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近代岁月

简明正史——宣统帝 载沣 奕劻

历史大观园 近代岁月 2020-07-23 13:39:26 0


宣统帝(1906—1967) 名溥仪,爱新觉罗氏,清朝末代皇帝。他的祖父奕简明正史——宣统帝 载沣 奕劻是道光帝第七子,初封郡王,后晋亲王,死后谥“贤”,后人称作醇贤亲王。他的父亲载沣是奕简明正史——宣统帝 载沣 奕劻第五子,因长兄、三兄和四兄早殇,次兄载湉在同治帝死后承袭了皇位(即光绪帝),所以在奕简明正史——宣统帝 载沣 奕劻死后由载沣承袭了王爵,是为第二代醇亲王。他的母亲苏完瓜尔佳氏是慈禧宠臣荣禄的女儿,光绪二十八年(1902)由慈禧指婚嫁给载沣为福晋。光绪三十二年正月十四日,溥仪出生于醇亲王府,为载沣的长子。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慈禧和光绪同时生了重病。据称,在光绪帝病入膏肓之际,慈禧召集重臣商议立嗣事宜,有可能继承皇位的有恭亲王溥伟、醇亲王载沣,还有时年仅三岁的溥仪。慈禧没有料到自己也会一病不起,为了能够维系自己的最高权位,最终于十月二十日发布懿旨,立溥仪为嗣皇帝,承继同治,兼祧光绪。又有记载称,当懿旨传到醇王府时,溥仪的祖母顿时昏了过去,被救醒后一把夺过溥仪,抱在怀里哭诉道:“你们把咱们家的孩子(指光绪)快要弄死了,却又来要咱的孙子去吗?这回咱是万万不能答应的了!”可是,尽管她不愿意让自己的孙子再落入慈禧的魔掌,也只能眼看着溥仪被内监带进了宫内。侥幸的是,在溥仪入宫后的两天内,光绪和慈禧相继去世。十一月初九日,溥仪在载沣的扶持下,坐在太和殿的龙椅上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登极做了皇帝,年号宣统。宣统者,宣扬光大列祖列宗的辉煌业绩,使大清王朝能万世一系地统治下去也。然而,好景不长,宣统帝只糊里湖涂地做了不到三年的皇帝,辛亥革命便爆发了。

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亦即中华民国元年(1912)2月12日,隆裕太后以宣统帝名义颁布退位诏书。与此同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布了优待清室条件,其中包括:清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皇室岁用四百万两,由民国政府拨付;清帝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宫内所用侍卫以及各项执事人员,照常留用;其宗庙陵寝,永远奉祀;其原有之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等等。从此以后,溥仪在紫禁城内度过了十二年关起门来做皇上的小朝廷生活。

在这段时间里,溥仪继续用宣统年号颁发上谕,以皇帝的名义对前清故臣进行封赠赐谥,并仍然通过内务府、宗人府等一套宫廷皇族事务机构,在小朝廷里实施封建统治。在他周围的当差人员则依然翎顶发辫,不改衣冠,一旦触犯王法,仍由内务府慎刑司按清代律例处治。而在小朝廷以外,以恭亲王溥伟和肃亲王善耆为首的满族亲贵集团,以劳乃宣、宋育仁为代表的一批清朝遗老名宿,以及仍然坚持保皇立场的康有为,继续表示效忠清室的“辫帅”张勋等各种势力,仍以拥戴溥仪复辟为号召,企图改变民国政局。

上述现象引起了许多人的不安和不满。1914年11月,参政院三十余名参政提出“维持国体建议案”,指斥鼓吹清室复辟者“淆乱国体,离间五族,危害清室,惹起外患,酿成内乱”,实为“全国之公敌”,要求政府予以从严惩治。该项建议案在获参政院一致通过后咨送袁世凯。12月26日,袁世凯派内务总长朱启钤、司法总长章宗祥与清室内务府总管世续进行商洽,制定出清室“别嫌明微”的七项“善后办法”,其中规定:清皇室应尊重中华民国国家统治权,除优待条件特有规定外,凡一切行为与现行法令抵触者,概行废止;清皇室对于政府文书及其他履行公权、私权之文书契约,通用民国纪年,不适用旧历及旧时年号;大清皇帝谕告及一切赏赐,只能行于宗族家庭及其属下人等,其对于官民赠给,以物品为限,所有赐谥及其他荣典,概行废止;清皇室所属机关对于人民不得用公文告示及一切行政处分;清皇室所用各项执事人等,同属民国国民,应一律服用民国制服,并准其自由剪发;裁撤内务府慎刑司,其宫内所用各项执事人役及太监等,违警犯罪由专任内廷警卫的护军长官按警察法处分,违法犯罪则应送司法官厅办理;等等。

