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左宗棠——治天下之乱,要害在救人心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6-08 20:58:46 0


左宗棠因自身缺点常遭人攻击,他看人才的眼光,与主流求大求全的“德才兼备”也不一样。左宗棠判断人才,眼光特别宽容,在他看来,人才很简单,就是某个方面的素质符合时代需求的人而已。

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办事方法,离不开时代大环境。辨别人才者,首先需要看清自己所处的时代,知道自己需要具备什么素质的人。

左宗棠自身与晚清特点及时代需求,一气贯通,血肉交融。

1840年,英军凭坚船利炮,敲开中国东南大门。 28岁的左宗棠正在中国内陆的湖南安化小淹陶澍故宅做家庭教师,辅导女婿陶桄功课。但远隔千里的左宗棠详知第一次鸦片战争,反应十分强烈。

西方各国带来的不只是商品与利炮,还有与中国农耕文化迥异的工商业文明,以及一整套价值观。海战失利,清政府被迫按照工商规则,开港通商。商业冲击下,本土价值体系受到冲击,地方官吏、地主受利益驱使,视道德约束如无物,大规模兼并土地,传统农村经济开始受到破坏。加上帝国腐败日趋严重,社会自治能力日益荒疏,各地农民、游民乘机起事,社会危机四起。

处江湖之远,左宗棠探寻解决“外侮内忧”的方法。

他首先要找到乱象根源。

站在孔孟儒学角度,左宗棠分析时事,认为造成混乱时局的直接原因,在官吏腐败。因为官吏腐败,真正的人才,并没有进入官场。人才为什么会被埋没?因为社会人心不正。社会人心为什么不正?因为社会浮躁,人们每天忙于追名逐利,不学无术,对圣贤之道,传统文化,漠然置之,既不学习,也不实行。

天下之乱,由于吏治不修;吏治不修,由于人才不出;人才不出,由于人心不正。此则学术之不讲也。

民间底层生活经验与书本知识的启发,让左宗棠认为,当今国家与社会的病根在“心术”。官吏腐败,民众自私,全因人心不正造成。解决的唯一办法,只能通过学术来正人心。

“心术”一词,源自《管子·七法》。它包括六个方面,所谓“实也,诚也,厚也,施也,度也,恕也,谓之心术”。“凡此六者,皆自心术生也”。《汉书·礼乐志》进一步阐释:“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而动,然后心术形焉。”

“心术”说简单了,即“人心的能力”。

“人心的能力”应感而动,有好有坏,有正有邪。对应地,“心术”有好有邪,有善有恶。如何规范人心中的坏与邪,使它朝着正与善的方向走?

古今中外思想家、政治家都在竭尽心智找答案。

佛教的解决方法是站在消极角度,主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自觉”与“劝善”,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并不能完全解决现实社会众多问题。

左宗棠站在儒学角度,着眼于“人心的能力”与“人的行动效果”,思考得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认为关键在通过文化教化,让每一个人都做到“心诚”。

造物所忌者巧,万物相感以诚。

依照这一价值原点,左宗棠带兵打仗与为官治事,便以“心术”为准则,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

然而,“心术”与“道德”一样,是个大而空泛的概念。左宗棠怎么将它转化为细致到可量化考核的标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560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