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十六国风云——三分天下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3 10:47:19 0


从偶像到呕吐的对象

冉闵死了,但太阳还是照常升起,黄河依旧向东奔流,历史的车轮也仍然在滚滚向前。

解决了冉闵这一劲敌,鲜卑人南下的步伐显然已经不可阻挡。

不过,看上中原这块土地的,并不仅仅只有北方的前燕,南方的东晋也觊觎已久。

公元352年3月,也就是在廉台之战前夕,被东晋朝廷委以北伐重任的殷浩在观望了整整两年后,终于出手了。

他任命淮南太守陈逵、兖州刺史蔡裔为前锋,安西将军谢尚、北中郎将荀羡为督统,率军进驻寿春(今安徽寿县),正式宣布出兵北伐,打算趁冉闵北上、中原空虚的机会,一举攻占许昌(今河南许昌)、洛阳。

在这支东晋北伐军中,还有一支特殊的队伍——羌人领袖姚襄和他麾下的数万羌兵。

姚襄是前不久刚刚投靠东晋的。

在后赵最后一位君主石祗死后,一直效忠石氏的姚弋仲在滠头(今河北枣强)的处境也变得非常艰难,他深知仅凭自己的力量,很难在前燕和冉魏的夹缝中生存,不得不开始寻找新的靠山。

经过再三考虑,他决定投靠东晋。

然而当时73岁的他已经病重卧床,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只好把世子姚襄和其余几十个儿子都叫到了身边。

史载姚弋仲有42个儿子,姚襄是其第五子,时年22岁,也就是说,姚弋仲人老性不老,老而弥坚,竟然在52岁以后还生了37个儿子,如果史书记载没错的话,世界老年组生子冠军非姚弋仲莫属,汇仁肾宝的代言人也非他莫属!

扯远了,还是回到姚弋仲的病榻前吧。

姚弋仲使出最后的力气,苦口婆心地对儿子们说:石家待我不薄,我本想为他们尽力,可如今石氏已灭,中原无主,自古以来没有戎狄做天子的,我死之后,你们应立即归附东晋,千万不要干不义之事!

说完这句话不久,他就去世了。

其子姚襄继领其众。

按照常理,姚襄作为姚弋仲的第五子,非嫡非长,世子之位不可能轮得到他。

但他出众的能力,使这些所谓的常理全都成了浮云。

姚襄不仅长得高大英俊,相貌堂堂,而且天资聪颖,自幼即以雄武多才而著称,在他年仅17岁的时候他就已经深得部众的爱戴,拥有无数死忠粉丝,很多人都向姚弋仲请求立他为世子。

姚弋仲本来没有答应,可是每天居然有上千人来向他请愿:立嫡立长规矩必须破,世子之位姚襄必须坐。

迫于广大群众的巨大压力,最后姚弋仲只好同意。

父亲死后,姚襄率领全部部众6万户离开了河北这块是非之地,一路南进,在碻磝津(今山东茌平)休整了一段时间后,又掉头向西进发,来到了荥阳(今河南荥阳)。

显然,姚襄的意图是与前秦争夺关中。

这当然不符合姚弋仲的遗言,但却代表了姚襄这个少壮派的心声。

毕竟,他和他的部下老家都是西北人,回归故土是他们的共同愿望,而且在心比天高的姚襄眼里,前秦苻氏并不见得比自己强多少,他们完全有可能战而胜之。

不过,理想虽然如此理想,现实却是如此现实。

雄心勃勃的姚襄初出茅庐就遭到了当头一棒。

在洛阳附近,他们遇到了前秦军的阻击。

一场恶战下来,羌军大败,死伤无数,就连姚襄自己也因战马被流矢射死而身陷险境,幸亏其弟姚苌拼死救助,才侥幸脱险。

西归无望,走投无路,万般无奈,姚襄只好率部南下,投降了东晋,被东晋政府安置在了谯城(今安徽亳州)。

姚襄风度翩翩,博学善谈,在江东士大夫中颇受欢迎,尤其和安西将军谢尚关系相当不错。

这次,姚襄也率本部兵马和谢尚一起出征。

按照计划,谢尚、姚襄的首要目标是许昌。

事实上,之前割据许昌的原冉魏豫州牧张遇本来已经归附了东晋,只是后来由于对待遇感到不满,一怒之下又叛归了前秦。

听说晋军来攻,张遇连忙向长安求救。

前秦主苻健派其弟东海王苻雄、侄子平昌王苻菁率两万步骑前去救援。

秦、晋两军在许昌附近的诫桥大战了一场,结果前秦军大获全胜,歼灭晋军一万五千人。

战后,前秦军将张遇的部队以及许昌附近的百姓5万多户全都迁到了关中。

而谨慎的殷浩在得知谢尚兵败的消息后,也不敢再进军,退兵回了寿春。

殷浩的第一次北伐就这样草草结束了。

不过,对东晋来说,这次出兵也不能算是毫无收获。

他们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传国玉玺——之前由于没有玉玺,东晋皇帝甚至被人戏称为“白板天子”,其正统性也因此而备受质疑。

