裙带。

西汉的人才选拔制度不够完善,所以人才选拔的路径也不一而足。常见的有:察举制 (察举制: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确立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赀(zī)选制 (赀选制:赀,通“资 ”。赀选,亦称“捐官”,汉朝制度,以称凭财产资格为官的途径。这种制度在东汉晚期泛滥成灾。) 、任子制(选拔官员子弟)、太学选拔、皇帝征召等。其中的皇帝征召,是官员提拔最快的一条路径,可谓一步登天。

皇帝征召,汉武帝是尝到过甜头的。

比如卫青的上位,是因为皇帝的宠妃是卫子夫,而卫青又是卫子夫的弟弟;

比如霍去病的上位,是因为皇帝当时的爱将是卫青,而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

卫青、霍去病对匈奴的战争胜多负少,成为汉武一朝的军人榜样。

所以,皇帝用人之际,出于惯性思维,一定想复制当年的辉煌。

按照“卫青霍去病第一定理”,已知皇帝的宠妃是李夫人,而李夫人的兄长是李广利,则李广利和李广利的亲戚一定能够为刘彻分忧解难。

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成为贰师将军;

李夫人的二哥李延年成为宫廷音乐家;

李夫人的三哥李季成为宫廷皇帝近臣。

经验主义害死人。

事实证明,李广利这个人作为统帅,成事不足而败事有余。

从公元前104年开始,李广利两征大宛 (大宛(dà yuān):古代中亚国名,位于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 ,三征匈奴,劳民伤财不说,军功也是杀人一万,自损一万五。不仅如此,李广利在公元前90年最后一次征匈奴失败之后,居然投降了匈奴。更加极品的是,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89年,投降匈奴的李广利,又因为另外一个汉奸卫律 (卫律:匈籍汉裔,先于李广利降匈奴。) 的诬陷,被匈奴的单于 (单于(chán yú):匈奴君主的称号。《汉书·匈奴传》谓全称作“撑犁孤涂单于”。“撑犁”,匈奴语之“天”,“孤涂”意为“子”,“单于”意为“广大”。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汉书》,单于姓氏,《汉书》作孪鞮氏,《后汉书》作虚连题。) 处死。从而,结束了其奇葩的一生。

然而,人不可能穿越未来。公元前99年的李广利,还是皇帝亲自提拔,刚刚大破大宛的李广利。虽然朝臣对这个人的能力颇有微词,但是还没有谁敢在皇帝面前直言。

司马迁的发言,为自己招祸。皇帝盛怒之下,要求按《汉律》给司马迁治罪。

按照《汉律》,司马迁的刑罚是死刑。

汉代的死刑,其实是可以免除的。其一,如果有前朝皇帝御赐的丹书铁券 (丹书铁券: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券,即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颁授给功臣、重臣的一种特权凭证。为防止假冒,将铁券从中剖开,双方各存一半。又称“丹书铁契”,民间俗称“免死金牌”,此制度最早始于汉高祖刘邦。) ,可免死。但司马迁没有;其二,如果花五十万钱(大概相当于如今的人民币3000万元)作为保释金,可免死。然而,司马迁只是一个普通官吏,断然拿不出如此多的钱;其三,最后一个选择,接受残酷的宫刑。

宫刑,意味着需要丧失作为男人的基本自尊,而苟活于世。

但,司马迁别无选择。

“幸运”的史记

司马迁的内心,一定是痛苦到极点的。

痛苦到极点的司马迁,想到了一句话。这句话流传到现在,哪怕是个文化水平一般的普通人,也能脱口而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是的,求死太容易了。古代人很重气节,“士”可以为保全名节而慷慨赴死,春秋战国有二桃杀三士,至今我们也知道士为知己者死。然而,死对于司马迁来说,又太难了。

司马迁想到了自己二十岁之前熟读的儒家经典;想到了自己二十岁开始,周游天下的十五年;想到了父亲临终前对自己讲的祖宗遗训、国家责任;也想到了自己那部写了十年,业已定名为《史记》,还需要很多年才可以完成的巨著。