1917年6月,张勋利用黎元洪和段祺瑞之间的府院之争,带领他的“辫子军”从徐州进入北京,上演了一场复辟清室的丑剧。7月1日,溥仪在养心殿召见张勋等人,张率领诸人匍匐在地,向溥仪行三跪九叩礼,并奏请溥仪复位。时年方十二岁的溥仪回称:“我年龄太小,无才无德,当不了如此大任。”张再奏:“皇上睿圣,天下皆知,过去圣祖皇帝(指康熙)也是冲龄践祚……”溥仪连忙按照师傅陈宝琛的嘱咐说:“既然如此,我就勉为其难吧!”随后,溥仪接连下了八道“上谕”,宣布于宣统九年五月十三日“临朝听政,收回大权,与民更始”,同时宣布赐封黎元洪为一等公;授张勋、陈宝琛等为内阁议政大臣;授徐世昌、康有为为弼德院正、副院长;任命各部尚书和各省督抚等。在全国各阶层人士的强烈反对下,这场复辟闹剧仅上演了十二天便匆匆收场了,可是溥仪已不再像三岁举行登极大典时那样懵然无知了,在文武群臣的叩贺声中他尝到了当“真皇帝”的滋味,与此同时心头也燃起了“恢复祖业”的强烈愿望。

1921年,溥仪十六岁,按照清室规矩已到了大婚的年龄,在一大堆照片中,他“钦点”了婉容和文绣作为他的皇后和皇妃。次年12月1日隆重而又豪华的婚礼在宫中举行,前来庆贺的有民国大总统特派的专使、宗室亲贵、王公大臣,还有十四国驻京公使团的代表,计一千多人,紫禁城内出现了自溥仪退位以来从未有过的热闹景象。

1924年9月,直奉战争爆发。11月5日,冯玉祥在发动北京政变后不久,派部下鹿钟麟、张璧入宫,提出了“修正清室优待条件”五条,其中包括:大清宣统帝即日起永远废除皇帝尊号,与中华民国国民在法律上享有同等一切之权利;清室即日移出宫禁,以后得自由选择住居,但民国政府仍负保护责任;清室私产归清室完全享有,公产则收归民国政府所有。溥仪被迫在修正条件上签了字,并当场交出分别刻有“皇帝之宝”和“宣统之宝”字样的两颗印玺,带领其后、妃及亲属等离开了紫禁城。

溥仪出宫后,先住进了醇王府,11月29日又躲进了日本公使馆,1925年2月23日在日本便衣宪警的掩护下前往天津,先后居住于位于日租界的张园和静园,度过了长达七年的寓公生活。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不久,溥仪在日本有关方面的策动和挟持下从天津来到东北,于次年3月9日在长春出任“伪满洲国执政”,成了日本侵略者手中的傀儡。1934年3月1日又改“执政”称号为“皇帝”,年号“康德”。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战败投降。同一天,溥仪在当了十一年的傀儡后,发布了他一生中的第三次“退位诏书”。17日,溥仪在日方的挟持下企图逃往日本,在沈阳机场被苏联军队俘获,此后在苏联度过了五年的囚居生活。1950年8月作为战犯被押解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又度过了九年多。1959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向他发出了“特赦通知书”,使他由清王朝的末代皇帝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普通公民。此后,溥仪先被分配到北京植物园工作,后调入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担任专员。1967年10月16日在北京病逝。

