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十六国风云——苻坚登场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3 10:47:14 0


传说中的独眼暴君

现在,让我们先把目光转到长安城中。

得到桓温退兵的消息后,苻健立即命太子苻苌追击晋军,颇有斩获,接着又派苻雄率部西征,在陈仓击退了前凉的军队。

前秦的危机终于彻底解除。

但苻健并没有感到轻松。

因为他还没来得及庆祝胜利,一个又一个坏消息,就如除夕夜的爆竹声一样接连不断地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先是丞相苻雄在军中病死。

苻雄不仅是他的弟弟,更是他最为倚重的左右手——他经常对人说:元才(苻雄的字)是我的周公啊。

自从前秦建国以来,苻雄就是前秦帝国的超级救火队员,哪里最紧急,他就出现在哪里,南征北战,东击西讨,连一天都没有休息过,这一段时间更是忙得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没有,仿佛转速高达8000转的汽车发动机——早就过了红线,几乎到了极限。

如果一台发动机一直这样不停地超负荷运转又不做任何保养,它一定迟早会熄火,人当然也是如此。

在击退前凉军后,苻雄又马不停蹄地踏上了平叛的征途,在半路上,他猝然而逝。

苻健闻之,悲痛万分,甚至哭到呕血:难道上天不想让我平定四海吗?为什么这么早就夺走了元才的生命!

苻雄死后不久,太子苻苌也去世了。

苻苌在和晋军作战时受了箭伤,当时似乎并无大碍,没想到几个月后却旧伤复发而死。

这次,除了悲伤2.0以外,苻健还不得不考虑一个大问题:新太子该立谁?

最终,苻健选择了第三子苻生。

除了苻生之前在和晋军作战时立下了大功,更重要的是,苻健比较迷信,当时流行的谶文中有“三羊五眼”4个字,他认为苻生是个独眼龙,正好应验了此句话,便不顾皇后强氏的反对,坚持立苻生为储君。

也许是弟弟和长子的相继去世给苻健的打击实在是太大,在苻生成为太子后不久,他就病倒了。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人虽病而祸不停,在病床上苻健依然不得安宁。

苻健的侄子平昌王苻菁趁着皇帝病危之际,带兵杀入东宫,打算杀掉苻生自立。

然而他的情报工作做得实在太差,此时苻生正在皇宫侍疾,根本就不在家,苻菁扑了个空。但造反这事是条单行道——上了这条路就不可能掉头,他只好一不做二不休,诱骗部下说皇帝已经死了,硬着头皮前去攻打皇宫。

此时苻健的表现完美诠释了“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这句话的意义——之前他已卧床不起多日,但闻之此变后,他居然强撑着病体站了起来,随后带着护卫登上了宫城的门楼。

见了皇帝,叛军马上就一哄而散。

梦想称孤道寡的苻菁如今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只好乖乖地束手就擒,随后被杀。

不过,就如兴奋剂虽然可以临时提高人的体力却对身体有严重的危害一样,苻健这次体内超常分泌的肾上腺素虽然让他暂时创造了奇迹,却也极大地损害了他的健康,此后他的病情便迅速恶化。

他自知不久于人世,便颁下遗诏,以太师鱼遵、丞相雷弱儿、太傅毛贵、司空王堕、尚书令梁愣、左仆射梁安、右仆射段纯、吏部尚书辛牢等8人为顾命大臣,受任辅政。

可是,临死前他却又把苻生叫到床前,叮嘱儿子说:六夷酋帅和辅政大臣,如果有谁敢不听你的命令,你就应该把他们铲除。

这两个命令,看起来就像是一边要让人跳舞一边却同时又要把他的手脚绑起来——根本就是自相矛盾啊。

可想而知,此时苻健的心情有多么的纠结——一方面,他对年轻的苻生并不放心,所以要尽可能地多设几个辅政大臣,另一方面,他对这些异姓大臣更不放心,毕竟,连自己的亲侄子都会背叛自己,何况这些外人呢?

公元355年6月15日,苻健带着满腹的疑虑和不安离开了人世,时年39岁。

21岁的苻生随即登基,成为前秦帝国的第二任皇帝。

史载苻生从小就是个性情暴烈的犟孩子。

由于天生就有一只眼睛失明,他没少受到别人的嘲笑,就连祖父苻洪也不例外,有一次对他开玩笑说:我听说瞎眼里是流不出眼泪的,是吗?

没想到小苻生听了,居然马上用刀在自己那只瞎眼里使劲乱刺,顿时血流如注,热血盈眶。

那一瞬间,他的瞎眼在滴血,他的好眼在喷火,他的嘴巴则发出了这样的怒吼:你看,这难道不是眼泪吗?

