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清光辉

晚明史—— 张献忠重新起兵

历史大观园 明清光辉 2020-07-03 15:21:05 0


其实,此前不少官员都对张献忠的投降表示怀疑。兵科给事中姚思孝就断定“张献忠必叛”,向皇帝说明他的观点:“天下有如是掣肘,如是迫胁,而尚可幸抚乎?伏乞皇上速诘理臣(熊文灿),献忠曾许四千从军,何至今不受调遣?治臣数月,安插何杳无奏闻?按臣(林铭球)原开归农、回籍、从征三款,何尚无确数?并近日情形,立限诸臣详悉,星驰密奏。倘再迟疑蒙混,粉饰代请,究竟水落石出,必有受其咎者。国宪具在,欺罔何所逃罪?勿谓抚事一结,无与吾事也。”

郧阳抚治戴东旻对于张献忠屯驻谷城,罗汝才与之遥为声援,深感忧虑,向皇帝建议立即荡平:“曹操(罗汝才)就抚,不从解散之令,愿为百姓耕田,此目前盗铃之说耳。张献忠入据谷城,屡檄不前,其意将有不可言者。然数省大寇环聚二三百里,四面合围,实有釜鱼阱兽之势。以臣(熊文灿)见在兵马,再令督臣(洪承畴)发秦兵,由兴安驰赴,协同扫荡,实荡平之机也。”

杨嗣昌也意识到事情有些棘手:张献忠“狡而多畏,动辄生疑,虚费一载安辑之功,仅成唇舌往来之套。而调之征剿,则内顾多虞;坐地分粮,则糜冒可惜”。不过他把责任都推到地方官身上,一则批评郧阳抚治戴东旻:“实有地方之责,别无调御之方,徒以积疑不决之衷,藉其多畏转关之口”;指责他“因循诿卸,错置乖张,致令反侧不安,地方被害”。再则批评湖广巡按御史林铭球“终归疑事无成,长此不已,剿抚于何结局”?三则批评襄阳道王瑞旃、郧阳道周梦尹、郧襄监军道包凤起,“各有守土保民、治兵弭变之责,难执膜中横见,巧推局外旁观”。

洪承畴、孙传庭等各地勤王军队陆续北上,中原防务空虚,张献忠、罗汝才等部看准时机,准备重新起兵。崇祯十二年四月,熊文灿向杨嗣昌密报:“降盗张献忠将复叛。”四月二十三日,杨嗣昌转报皇帝:“此事图之经年,将谓节节笼驭,步步收拾,使之尽弃邪暗,归于正明。不意狼子野心终然未化,必须用兵。”同时又哀叹,攘外与安内无法兼顾,调兵困难:“当此边氛暂敛,抽练方急之时,臣部更欲分头四应,则亦荼苦之极矣!”四月二十六日,他向皇帝建议,派遣京师警卫部队,“整顿早行,先声所至,便资弹压,而且事权归一”。这无异于画饼充饥,说说而已。作为切实可行的军事部署,杨嗣昌下令,把跟随洪承畴入援的甘肃总兵柴时华、宁夏总兵祖大弼率领劲旅,调往湖广,归熊文灿指挥。不料柴时华借口“众心思归,从征恐有不戢”;祖大弼借口“欲待安插辽丁,不能就道”,使得这一部署化作泡影。杨嗣昌不得不奏请皇帝,赶紧征调陕西总督郑崇俭率军由川南向郧襄移动,四川巡抚傅宗龙由川东向郧襄移动;熊文灿麾下的总兵左良玉、张任学、陈洪范、龙在田等,分别向谷城合围。

然而为时已晚。问题在于熊文灿过分依赖于招抚,处处迁就张献忠,从未采取断然措施,以致养虎遗患。刑科给事中李清早就批评熊文灿,一意主抚,贻误大局:“理臣熊文灿身任讨贼,一意主抚。皇上发禁旅调边兵,捐饷至二百万,将以为剿也。贼畏剿而抚之,则权在我;今军威未振,煦煦招降。虽张献忠幸而就抚,恐鹰眼未化为忧。”皇帝不以为然,听任熊文灿便宜行事。

