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近代岁月

历史解析——帝国的终结

历史大观园 近代岁月 2020-07-24 13:15:53 0


一场革命需要三个条件:意识形态、组织及机会。在清帝国所剩无几的日子里,绝对有意识形态,但薄弱且大多不甚明确。代议政府的远见由一些激进知识分子表述,而较不明确的共和主义则由孙中山的追随者推动。远比这些意识形态更为普遍的,却是负面的反满主义。其并非没有组织,却是过于分散在职业人士、学生和新军士兵的小组织;同盟会提供之较广泛的基层组织实际上失去了效能。但就第三个条件而言,机会无疑是存在的。1911年中的中国提供了绝佳的“革命时机”。一个类似1789年法国革命前夕之“大恐慌”笼罩社会的翻版,突然、普遍而焦虑地认知到大清王朝天命已尽。

几个因素造成了这个恐慌。一是严重的财政危机。负责三年“省财政实况”的审计官吏在1911年报告其所见,显然几乎所有的省份均面临庞大且长期的财政亏空。除此之外,帝国的第一份年度预算显示中央也无力偿还巨债。这并非新问题,但承认并普遍察觉此状况还是头一遭。这些资金将要从那里来?二是自然灾害,连年洪水和歉收导致1910年和1911年严重的粮食短缺,清政府却未有反应。三是小型地方暴力事件的剧增:人民抗税抗捐(如山东莱阳县的事件,知县被抗议群众所杀);粮食暴动(包括1910年在长沙的重大事件,迫使湖南巡抚逃离并终遭免职);保路运动(尤以1911年夏、秋季的成都地区)。这些事件几乎没有直接与任何公开的革命运动串联,且目标较为局限而迫切,但整体显示出清朝已无能力统治这个帝国。

当真正的革命终于发生时,却几近平淡。讽刺的是,革命主力均是新政改革所创的机构:新军、商会、咨议局。1911年10月10日,一支驻扎在湖北省城武昌的新军单位爆发兵变。湖北新军是这些省级军队中教育程度最好且数量最多的,参与的特别单位中有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军事工程师,且很多人属于地方革命组织。当一支一支被派去镇压的部队转向投靠起义者阵营时,叛乱迅速扩大。清朝官员逃离了该城。

几天之内武昌和汉口(与武昌隔长江相对的重要河港)的商会宣布支持革命并捐出资金。同时,他们动员其私人民兵成立“保安社”,支持政治革命为既成事实,而不威胁到自身财产和企业利益。到10月11日下午,湖北咨议局宣布该省自清帝国中独立,成立临时军政府,以黎元洪为都督(湖北新军协统,根据大多数记录,黎因为遭持枪胁迫才加入革命),此革命目的在建立汉民族国家——中华民国。而忠于朝廷的北洋军在11月发动反击,夺回大部分的汉口,但这是清朝苟延残喘的组织性反抗行动,却终无力回天。

革命从武昌蔓延至其他省份几乎完全是城市现象。同月间,长沙、西安和太原等省城宣布支持革命;杭州、福州、广州和成都在11月加入;南昌随后在12月2日。南方和西北绝大多数省份,革命则以新成立的咨议局宣布独立的形式发生。许多清朝官员,尤其任职府、县级的汉人官吏,直接投奔革命阵营。如上海的沿海城市,群众反应明显冷淡,因为已习惯十几年来未受限制的小报上对于帝国政府的冷嘲热讽。

虽然大多数的汉人很少遭受杀戮,却有许多刻意针对旗人,以及因语言、服装、族群标记而被认定为旗人的种族屠杀暴力。在一些驻防城市,此种暴力是受满人地区之积极忠诚的抵抗所激起,不过有些地方则是无端受扰。最严重的例子是在西安,根据地方上一位英国观察者所述,在10月底大约整个驻防区人口的一半,至少1万名旗人男、女及小孩被杀。镇江、福州及其他地方则发生较小规模屠杀。相对于传统民族主义史学,对于这些“民族仇恨”的宣传者而言,满洲人几乎未因同化而消失。

实际上,权力和控制的转移在各省、各地方之间有不小的差异,各自特定的利益决定结果。在省的层级上,坚定的革命派、新军领导人以及省咨议会(民间改革派精英的宣传工具)之间出现了一些权力斗争,后两者通常以“保安”的目的结合,亦即,防止社会革命并保护正在发展的事业。他们在这方面普遍获得成功,工业、矿业、运输、教育和其他基础建设的发展并未因为革命而暂停。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企业也很少成为侵扰的目标,或因政府的改变而受到很大的影响。

获得最广泛认同的革命组织者孙中山,此时仍在进行北美的行程,但蛰伏在同盟会中的同志试图将此革命据为己有,将民族凝聚力加诸革命之上,并获得了部分的成功。其中最著名者就是黄兴,当时他流亡到香港,曾事前被告知湖北新军的起义计划并劝阻他们。然而黄在10月28日回到武昌,为草创初期的政府提供指导。袁世凯作为帝国资深的改革派官僚以及最强大的北洋军之领导,当时因政治算计而暂时从官位上“引退”,11月受邀介入协调清帝和平退位。12月,各独立省份的代表在南京开会,组织临时政府,并授予孙中山(他在圣诞节时回到中国)临时大总统的头衔。公历1912年1月1日被定为新的中华民国之开国纪念日。同年2月12日宣统皇帝正式退位之时,不只是大清王朝,历时2000年之久的帝国也于此告终。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jdsy/28162.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