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左宗棠——立家根本,全在“心安”两字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6-08 20:58:20 0


教子先问“心安”

1868年春节,湘阴左家如往年一样,在忧虑与喜庆交织的气氛中平静度过。家人虽然其乐融融,但遗憾“两大家长”不在。“家君”左宗棠离别家人,在千里之外的望都行营,指挥前线将士奋勇作战;“家督”左孝威也没能在家陪母亲、弟妹们一起过年,悄悄地去到了一个左宗棠不知道的地方。

孝威到哪里去了?

左宗植一封“告状信”透露了秘密。原来,左孝威瞒过左宗棠,此时已步进与望都行营近在咫尺的北京城内,准备参加本年会试。

左宗棠看完信,内心五味杂陈。年前他已经得知,妻子周诒端脚气病复发,生命危在旦夕,眼下正卧病长沙司马桥住宅休养。远隔千里,他的心一刻也不能放下。祸不单行,这段时间恰逢剿捻遭遇一连串失败,朝廷震怒,为示惩罚,已收回之前授予的全部爵位、封赏。左宗棠以“戴罪立功”之身带兵,如履薄冰,生怕再出事。却没想到,节骨眼上,孝威动了考进士念头。

左宗棠不得不分心家事。他越想越感到不对劲。正月二十五日,在获鹿行营安排完战事,他赶紧抽空寄信,命令孝威速回。

信中,左宗棠苦口婆心,给儿子讲了不少大道理:按照古制,长子有在病床前照料母亲的责任,母病期间绝对不允许会试,母亲一旦有三长两短,儿子则是不孝“罪人”。

左宗棠想不通,自己15岁那年得知母亲病重,当即放弃最后一堂秀才考试,回家在病床前伏侍,这事子女们都知道,如今怎么就不肖自己呢?

信末,他带着一点伤感,不无赌气地说:世上哪有你这样的读书人?父亲时刻处在危险的战场,倾覆只在转瞬之间,母亲又重病在床,生命危在旦夕,你却处之泰然,还有心思优哉游哉进京赶考!如此大逆不孝,你的心难道没有一丝不安?如果你还觉得“心安”,那你就这样做好了!

天下有父履危地,母在床而其犹从容就试者乎?汝安则为之!

孝威是个大孝子,听从父亲教导,准备弃考返乡。如不是左宗棠后来见妻子病情有所缓解,追加一信勉强同意续考,孝威这次就要直接离京了。

信中“汝安则为之”一句,引用的是孔子原话。

“心安”观念,最早缘于孔子与学生宰我的一次辩论。

一天,宰我反问孔子:老师,您规定父母去世后儿子要守孝3年,我觉得这个时间太长了点,可不可以改成一年?一个大活人,在荒郊野外守坟, 3年内不能参加礼仪,礼仪也就荒疏了, 3年不准听音乐伴奏,歌词都给忘了。我看改成一年则刚刚好:老米刚吃光,新米刚入仓,钻木取火的工具刚好用过一轮,新旧接得上,不影响生产、生活。

孔子一听,不高兴了。反问宰我:这话也只有你问得出口。人家逢父母去世,全家人眼泪一把,鼻涕一把,心都碎了,你却照旧吃香喝辣,穿金戴银,难道真的可以心安?

宰我认真地回答:心安啊。

孔子一听,十分生气,出口痛骂:好你个宰我,居然心安理得!那你就照自己说的去做,试试看好了。反正你说的这种事,君子是做不出来的。君子逢父母过世,吃饭不香,听歌不乐,睡觉不安。你这么叛逆,我看是不孝之子啊。你再仔细想想,父母生你、养你,抱大你,辛辛苦苦,熬了3年;父母去世,子女守孝3年,这是对等回报,难道不是天经地义?我告诉你, 3年之孝是社会公理,不可以再拿出来讨论!

因为孔子坚持,儒家3年之孝此后沿袭下来。 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并没有今人的现代理念,仍然严格恪守孝道古制。

左宗棠幼读四书五经,儒学的孝顺观念,已深植于心。左宗棠以“行吾心之所安而已”作为教子的基本准则,而不同之处是,他根据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给传统“孝义”融入新理念。

以“心安”重新定义“义利”

这次“教子事件”,左宗棠背后的逻辑是,儿子应该放弃“会试进士”之利,而成就“儒家孝道”之义。

义、利在中国古来矛盾对立。传统儒学的价值取向,舍利求义。

子贡当年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答:国家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就可以了。

子贡问:如果必得去掉一项呢?