苻洪被这个熊孩子的极端行为激怒了,便拿鞭子抽他。

苻生高声大叫:我天性不怕刀枪,却不耐鞭打!——言下之意是,你要么就干脆用刀枪杀了我,拿鞭子打我算什么本事!

苻洪更加恼火:你以后要是不改这种坏脾气,我就把你贬为奴隶!

但苻生的口气却依然像茅坑板上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那我可不就和石勒一样了!

当时还是后赵石虎统治时期,苻生居然张嘴就敢直呼后赵高祖石勒的名字,毫不避讳,如果让外人听见,这还了得!

苻洪吓坏了,连忙把苻生的嘴巴捂起来。

随后,他找到了苻健:你这个儿子狂悖无比,大逆不道,应该早点除掉他,否则,等他长大后必然会坏了我们家的大事!

父亲的话,苻健本来不敢不听,但其弟苻雄却劝阻他说:孩子还小,长大了自然会改,何至于现在就这么做!

苻生这才得以活了下来。

也许正是那股天生的狠劲,让长大后的苻生有了万夫不当之勇,他力大无穷,能徒手杀死猛兽,走路快如奔马,无论是骑射还是击刺,均冠绝一时,在战场上他经常身先士卒,为前秦建了不少功勋,也为自己赢得了继承人的位子。

苻生上任后的第一个举动,就充分显示了他的与众不同之处。

按照规定,为表示对先皇的尊重,新皇帝登基这一年仍应使用之前的年号,必须要等到第二年才能改元。

但苻生是什么人?

乳臭未干的时候,他就敢蔑视祖父的权威,现在当了天子,当然更是要无视一切规矩——他在继位的同时就悍然宣布改年号为寿光。

大臣们联名上书,说这不合礼仪,请求他收回成命。

苻生勃然大怒,立即下令追查此事的幕后主谋,结果很快查出是8位顾命大臣之一的右仆射段纯。

苻生毫不犹豫地将其处死。

两个月后,有人上书说:天象显示,不出3年,会有国丧和大臣惨死的情况出现,陛下唯有积德行善才能避免。

毫无疑问,上书者的本意是要让苻生积德行善,以争取免灾。但如果符生会这么想的话,他就不是苻生了。

不过,在苻生看来,积德是绝对不愿意的,他只愿意缺德;行善是绝对不可能的,他只可能行凶。

所以,他做出了这么个令所有人都感到毛骨悚然的决定:这有何难!皇后与朕共有天下,让皇后去死,不就可以应验国丧的说法了吗?太傅毛贵(皇后之舅)、尚书令梁愣、左仆射梁安(皇后之父)受命辅政,可以对应大臣。

说到做到,他马上下令诛杀皇后梁氏及毛贵等人。

就这样,苻健给他留下的8个辅政大臣,他上位还不到3个月就干掉了4个。

其他几个自然也在所难逃。

当年12月,杀丞相雷弱儿及其9子27孙。

公元356年1月,杀司空王堕和尚书令辛牢(梁愣死后,辛牢递补成了新任尚书令)。

公元357年5月,杀太师鱼遵及其7子10孙。

如果史书记载可信的话,苻生完全称得上是个变态杀人狂。

就像如今的摄影发烧友总是随身带着各种摄影器材一样,这个杀人发烧友无论走到哪里,总是随身带着全套杀人器材——不仅包括刀、箭等常规武器,还有各种规格的锤子、钳子、锯子、凿子等专门工具。

他嗜杀成性,有条件要杀,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杀;有罪名要杀,没罪名编造罪名也要杀。

尚书令辛牢的死就是个典型例子。

当时苻生在太极殿大宴群臣,辛牢被任命为酒监,专门负责劝酒,本来气氛挺好,大家其乐融融,苻生还亲自唱歌助兴: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

没想到唱到一半,苻生突然脸色一沉,对辛牢说:老辛啊,看来你劝酒不够尽力啊,要不怎么还有人没喝醉坐着的?

随后他张弓搭箭,一箭把辛牢当场射死。

这下子群臣大惧,再没人敢不喝醉或敢不装成喝醉了,有躺倒在地人事不省的,有不停呕吐污物满身的,有亢奋无比大呼小叫的,有小便失禁屁滚尿流的,有脱了衣服全场裸奔的……

这哪里是精英官员聚餐,根本就是精神病人聚会!

苻生这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如果说辛牢的罪名是“劝酒不力”,那么太医程延的死因可以称之为“晓得太多”。

有一次苻生吃枣吃多了,第二天感觉不舒服,便召来太医程延给他诊治。

名医一出手,便知有没有,程延一下子就找到了病因:陛下没有别的病,就是吃了太多枣。

没想到苻生却说:你又不是神仙!怎么知道我吃了枣?

