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近代岁月

近代岁月

  • 历史解析——帝国的终结

    一场革命需要三个条件:意识形态、组织及机会。在清帝国所剩无几的日子里,绝对有意识形态,但薄弱且大多不甚明确。代议政府的远见由一些激进知识分子表述,而较不明确的共和主义则由孙中山的追随者推动。远比这些意识形态更为普遍的,却是负面的反满主义。其并非没有组织,却是过于分散在职业人士、学生和新军士兵的小组织;同盟会提供之较广泛的基层组织实际上失去了效能。但就第三个条件而言,机会无疑是存在的。1911年中的中国提供了绝佳的“革命时机”。
    一个类似1789年法国革命前夕之“大恐慌”笼罩社会的翻版,突然、普遍而焦虑地...

    近代岁月 2020-07-24 426 0
  • 历史解析——改革派精英

    激进学生和职业革命家都在创造有利于共和革命的环境气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在1908年之后,这两个群体的光芒褪去,不再是革命的直接推手。关键的角色落到一群人身上,他们从未公开为革命家,但实际上可能是所有人中最具革命性的:改革派精英。几乎均由男性组成、出身城市的居民,和乡间的农村组织体制之间的关系很薄弱。就此而论,他们看起来像是马克思主义模式中的“资产阶级”,但如果要用马克思主义对资产阶级的严格定义(在一个工业生产体制中的资本家),此类人虽未在20世纪早期的中国缺席,但在数量上显得微不足道,以致无法在政...

    近代岁月 2020-07-24 1182 0
  • 历史解析——职业革命家

    孙中山于1866年出生于香山,位于广东珠江三角洲、邻近英属香港的一个县。虽然与政治对手、早8年出生于附近佛山镇的康有为算是同乡,但孙与康实属不同类型的人。康受过完备的古籍经典教育并取得进士功名,孙则未有科考功名并属于社会较边缘的人。孙在童年时曾造访香港,13岁时被送往夏威夷和哥哥一起住,就读基督教会学校。他读写英语比中国古文更为流利,就读于香港西医书院并成为西式的专业人士。他在日本还有一个家,在那里学会流利的日语,将其别名“中山”日语化为日本姓“中山”(なかやま),并毫不掩饰地留起整齐干净、明治风格的八字...

    近代岁月 2020-07-24 1107 0
  • 历史解析——学生

    正如19世纪末,一些中国积极分子在20世纪初扮演了改革者的角色,而有些人则是众所周知的革命者。革命者的人数很少,其共和运动在发展至高峰之后便走向衰落。其有相当程度是受到日本的影响,日本是中国最具威胁性的外敌,但也是其最重要的模范。为了直接回应日本在中国境内的胜利,清朝爆发了两次狂热的改革浪潮。...

    近代岁月 2020-07-24 1777 0
  • 历史解析——对于1911年革命的西方观点

    西方,尤其美国的历史学家对于1911年中国共和革命的观点,是响应主导大半20世纪中国政治的政党所提出的两种主流论述。中国国民党的正统解释曾经是最重要的,而且至今仍构成西方大众了解该事件的核心。
    其论述强调这次革命的民族主义目标,当然包括对抗西方,但更重要的是反抗外族的侵占王朝。此论述强调革命的领导特质:密谋的、开明的、进化的、具革命自觉的协调者,其政治联盟则被视为国民党的前身。最重要的是,强调孙中山像乔治·华盛顿一样是“国父”,也是国民党之父。...

    近代岁月 2020-07-24 521 0
  • 历史解析——朝廷为中心的改革

    1900年末,已经占据中国的皇位超过250年的清朝已明显处于瓦解的边缘。这情形让人想起1860年,因西方野蛮人占领了神圣的京师,让朝廷逃命流亡。但在1900年时,事情甚至比之前更糟:满人祖先的故乡,也是1860年朝廷避难之所,这时被日本和俄国人占领,而朝廷被迫逃到中国西北的西安。幸好,南方的都城南京并没有如1860年一般,被国内的叛乱政府占领。此时叛乱者(拳民)成功地被朝廷拉拢。但该动乱已经被外国侵略者敉平,而清朝竟被强迫交出更为重要的领土(租界)给外国人,以使这些野蛮人不再继续前进。结果情况可说比以往还...

    近代岁月 2020-07-24 689 0
  • 历史解析——民族革命

    20世纪初中国史最重要的主题之一,是试图从清帝国的遗迹中形成民族国家。“国家”在此并非指一个地方,而是刻意创造的,宣称对特定领土具有最终控制权的“组织”,而“民族”是指因不同的环境而有不同定义的“一群人”。民族的成员可能被认定为有同样“种族”或基因库、共同语言、共同特定领土或共同历史的人。也许对成为民族状态最为包容广泛的定义,是由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提出之主观观点:由其成员彼此磋商而同意,并且绝大部分为其邻居们接受的“想象的共同体”(imagined community...

    近代岁月 2020-07-24 315 0
  • 历史解析——地方政治

    另一个对于了解清帝国最后半世纪之政治特别具启发性的方式是关注地方,并观察中央官僚任命的县级代理人(知县)和本土地方权贵之间的权力争夺,该问题我们已经考察顾炎武、冯桂芬及康有为就理论上进行的讨论。至少在帝国关键的长江下游地区,积极的地方精英在清朝最后半世纪中,历经数个阶段之过程,逐渐于现实争夺中脱颖而出。
    ...