孔子答:去掉军备。

子贡又问:如果必得再去掉一项呢?

孔子答:去掉粮食。

为什么?孔子说: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政府不信任,政权就一刻也不能存在。

孟子将这一价值观做了发挥,说:“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说什么利益呢,只要有仁义道德就可以了。

“只要义,不要利”,从反面造成一个大问题:民众没有私产,则无私权;既无私产,又无私权,则“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成了飘渺不定的主张。道德因此成了幌子。

是否可以“只要利,不要义”?更有问题。人为了求利,不择手段,而且可以冠冕堂皇,“如果道德也是相对的,则人肉只是口味问题”。

孔子并不放弃利,他只是看重获利的手段:“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后世的读书人,在义利的对立中,逐渐找到了调和的方法。南宋的永嘉学派、明代的王阳明心学、清代的浙东实学派,在“义利兼容”、“工商皆本”上研究出一整套的理论体系:“以义取利,以利养义,义利合一。”

左宗棠的家教观念,将儒学“心安”观念做了创新。

左宗棠说:全世界人形形色色,样子不同,学问不同,追求也不同。但有两点相同,一追求名,二追求利。这世上哪里有脱离利的名呢?名其实也可以归结为利。

世上的名分三种:一曰“道德名气”,二曰“文章名气”,三曰“办事名气”。

三种名气,以“道德名气”最不靠谱。古代以道德出名的人怎么样?我没看到,不太清楚,所以不敢轻易评价。但当今活跃社会上的那些“道德名人”,到底怎样,我看得不少。他们到底因为道德好才出名,还是因为出名后沐猴而冠,才被人再戴上一顶道德高帽?走近去看看吧,你懂的。今日世上见得多的,是“道德贩子”。他们打着“道德名人”招牌,或者进朝廷沽名钓誉,或者入江湖招摇撞骗,最后赚得盆满钵满,目的还不是贪图那点利。

以道德名者,人因其道德而名之乎?抑已因其名而道德者也?或市于朝,或市于野,归于厚实已矣。

“文章名气”呢?只能远观,不能近看。顾炎武批评过一种文化人,巧言令色,八面玲珑,他们打着“文化大师”名号,这里讲学,那里开课,社会需要什么,他就提供什么,貌似百科全书,能够捞到好处,就乐此不疲。一旦发现捞不到金,马上改门换面,另起炉灶,美其名曰传播国学。这种文化人,整天价东奔西走忙出名,你以为他真在忙名?说到底他在忙钱。

以文章名者,亭林顾氏所谓巧言令色人哉?负盛名招摇天下,屈吾身以适他人之耳目,期得其直焉,不赢则又顾之它尔。

“办事名气”则不同,它是个手艺活,靠技术与汗水吃饭,很不起眼,但事实上就这个最靠谱。官员办事,跟农民作田、工人做工、手艺人做功夫,本质上没有差别,同属“百工之事”。工人靠自己的本事、汗水吃饭,做出来的东西拿到市场公平交易,对别人有好处,又不侵占别人,这是最好的名气,我们为什么不站出来提倡?

以一艺一伎名者,其名细,今之君子不欲居,然亦百工之事也。吾益人而不厉乎人,尽吾力食吾功焉,斯亦可矣。顾伎庸术劣,抑人炫己以求自利者又何比比也?

左宗棠最后得出结论,三种名气,以“办事名气”最放心。因为看得见,摸得着,经得起历史检验。反过来,凡不是通过自己的智慧与汗水付出得到的利,或者所获之利超过智慧与汗水付出,都会让自己良心不安,因为它是通过出卖良心与尊严换来的。

农之畔,工之器,商贾之肆,此以其财与力易之者也。此之所谓求利者亦有其具,不以其财,不以其力,以其廉耻易之而已。

于国于家,这在晚清都是一个惊世骇俗的结论。根据儒家理论、帝制要求,官员的基本职责是教化民众,至于办事,那是农民、工人、商人才做的事,将官员看成“办事员”,这叫目无官长。左宗棠对帝国官员职责定位,无疑是一次观念大革命。

左宗棠这些新思想怎么来的呢?