随即他马上拔出刀来,将程延斩首。

大臣贾玄石死得更是莫名其妙。

如果一定要说罪名的话,就是他长得实在是太帅。

据说有一次他帅帅地从皇宫门前走过,恰好被楼上的苻生及其宠妃看到,宠妃忍不住问了句:这个人是谁啊?

苻生马上对宠妃说:你想要他?好啊,我成全你。

随后他立即派人将贾玄石杀死,将血淋淋的人头送到了宠妃的手上。

对官员都是这样视如草芥,对底层百姓的生命,苻生当然更是视如无物,完全不当回事。

有一次他带着随从到外面游玩,遇到了一对同行的兄妹,突然冒出了一个邪恶的念头,便逼着哥哥当着众人的面强奸自己的妹妹。

两人当然不从。

苻生也当然不会饶恕他们,他马上命人将他们当场杀死。

和上面这些不明不白被杀的人相比,金紫光禄大夫程肱算是幸运的,至少他死得比较明白——谁让他进谏呢?

这年春耕时节,苻生征集了大量百姓修建渭水桥,程肱连忙劝谏他说,这样会误了农时,对农业生产不利。

苻生大怒,立即将其斩杀。

进谏是苻生的死穴,一碰他必杀人。

不管地位多高,不管关系多亲,谁都不能例外。

左光禄大夫强平是苻生的生母强太后之弟,凭借着亲舅舅的身份,他苦口婆心地劝谏苻生,要他关心民众,推崇德治。

但苻生向来六亲不认,本着“舅舅犯戒,与民同罪”的原则,他用凿子猛凿强平的头盖骨,将其活活凿死。

除了谏言,苻生还特别忌讳“不足、不具、少、无、缺、伤、残、毁、偏、只”等词,凡是触犯这些敏感词的,一律格杀勿论。

有一次他让人配药,药方里面需要人参。

苻生问要多少,那人说:虽小小不具,自可堪用——稍微缺一点也没关系,只要够用就好了。

苻生认为他是在讽刺自己的眼睛,马上用凿子将此人的眼珠子凿了出来,再杀了他。

这些人的惨死也让其他大臣吸取了教训,既然你有那么多忌讳,既然你不爱听逆耳的忠言,那我都不讲,只说顺耳的好话,这总行了吧。

对不起,还是不可以。

有一次,苻生问手下的大臣们:自从我君临天下以来,你们听到外面的人是怎么评价我的?

有个大臣回答说:陛下圣明无比,天下人都说这是太平盛世。

没想到苻生却大发雷霆:你这是谄媚!

随即将其斩首。

几天后,他又再次问了一遍同样的问题。

有了上次的前车之鉴,这次自然没人会赤裸裸地拍马屁了,当然更没人会直通通地批评他。

过了很久,才有个大臣小心翼翼地回答:陛下您的刑罚稍微重了那么一点点。

没想到苻生又大发雷霆:你这是毁谤!

随即将其斩首。

总之,要想猜出苻生的心思,比猜出下期彩票的中奖号码还要难,他就是这么任性!

要说这几年关中的百姓真是不幸,除了摊上这么个史上罕见的暴君,连山中的虎狼也来凑热闹,一年中就吃了700多人,百姓苦不堪言。

群臣纷纷上奏,请求为百姓祈福禳灾。

但苻生却不以为然地说:野兽饿了自然要吃人,饱了不就好了,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这是如今罪人太多了,上天帮我消灭他们啊。

从以上这些事迹来看,苻生完全称得上是暴君中的Super Star,人渣中的VIP!

不过,后世也有人对此有些异议。

北魏杨炫之所著的《洛阳伽蓝记》里就说,其实苻生本是“仁而不杀”之人,只是后来篡夺他天下的苻坚被后世公认为贤主,史官自然要把各种罪恶强加给苻生,拼命抹黑,“天下之恶皆归焉”,要不然,苻坚的政变哪有什么正当的理由?

我个人认为,史书的记载必定有不少夸张甚至失实之处。

因为苻生的言行看起来实在是太过荒唐,太过不合常理,而过于不合常理的行为总是令人怀疑其真实性的——就像如果一个老头儿在80岁的年龄宣布自己老树开花枯木逢春再次喜当爹,别人肯定不会相信一样。

但如果说苻生“仁而不杀”,似乎也不太可能是事实。

因为他确实杀了很多大臣,这是无可否认的,只不过大多是事出有因的——如史学大家吕思勉先生就推测说,苻生之所以会诛杀梁安、雷弱儿等人,很可能是因他们有通晋的嫌疑。

实际上,苻生在位期间并非完全是胡作非为,他还是有过一些作为的。

比如说,平定了劲敌姚襄。

姚襄怎么会和前秦干起来了呢?

