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左宗棠——底层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6-08 20:59:28 0


“土办法”里出现代思维

左宗棠专注农学、地理,启蒙于17岁那年,潜心研究是在20岁中举以后,真正研究出深度,则在26岁宣布罢考之后。

根据顾炎武、顾祖禹的启发,他用一年时间自画中国地图(皇舆图)。

左宗棠大胆参用中国历法所采用的“推步之法”思维方式,参照顾炎武、顾祖禹带书考证的办法,“以志绳史,以史印志”。

具体思路与过程是:

要想知道古代的地形,先根据当代已有的地图,画出整体框架。再逐一细致到具体某地,核对今天的地名,在古代叫什么。由此往上追溯,比照经书、历史、地理,反复核对。

这种方法,是编历书的“推步之法”。历书要定24节气,一般根据最近几年的节令、气候,逐一记录下来,作为根据,制定模板。由此,一千年的历书,都可以编出来。同理,要知道一个地方的方位、名称,先要查清楚路程有多少公里。怎么查?先看河流水路经过哪些地方,看旅行家的笔记记载,核对乡村、驿站、关隘的名称,描摹丘陵的起伏形状,全部交错画在一起,审核是不是合实情,再用尺子测量,把准精确的里程数据,用地方志来检验历史记载,用历史记载来印证地方志,这样就很少出错。

搞准了这些,就可以画中国地图了。左宗棠发明的具体画法是:地图纸张定长宽为九尺,用一百里为基本单位,用五种颜色加以区分,画完框架,再分别标记出18个行省,在省里再细分府,分别加以介绍,再从明朝推到宋朝,直至上溯到《禹贡地域图》的九州。

这种画地图的原理,就是今天流行的“互联网思维”。画成这样一幅中国地图,不读数百万字的古籍,做不出来。何况,要记忆、分辨河道、丘陵、平原、村镇、城市、关隘,也是耗费心神的事。

三试落榜之后,左宗棠隐居乡下,亦农亦士,长期与土地打交道,他对底层民众逐渐生出浓厚的感情。

耕读日子里,左宗棠没有一刻停止思考。这一想,又发现新问题:儒家老祖宗反对读书人种地。自己一个读书人,种得不亦乐乎,岂不是违背圣人教导?这一想吓一大跳。左宗棠沉下心来,耐心琢磨,终于想通了。他对儒家经典,孔孟之道,作出了新的解读。

34岁那年,他给张声玠写信,详细阐述他的“耕读新解”:

自从农家学说鼻祖许行“教民农耕”被孟子臭骂一顿后,以后的儒家学者碰到农家学说,都吓得闭口不敢说话。后世出了个不怕死的鲁斋,他将自食其力的谋生当作要紧的事来做,也不管别人怎么看,死后学者就来嘲笑他。

我看这是学者们笑错了。实际情况呢?古时候的文化人多是边耕作边读书的。你看,辅佐汤建商灭夏的伊尹,生于农家。诸葛亮在南阳时,亲自种地。陶渊明也写诗说:“既耕亦已种,时还我读书。”

为了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没有违背圣贤教导,左宗棠先设问:樊须当年问怎么种庄稼,被孔子痛骂作小人;陈相当年主张贤人治国应该和老百姓一道耕种而食,一道亲自做饭,被孟子当面驳斥。这又怎么回事?

他自答道:我以为,孔子和孟子是针对学者应该确立远大志向来说的,并不是说学者就不应该亲自种地。可惜后辈的读书人粗枝大叶,没有正确理解两位老先生的教诲,以为文化人种地是斯文扫地,最终弄得自己虽然博览群书却五谷不分,整天在世上奔走,贩卖各式政治主张,却荒废了自家田里几亩庄稼。这种人虽然号称是学者,实际上与无业游民又有什么区别?!