他本是内陆湖南的一个读书人,固守“耕读传家”,并无商业思维。他早年读杂书,习实学书籍,养成了技术理性思维,后来以农民的实在眼光观察社会,深得农人耕种的扎实。再后主政浙江、福建,才感受到工商文明与海洋时代的气息,两种思想碰撞,价值观念逐渐成型。

这是一种融农民的“朴实”与商人“平等”于一体的义利观。

左宗棠将它用于教导官员,更直接用来教育子女。

以新“义利观”教子

左宗棠教导官员与教育子女方法不同,背后的理念却一样。

从他教导官员的观念,可以从侧面看出他的家教思想。

左宗棠以“王道”治官,成绩出彩,首要一条,在他分清了官员的“义利”。

左宗棠认为:“利”既讲权利,也讲义务,即权利与义务对等,付出与回报相等,核心是等价交换。从政为官,则超越了利,进入“义”的层次。以“义利合一”作标准,官员的权利是代表民众,官员的义务是为民众办事,官员的价值在名垂青史。

官员怎么才能名垂青史?代表民众,为民办事,成就事功,事业垂世。身后名气,这是人所能取得的最大收益。这些收益事实都是社会给的。官员办事调动的资源,来自社会,用之于社会,自己付出的是什么?调配资源时的智慧与汗水。

根据“利”的等值原则,智慧与汗水付出越多,事功越大,官员名气越大。巡抚、总督年收入正常在4万两白银,超过普通民众家庭数千倍。怎么理解?这些金钱回报,是朝廷的恩赐,并不完全是个人劳动所得。官员如果还吝啬聚财,则属于贪婪。贪婪不是儒家文化教导出来的官员可以心安理得的。

根据这一“义利观”教育子女,左宗棠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既然每个人在社会的所得,全在个人的汗水与智慧付出,那么,个人真本事的大小、能力的强弱,才是决定个人社会地位的关键。

因为从道理上想清楚了这些,左宗棠着意锻炼后辈的真才实学,反对后人为应付科考而读书。

早在1856年正月二十七日,左宗棠就与侄子左癸叟写信表达了这一看法,他说:科举考试总在考八股,会写文章的人中了进士,没有真本事的人也中了进士;道德人格优秀的人才考上去了,品行恶劣的人也考了上去。今天社会正是需要真本事的时候,与其削足适履考个进士光宗耀祖,满足虚荣,不如埋头在家苦读实学,学到办事能力,不愁将来用不上。

左癸叟按照左宗棠的设计,后来被左宗棠选拔进浙江军营作文案,后被提拔做了地方官,成为左宗植三个儿子(左癸叟、左丁叟、左壬叟)中最优秀的一个。

对于自己四个儿子(左孝威、左孝宽、左孝勋、左孝同),左宗棠更加用心培养。为了打消儿子们“官二代”的特权思想,左宗棠有意安排他们去办一些资助贫困考生的事。

1868年闰四月十四日,左宗棠安排孝威从胡雪岩的阜康钱庄里取1000余两白银,专作资助回不起家的湖南籍考生的回程路费。

当时正逢捻军出没,京师来往马车稀落,只有一些不怕死的车马公司还在运营。车辆供不应求,车主趁机发“战祸财”,回一趟湖南,喊价在80两。要知道,左宗棠当年会试,两马一骡一仆,往返半年,全部食宿、车马费加在一起,也才百两。

一两白银到底相当于今天多少钱?当时湖南猪肉价格每斤50文,鸡蛋每颗2文,一两白银可兑换1620文。以肉价推算,约500块,以鸡蛋推算,约4000块,按物价折算,一文钱大致抵今天一块钱。

回不起家,就有饿死京城之虞。古人赶考因各种原因死在路上,是家常便饭。左宗棠自己就遭遇过一回“被死”。 1832年第一次会试期间,有同乡回湖南传闻,称左宗棠已经病死。周夫人忧思成疾,竟卧床不起,后虽证实是虚惊一场,但悬惊数月,从此落下终生病体。左宗棠深味赶考艰苦,给儿子在信中说:同乡下第寒士进京一趟太不容易,你见一个就应帮一个。回想我当年三次进京赶考,吃尽了苦头,受够了白眼,现在想起来还感到心酸。

他试图用行动让孝威明白,寒士与世家子弟虽然家境不同,但人格平等、机会均等,不能因为父亲是总督、钦差大臣,就感觉自己也高人一等,人最终要靠本事说话,自己的条件比别人好,利用这难得的条件学到本领,才是唯一的出路。

孝威的态度如何?似乎很不痛快。他的办法是消极对待。从胡雪岩的账号里提出1000两后,他并不亲自去,而委托一位湘潭籍考生代替自己去发钱,而这个考生左宗棠刚好认识,素来鄙夷其为人,孝威免不了又挨一顿批评。

孝威大概也想不通,一个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抠着手指头花钱的父亲,对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格外体谅,动辄花费上千两?