传国玉玺相传是秦始皇以和氏璧刻成,历经秦、汉、魏、晋四朝,西晋灭亡后相继为前赵、后赵、冉魏所得。

东晋就是从冉魏手里拿到玉玺的。

话说在冉闵廉台兵败后,慕容俊趁热打铁,立即派慕容评等人率军南征。

燕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很快就包围了冉魏国都邺城,之后又不断增兵。

冉魏太子冉智和大将军蒋干无力抵抗,只好闭门固守。

由于军粮极度短缺,邺城内再度发生了人相食的惨剧——当初被石虎精挑细选掳掠入宫的数万漂亮宫女,竟然全部被饥饿的冉魏士兵吃到了肚子里!

这种行为实在是令人发指!

到了这种靠吃人活命的地步,蒋干当然没有什么守住城的信心了,但他又不愿降燕,便派人到东晋请求救援。

当时东晋将领戴施正奉谢尚的命令进军枋头(今河南浚县),在接到求援信后便向蒋干索要传国玉玺。

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舍不得玉玺求不来救兵,蒋干一咬牙,把玉玺送了出去。

不过,即使是晋军主力来援,也未必是前燕军的对手,何况是这么一支小小的偏师?

没过多久,邺城就陷落了,戴施、蒋干等人狼狈逃回东晋,而冉魏皇后董氏、太子冉智等人则都被燕军俘获,送到了蓟城。

冉魏就此灭亡,立国仅两年半的时间。

攻下邺城后,尽管北方各地还有一些残余割据势力,但已经没人可以与前燕相抗衡了。

慕容氏几代人入主中原的梦想,终于在慕容俊的手上变成了现实!

公元352年11月,在群臣的拥戴下,慕容俊正式登基称帝。

此时恰好有东晋的使臣出使到了蓟城,慕容俊趾高气扬地对使者说:你回去告诉你们家天子,如今中原无主,我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推举,已经当了皇帝了!

对慕容俊的所作所为,东晋朝廷虽然非常不爽,但也没有什么办法——毕竟如今的前燕兵强马壮、风头正劲,想和它过不去,除非你自己不想过下去。

柿子要拣软的捏,青菜要挑嫩的吃,包括东晋北伐军统帅殷浩在内的很多朝臣把自己的对手定位在了前秦身上。

在他们看来,就像一个人考试靠投机取巧得了高分并不代表他有水平一样,苻氏靠乘虚而入得了关中也并不能说明他们有多强,更何况此时前秦立国还不到两年,立足未稳,人心未附,根基未深,应该比前燕要好对付得多。

正因为如此,尽管不久前刚刚败在了前秦手里,但殷浩并不服输,回去后他就积极筹划再次北伐,目标还是前秦。

此时前秦的形势的确很不乐观。

除了前方的东晋和前燕两大劲敌,位于它西面的前凉和割据秦州(今甘肃天水)的原后赵将领王擢也在时时威胁着它的后院。

攘外必先安内,攘前必先安后,这个道理,苻健当然是懂的。

公元352年年底,他派其弟苻雄率部西征,讨伐王擢。

王擢不敌,狼狈逃奔前凉。

随后,苻雄并没有班师回长安,而是驻于长安和秦州之间的陇东(今陕西陇县),以兼顾东西两面。

一个人身兼董事长总裁销售总监采购经理财务主管出纳行政迎宾保洁食堂大妈于一身,说明这个单位肯定规模很小;苻雄这一支部队却身负多个方向的作战任务,可见此时前秦这家新开办公司的实力还是很弱的,无论是精兵还是强将都极为有限。

雪上加霜的是,此时前秦的内部还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动乱!