这事说来话长。

在和殷浩翻脸后,姚襄最初是屯驻于盱眙(今江苏盱眙),但他知道那里并非久留之地,毕竟这地方离东晋都城建康实在是太近了,卧榻之侧,岂容他姚襄在此长期酣睡!

该往何处去呢?

他的部众大多是北方人,全都劝他北上。

公元355年春,姚襄自称大将军、大单于,率部离开了盱眙,开始往西北方向进发。

走到外黄(今河南民权西北),他们遭到了东晋军的阻击,被打得大败。

姚襄收集散卒,很快又重整旗鼓,之后他们转向西南,占领了许昌(今河南许昌)。

在许昌休整了一段时间后,次年姚襄又率部继续西征,攻打古都洛阳。

当时盘踞在洛阳的是军阀周成。

周成本是冉魏将领,在冉魏灭亡前曾投降东晋,但不久后就再次反叛,并袭取了洛阳作为自己的根据地。

姚襄把洛阳团团围住,百道攻城,日夜不息。

转眼几个月就过去了,洛阳城始终岿然不动。

倔强的姚襄却依然不愿放弃,不拿下洛阳,他誓不罢休。

你挡得住我一次攻城,挡得住我两次攻城,但你一定挡不住我总是攻城!

然而,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姚襄把周成当成自己的猎物,却根本没想到他自己竟然成了另一个人猎杀的目标!

这个人,正是东晋大都督桓温。

公元356年7月,桓温率军从江陵出发,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北伐。

8月,桓温进抵伊水(洛河的支流,位于洛阳以南),姚襄闻讯大惊,连忙解除了对洛阳的包围,全力迎击桓温。

他一面将精锐埋伏在伊水北面的密林中,一面遣使对桓温表示,自己愿意投降,但要请他令晋军稍微往后退一点。

他的意图是,趁晋军后撤之际发起突然袭击,一举将其击垮!

他这点花花肠子,当然瞒不过满肚子花花肠子的桓温。

桓温毫不客气地回复他说:我是来光复中原,拜谒皇陵的,与你无关。你要想投降就自己放马过来,不要再派使者来啰唆!

无奈,姚襄只好把部队从树林中拉出来,依托伊水与晋军交战。

桓温亲自披甲上阵督战,晋军人人奋勇,个个争先,顿兵坚城之下数月之久早已疲惫不堪的羌人怎么抵挡得住?

最终姚襄大败,只好率残部狼狈逃走,桓温乘胜追击,追了一段没赶上,便回到了洛阳城外。

城内的周成见桓温大兵压境,自知不敌,只好宣布投降。

桓温率军浩浩荡荡进入洛阳城内,随后又拜谒了西晋诸皇陵,由于多年战乱,多座陵墓毁坏严重,他又命人逐一将其修复。

不过,桓温并不愿意离开自己的老巢荆州而长期待在洛阳这样的前线,在留下几员将领和2000人守卫洛阳后,就匆匆率部带着3000多户百姓返回了江陵。

再看姚襄。

尽管他的战绩不怎么样,甚至堪称是常败将军,但他却天生就具有超凡的魅力和超高的人气,可谓人见人爱,花见花开,鱼见鱼嗨,鸟见鸟呆,当时人对他的评价是:神明器宇,孙策之俦,而雄武过之——英明如神,胸怀宽广,如同三国时的孙策,而雄才武略还要更胜一筹。

有人更称他集孙策和刘备的优点于一身:勇略赛孙策,仁义如刘备。

正因为如此,虽然他屡战屡败,但每次失败后,百姓只要知道他的下落,总是会争先恐后地来投奔他,这也是他屡仆屡起的重要原因。

这次当然也不例外。

姚襄先是逃到了洛阳以北的邙山,在那里有5000多百姓抛妻弃子前来追随他,接着他北渡黄河,又有4000余户百姓扶老携幼前来归附他,于是声势复振。

之后姚襄率部抵达襄陵(今山西襄汾),前秦并州刺史尹赤率部从平阳(今山西临汾)投降了他。

从此,他便在河东(今山西西南部)落下了脚。

就和输红了眼的赌徒手里只要稍微积累了点资本就想着要搏一记一样,随着境遇的改善和实力的增强,不久之后,野心勃勃的姚襄又再次萌生了和前秦争夺关中的念头,且一发不可收拾,如饿极了的婴儿渴望喝奶一样急切!

