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左宗棠——以修身方法,搞军事创新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6-08 20:58:53 0


适合气质的方法才是好方法

1860年6月9日,朝廷下发圣旨,着左宗棠襄办曾国藩军务。左宗棠第一次迎来组建军队的机会。

这给他出了个大难题。左宗棠既没有进过军事学校,也没有修过军事课程,更没有读过兵书,这军队怎么组建?

在湖南8年,左宗棠指挥绿营战斗,与自己建军根本不是一回事。湖南巡抚衙门里有现成的绿营、成熟的管理体系,他只需要负责出谋划策,调配指挥,相当于政府聘请的高级CEO。轮到自己办军队,情况就完全两样了。自主创业,大到方向、目标、方法,中到团队组建、管理,小到一粒粮食、一杆枪、一张稿纸,都要自筹。

自筹建军连榜样都没有。 1853年初曾国藩创办湘勇,启用的是罗泽南1000人团练,现成底子,不用考虑这么多细节。

不能学的另一个原因,曾国藩气质“迟滞”,与左宗棠“势锐”不同。左宗棠清楚,统帅的气质,决定军队的气质。

从曾国藩那,左宗棠倒得到一些启发。曾国藩根据自身“迟滞”的特点,选择士兵要“朴诚”,又根据自己多年京官经验,规定将领要“才堪治民”。左宗棠作为旁观者看出了问题,这哪里是铁军的搞法?办军队有办军队的规律,总体原则是职业化、专业化。

左宗棠根据自身特点,以职业化、专业化做标准,将选拔士兵标准定为“精壮”,“止取其能拼命打硬仗耳”,以儒家“君子人格”作为选择将领的标准。

左宗棠建军决定尝试全新模式,与在巡抚衙门受过打击有关。代理巡抚8年,每天上向朝廷汇报请示,下向湖南14市州发文部署,做的全是文字工作,前线将领嘲笑左宗棠“白面书生”,上不得战场。这句嘲讽对左宗棠刺激很深。

白面书生怎么了?他倔强地别开眼光,偏要用读书人的方法来建军。

打仗跟读书不就是一回事嘛!干嘛要说得那么神秘?左宗棠对武举人出身的提督们的嘲笑不以为然。他跟儿子孝威说:我看读书考试与带兵打仗完全是同一个理,好比说,平时练兵就像在课堂温习,上阵打仗像入试场考举人。既然同理,读书的方法会了,打仗无师自通。

这是就建军原理说。但具体到创业,需要的不是理论,而是实践。更准确地说,需要具体可行的方法。他如何将儒家学问转化为建军打仗的具体可行之策?

左宗棠开始发挥他“神交古人”的想象力,大胆做触类旁通的知识迁移。

且看他怎么迁移?

四书五经也可以作军事学教材

根据自身气质特点,左宗棠决定围绕“气”字来做文章,将它做足、做深、做透。

孟子的著作里有“养气”之道,哪里得“用气”之法?

四书之一《大学》里的一句话,被他挖出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意思是说,“大学”这门学科,目的是让人明白人类那些高尚的品格,人一旦拥有高尚品格,就可以通过自身行动,去觉醒世俗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使越来越多人的智慧得到开启,引导他们弃旧图新,致力于加强文化修养,实现人人知书达礼,有品格、有修养,最终达到人与世界完美和谐。人一旦知道要达到完美和谐,就能够志向坚定;志向一旦坚定,就能够镇静不躁;一旦镇静不躁,就能够心安理得;一旦心安理得,就能够思虑周详;一旦思虑周详,就能有所收获。

左宗棠琢磨这段话,发现全句的核心字眼在“定”,关键又在“气定”。

早年气质粗驳、个性鲜明,左宗棠如今怎么做到“气定”?首先让自己“心定”。

想到这里,他得出治兵之道,核心在“养气、治心”。

治军先养气,治病先养心,乃不易之理也。

根据这一总思路,左宗棠开始自己鼓捣、探索训练士兵的方法:

楚军第一项训练,“练心”。模拟各种困苦的环境,锻炼士兵的心理素质。

第二项训练,“练胆”。以各种极端危险的场面,锻炼士兵的胆魄。

第三项训练,练打仗技术,学习怎么用炮、用枪、用刀,怎么瞄准轰打、射击、刺杀。

练兵之要,首练心,次练胆,而力与技其下焉者也。

这种用做学问办法借助想象力与知识迁移搞出来的军事创新,将军事教科书彻底给颠倒过来了。自古以来,科班出身的军事家都将训练士兵力量与军事技术放在第一位。左宗棠一个饱读儒学与实学的军事门外汉,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他自有理由:“养气”是强兵之本,“打仗以胆气为贵”,没胆气则军人缺力量,没气势则军队缺灵魂。士兵胆气从哪里来?天生固然有一部分,但主要靠锻炼得来。根本上说,要“练心”。为什么练习打仗技术放到最末位?左宗棠说:打仗的水平,敌我双方都差不了太远,敌人一枪能打中你的胸,你眼色再差,一枪也能打到他的腿,再补一枪,不就打死了?战场瞬息万变,敌人没时间让你练靶子,技术太精,派不上用场。决定战争胜负,核心在人。即使热兵器取代了冷兵器,战争仍要靠人力进行。武器、战争技术、战斗场地,都是定数,唯有人是变数,人心主导一切。所以,练好了人心,则变数也成定数,定数叠加,胜算把握增大;反之,如果不注重练心、练胆,只求“修器之精、技之长、阵之整”,到了紧要关头,便会“穷矣”,死路一条。

左宗棠进一步论证说:打仗看起来复杂,但抓住了关键,就没那么神秘了。打仗既然像读书,积累主要靠平时。上战场就像进考场,多年积累,眨眼工夫全使出来。胜还是败,看似靠战场临场发挥,其实取决于平时功力积累。士兵胆气壮,上阵可以超常发挥;相反,胆气薄,上阵不摔跤也会挨枪子。敌我双方功力高下,决定因素全看军队平时“养气”如何。

“养气”的目的,在得“浩然之气”,左宗棠将它定义为“天地正气”。他进一步结论,治军成败,关键在符合“天地正气”。带兵打仗的“天地正气”是什么?社会规律、人心规律、军事规律。因此,战争的目的、手段,关键是要符合这三大规律。

根据这一原理,左宗棠规定军队训练重点是让士兵知道,他们在为保家卫国而战。号令三军、统率将领的依据,是时刻做到顺应家国大义、世道人心。

顺应的具体标准是什么?“公、诚、廉”。

左宗棠将这3个字确定为选拔将领的具体标准。

“公”即选拔将才公开、公正,杜绝用人唯亲,军令赏罚公平。

“诚”是要求将领内心正直、坦诚,不弄虚作假,不耀武扬威。“所持者诚信不欺,丝毫不苟,不敢以一时爱憎稍作威福,致失人心。”?

“廉”即“廉干”,廉洁、能干,不贪钱,会办事。

在“公、诚、廉”三条标准中,左宗棠发现,关键在将领“廉”。这是他多年官场经验的心得:不贪钱的人,人品诸多方面往往都可取;贪钱的人,污点绝不会仅仅停留在贪钱。因此,“廉”不但是“公”与“诚”的目的,也是检验将领道德人品最重要的一项指标。

在军事将领训话会上,左宗棠说:“廉”虽然是读书人最崇尚的气节,今天武人也应该这样要求。如果将领贪财好利,平时就不会专心带兵;将领不廉,军饷难以保证;将领不洁,战场上会想方设法冒功领赏。这类将领,不但上战场取不了胜,下了战场在士兵中也将威信扫地。

如此看重“廉”,怎么杜绝“逼人不廉”的事情发生?左宗棠的方法,拿自己的养廉银来奖励给两类人:打仗最卖力的将领;家人贫穷到难以度日的将士。他将心比心说,军人都有家有室,家人需要花钱,如果工资太少,有时条件会逼得人贪污,我从工资中私掏腰包相赠,则可以防止这类极端情况发生,“故其下吏化之,不至于奸”。家里不缺钱,你还不卖力,那就是主观原因了,怪不得我不客气。

训练打仗技术方面,左宗棠也完全脱离军事教材,而根据自己早年参加农业劳动实践的心得,规定每天军事训练必开一项“习劳作苦”专门课程,以收谷打禾、挖土翻田、扛沙挑泥、搬砖运瓦为教学内容。

这完全是左宗棠凭经验鼓捣出来的。这样长期训练下来,楚军特别耐苦。这是后来西征军能够克服大漠经年风沙、缺食少水的超常困难,长驱数千公里收复新疆的根本保证。

早年在家乡务农时,他发明“区田法”,方法是把农作物种在带状低畦或方形小区内。 60岁以下的老人, 10岁以上的孩子,家庭主妇,闺阁少女,都可以利用起来,找到一份事做。用今天流行的话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创新向小微个体发展,让各种创新资源集聚,用创新的翅膀使农业飞向新高度。”

军队人数方面,左宗棠不搞大规模,只募5000士兵。理由是“兵之用在精,兵之精在将”。

选择精兵,跟出山做幕僚期间经验有关。他在湖南指挥绿营,第一天就见识了10余万清军对抗5万太平军软弱乏力的表现,刺激太深。既然人数根本见不出优势,尾大不掉反而是个累赘。何况,招募人数庞大的军队,养活数以万计的军人,军饷与粮饷也跟不上。如果拖欠士兵口粮与养家的血汗钱,将士身在战场,心在账房,这仗还怎么打得下去?