载 沣(1883—1951) 字亦云,爱新觉罗氏,清末监国摄政王。

载沣的父亲奕简明正史——宣统帝 载沣 奕劻(1840—1891)是道光帝第七子,咸丰元年(1851)封醇郡王,咸丰死后参与祺祥政变,为慈禧垂帘听政立下功劳,因此受到慈禧的信任,同治十一年(1872)晋醇亲王。同治死后无嗣,慈禧为了能够继续以太后身份垂帘听政,选择奕简明正史——宣统帝 载沣 奕劻的次子、载沣的胞兄载湉承袭帝位,是为光绪帝。光绪继位后,奕简明正史——宣统帝 载沣 奕劻主动奏请开去一切差使,获慈禧恩准,并被赐予亲王世袭罔替的殊荣。光绪十年(1884)中法战争爆发后,慈禧借机罢黜与她有嫌隙的恭亲王奕?,重组以礼亲王世铎领衔的军机处,同时宣布军机处遇有紧要事件,应会同醇亲王商办,事实上以奕简明正史——宣统帝 载沣 奕劻取代了奕?的秉政地位。光绪十一年,慈禧又任命奕简明正史——宣统帝 载沣 奕劻总理新设立的海军事务衙门。光绪十三年,光绪帝成年亲政,奕简明正史——宣统帝 载沣 奕劻揣摩慈禧心意,事先主动联合王公大臣,疏请继续由皇太后训政。光绪十五年慈禧撤帘归政后,帝、后矛盾开始凸显,奕简明正史——宣统帝 载沣 奕劻夹在慈禧和光绪之间,处境十分尴尬,以至于一病不起,于光绪十六年去世。

载沣为奕简明正史——宣统帝 载沣 奕劻第五子,长兄、三兄、四兄均幼年夭折,次兄载湉即光绪帝。他于光绪十年受封不入八分辅国公,光绪十五年晋奉恩镇国公,光绪十六年奕简明正史——宣统帝 载沣 奕劻病故后承袭醇亲王爵位。载沣为人处世酷似其父奕简明正史——宣统帝 载沣 奕劻,生性懦弱,谨小慎微,但又远不如奕简明正史——宣统帝 载沣 奕劻具有深谋远虑。慈禧正是看中了他顺从听话便于操纵的特点,在他稍长后便不断俾以重任。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命十八岁的载沣在内廷行走。光绪二十七年,载沣先后任阅兵大臣、管理镶红旗觉罗学事务,正蓝旗总族长。同年五月奉派作为专使赴柏林,就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在义和团运动期间被杀事向德国道歉。在德期间,他亲眼看到德国皇室的权势和国势都十分强盛,很是钦羡,曾向德皇威廉请教统治之术,后者告诉他:若要使皇室强盛,首先要集兵权于皇室;而要使国家富强,必十分重视武备。这番话对他日后秉政产生了深刻影响。光绪二十八年,慈禧为了进一步笼络和控制他,硬行“指婚”让她的心腹重臣大学士荣禄的女儿成了他的福晋。光绪三十三年春夏间“丁未政潮”发生后,慈禧又下令让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光绪、慈禧相继去世。光绪死后无嗣,慈禧在病亟时遗命由载沣之子溥仪以“继承同治、兼祧光绪”的名义入宫,而以载沣为摄政王,实行监国,随后又指立隆裕为皇太后,规定凡军国大事摄政王当秉承皇太后旨意办理。慈禧死后半月,载沣侧身下跪将年仅三岁的溥仪扶坐在龙椅上,举行了登极大典。据称,溥仪因受不了长时间的折腾,在龙座上挣扎着连声哭喊:“我不挨这儿,我要回家!”载沣急得满头大汗,喃喃地哄道:“别哭了,快完了,快完了!”这不祥之兆,预示着清朝统治的末日即将来临。

为了挽救垂危的命运,载沣主政后采取了一系列强化清朝皇室统治的措施。首先是翦除和削弱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集团势力。作为光绪帝的胞弟,载沣对于袁世凯在戊戌年间的叛卖行径早怀怨恨,对于近几年来北洋势力的增长也颇有疑忌,主政后他一度打算诛杀袁世凯,因奕劻、张之洞等人婉阻,改而于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初五日发布谕旨,借口袁世凯患有足疾,令其开缺回原籍休养。随后又将袁的重要党羽邮传部尚书陈璧革职,徐世昌由东三省总督内调邮传部尚书,执掌京城警权的民政部侍郎赵秉钧休致,其他如唐绍仪、梁士诒、王士珍、段祺瑞等人也或被迫乞休,或借故撤换,或自请开缺,或调离要津。