公元357年4月,他率部从北屈(今山西吉县)出发,向西渡过黄河,进入关中。

随后姚襄进屯杏城(今陕西黄陵),并派人四处招抚附近各地的羌人,很快,就有5万多户羌胡部众以及关中百姓归附了他。

对此,前秦主苻生当然不会视而不见,他马上派卫大将军广平王苻黄眉(苻健兄子)、平北将军苻道(前秦宗室)、龙骧将军东海王苻坚(苻雄之子)、建节将军邓羌等人率部前去讨伐。

姚襄知道自己手下尽管人数不少,但大多是新归顺的乌合之众,战斗力不强,便深沟高垒,坚守不战。

邓羌是前秦名将,不仅骁勇无比,而且深通兵法,他对主帅苻黄眉说:姚襄之前多次战败,锐气已经丧失。如今他不敢出战,正说明了这一点。此人性情刚狠,容易被激怒,如果我们鼓噪而进,直逼其营垒,他必然会忿而出兵,可一战而擒。

苻黄眉从之,便命邓羌率3000骑兵在姚襄营门前列阵挑战,同时让人用最恶毒的语言大肆辱骂。

年轻气盛的姚襄果然忍不住了,不顾谋士的再三劝阻,尽率其众出营决战。

邓羌假装不敌,边战边退,逐步把姚襄诱到了前秦军的包围圈。

苻黄眉、苻坚等人率伏兵尽出,邓羌也回兵再战,前后夹击,大败姚襄军。

激战中姚襄的战马倒地,把姚襄摔下马来,前秦兵一拥而上,将其擒斩。

姚襄死时年仅27岁。

主帅一死,其部下自然也彻底失去了斗志,很快就溃不成军。

见大势已去,姚襄的弟弟姚苌只得率残部投降了前秦军。

这支当初曾和氐人苻氏一起被迁往关东的羌人武装,自后赵灭亡以来,就像一条找不到出路的河流,在神州大地上乱冲乱撞了5年多,现在他们终于汇入了前秦帝国这条大江,若干年之后,他们还将再次独立出来,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回到现场。

在击败姚襄后,苻黄眉意气风发地率军凯旋而归。

然而,苻生不但没给任何封赏,反而多次在大庭广众之下辱骂他。

苻黄眉难以接受,便密谋暗杀苻生,自立为帝,不料事情败露,反被苻生处死,许多王公贵族也受到牵连,无数人头落地。

长安城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而苻生此时的行为也越发暴虐,他喜怒无常,杀人无度,他还特别嗜酒,经常烂醉如泥,有时一连几个月都不上朝,有时乘着醉意胡乱处理政事,有时借着酒劲随便杀人作乐……

在这样的暴君统治下,群臣每天都活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否活到明天,按照史书的记载就是:得度一日如过十年——这也是成语“度日如年”的由来。

草付臣又土王咸阳

在这个世界上,总是把别人逼上绝路的人,往往自己最后也会被别人逼上绝路。

苻生的掘墓人,是他的堂弟——大名鼎鼎的苻坚。

在中国古代的各种史书中,几乎每个有名的皇帝,从出生到成长、从外表到经历都会有各种令人匪夷所思的异象,而且这种异象的数量和质量又往往是和皇帝的牛气程度成正比的——通常皇帝越牛,异象越多,也越令人难以置信。

作为曾经统一北方的一代雄主,苻坚当然也不会例外。

他是前丞相苻雄的次子,其母苟氏是苻雄的正妻。

史载,苟氏曾经到漳水旁的西门豹祠去祈子,当晚做了个春梦,梦到有个神仙与她颠鸾倒凤……

回去后她就怀孕了,怀胎整整12个月后才生下了苻坚。

在苟氏分娩的时候,有一道神光自天而降,将产房照得亮如白昼。

小苻坚长得也很奇特,垂臂过膝,目有紫光。

不过,这些东西对熟知历史的人来说也许会有点眼熟,比如,与神交合是刘邦的山寨版,怀胎12个月是刘聪的模仿秀,垂臂过膝则和刘备如出一辙。

也许是为了避免被说成抄袭,接下来史官又放了个雷死人不偿命、笑掉牙不给赔的终极大招——说苻坚生下来,背上就隐隐约约地写有一行字:草付臣又土王咸阳!

说实在的,您要说背上生来就有胎记我信,您要说这胎记像某个英文字母什么的我也信,您要说这胎记像某个汉字我就不大信了,可是您非要说这胎记像8个这么复杂而且意义深远的汉字,对不起,这样的鬼话,恐怕就是我们村那个连话都不会说的二傻也不会信!

除此以外,史官还给苻坚安排了贵人相面这样的传统套路。

据说后赵侍中徐统善于看相,有一次在邺城大街上遇到了年仅7岁的小苻坚,一见就惊为天人——不是看见美女的那种惊为天人啊,便特意走到他身边,半开玩笑地问:这是官府的御道,小孩你在这里玩,不怕被司隶(掌京师治安的官员)抓走吗?