    近代岁月 2020-07-24 1087 0
  • 历史解析——个人政治

    许多描写19世纪中国的史学著作,将清朝的政治参与者分成西化的进步分子以及种族沙文主义的反动分子。虽然意识形态常渗入某一时代的政治行为之中,然而,我们应该记住,正如其他时代和地方,晚清帝国时期个人的私心和野心,与大多数未受意识形态冲突影响的地方政治一样,在影响历史变化的方向上占有重要地位。...

    近代岁月 2020-07-24 1740 0
  • 历史解析——排外主义

    历史解析——排外主义

    革命和激进改革,大多是精英在19世纪最后几年对于外国帝国主义的响应。第三种响应方式,起源更为民粹,是一种暴力的仇外活动,其高潮是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西方人则更简称其为“拳民”。产生这些仇外分子的地方是山东西北部,在大运河城市临清的腹地,也是早期北方白莲教传统叛乱的发源地,包括19世纪70年代
    的王伦以及1813年的八卦教。它从生态来看,是个以小农生产为主、土地不集中的脆弱区域。1825—1850年间,政府放弃大运河漕运,使该地区的贫困加剧。虽然棉花栽种后曾一度有助减缓该地没落,只是在与外国棉制品的...

    近代岁月 2020-07-24 880 0
  • 历史解析——中国对帝国主义的回应(1895—1900)

    帝国主义构成的明显威胁,影响、催化原本已存在于清朝人民中的几个倾向。像“帝国主义”这个词本身,以及更为形象生动的“瓜分”,皆反映出对于帝国有形的分崩离析,或更糟的,作为政治实体之中国灭亡的恐惧日益增加,并变成一般的用语。在世纪末出现了群众政治的兴起,一种广泛的信念认为个人可能借由某种形式投入政治发展,实质影响其生活质量。曾经对大多数清朝人民来说,最好的做法是(套用孔子的话来说)“对官员如同敬重鬼神一般,避而远之”,但这已不再被普遍相信。
    ...

    近代岁月 2020-07-24 743 0
  • 历史解析——帝国主义在世纪末中国的发展

    采用入江昭提出的历史主义定义,我们可以把帝国主义在东亚的时段很明确地以1895年4月,就是甲午战争正式结束、《马关条约》签订为起点。一如所料,此条约对清朝相当棘手,若不是因为有位激进的日本民族主义人士试图暗杀清朝代表李鸿章,而让日本的主谈者伊藤博文处境尴尬,情势将更为严峻。该条约宣布朝鲜为独立国家而不再是清朝的藩属,实际上成为日本的保护国,而在约15年后正式被日本并吞。该条约也把日本垂涎已久的台湾岛割让给日本。该岛上的清朝官员和地方精英很快地联手成立了“台湾民主国”,但数月内就被日军平定。台湾直到第二次世...

    近代岁月 2020-07-24 617 0
  • 历史解析——帝国主义入侵

    研究清帝国的历史学家在使用“帝国主义”一词时,至少有两种相当不同的含义。政治左派者,不论是中国人、日本人或西方人,倾向列宁“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the highest stage of capitalism)之定义。在此基本的经济定义中,资本主义作为当时发展出最有效率的生产、剥削、盈余累积模式,为诸如英国等资本主义生产最为先进的殖民母国,带来一个重要的课题:找寻投资剩余资本的外在出口,否则就要面对国内受抑制、将崩溃的经济。像中国这样成为此剩余资本投资目标的社会,其产生的利润会回归母国经济。结果使目标社会...

    近代岁月 2020-07-24 790 0
  • 历史解析——日本的挑战

    最终,并非是西方列强,而是日本的兴起成为清朝最后半个世纪最危险的外敌。日本的挑战始于同治年间,而在1937—1945年的太平洋战争中达到高峰,当时日本所经历的中兴,部分是因新的西方扩张者出现而引发。在日本的例子中,海军准将马修·佩里(Matthew Perry)率领之“黑船”于1853年抵达,美国威胁德川幕府若不放弃严格限制与外界往来的“锁国”政策,最终只好兵戎相见。日本面对西方冲击的反应比中国快速而决断,可能是因为清朝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所受的屈辱,以及英法联军占领北京一事,在日本已广为人知。现实地评估这个...

    近代岁月 2020-07-24 794 0
  • 历史解析——对外关系的恶化

    从1870年到1895年之间的1/4世纪,标志着“合作政策”的逐渐崩溃,该政策把个别国家的利益置于西方文明使命之下,而有人可能会说,这也标志着整个“同治中兴”的失败。
    合作政策主要被两个事件所破坏:英国对于“阿礼国协议”(Alcock Convention)的拒绝,以及1870年的天津“屠杀”。但这两个单一事件都可以看作是长期以来压抑已久的怨气以及群众压力的产物,而非官方政策的结果。实际上,清朝政府和西方各列强满足于继续依循1860年《北京条约》运作的合作协议——但他们的态度越来越跟不上他们的众多支持者。...

    近代岁月 2020-07-24 933 0
页次:1/78 每页15 总数1166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