最后重要的一条,就是纪律。左宗棠刚直、气盛,他在湖南整顿吏治时喜欢杀贪官,每到一地,第一件事必是查出个罪恶滔天的,铁面无情宣判死刑。这种风格用到治军上来,左宗棠充分展现了铁血刚硬的一面。他说:“用兵之道,纪律为先;驭将之方,赏罚为要”。这就是法家的“胡萝卜加大棒”思想的具体运用。

楚军军纪刚硬生冷,谁犯了罪一经坐实,任何人求情都不管用。他的赏罚也是两个极端:奖要奖得人没齿不忘,罚就罚得人魂飞魄散。因此,楚军敢违规乱纪的将领,几近于无。但只要打了胜仗,左宗棠必笑逐言开,用自己的工资代将领慰劳军队。要是查出有将领冒领军功、贪污军饷、倒卖粮草,会毫不客气判处极刑。

建军宗旨定了,军制、军纪有了,到哪里去找将领呢?

借壳上市,资产重组

自己毕竟没建军经验,“借壳上市”可以弥补经验欠缺。

左宗棠第一眼看中王鑫(珍)留下的老湘营。

王錱,字璞山,湖南湘乡县人,罗泽南的门生。

王錱跟左宗棠第一次见面,在1853年初。

那次,王錱跟曾国藩带兵来长沙,左宗棠对他很有好感,见面结为好友,相互通信。后来,左宗棠专门给他去信,信中以“廉耻、信义、刚明、耐苦”八字高度评价他,王錱引左为知己。

王錱与左宗棠一样,才大气大,个性强烈,正直敢言。这种不压抑、不伪装的性格,打破了中庸的文化生态,时人对他颇有指责。但王錱在文化方面的才华,不及左宗棠,“粗豪”的秉性,接近纯粹武夫。

王錱本来是曾国藩的部下,因与曾国藩闹翻了,才独立出来。

曾、王矛盾,起于1853年早春。曾国藩第一次出山,带湘勇在岳州连吃几个大败仗。王錱当时是曾国藩部下,很有自己的一套。突围后,他憋了一肚子火,心直口快,当面指责曾国藩带兵无能,指挥无方,拒绝再接受命令,回湘乡再组织3000余湘勇,大有取曾国藩而代之的架势。

曾国藩其时正值血气方刚,以法家治军,刚硬生冷。见王錱不服管束,愤激之下,当场下令解散王錱全营。

王錱气得须发皆竖,火速找到赏识自己的左宗棠论理。左宗棠带他跟骆秉章谈,骆秉章听后,写信询问曾国藩:王錱的事情,好像有问题啊?

曾国藩正在气头上,积怒成怨地回信说:王錱不服管教,我带不了他。不是我妒忌他,他犯了严重的政治错误,非常时期,不开除不足以正军心。

左宗棠看信后,颇不以为然地说:王錱是难得的人才。涤生老兄最近老爱说人才难得,我看不见得。人才谁没有缺点?有才能的人都有个性,没才能的人才没个性。作为统帅,宁用有缺点的人才,不用没缺点的庸才。用人之长,护人之短,不就可以了嘛。老揪住人家的缺点上纲上线,这恐怕不是正确的用人之道。

曾国藩脾气来了,左宗棠的话也不听,终于闹得跟王錱形同仇人。

客观地说,王錱勇武有余,文教不足,确实不符合“才堪治民”要求,这点曾国藩并没看错。在太平盛世,这类人才最好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灭。关键是,现在是乱世,论带兵上阵的本事,王錱在湘军中第一,左宗棠、鲍超都比不上,开除未免有点可惜。