苻坚毫不惊慌地回答说:司隶只会抓犯罪的人,才不会管小孩子玩游戏呢。

事后,徐统左右的人都觉得奇怪,不由得问他:大人,您怎么对一个小屁孩这么关注呢。

徐统一本正经地说:此儿有霸王之相。

见左右都露出了惊奇的表情,徐统又不屑地说:你们不懂的。

之后,徐统在某个场合又一次碰到了苻坚,他专门屏开众人,悄悄对苻坚说:你骨相不凡,以后必当大贵,可惜我年纪大了,见不到了。

苻坚的回应则完全像外交辞令:日后真的如公所言,我一定不忘你的大恩大德。

苻坚的祖父苻洪对苻坚也非常喜爱,因为苻坚不仅从小就聪明过人,智商极高,而且情商也无比发达,善于揣摩别人的心意,每次苻洪想要什么东西,还什么都没说呢,苻坚就帮他拿过来了。

8岁的时候,苻坚主动要求上学,苻洪当然欣然同意:咱们是戎狄,祖祖辈辈都只知道喝酒,没想到你居然这么好学!

公元350年,也就是苻坚13岁的时候,苻氏家族的命运发生了一次重大转折,拉出了一根超级大阳线,在短时间内强势拉升后直封涨停——苻坚的伯父苻健率部自中原入关,在关中建立了前秦政权。

苻坚本人也被封为了龙骧将军。

这个职位的由来也非常奇特。

据说一天晚上苻健做了个梦,梦见有天神派了个红衣使者下凡,要求他拜苻坚为龙骧将军。

天神的话,自然是一言九鼎,一句顶一万句,苻健哪敢不照办。

第二天他就隆重地设坛拜将,把尚是个孩子的苻坚封为龙骧将军,还流着眼泪激动地说:你祖父当年就曾担任过此职,如今神灵又让你坐上了这个位子,你一定要努力啊!

苻坚在这一刻表现出了不同于年龄的成熟,他挥剑捶马,意气风发,在场的士兵们都受到了感染,齐声高呼,场面十分振奋人心。

父亲苻雄死后,作为嫡子,17岁的苻坚继承了东海王的爵位。

他博学多才,好交朋友,在当时颇有名望。

就像鲜花天生具有吸引蝴蝶的香气一样,苻坚天生就有吸引人才的魅力,尽管年纪轻轻,但却气场十足,吕婆楼、梁平老、强汪、薛赞、权翼等当时前秦朝中的一大批杰出人物都唯其马首是瞻。

大秦天王

在苻黄眉被杀后,作为其搭档的苻坚也嗅到了危险的味道——如果苻生继续扩大株连范围,他恐怕也难逃一劫!

而这时发生的另一件事更让他感到心惊肉跳。

据说此事源于苻生的一个噩梦,他梦见一条大鱼在吃蒲草。

醒来后,苻生非常不安——因为他觉得蒲草就是指他自己,毕竟他的苻姓是“蒲”所改。

接着他又联想到当时一首在长安城中广为流传的童谣:东海大鱼化为龙,男便为王女为公,问在何所洛门东。

这样一来,他更加担心。

没有多加考虑,苻生便决定把这个所谓的大鱼除掉,马上,立刻!

凭直觉,他认为这个大鱼应该是太师鱼遵,便立即传旨将鱼遵及其子孙全部诛杀。

鱼遵的被杀给苻坚敲响了警钟。

这表明苻生已经注意到了那个童谣,而在苻坚看来,这个童谣显然指的是他自己,这就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一定是180度一样——绝对是毫无疑问的。

因为他如今的爵位正是东海王,而他的住所正在洛门以东!

这怎能不让苻坚感到忧心忡忡?

怎么办?

薛赞、权翼两人提出了他们的看法:主上残忍暴虐,早已失尽了人心。如今能挽救大秦社稷的,不是殿下您,还能有谁!请早做打算,不要让别人占了先!

但这样性命攸关的大事,苻坚当然不敢草率决定,便找来自己的另一个心腹尚书吕婆楼商量。

吕婆楼说:我的能力有限,不足以办大事,但我认识一个叫王猛的隐士,此人的智谋世所罕见,殿下可以向他咨询。

苻坚连忙让吕婆楼请来王猛。

王猛这次究竟说了些什么,由于事关机密,我们已经不知道了。

我们只知道一番交谈之后,苻坚对王猛的才干大为叹服,按照史书的说法就是:若玄德之遇孔明也——如同刘备见到了诸葛亮。

而王猛也被苻坚超凡的胸襟和气度所折服,他深信这就是自己苦苦等待了多年的那个明主!