这还要从不久前从许昌归顺的降将张遇说起。

估计是张遇的后母长得比较漂亮,苻健一见她就迈不开腿了,当即将其纳为妃子,有了这层关系,他便经常亲切地把张遇称作干儿子。

没想到张遇却将此视为奇耻大辱,见前秦重兵在外,长安空虚,便联络了关中地区的一帮汉族豪强,准备和他们里应外合,推翻前秦。

尽管张遇很快就事败被杀,但那时没有报纸电视,更没有微博微信朋友圈,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信息传递极为不便,因而那些地方上的豪强根本不知道张遇已经完蛋,还是按照约定在池阳(今陕西泾阳)、鄠县(今陕西户县)、雍城(今陕西凤翔)、司竹(今陕西周至)等地纷纷起兵。

一时间,关中各地乱成了一锅粥。

一直在关注着前秦局势的东晋北伐军统帅殷浩从中看到了机会。

事实上,他之前就曾派人暗中出使前秦,重金引诱前秦重臣梁安、雷弱儿,让他们刺杀苻健,并许诺在事成之后将关中之地封给他们。

如今听说关中大乱,殷浩以为雷弱儿等人已经动手了,当即决定再度出兵北伐。

公元353年10月,他以姚襄为前锋,率军7万从寿春出发北上。

这次殷浩自认为找到了一个好时机,踌躇满志,志在必得,秋风得意马蹄疾,没想到却马失前蹄,再次摔了个大跟头——甚至比上次还要惨得多!

上次至少还和前秦军真刀真枪地干过一仗,这次却是在距离前秦军还有千里之遥就灰溜溜地败回来了!

难道是苻健会传说中的隔空打人?

当然不是。

殷浩是败在了自己任命的前锋姚襄手里!

这是怎么回事呢?

姚襄为什么要这么干?

按照《晋书·姚襄载记》和《资治通鉴》的记载,这事是这样的:

由于姚襄的名声极大,殷浩对他非常忌惮,多次派遣刺客暗杀姚襄,但这些刺客都是只见了姚襄一面就被其所折服,不仅没有杀他还以实情相告。

殷浩见谋刺不成,又派将军魏憬率军去偷袭姚襄。

姚襄为了自保,被迫反抗,斩杀魏憬。

由于殷浩屡次三番无缘无故地要害姚襄,姚襄无奈只好起兵造反。

但我觉得,这种说法显然经不起推敲。

且不说殷浩是否真的会仅仅因为姚襄有名就会去杀他,更不去质疑他是否真有这种神话般的魅力,单只说一点:

既然殷、姚两人之间的矛盾已经如此尖锐,视若仇敌,势同水火,甚至已经三番五次地兵戎相见,为什么殷浩还会毫无防备地让他做自己的先锋,难道他真的是脑子进水了生锈了又被驴踢了还被门夹了?

而《晋书·殷浩传》的记载则完全不同:

冉魏降将魏统去世后,其弟魏憬代领其众,姚襄找了个借口将魏憬杀死,并吞并其部队。

这引起了殷浩的警觉,但城府很深的他表面上却依然不动声色,只是把姚襄改任为梁国内史,将其从谯城(今安徽亳州)迁到了离东晋权力中枢建康更远的梁国(今河南商丘)。

姚襄也意识到了殷浩对他的猜疑,之后只要他的手下有想投奔殷浩的,都被他杀掉。

这让殷浩对其更加提防,从此心里便有了除掉姚襄的想法。

此次他之所以任命姚襄为前锋,很可能是借刀杀人之计——让姚襄去战场和前秦死磕,消耗掉他的实力,就像蒋介石让张学良率东北军去陕北剿共一样。

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显然更为可信。

姚襄是个有野心的人,从来都不甘居人下,他的降晋本来就只是迫于无奈的权宜之计,因此他在入晋之后,便在淮河两岸开垦屯田,训练将士,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在羽翼丰满时脱离东晋,称雄一方。

为了扩充自己的实力,年轻气盛的他做出袭杀魏憬这样的事来,其实一点也不令人奇怪。

两人因此而产生了矛盾,但并未撕破脸——尽管暗里互相使绊子,当面却依然好得像一家子。故而殷浩自认为姚襄会接受自己的任命。

然而,他还是低估姚襄了。

作为一个经历过血雨腥风的人,姚襄怎么可能不明白殷浩的用意?