左宗棠这次教育效果并不如意,在于他这种“义利观”太超前。毕竟,19世纪中国是一个家族社会,家人都相信肥水不流外人田。左宗棠经常济困帮难,儿子逐渐不满,心生抗拒。

因为常年带兵打仗,无法身教,像这样通过书信手把手教导的时候,也不是很多。更多的时候,左宗棠通过言传,以家庭琐事,指点与引导儿子们。

以烦琐小事,教子平实

以家庭琐事教子,与左宗棠自身特点有关,也与他着意锻炼儿子具体的办事能力有关。

左宗棠人格立体多面,深入他的内心,初看如万花筒,细拣如百宝箱。随处打开,看到的几乎都是琐细。全然不见慷慨激昂,清一色归于平实、素朴。

左宗棠记忆力惊人,他不但装了一脑子中国地图,对隔年生活小事也全都记得。教导起儿子来,甚至还有点婆婆妈妈,不厌其烦。

1872年农历五月十二日,左宗棠给四位儿子写信,开头就关切地问:孝威,你的腰痛好了没有?还咳嗽吗?你二伯父左宗植最近死了儿子,自己又得了重病,我说过,你们在家平时要多过去关心他,安慰他,想方设法哄老人家开心。宽心话不一定真能起到什么作用,但能让老人暂时忘记病痛也好。何况,宽心话说不定真能起到一点作用呢,你们为什么不去试试?(“凡可博老人欢者,极力为之;或有时渐忘忧戚,亦未可知耳。”)还有,孝宽你上次背着我花了600两银子修理长沙司马桥那套房子,我早说了,浪费。你既然已经来信认错,我也就不再深究你的责任。你们的母亲去世已经三年,你们还能像母亲生前教导的那样,持家有方,友善亲邻吗?你们的庶母也已经老了,个人生活中有什么烦恼事,尽量不要打扰她,给她添堵。我呢,还是老样子,经常腹泻,好在我懂中医,自己开药方调理,保养见效,身体没什么大毛病,西北荒漠气候比不得江南水乡。但多喝点西北风,吃点沙尘苦,我还是能挺过去的。(“吾腹泻如常,幸尚耐苦。”)总之,“办一日事,尽一日心”,就是这样。

这种唠叨家常的话,出自军事统帅之口,多少让人意外。何况,“办一日事,尽一日心”,语气接近“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见不到半点激昂的影子。

左宗棠年轻时自比诸葛亮、仲长统,面对家人,他的风格更接近曹操。

作为三国大英雄,曹操性格立体多面,极具个性魅力。他既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雄浑大气,也不乏“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滕蛇乘雾,终为土灰”的哲学思考。但他死前遗嘱却让人大跌眼镜,内容琐碎,婆婆妈妈,不忍卒读。

曹操在遗嘱中这样对儿子们说:亲爱的孩子们,我已经接到阎王的邀请函,看样子活不了几天。我死之前,有几件事放心不下,这里要特别交代一下:家里还剩余一些香料,你们可以分给我的各位夫人;我死之后,她们没事干,没饭吃,你们就安排她们去学编草鞋丝带,拿到市场上卖,多少能赚点生活费,总比看着饿死好(“余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所为,学作履组卖也”);至于我做官获得的勋章和绶带,死后多少也算个纪念品,你们不要随便拿起来就给丢了;我穿过的华丽的衣服,能值好几个钱,这些个宝贝,你们最好找个地方好好藏起来,不要被人顺手牵羊给牵走了。如果藏起来还不放心,你们兄弟干脆分了算了。(“吾历官所得绶,皆着藏中。吾馀衣裘,可别为一藏。不能者,兄弟可共分之。”)