此时他的心情就如同闲置多年的超跑首次驶上了不限速的高速公路一样的畅快——终于可以大显身手尽情驰骋了!

如果用4个字来概括两人的这次会面,我想,“一见钟情”是最合适的——如果这个词不局限于形容男女之间感情的话。

此后,两人便经常和吕婆楼等其他地下党组织成员一起密谋,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发动政变,一举推翻苻生!

然而,还没等他们动手,意外却发生了。

公元357年6月的一天夜里,喝醉了酒的苻生对身边的婢女说了这么句话:阿法兄弟也不可信,明天我就把他们除掉——阿法是苻坚的哥哥清河王苻法的小名。

没想到这个婢女和苻坚兄弟的关系非同一般,当晚便将此消息告知了苻坚、苻法两人。

苻坚当机立断,决定连夜采取行动。

在夜幕的掩护下,苻法和御史大夫梁平老、光禄大夫强汪3人偷偷潜入了皇宫,随后打开宫门,接应苻坚和吕婆楼等人率领的300名士兵入宫。

随后众人高举火把,鼓噪而进。

对残暴的苻生,宫里的宿卫将士早就受够了,见到苻坚等人,就像被绑架的受害人见到了解救他们的警察一样欢欣鼓舞,不仅马上倒戈,还争先恐后地充当带路党,领着苻坚的部众进入了苻生的寝宫。

苻生当时正在昏睡,被突如其来的嘈杂声惊醒后,只好强打精神,睁开双眼,但由于晚上酒喝得实在太多了,此时他的脑子自带糨糊效果,完全是糊里糊涂;而他的视网膜更是自带磨砂效果,看到的每个人都似乎有着250层重影,根本看不清是谁,便问左右:来的,呃……(吐了一身),是什么人?

左右早已吓傻了,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苻生见没人回答,气不打一处来,又怒气冲冲地问:这些人为什么不跪拜?

马上就要被送进屠宰场的猪居然还如此嚣张,苻坚手下的兵士都被逗乐了,顿时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这下苻生更火了:还不赶快跪拜!再不拜,我把你们都杀了!

此后苻坚不再废话,命人把苻生拖起来带走,关押到了另一个房间,先是将其废为越王,随后又把他杀死。

临死前苻生又喝了数斗酒,在烂醉如泥中不知不觉地掉了脑袋,时年23岁。

人不可一日不食,国不可一日无主。

暴君死了,新皇帝该由谁来出任呢?

既是宗室近枝,又是此次政变的主导者,苻坚和苻法当然是最热门的人选。

苻坚认为,苻法年长,应该继位。

苻法坚决不肯,对苻坚说,你是嫡子,根正苗红,而且向来有贤名,皇位非你莫属。

总之,两人一个说你行你上,一个说我不行我不上;一个说你就是行就是要上,一个说我就是不行就是不上……

眼看就要成了死循环。

见此情景,苻坚的母亲苟氏急了——苻坚你怎么这样,所谓客气,稍微意思一下就行了,多了就成了磨叽,再这样磨叽下去,这煮熟的鸭子可就要飞走了!更何况,苻生虽然死了,但他还有好几个弟弟在,你们哥儿俩在这里推来推去,岂不是给了他们可乘之机?

她决心挺身而出,为儿子送出关键的助攻。

于是她流着眼泪对群臣说:大秦的江山社稷事关重大,我儿子苻坚知道自己难以胜任,以后他若是有什么错,在座的诸君可都脱不了干系啊。

她这么一说,大臣们当然都心领神会,便纷纷跪在地上,请求苻坚登基。

苻坚就这样成了前秦帝国的第三位君主。

不过,为了表示谦让,他去掉了帝号,改称大秦天王。

苻坚在执政后的第一个动作是拨乱反正,诛杀了苻生的佞臣20多人,又为鱼遵、雷弱儿等冤死的大臣们平反,此举很快赢得了百姓的支持,稳定了自苻生以来动荡不安的政治局面。

接下来当然是建立自己的班子,封赏有功之臣。

苻法被封为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事,梁平老为右仆射,强汪为领军将军,吕婆楼为司隶校尉,王猛、薛赞、权翼等人则分别担任中书侍郎、黄门侍郎等职,执掌机密。

在这个新政府中,苻法的地位极为重要,也极为微妙——他既是皇帝的哥哥,又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这样的身份,在之前的历史上几乎未曾出现过,之后似乎也只有北周的权臣宇文护勉强可以与之相提并论,但宇文护只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堂兄,比苻法和苻坚的关系还是略差了一点。而宇文护后来是什么下场,看过我写的那本《彪悍南北朝之铁血后三国》的人都知道!