接着又部署将军权收归皇室控制。载沣主政伊始,便着手训练了一支一万二千人的禁卫军,由他亲自统帅,他的弟弟载涛和皇族成员毓朗充当禁卫军大臣,同时宣布将近畿各省新军一律划归中央直辖。宣统元年(1909)五月二十八日又特发上谕,明定皇帝为全国陆海军大元帅,而在皇帝亲政前由摄政王代行大元帅职权。同一天,又任命他的弟弟载洵为筹办海军大臣,载涛和毓朗为管理军咨处事务大臣,并规定军咨处拥有任免各镇新军的指挥、参谋、训练人员的审定权。此外,满族亲贵载泽、善耆、铁良、凤山、荫昌等也陆续掌握了中央和地方的军事权力。宣统二年十一月又颁发谕旨,将相沿已久的各省督抚兼陆军部(前兵部)尚书或侍郎衔的惯例予以撤销。

随后又在筹办宪政的名义下,集政治权力于满族亲贵掌握之中。载沣主政不久,即对各部院大臣作了调整,十四名部院大臣中九人为满洲贵族,其中皇族又占了七人;而在军机处,随着张之洞、戴鸿慈、鹿传霖的相继去世,汉人军机大臣只剩徐世昌一人。宣统三年四月初十日,载沣在压制了立宪派发动的第三次国会请愿运动后,“假立宪之名,行专制之实”,宣布同时裁撤军机处、旧内阁和政务处,成立责任内阁,其成员为:总理大臣奕劻,协理大臣那桐、徐世昌,外务部梁敦彦,民政部善耆,度支部载泽,学部唐景崇,陆军部荫昌,海军部载洵,法部绍昌,农工商部溥伦,邮传部盛宣怀,理藩部寿耆。在这十三人中,汉族大臣只有四人,满族大臣多达九人,其中又有五人为皇族,因而被时人称为“皇族内阁”,而当受到舆论指责时,载沣又颁发谕旨,断然声称“组阁为皇帝特权,非议员所能干预”。

载沣上述集权于皇族的做法,不但在中央加剧了满汉官员之间的矛盾,在地方引起了各省督抚的普遍不满,而且在皇族内部也引发了隆裕太后以及与隆裕关系密切的载泽、溥伦等人,还有以奕劻为首的元老派,与载沣兄弟以及毓朗等少壮集团之间的权力斗争。而在统治集团之外,立宪的呼声不断高涨,革命的浪潮也蓬勃兴起。在不断碰壁后,载沣先前的热情很快消失,对于政事日趋消沉。据称,有一次他召见东三省总督锡良和湖广总督瑞澂,讲了几句场面话就无话可言了。瑞澂等想再讲几句,他已感到厌烦,对瑞澂说:“你的痰疾还没有好吗?”将瑞澂的话堵了回去。又有一次,出使日本大臣汪大燮获得重要的外交情报,几次密疏上报都不见回音,遂专程回国向载沣面陈,载沣却充耳不闻,召见了不一会儿便指着挂表对汪说:“已经十点钟了”,将汪打发了回去。再有一次,有人两度上疏参劾两广总督袁树勋,未见下文,便又上一折连带参劾度支部大臣载泽等人,载沣于次日召见载泽,将奏折递给他看,并问他有无此事,载泽承认实有其事,载沣听后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既有此事,就不必再交大臣查问了。”随后便将奏折束之高阁。

在各种矛盾激化的基础上,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终于爆发了武昌起义,并迅速向全国各地蔓延。武昌起义爆发后,载沣先是派陆军大臣荫昌统带北洋新军南下镇压,但由袁世凯一手培植起来的北洋新军根本不听荫昌调度。于是,奕劻率先敦促重新起用袁世凯,西方列强也极力要挟清廷让袁世凯出山。在内外压力下,载沣被迫于九月初九日下罪己诏,宣布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新的内阁总理大臣,另组责任内阁。袁世凯出马后,随即逼迫载沣辞去监国摄政王职位,以醇亲王的名义退归藩邸。据称,在被解除监国摄政王回到家中后,载沣神态自若地对其福晋说:“从此就好了,我也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正式下诏退位,结束了先后二百六十八年的清王朝的统治。此后,载沣长期闲赋在家,不再与闻政事,书房中醒目地悬挂着他的自书对联“有书大富贵,无事小神仙”。1951年病逝。

奕 劻(1838—1917) 爱新觉罗氏,清朝宗室。他的祖父永璘为乾隆帝第十七子,嘉庆二十五年(1820)封庆亲王。他的父亲绵性为永璘第六子,道光二十二年(1842)因行贿钻营袭爵,被遣戍盛京。他作为罪宗之裔,少年时家境十分贫困,曾不得不靠为人教读和书画润笔糊口。道光二十九年,他奉旨承继给永璘第三子、已故庆郡王绵慜为子。次年袭辅国将军。咸丰二年(1852)封贝子,十年进贝勒。