他当然不会上这个当。

在接到北伐的命令后,姚襄不但没有北上,反而率军埋伏在了山桑(今安徽涡阳),偷袭殷浩的部队。

殷浩显然没预料到会遭到自己人的伏击,一时间猝不及防,被打得落花流水,损失一万余人,所带的辎重粮草也全都落入了姚襄手中。

心高气傲的殷浩怎能忍受得了这个气,便又派部将刘启等人率军攻打姚襄,却再次被姚襄击败。

之后,姚襄进占芍陂(今安徽寿县南),不久又转到盱眙(今江苏盱眙),在那里,他自行任命官员,并大力招募流民,部众达到7万余人,声势大振。

与此同时,他还向建康派出使节,对殷浩兴师问罪,把自己反叛的责任全部推到了殷浩头上。

见姚襄如此咄咄逼人,东晋朝廷大惧,连忙任命姚襄的老朋友谢尚为都督江西淮南诸军事,驻于历阳(今安徽和县),以防备他渡江进攻江南。

连年北伐,不仅寸功未建却反而生出这样的事端,不仅没有平定外敌却反而搞出了内敌,殷浩的表现,在人们的心目中,恐怕打负分都嫌太高!

一时间,殷浩成了众矢之的,名誉扫地,灰头土脸,当年万众瞩目的偶像如今沦为了大家呕吐的对象,当年万人崇拜的奇才如今被视为了百无一用的废柴!

如果说两年前在欢呼声中上任的殷浩像网店的模特图一样光鲜夺目,那么现在的殷浩就是某些买家秀——真实,却让人实在是不敢恭维!

眼看殷浩就要被滔天的口水淹死,桓温不失时机地给了他最后的一击。

公元354年正月,桓温上书弹劾殷浩,指责他祸国殃民,请求将其废黜。

此时朝野上下都对殷浩怨声载道,民愤极大,谁还敢再偏袒他?

朝廷无奈,只得将殷浩废为庶人。

桓温北伐前秦

殷浩的失败,不仅使东晋白白浪费了3年的时间,白白浪费了入主中原的宝贵时机,还使得东晋朝廷控制的中央军损失惨重,之后再也没有实力与坐镇上游兵强马壮的桓温相抗衡。

此时东晋的局面,按照《晋书》的说法就是:自此内外大权一归温矣——从此,朝廷内外的大权全都集中在桓温手里了。

不过,桓温也知道,作为一个坐镇荆州的地方实力派,想要彻底控制中央政府,唯有进一步增加自己的声望,而北伐是当时的民心所向,毫无疑问是最好的途径。

更何况,这几年桓温尽管引而不发,却一直在大力呼吁北伐,迫使朝廷不得不派出褚裒、殷浩等人,不得不做出北伐的姿态,如今殷浩被免职,他自然成了众望所归的北伐统帅,当然要拿出行动来,否则,岂不是打自己的脸!

这年二月,也就是在殷浩刚刚被废几天后,桓温就率步骑4万从江陵(今湖北荆州)出发,踏上了北伐的征途——目标当然还是那个被视为软柿子的前秦。

桓温的进军路线是,先到襄阳,再从均口(今湖北丹江口)沿丹江(汉水的支流)河谷逆流而上,水陆并进,直趋关中东南的门户武关(今陕西丹凤)。

除此以外,他还安排了一支偏师,由梁州(今陕西汉中)刺史司马勋率领,出子午道(就是三国魏延想走的那条穿越秦岭的谷道),骚扰前秦的西面。

在桓温的指挥下,晋军的进展颇为顺利,一路势如破竹,在轻松拿下武关后,接着又相继攻下了上洛(今陕西商洛)、青泥(今陕西蓝田南)等地。

与此同时,一直奉东晋为宗主国的前凉也派后赵降将王擢率军东进,攻打陈仓(今陕西宝鸡),与晋军相呼应。

三面受敌,十万火急,前秦遇到了自成立以来最大的危机!

苻健别无选择,只有殊死一搏。

他派太子苻苌、丞相苻雄、淮南王苻生(苻健第三子)、平昌王苻菁、北平王苻硕(苻健第六子)等人率5万精锐赶赴峣关(今陕西蓝田),要求不惜一切代价,必须挡住桓温!

峣关又称蓝田关,地处秦岭北麓,是从东南方向进入关中的最后一道关隘,越过此关即是无险可恃的关中平原。

秦晋两军在这里展开了一场大战。

一方要求胜,一方要求生;

一方是寸土必争,一方是寸土不让。

战斗自然是异常惨烈。

前秦淮南王苻生尽管是个独眼龙——自幼就瞎了一只眼,却极为骁勇,此战中他单枪匹马,率先冲入晋军阵中,连斩晋军两员大将,死在他手下的士兵更是不计其数。

《三国演义》中赵子龙在长坂坡杀了个七进七出,苻生更厉害,居然是十进十出,视战场如游乐场,视敌人如稻草人,重型坦克般在晋军阵中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