当然,苻法不可能预知300年后宇文护的命运,但我觉得,如果有点起码的政治敏感性的话,他也应该知道,自己作为皇帝至亲,又手握重权,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对皇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身居高位的人缺乏政治敏感,就和高空走钢丝的人缺乏平衡感一样,是要出大问题的!

苻法就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按照《晋书》的记载,事情是这样的:

当年11月,苟太后在出游的时候经过苻法的府第,看到他家门前车水马龙,宾客盈门,便产生了极大的担心:苻法的势力这么大,会不会影响到到苻坚的帝位?

回宫后,她便马上做出了决定——下旨将苻法赐死!

苻坚虽然和哥哥感情很深,但对于母亲的旨意却无法更改,只好与哥哥在东堂诀别。

他放声痛哭,不仅流下了足够装满一个游泳池的滔天泪水,甚至还伤心到吐血!

但我个人觉得,这种说法有点像菜场小摊上出售的古玩——99.99%是假的。

因为,作为至高无上的皇帝,如果苻坚不想让苻法死,苻法肯定不会死!

而《魏书》上则记载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说法:(苻坚)以法为丞相、东海公,寻以疑忌杀之——苻坚封苻法为丞相、东海公,不久就因猜忌而杀了他。

也许,这才是真相。

苻法死了,但苻坚并没有感到轻松。

因为他很快就遇到了一个新的考验——割据并州(治所今山西太原)的军阀张平趁苻坚刚上台,立足未稳,出兵侵犯前秦边境的河东(今山西西南部)地区!

张平是原后赵并州刺史,后赵灭亡后他曾先后投降了前秦、前燕和东晋,不过这都只是名义上的,实际上他一直拥兵一方,不受任何人的管辖。

苻坚亲自率军讨伐张平,大将邓羌则出任前锋。

张平不敢怠慢,遣猛将张蚝迎战。

张蚝本姓弓,此人不仅天生神力,能把牛倒拉着行走,而且身手极为矫捷,无论多高的城墙都能轻松翻越,张平对他非常赏识,特意将其收为养子。

后来张蚝与张平的爱妾私通,被张平发现,张蚝又羞又愧,为了向干爹谢罪,竟然一刀砍下了自己的作案工具——命根子,从此成了阉人。

就如猪被阉后就一门心思长肉一样,张蚝自宫后就一门心思练功。

之后他的武艺更加突飞猛进,成为当世罕见的绝顶高手。

张蚝率军和邓羌在汾河边相持了10多天。

不久,苻坚的大军开到。

张平也率全部主力迎战。

一场大战开始了。

张蚝在秦军阵中来回冲杀,如入无人之境。

苻坚爱其骁勇,下令不得伤害张蚝,务必将其生擒。

得到命令后,前秦众将纷纷上前,把张蚝团团围住。

张蚝以一敌多,却依然毫无惧色。

《三国演义》里的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纯属罗贯中的虚构,这次的汾河边群雄斗张蚝,却是史书载明的事实。

不过,正如吕布再猛也难以抵挡刘关张3人的同时进攻一样,张蚝尽管骁勇无比,但在前秦多名骁将的轮番冲击下,还是逐渐体力不支,露出了破绽。

前秦大将吕光(吕婆楼之子)眼明手快,瞅准机会,一枪把张蚝刺于马下,随后邓羌翻身下马,将其生擒。

张蚝在张平军中的地位不亚于孙悟空在花果山的地位——是神一般的存在,他一被抓,其余的士兵顿时失去了主心骨,也失去了斗志,很快就败下阵来。

见大势已去,张平只得向苻坚投降。

之后苻坚封张平为右将军,并继续承认他在并州的独立地位,只是将其部众3000多户迁到了关中。

而张蚝则从此成了苻坚的心腹爱将。

苻坚对他非常喜爱,封他为虎贲中郎将,还经常把他带在身边,作为贴身保镖。

后来张蚝和邓羌被并称为“万人敌”,是前秦最著名的两大猛将。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要问:

既然打败了张平,苻坚为什么不乘机把并州纳入自己的囊中?

我个人觉得,应该是这样的原因:

如果前秦全取并州,将对前燕控制的河北形成很大威慑,极有可能引来前燕的进攻。而此时的前秦在经历了苻生两年来的胡搞后,早已千疮百孔,国力大衰,加上苻坚刚通过政变上台不久,内部还不稳定,尚难以和前燕全面对抗。因此苻坚为避免和前燕的直接冲突,选择在并州继续扶持张平,将其作为自己的缓冲。

总之,这段时间苻坚的主要战略方针是“韬光养晦,埋头发展”,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前秦的内政上。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127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