左宗棠的独立思考能力之强,可见一斑。读书人与农民双重身份,让左宗棠从文化角度审视农民职业,有了许多新发现。这在中国历史上十分少见。因为农民缺文化,自己发现不了;读书人隔行如隔山,没谁来发现。左宗棠将两种身份融合,等于开辟出一个“边缘学科”。

在这个“边缘学科”新领域内探索,左宗棠所得的发现,都是创见。这是他以后凡事出手必有创新的根源。

农村生活给到他的识见、历练,还不止于此。

长住民间,洞察人性

1840年,左宗棠在安化小淹教陶桄,赶上陶氏家族分割遗产。陶澍安葬后,陶家人为一块肉、一尺布,个个伸长脖子,寸利必争,吵成一团,不可开交。幸亏有陶澍生前好友贺熙龄、女婿胡林翼前去协助处理,才得以摆平纠纷,弥缝无事。

左宗棠因为陶澍临终一纸遗嘱,不远百里来到异乡教书,在陶氏家族人看来就是“外人”。陶澍生前是两江总督,死后两袖清风,并没有留下多少遗产。族人哪里肯信?一致怀疑陶澍生前存有巨款。为什么家里空空荡荡,除了几副旧家具,只剩老鼠?一定被小亲家左宗棠藏起来了。他们安排人暗中紧盯,稍有疑迹,马上通风报信,三五成群前来盘问,谣言传得跟真的一样,弄得左宗棠百口莫辩。

族人盯梢可把左宗棠结结实实给逼急了。他从小倔强,特别自尊,做人最看重节操,口头禅是“不值为此区区挠吾素节”。用现代话说,不值得为那点芝麻小利毁了我的清白。清白居然被怀疑,又无法自证,委屈与愤懑,难以言表。

但既然要以儒家义理自正其心,面对社会质疑,就不要怨忿社会,而要先反看自己的心。别人怎么想,自己管不了,起不到一点作用。但自己怎么想,怎么做,完全可以把握。左宗棠据此办法,站稳脚根,立正人品,欢迎苍蝇来叮无缝的鸡蛋。

这段夹缝中的日子,锻炼出了左宗棠超强的耐性与忍性。这种体验,让他既充分了解了社会底层,也深刻洞察了人性。

什么是人性?《尚书·大禹谟》刻有儒学“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意思是说:世道的规律,幽微难明,看不清楚;人心的变化,瞬息万象,危险难测。读书人怎么办?你先别去看世道,也不要忙着观察他人,先管好你自己。只要自己心正,精诚、恳切,公正、客观,世上万千怪象,自行烟消云落。

这段经历,立体地锻炼了左宗棠应对社会的能力。对左宗棠来说,此时能够应对安化复杂的环境,则出山后应付湖南官场,不过是换了一批人,换了一块地而已。

人要成功,固然需要个人努力、高人指点,同时需要小人监督。小人让你警惕,及时自我发现,步步谨慎小心不至犯错。

潜心实学,边教边读,沉寂14年,左宗棠将自己修养成民间高手。但这些都是基础性的准备工作,要想成就事业,还有很长的路。

左宗棠一生看好两个官职,一是宰相,二是知县。理由是:宰相接近皇帝,有权力去办大事;知县接近民众,有权力直接办事。

帝国官场,要出山入仕,需要学历。没有进士学历,左宗棠要取得事权,靠无望提拔,只能靠举荐。即俗话说的“贵人相助”。

贵人愿意相助,固然因为左宗棠优秀。但赏识、举荐者本人,也有着不同的想法,怀着不同的目的。

那么多的高人、牛人,凭什么要纷纷支持左宗棠?

寻根左宗棠独特人生道路的原点,在“弃科考选实学”。因“实学”导致无进士功名,出山只能通过“荐举”;因想尽情发挥“实学”,只好借助湖南官方平台独立合作;因“实学”内容与“长袖善舞”的主流官员办事观念、方法严重不合,他只得独领楚军,以独特眼光识人、用人,打造自己的团队,支撑大清帝国江山,为体制注入新鲜血液;也正是“实学”,让他与中国传统主流官员典范人物曾国藩在“国事、兵略”上产生诸多分歧。没有“实学”选择,就没有后面的一切。正如曾国藩的文化原点是“墨绖从戎”,《三国演义》的价值原点是“桃园三结义”,左宗棠的事业原点,可以概括为“城南实学”。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561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