然而,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一个富翁并不能决定整个城市的经济水平,一员猛将也无法左右整个战役的胜负结果。

尽管苻生无比勇猛,但晋军还是在桓温的亲自督战下,拼力死战,气势如虹,逐渐占据了上风。

此役最后以前秦军失利、峣关丢失而告终,太子苻苌还被流矢所中受了伤。

与此同时,桓温的弟弟桓冲也在蓝田以西的白鹿原击败了苻雄统率的另一支前秦军。

败讯传来,苻健大惊,只好咬咬牙把手里最后的3万精兵也都悉数派了出去,与败退下来的苻苌所部会合,在长安城南驻防,自己身边只留下6000名老弱残兵,退守长安内城。

但桓温并未乘胜直捣长安,而是率军驻于灞上(今陕西西安市东),同时遣使四处招抚。

长安附近的各郡县纷纷来降。

此时距西晋灭亡还不到40年,关中百姓尤其是中老年人对晋朝还有很深的感情,他们杀猪宰羊,争先恐后地迎接慰劳晋军。

晋军所到之处,都受到了无数男女老少的夹道欢迎,很多老者甚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没想到这辈子居然再次看到了朝廷的军队!

王猛扪虱而谈

桓温在灞上一住就是两个月。

在此期间,他遇到了一位奇人——王猛。

王猛是北海剧县(今山东寿光)人,家世寒微,为了糊口,很小的时候他就开始走街串巷,贩卖畚箕。

那时的他,似乎和其他的穷二代并没有什么不同,也许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饱饭,然后娶隔壁村卖豆腐的李寡妇之女为妻,然后生下王大、王二……

但后来发生的一次奇遇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那次,他到洛阳卖货,碰到了一个买畚箕的人,不过那人身边没带钱,要王猛帮他送货上门,然后货到付款,看对方出的价挺高,王猛答应了。

走了没多久,王猛眼睛一眨,突然发现自己到了一片深山之中。

山间有一条小溪,小溪的旁边有一片草地,草地的后方有十几名童子,童子的中间有一张胡床,胡床的上面有一个老者。

此人白发苍苍,白髯长长,白衣飘飘,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

有人引王猛进前拜见。

王猛哪敢不从,正准备下跪,没想到那个老者却笑着阻止了他:王公,你怎么能拜我啊!

王猛大吃一惊,不,是受宠若惊——他早已习惯了被人轻视、鄙视、漠视、无视,根本想不到会被人重视;他早已习惯了被人叫小子、小儿、小孩、小王,根本想不到会有人会尊称他为公!

“王公”,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对王猛来说,却不亚于一声惊雷,唤醒了他心中沉睡多年的雄心!

接下来的事,王猛已经记不大清了,只记得老者以10倍的价钱买下了他所有的畚箕,又派人客客气气地送他回去。

等出了山,王猛回望来路,才发现刚才那座山,竟然是距洛阳百里之遥的嵩山!

看起来,这似乎有点像《史记》中“张良进履”的山寨版——所不同的是张良出身贵族,那位黄石公老人要打压他的傲气;而王猛起于贫贱,这个白胡子老人要激励他的志气。

尽管这事言之凿凿地记载在《晋书》等正史中,但我在我看来,它应该就和我们这里很多美食都把由来追溯到“乾隆下江南”的故事差不多——只是为了美化而编造的传说而已,当不得真。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和少年时相比,成年后的王猛似乎像换了个人一样。

在卖畚箕之余,他开始发愤读书,尤其是兵书,很快就大有长进。

不过,尽管他长得姿貌魁伟,又博学多才,却不拘小节,对仪表穿着之类的小事却毫不在意,衣服上的灰尘经常多得足以让一粒菜籽生根发芽,因此,他还是常被人耻笑,但他本人却对此怡然自得,完全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在我的想象中,那时的他应该和老版电视剧《济公》里的形象差不多: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衣服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

后来王猛曾经游历后赵国都邺城,在那里他饱受白眼,只有侍中徐统认为他是个人才,想征召他担任功曹(郡守的佐吏),王猛当然不会接受——这个只有3厘米深的小水坑,怎么可能容得下自己这条蛟龙?