湖广巡抚余应桂(字二矶,江西都昌人)身临其境,看得一清二楚,极力反对熊文灿一意主抚。熊文灿心怀不满,以“后期误军”为口实,弹劾余应桂。余应桂出于大局考虑,写信给熊文灿消除误会。他的信使被张献忠的巡逻士兵俘虏,信件落到张献忠手里,信中有“献忠必反,可先未发图之”语句。张献忠据此向郧阳抚治戴东旻告发:“抚军欲杀我!”戴东旻把此事报告熊文灿,熊文灿抓住把柄,向皇帝揭发余应桂“破坏抚局”。杨嗣昌本来就对余应桂曾经弹劾杨鹤,怀恨在心,乘机怂恿皇帝逮捕余应桂。余应桂蒙不白之冤,写了长篇奏疏,彻底揭露熊文灿的“剿抚始末”,证明自己无罪:

——正月初议抚刘国能,其党李万庆等诸大贼,尽走泌阳、枣阳。时文灿、良玉并在德安,臣以为兵势方盛,宜乘此追剿。而文灿调良玉诸军尽赴信阳剿马进忠,臣谓(马)进忠小寇,胜之不武,文灿不听。自此机一失,贼走西,而文灿东,致张献忠攻陷谷城,以要抚。李万庆五部收余烬,势复振,而豫楚之患遂自文灿之愎谏贻之矣。

——且文灿办贼之策,曰先抚后剿,乃茶山不效,麻城又不效,第见招抚之旗络绎于道。一遣使招贺一龙,而使者被杀;一遣使招李万庆,而馈盐椒、运鱼肉、与通市,贼反因之焚掠,未见一贼归顺也。天下有如是抚法乎?

——其一切军需,悉取于所历之有司,名曰借办。致城市空虚,孑遗尽绝。三月至麻城,民不堪淫掠,欲焚其署,始踉跄而走……是以捷报日张,寇势愈炽,十三家之贼蹂躏南阳、汝宁,如履无人之境。文灿驻宛汝已久,调度不闻。天下有如是剿法乎?

——献忠在谷城招纳亡命,买马置器,人人知其叵测。文灿顾欲借之为前茅,遣官调之,非惟不应,复留解饷之官,求总兵湖广。今已造浮桥,跨汉水矣。文灿前既夸张而叙功,后复掩匿而不报,可不谓之欺君乎?以总理之大柄,畀之颠蹶之耄夫,臣不知其可也。

被逼到绝境的余应桂,已经无所顾忌,揭露熊文灿昏庸无能而又刚愎自用,可谓淋漓尽致,也映射出朝廷对他信任备至的过错。结果是在预料之中的——“帝不纳,逮至下狱”,“应桂竟遣戍”。

余应桂因直言而被逮,激起廷臣不满,刑科给事中李清为之辩白:熊文灿所谓张献忠领取军饷专听指挥云云,是自欺欺人的无稽之谈;他声称张献忠得到余应桂信件后,才咆哮思逞云云,更是自欺欺人的无稽之谈。无此信亦疑,有此信亦疑,逮捕余应桂而此疑未必可释。疑就疑在熊文灿对张献忠调之不能、散之无计,只得听任他控制荆襄上游,天下事大可忧虑。熊文灿的用意在于,张献忠听调则我居功,不听调则余应桂任罪。殊不知,逮者不过一身之利害,而留者关系数省之安危,恐将重蹈陈奇瑜之覆辙。

事实证明,余应桂所说“献忠必反”是有先见之明的。左良玉也察觉张献忠“反迹大露”,极力催促熊文灿先发制人,熊文灿敷衍搪塞回应道:他虽怀贰心,但还未开衅;你虽敢斗,但部众未集。贸然出击,其他受抚各部必然行动,如不能胜,损失更大,不如慢慢来。左良玉反驳道:不然,逆贼利于野战,而不利于守城。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彼士卒有骇心,粮饷无后继,诸部观望必不齐心。贼寡我众,贼散我合,贼怠我奋,攻之必拔,袭之必擒,一失此机,后悔无及。熊文灿无言以对,只好苦苦相劝,禁勿用兵。而且故意把左良玉意欲动武的信息透露出去,使张献忠得知,还强留左良玉宴饮,拖延时日。待到熊文灿意识到形势不妙,向朝廷惊呼“张献忠复叛”,朝廷紧急调集川陕军队向郧襄进发时,张献忠抢先一步在谷城起兵,打得熊文灿措手不及。