奕劻才识平庸,但却深通结欢固宠之术。据称,他与慈禧母家同居京城朝阳门内方家园为邻,平素常为慈禧之弟照祥代笔问候慈禧起居,因而受知于慈禧。后来,他又与慈禧之弟承恩公桂祥结为儿女亲家,他的第四个女儿也最受慈禧宠爱,常年被留侍宫中,陪伴慈禧左右。由于这些因素,他受到了慈禧的格外优遇和恩宠,自同治六年(1867)后历任镶红、镶白、镶黄各旗蒙古都统,镶白、镶黄、正蓝、正黄各旗满洲都统,镶黄、镶蓝各旗汉军都统,宗人府宗正,并五次派充崇文门正监督这一肥缺。同治十一年加郡王衔,授御前大臣。光绪十年(1884)甲申朝变、奕?被摈弃后,他被慈禧选中接替奕?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并晋封庆郡王。光绪十一年总理海军事务衙门成立后,他又奉派和李鸿章会同醇亲王奕简明正史——宣统帝 载沣 奕劻办理海军事务。光绪十二年受命在内廷行走。光绪二十年慈禧六十寿辰,他奉命总办万寿庆典,事后被慈禧晋封为亲王。在这些年月里,他在政事上碌碌无为,唯慈禧马首是瞻,而在宫廷政争中却能左右逢源,依仗慈禧的护持,逐渐位居显秩。

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运动兴起后,奕劻对内主张严厉镇压义和团,对外要求保护教堂和使馆,反对与各国宣战。由于与载漪等人对内主抚、对外主战的意见相左,慈禧一度下令由载漪取代他管理总理衙门。义和团也以他作为攻击目标,提出“愿得一龙二虎头”的口号,其中一龙指光绪帝,二虎即指他和李鸿章。义和团众还广散揭帖,痛斥他媚洋卖国,警告他如再与洋人勾搭,将予以严惩。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他先是随慈禧西逃,行至怀来县时奉慈禧懿旨与李鸿章同为全权大臣,返回北京与各国议和。次年七月二十五日,他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因此进一步半殖民地化,而他却由于“保全”之功进一步受到慈禧的倚重。

在经历了义和团运动的冲击和八国联军的入侵后,清政府决心推行新政。在新政实施进程中,奕劻的权势日见显赫。光绪二十七年三月初三日,清廷宣布成立督办政务处,该机构以奕劻为首,以李鸿章、荣禄、昆冈、王文韶、鹿传霖为督办大臣,刘坤一、张之洞、袁世凯为参与政务处大臣,负责总揽一切新政事宜。同年六月初九日,清廷下令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由奕劻担任总理外务部事务大臣。光绪二十九年荣禄病故后,奕劻又接替他成为最有实权的领班军机大臣。同年,奕劻还受命总理新设立的财政处和练兵处,成为集外交、内政、财政、军事大权于一身的权臣。与此同时,他的长子载振也被任命为御前大臣和新设立的商部以及后来改组而成的农工商部尚书。

奕劻父子的权势至此达到了炙手可热的程度,他们的贪婪本性也暴露无遗。据记载,在奕劻主持中枢后,内外官员趋之若鹜,争相巴结奉承,他则趁此纳贿鬻爵,大饱私囊,庆王府因此出现了门庭若市的盛况。官员凡有事相求,总得用红纸封装上银票,当面呈交给他,并说:“请王爷备赏。”他接下红封后则说:“您还要多费心。”说完便将红封塞入坐垫之下。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则充分利用奕劻的这一弱点,以巨款贿赂奕劻,进而大量培植亲信党羽,扩张北洋势力,为日后弄权窃国奠定根基。有记载称,袁世凯在荣禄病故后探得奕劻将入值军机,便立即派亲信杨士琦携带十万两一张的银号票子送至庆王府。奕劻见票额,初疑为眼花,定睛一看,果然是十万两,便对杨说:“慰亭(指袁)太费事了,我怎能收他的。”杨答称:“宫保知道王爷不久必入军机,在军机处办事的人,每天都得进宫伺候老佛爷,而老佛爷左右许多太监们一定向王爷道喜讨赏,这一笔费用也就可观。所以这些微数目,不过作为王爷到任时零用而已,以后还得特别报效。”奕劻听了,也就心安理得地收下了银票。此后,袁世凯对奕劻“月有月规,节有节规,年有年规”,贡纳不懈,袁本人还和载振换帖结为兄弟。奕劻也对袁世凯言听计从。时人因此有所谓当今朝政“皆袁世凯言之,奕劻行之”的议论。