左宗棠一直垂青王錱,可惜天妒英才,王錱33岁那年战死江西。他流星一样走了,身后留下老湘营4营,由弟弟王开化、王开琳统领。

左宗棠筹建楚军,第一个想起老湘营。因与王錱老交情在,找到王开化商量, 4个营爽快被接收过来。

楚军新招募5804人。在营制上首先自我创新:改变湘勇360人一营模式,内部分营、哨,各编前后左右四种,每哨320人,每营500人。老湘营仍保持360人一营,由王开琳统领。老湘营、四哨、四营,合成中营,由王开化总领营务,刘典、杨昌浚(濬)任副手。左宗棠另配200亲兵,直接管辖。

军队避开湘勇,取名“楚军”。原因之一,湘勇是民兵,左宗棠看不上。要搞就搞正规军,别遮遮掩掩,像犯了错误似的。何况, 7年来,左宗棠与曾国藩交道已多,战略观点经常不合,开军事会议几乎都是左宗棠在教曾国藩,他既看不上曾国藩的战略,更看不起他的战术。更关键的是,左宗棠一直有主见、想法,从来不愿受制于人,更不愿委曲求全,为保持一团和气,牺牲掉自己的正确主张,无论他是张亮基、骆秉章,还是曾国藩,都绝无可能。更何况,此时他已有了另立山头的想法。

选兵方面,左宗棠也打破了曾国藩模式:曾国藩的标准是“朴诚”,左宗棠的标准是“精壮”。曾国藩选湘勇多用湘乡人,多亲友;左宗棠则不限地域,搞五湖四海。

两人眼光差别的原因跟个人的气质、资历有关。曾国藩朝中大员,刚从北京回湖南,地方根基太浅,士兵“朴诚”好管理,亲友圈出了乱兵好管教。左宗棠本土乡下半个农民,地方人脉广,加上长得像个武人,心雄气壮,不用担心管不住兵。

挑选士兵标准不同,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于政见不同。曾国藩办团练的初衷是保卫湖南。着眼保卫战,当然将士兵道德品质放在第一位,以免士兵乱纪坏了清誉。而左宗棠办楚军的谋划,已经立足保卫中国。着眼战场胜利,当然要按职业军人的标准选兵。

后来的事实是,曾国藩的湘勇果真管不住,以“吉字营”最乱。曾国荃虽然对兄长言听计从,但也开始选择性听取,基本上处于放任状态。左宗棠的楚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士兵敢越轨,左宗棠必格杀勿论。

具体到选将方面,两人因自身天资、气质不同,除了“才堪治民”与“公、诚、廉”的标准差别之外,具体考察时也完全不同。曾国藩看相,左宗棠看气。

曾国藩流传相术口诀:“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

左宗棠不信这套,他既不信风水,也不信运气,更不信相术。他服膺于孔孟,将领孔武有力,气势盖人,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就会列入首选。

建成楚军后,左宗棠开始有点自信了。

他的自信,建立在小心谨慎与自我省察的基础上。表现出来,就是“惕厉”: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危机,充满警惕。胡林翼不是批评自己“虑事太密”吗?左宗棠再回头反看自己,想得太细,确实很累,诸葛亮就是这么活活给累死的。但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缺点,因为自己身体好,记忆力强,反应快,吃得消。何况,《大学》说“安而后能虑”,不就是鼓励人想清想细吗?可见事情要因人而异,没有什么是绝对。

军事门外汉左宗棠按照四书五经,根据读书做学问的方法建军,打下的楚军班底竟成了毕生事功的基石。 1867年平定大西北组建的西征军、 1884年援越抗法组建的恪靖定边军,都依托楚军发展而来。

左宗棠留给后世的启发是,科班出身的人,长处在中规中矩,但受专业束缚太深,往往难有创举。倒是门外汉,虽没有专业基础,但也没有专业条框,根据想象来,知识迁移,触类旁通,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倒也可以开创一种新模式。

楚军纵横中国25年,寿命超过湘勇1倍多,为何今天史籍难见只字片言?