崇祯十二年(1639)五月初六日,张献忠在谷城起兵,摧毁城墙,抢劫仓库,释放囚犯,再度高举义旗。谷城知县阮之钿自知在劫难逃,服毒自杀。奉张献忠之命赶往县衙门的马元利,一举焚毁县衙门,还未气绝的阮之钿葬身火海。过去一年中张献忠委曲求全,备受各级官僚敲诈勒索,时人称“熊文灿责赂金珠瑰宝累万万”。起兵后,他狠狠地出了这口怨气,在通衢大道上张贴告示,向百姓宣布:“自己之叛,总理使然”,指责熊文灿欲壑难填,其他官僚也贪得无厌,张榜公布索取贿赂的人员名单,把官僚姓名、索贿数量与日期,一一曝光,使得那些贪官污吏无所遁形。他还如实说明:不接受贿赂者,唯襄阳道王瑞旃一人。张献忠的这种宣传攻势非常有效,令熊文灿及大小文官武将们羞愧得无地自容,也让世人看清了熊文灿鼓吹“招抚”的真相,与其说是在招抚流寇,不如说是在招抚金钱,更加名副其实。

熊文灿自知纵虎归山,罪不容诛,立即写了密揭,千方百计推卸责任。兵科都给事中张缙彦措辞严厉地驳斥道:“细阅理臣(熊文灿)所奏抚张献忠始末一段,中间许多推卸,无限躲闪,臣益不解所为,终不能不为理臣效一忠告矣。(张)献忠者非如九股始议招安,固给官札、食官禄、居谷城经有岁时者也。理臣事前既费经画,事后应有承当。况操纵到头之日,事会岂肯让人!且绦镟上手之时,作用何不由我?臣读其揭,如襄阳院道、楚中抚按,及均州内监,不得不因其求抚,省此一大段骚扰,是隐隐卸其担于抚按监道,而己不与也。更可异者,总断之曰:‘襄阳抚中情节,职实未之前闻。’夫以堂堂部院,总理八区,而曰‘未之前闻’,更有何人与闻?何事宜闻?而作此局外之言哉?”张缙彦还向皇帝指出:张献忠包藏祸心,无论愚者智者人尽皆知,熊文灿受他愚弄,不断为他请官开赏,巧辞匿饰杀人越货痕迹,有人揭发其阴谋,立即封堵其口。不断向朝廷谎报军情,把攻城略地之奸雄,说成漏刃破胆之人;把奔腾山谷之势,说成鼠窜路穷;把拥强兵负异志,说成反省未露。凡此种种,恢饰不伦,欺蒙已甚。

朱由检终于恍然大悟,下旨革去熊文灿所有官职,命他立功自赎。熊文灿接到“立功自赎”的圣旨后,自知身在祸门,不暇审度形势,强令左良玉冒险出兵。左良玉气得大发雷霆:熊文灿纵虎负隅,命我擒拿,若不去,必定加我逗留之罪。令旗一到,左良玉只得冒暑进讨。张献忠以逸待劳,在房县西八十里的罗晚明史—— 张献忠重新起兵山布下埋伏。左良玉进入埋伏圈,遭到迎头痛击,符印尽失,只收拾得残兵败将几百人逃命。一向桀骜不驯的左良玉当然不愿代熊文灿受过,上疏揭发熊文灿在张献忠反迹已露之时,阻挠他出兵镇压;纵虎归山之后,又强令他冒险出击,以及其他种种劣迹,和盘托出。皇帝大为光火,下旨逮问熊文灿,令左良玉戴罪自赎。杨嗣昌奉旨督师,抵达襄阳后,还为熊文灿叙功,皇帝不听,命锦衣卫缇骑逮捕熊文灿,押回京城论死弃市。

崇祯十二年八月,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联军攻破竹山、竹溪,军威大振。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mqgh/1812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