之后,王猛一直隐居于华山。

桓温入关后,30岁的王猛终于走出了华山。

他要会一会这个威名赫赫的大人物。

穿着一身粗布衣服,怀着一腔冲天激情,带着一脑子奇思妙想,他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桓温的军营。

见到桓温后,王猛一面纵论时事,一面旁若无人地随手从自己怀里抓出虱子,再将其掐死。

谈笑间,虱子灰飞烟灭;言语中,灵感四处喷溅。

这就是成语“扪虱而谈”的来历,这也是专属于王猛的传奇!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千载之后,似乎也只有世界杯冠军教练勒夫边吃鼻屎边指挥球队作战的那一幕,算是勉强有一点点这样的味道。

这种邋遢的从容,这种不羁的风采,很快就折服了向来眼界甚高的桓温。

桓温对王猛赞叹不已——此人不仅见解独到,而且气度不凡,绝非常人可比!

就这样,两人交谈甚欢,不觉已到半夜时分。

最后,桓温抛给了王猛这么一个问题:我奉天子之命,率10万精锐,为百姓仗义讨逆,但三秦豪杰却没人前来归附,何也?

王猛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桓公你不远千里,深入敌境,长安城近在咫尺,但你却始终没有渡过灞水,百姓不知道你心里的想法,所以不来。

桓温沉默了。

因为这正好说中了桓温的心事。

这么久的时间,他一直在灞上逡巡不进,当然是有原因的。

为什么呢?

有些学者说桓温之所以不急着攻打长安,是因为他北伐只是为了赢取名声,作为夺取政权的资本,并没有灭秦的决心。

但在我看来,事实也许并非如此,因为,桓温如能一举灭掉前秦,收复关中,他的威望岂不是更大,捞取的政治资本岂不是更足?

我个人认为,桓温这么做,也许真正的原因应该是兵力不足。

由于东晋内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虽然北伐的呼声很高,但支持桓温的人却极少,他真正能动用的,只有自己所统辖的荆州一地的兵马。

尽管他对外一直声称有10万大军,但实际上却只有区区4万,与前秦军相比,在兵力上显然有一定的劣势。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野战,也许桓温还有获胜的可能,但想要攻下长安这样的坚城,实在是不太现实。

因此,向来用兵谨慎的桓温便驻军在灞上,期待着三秦各地的豪杰能群起响应,自己再与他们合兵攻取长安。

然而,这个愿望落空了。

尽管有很多郡县送来了降表,但真正出兵相助的,却一个都没有。

这些苦衷,他当然不可能对王猛讲。

所以,他只能无语。

整整过了10支烟的时间后,他才回过神来,对王猛说了这么句话:江东无卿比也——江东没有像你这样的人才啊。

随后他任命王猛为军谋祭酒(高级参谋)。

而就在桓温在灞上停滞不前的时候,苻健却并没有闲着。

他按照“先易后难,各个击破”的原则,先是派丞相苻雄率7000精锐在子午谷击败了司马勋,暂时解决了腹背受敌的危险,接着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后,又开始把进攻的矛头指向了灞上的晋军主力。

5月下旬,苻雄等人率前秦军全部精锐和晋军在白鹿原再次展开了一场大战。

同样的地点,同样的对手,但结果却和两个月前大不相同。

这次,获胜的变成了前秦军。

晋军的战斗力之所以大不如前,最重要的原因,是粮草供应出了问题。

事实上,由于东晋内部的掣肘和交通运输的不便,桓温早就考虑到粮草会是自己的短板,因而制订了因粮于敌的策略,打算靠收割关中的麦子作为自己的军粮。

不过,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桓温能想到的,苻健当然也能想到——他在退守长安之前就命人把田里的麦苗悉数割掉了,坚壁清野,留给桓温的,只有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

从出征到现在已经3个多月了,眼看战事不利,军粮又将尽,桓温不得不下令退兵。

6月1日,晋军带着关中百姓3000多户开始向东撤退。

临行之前,他不仅赐给王猛华车良马,还加封他为督护,再三邀请他跟随自己到江南发展。

但王猛拒绝了。

据史书记载,拒绝的原因是这样的:

在得到桓温的邀请后,王猛有些犹豫,便回到华山,咨询了他的师父。

正是其师父的一句话让王猛最终选择留在了北方:你与桓温岂能同朝为官?留在这里,你自然会得到富贵,何必舍近求远呢?

对王猛来说,这样的选择显然是非常明智的。

毕竟,再好的种子要想生根发芽,也需要合适的土壤,以他极其卑微的出身去极其重视门第的东晋,相当于把水稻秧苗插在旱地里——肯定是没有任何前景的。

不过,对王猛来说,这次的出场只不过是一次短暂的客串,他下一次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还得等到两三年后,那时他将是闪耀全场的绝对主角!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1272.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