楚军细节讳莫如深

楚军创下盖世伟业,到底有何独门秘技?这在当时就曾引起文人学者的极大兴趣。

左宗棠刚平定陕甘回军动乱那会儿,郭昆焘、吴敏树等四人去信商议,请左宗棠提供一手资料,计划合写一部《楚军纪事本末》。

左宗棠拒绝了。理由说得含蓄且委婉:湖南人自有历史以来寂寂无闻,只因近20年来一批有勇气的读书人站出来,以天下为己任,为国家做了其他诸省人不愿做的难事,过程中尝尽艰难困苦,才取得今天这样的辉煌。楚军建立当初,哪里想过这么远?现在我们打了许多胜仗,依靠战功,许多老乡做了官,享受荣华富贵。但这些都是意外所得,不值得后世湖南人效仿。为什么?湖南人的本分,是耕读传家,不是带兵打仗。耕读是几千年的老传统。你以为现在大家靠带兵打仗得高官厚禄,可以神气一时?实话说,今天湖南人荣耀,靠的是湖南祖宗积德。湖南人如果知趣,就不应再透支,而要考虑为后代积德。毕竟,耕读传家才是百年大计。所以说,今天不宜再出兵书来变相鼓励湖南后人从军,弄得将来的湖南人丢掉耕读传家本分,走到哪里都将自己当个人物,那就糟糕了。

以上公开答复的理由,只是左宗棠内心真实的想法之一。不方便公开说的原因,还有两个。左宗棠在与儿子的家信中透露出来:

其一,楚军的经历、兴盛过程,自己历年来的奏折,已经说得很全面,后世真想研究军事的人,看原作即可。同时代的人出来写,当事人都还在世,个人恩怨搀杂,很难客观公正。以亲历者身份写,一旦碰上夹带私货,就麻烦了。作品流传开了,一开始就混淆视听,读者先入为主,后世要纠正过来,已经很难。到那时,历史真相怎样,反倒没人关注。与其这样,还不如让后人来写。真实性不敢绝对保证,至少客观些。

其二,“飞黄腾达之时,不被人嫉。”湖南两千年来处国之边缘,地卑人微,无人关注。现在骤然间人才全盛,全国的眼光都看过来了,这时尤其要提防骄傲自满情绪。“器忌盆满,功名忌太盛”。出书立传只会助长后世湖南人“虚骄”之气,其结果是害了湖南。

基于以上这些原因,左宗棠最后表态:

《楚军纪事本末》之议,意在表彰,实则赘说,且令同时之人多议论,不如其已。

左宗棠警惕后世湖南人“虚骄”, 10多年后不幸应验。

湘军骤然崛起后,湖南人自荣自炫,不可一世。甲午战争中,湘军充当了一支重要力量。一仗打下来,结局大出意料,湘军被日军大败。湖南人颜面扫地,“骄气”同时被打掉了。亲历见证湘军心态前后变化的谭嗣同说:湘军在牛庄被日本鬼子打得满地找牙,湖南人满世界炫耀的虚骄神气,顿时就像泄了气的皮球。

湘军与日本战,大溃于牛庄,湖南人始转侧豁悟,其虚骄不可向迩之气,亦顿颓矣。

失败也可以是好事。 20世纪初一大拨湖南人崛起,与这次大失败的激励有直接关系。军机行走谭嗣同积极倡导戊戌变法,内阁总理熊希龄组建一流人才内阁,都是在湘军惨败的悲情激励下奋发出来的。

《楚军纪事本末》不了了之,带给今人莫大遗憾,一支成就盖世事功的军队,翔实的军事细节,居然埋于故纸丛。这也是后世盛传《曾胡兵法》,而不兴“左氏兵法”的主要原因。左宗棠面对历史肃然敬畏,但在历史面前过于谦虚,历史已快将他忘记。

按儒家学术思想创新建军,为什么能屡打胜仗?左宗棠临终前夕跟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见面,说出谜底。

翁同龢与左宗棠第一次见面,在1882年农历二月初四。翁同龢当天日记记下印象:

“访晤左季高相国长谈。初次见面,其豪迈之气,俯视一世。(原稿此后空白数字)思之深耳。”

翁同龢最后一次见左宗棠,在1885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这次,左宗棠跟他详细谈及楚军胜利的秘密:战争取胜靠霸道,决定胜败在统帅,统帅成败在养气。《大学》“知止而后有定”的修身之道,与带兵打仗同源相通:统帅养气,以气统将;将领养气,以气领兵;士兵养气,以气临阵;上下同气,则无战不胜。

左宗棠还谈了很多,可惜翁同龢惜墨如金,仅简记如下:

访左相谈。虽精神不太清澈,而大致廓然。赠我《盾鼻余渖》,其所撰诗文杂稿也。反复言:“打仗是学问中事,第一气定。气定则一人可胜千百人,反是,则一人驱千百人矣。”

“养气”就大处而言,是大丈夫心怀。

“大丈夫”是孟子的观念,既包括修心,也包含修行。修心标准,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修行途径,是“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左宗棠将它用到打仗上来,表现为刚强正义的担当、一往无前的冒险。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561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