奕劻父子公开贪污受贿并且与袁世凯沆瀣一气把持朝政的行径,引起了朝野的极大反感和不满,并屡次受到御史的弹劾。先是光绪二十九年十月,御史张元奇参劾载振在宴会时召歌妓陪酒,由于慈禧的庇护,此事不了了之。光绪三十年三月,御史蒋式瑆再劾奕劻将私产一百二十万两存入英商汇丰银行,并称:“奕劻自简任军机大臣以来,细大不捐,门庭若市,因此其父子不但平素挥霍无度,而且尚能储蓄巨款。”清廷命左都御史清锐、户部尚书鹿传霖查证其事,结果是查“不得实”。光绪三十三年,段芝贵以一万二千银两购买女伶杨翠喜献给载振,又以十万银两为奕劻祝寿,进而得以候补道署黑龙江巡抚,事泄后引起官场哗然。同年五月,军机大臣瞿鸿简明正史——宣统帝 载沣 奕劻鼓动御史赵启霖再上弹章,慈禧派醇亲王载沣、大学士孙家鼐查办此事。奕劻、袁世凯获悉后,先让载振将杨翠喜密送回津,由袁的心腹张镇芳托盐商王益孙出面领回,等到载沣等派员至津查访时,王益孙自认在参劾案前已购杨为使女,载沣等据以复奏,结果奕劻父子得以解脱,赵启霖反以“任意污蔑”亲贵重臣名节被褫职。

在屡遭弹劾后,慈禧对于奕劻和袁世凯的作为也有所警觉,在召见瞿鸿简明正史——宣统帝 载沣 奕劻时曾流露出罢斥奕劻的意向。奕劻、袁世凯获悉后,先是有意识在英人报刊上披露此事,并引起外国公使当面向慈禧询问此事,复又买通御史恽毓鼎具名弹劾瞿鸿简明正史——宣统帝 载沣 奕劻“交通报馆”,泄露机密。结果,瞿鸿简明正史——宣统帝 载沣 奕劻很快在慈禧面前失宠,并被逐回原籍,奕劻则继续留任。光绪三十四年十月,慈禧和光绪相继病故,年仅三岁的溥仪继承皇位,而由其父载沣为摄政王。载沣监国后,袁世凯以“回家养足疾”为由被放逐,奕劻却继续受到重用,并被赐予亲王世袭罔替的殊荣。宣统三年(1911)四月裁撤军机处成立责任内阁(即皇族内阁)后,奕劻又由首席军机大臣改任内阁总理大臣。

武昌起义爆发后,奕劻向载沣力荐重新起用已赋闲在家的袁世凯,当载沣犹豫不决时,他一方面制造“收拾局面非袁莫属”的舆论,向载沣施加压力,一方面又向载沣保证袁对清廷忠心耿耿,消除载沣的顾虑,终于促成了袁世凯的重新出山。袁世凯取代奕劻出任内阁总理大臣后,奕劻改就弼德院总裁。然而,此举不但没能保住清王朝的江山,反而加速了袁世凯窃国篡权的步伐,奕劻因此也在满清皇族中被视为出卖祖宗的罪人而受到唾骂。

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清帝逊位后,奕劻也被迫举家避居天津。1917年病故。临终前,他向溥仪上了一封遗折,承认自己徒膺重任而不能力挽狂澜,保住大清的祖业。死后,溥仪虽按例派人前往祭奠,但对他生前的举止终不能释怀,经众人请求方勉强赐予其谥号曰“密”,隐含追补前过之意。

评:宣统帝三岁登基之日,晚清统治已病入膏肓。可是,看家护院的载沣仍希冀通过集权于皇族,维系爱新觉罗家族的家天下;而皇族中的元老奕劻却不惜出卖祖宗的家业,以肥一己之私囊。于是,辛亥革命枪声一响,清王朝在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八年后便寿终正寝了。可悲的是,宣统帝在退位以后,仍念念不忘恢复祖业。可喜的是,历史的潮流毕竟不会逆转,末代皇帝在新中国终于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公民。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jdsy/2781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