轻易赴死,世界上只会少一个太史令,多了一个死士;艰难求存,这个世界上才会有那本可能流传千古的皇皇巨著。

然而,即便接受宫刑,若想求生也需要莫大的勇气和运气。

古代接受宫刑者,死亡率接近十之七八。谁知道司马迁到底是不是能够活下来的那个幸运儿。稍有差池,后续的中国历史将会被改写得面目全非。更加痛苦的是宫刑之后,在蚕室 (蚕室:密闭的房间,宫刑之后恢复的专用场所。) 的恢复过程。那种钻心之痛,作为男人是可以想象的。

我在学生时代喜欢踢足球,男人在足球场上很容易受点儿意外伤,就是被足球踢中“十环”脐下三寸……很难想象,这个关键部位被生生用刀割去时,那种来自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折磨有多大。

所以,当两千年前,属于司马迁的蚕室打开的那一刻,我们确信,司马迁已经破茧成蝶了。他的精神,已经随着这次酷刑而升华。

蚕室里的死里逃生,是司马迁的大幸,更是我中华文化的大幸。

自助者,天助之。

若干年后,司马迁的《史记》问世。除去文学造诣之外,这本书在史学上的重要程度有三:

1.保存了若干珍贵的上古史书资料,包括夏、商、周三代珍稀记载。

2.空前地开创了当代为前代写史的历史传统,后世薪火相传终有二十四史。

3.创造性地建立了纪传体通史的体例,后世史家基本上遵循此规范写史。

我们的邻居日本,因为搞不清楚弥生时代 (弥生时代:日本古代使用弥生式陶器的时代。其文化称“弥生文化”。1884年这种陶器首次在东京都文京区弥生町发现。弥生时代在绳文时代之后,古坟时代之前,于公元前300年至公元250年之间存在。) 前后的历史,不远万里跑来查阅中国史书;我们的邻居印度,因为没有历史记载,来中国遍访史书填补其历史记载的真空。当周边一众大小国,都从中国史书中寻找自己祖先的蛛丝马迹时,我们会更加真切地记住司马迁所开创的一切,不仅是这本书,还有这种写史的传统。

在后世班固的《汉书》中,关于司马迁的记载极为笼统,我们甚至不知道司马迁的去世时间。然而,司马迁却将自己的“太史公曰”,留在了每一篇《史记》的章节之中,让自己的精神,永远地流传下去。

这是前无古人的壮举。

感谢你,太史公。

太史公后人

当今,研究太史公的人有很多。大家自然而然就会想到一个问题,司马迁是受宫刑的,他到底有没有后人?

中国人讲究传承,讲究祖先崇拜。所以,才会更加关心司马迁的后人问题。如果一个伟大的中国人曾经给中国历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和冲击,他如果没有后人,将是莫大的遗憾。

司马迁四十五岁受宫刑,正常来讲,有后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过,班固的汉书,偏偏缺乏相关的记载,有据可查的是,司马迁有一个女儿。而其他子孙,仅仅提到一句,“王莽时,求封迁后,为史通子”。(《汉书·杨敞传》)

好在,除正史之外,我们还有野史。

在民间的诸多传说和家族记载中,我们采信这样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司马迁有两个儿子,司马临和司马观。后来为避祸,二人回到了陕西韩城老家,司马临改姓同,而司马观改姓冯。

姑妄信之。

不过,司马迁的《史记》却是在女儿手中保存的。

《汉书·杨敞传》记载,“敞子忠,忠弟恽,恽母,司马迁女也。恽始读外祖《太史公记》,颇为《春秋》,以材能称,好交英俊诸儒。”

也即是说,从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开始,《史记》得以流传于世。

历史的吊诡,还不止于此。

杨氏家族,后来形成了一个名门望族弘农杨氏 (弘农杨氏,是杨姓的郡望之一,始自西汉丞相杨敞。)

弘农杨氏,将成为后世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一个家族。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qhjs/2043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