一世大英雄临死前不留豪言壮语,却为家里的鸡毛蒜皮磨磨唧唧,操碎了心。苏东坡看到这里读不下去,嘲笑曹操“平生奸伪,死见真性”。

以苏东坡评价曹操的标准看,左宗棠不但算不上英雄,连称男子汉都勉强。

深入生活中去看左宗棠,是个标准的管家婆。家事不分巨细,他不但全部记挂心头,时不时要拿出来絮叨,还指点儿子们怎么做家庭小事,儿子写信粗心弄出几个错别字,他能纠结上半天,最后不忘反复叮咛,不厌其烦说个一二,夜晚躺在床上还在想这事。

生活中的左宗棠因风格琐细,颠覆了文人墨客笔下的大英雄形象。其间巨大的落差证明,真正力救时艰的本色大英雄,也许并不都是诗人笔头想象的“大江东去”、“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那般气概。

民国早期军阀混战,文化界曾流行过一段短暂的“左宗棠热”。抗日战争时期,左宗棠的军事天才再次引起不少军人的兴趣,但《楚军纪事本末》流产,想研读也找不到教材,只能找来部分奏章作参考。左宗棠的家教风格在晚清同时代人物中实在太特殊,有学者深入研读后恍然悟出了一个道理:真正能成就历史伟业的大英雄,往往就是左宗棠这种类型。日常生活中像个管家婆,婆婆妈妈,絮絮叨叨,磨磨唧唧,让人感到几分慈祥,几分亲切;一旦大事临身,却能迅速果断,快刀斩乱麻。也就是说,左宗棠生活中像只麻雀,官场里像只啄木鸟,战场上像只雄鹰。

左宗棠为什么总记挂生活琐细?一则是在早年研究农学、地理时锻炼出来的思维方式,二则是在柳庄亲手种地时养成的习惯。毕竟,画中国地图必须细心,比不得画山水画,错一个地名,整张图都要重作;在柳庄种地,夏天少浇一次水,庄稼就烧坏了。关键还是,左宗棠天性“虑事太密”,习惯投心烦琐,一丝不苟,津津有味。

左宗棠不但是“细节决定成败”的实践者,还是“细节决定人生”的立论人。他自创一段名言:“粒谷必珍,富之本也;只字必惜,贵之原也;微命必护,寿之根也;小过必惩,德之基也。”换成白话说,要想发大财,必须珍惜最不起眼的每一粒谷;要想身居高位,必须珍惜口中笔下的每一个字;要想长命百岁,再渺小的生命也要加以爱护;要想道德圆满,对小过错也必须加以惩罚。

左宗棠考核官员,先叫他办小事。小事办不好,一定无能办大事。这一方法用到家教上来,左宗棠从来不像理学家那样在家书里大谈义理、天下、国家、道义,反倒颇有耐性教儿子们做小事。

最有趣的一例在1878年底,左宗棠计划退休回长沙。长沙司马桥住宅的邻居李氏将屋子卖给了左家。左宗棠将自己当成“装修师傅”,凭20年前的记忆,回忆邻居家的结构、布局,安排儿子做改修计划,对正室、大厅、客厅、夹室、住屋、厨房做出了规划设计图,隔空指挥,手把手教孝宽去操作。

1880年农历六月,在接到调令入京前夕,左宗棠还在写信给四子孝同,要他购买大包的红、白萝卜种子及天鹅蛋种子寄去新疆,称“此间地脉甚厚,种蔬最妙”。

今天新疆产的鳝鱼,据说也是左宗棠当年安排家人从湖南带种苗去的,只是新疆人将它当成蛇,当地人有很多至今仍不敢吃。

左宗棠这些不避琐细的教子举动,在当时根本看不出作用。但百年后,历经数代,效果显现,孙辈读到他遗下的家书,感慨唏嘘,奉为家宝,严格遵行。

引导后人专注琐细实事,效果至少有三:一是锻炼了后人的动手能力,二是培养了子孙办实事的兴趣,三是避免后人将时间、精力花费在养狗斗鸡、抽烟赌宝、提笼架鸟上。

这也是湘阴左氏能够从左宗棠这一代起成为旺门大族的一大原因。

湘阴左氏兴盛的根本原因,在于左宗棠系统总结、提升了祖辈500多年传下的家教,并将它光大,形成风气,影响后人。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560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