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战国原来是这样——战国的官职都怎么叫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1 15:26:11 0

战国题材,让很多影视剧编导,常感到压力很大。不但是吃的用的穿的,一不留神就出错被人吐槽,就连最简单的一件事——官职称呼,都经常闹出天雷滚滚的笑话来。

比如20世纪一个讲屈原的电视剧,里面屈原一出场就被叫“御史”,后来还有个叫吕不韦的电视剧,吕不韦的称呼变成了“阁老”,简直就是各个朝代全来乱串,播出之后,自然招来骂声不断。

其实说句实在话,如果要找战国时期比较乱的事,除了眼花缭乱的战争,就应当是这官职称呼了。

不同的国家,各有一套制度习俗,具体到官职上,也是叫法不同,有时候还是生僻字扎堆,想不出错?别说是电视剧编导,就是一些专家,有时候也难免。

但战国另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就是这看上去容易犯错的事——战国的官职制度!

为什么有意义?因为战国的官职演变,奠定的正是未来两千年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框架雏形。后面那些容易叫错,甚至电视剧里乱串的官职,基本都是由战国演变而来!

到了战国就变了

为什么东周战乱,从春秋到战国,被分成两个时代,因为这两个时代比起来,好些事真的变化快,尤其快的,就是官职制度!

为什么会变化快,就是因为统治背景不同了。

对比西周就知道,西周的分封制下,大小诸侯国林立,还算长期稳定,等到东周年间就不稳定了,各种战乱蜂起,而且不单是诸侯国之间打,国家内部打得也厉害,国家内部的权臣贵族们,打起来有时候比国家间的战争还热闹。比如春秋末年的齐国、楚国,国内都爆发过大规模内讧,还有更令人大跌眼镜的状况是,两个国家没有打,两个国家各自权臣的私家武装,居然打得比国家战争还热闹。就好比今天俄罗斯的总理拉上自家的保镖,和美国国务卿家的保镖开练,竟然阵仗比越战还狠,类似此类战争,春秋晚期很多。

打来打去,后果也很明显,原来强大的晋国,打成了韩赵魏三个国家,像原来姜家统治的齐国,变成了田家统治,总之不但是国家的版图轮廓打得变化了,连内部的政治制度,跟着也变了,自然地,官职秩序也要跟着变。

但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国家生存的需要。

战国时期,如本书所说,生产井喷,经济高速发展,科技突飞猛进。具体到战争上,阵仗更比以前大得多,春秋时期打仗,几万人就是大规模,到了战国年间,几十万人都算是常规规模。发动一场几十万人的大型战争,依照原先的政治体制,显然是无法做到的,必须要有新的政治体制,与之对接配套。

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国家的官职设定,不但彼此之间不同,比起春秋时期,更是不同。但有一个核心内容,却是相同的,以《史记》上评价说,国分文武,君之二术。中央集权制上,按照文武职能分配官职,改过去的松散管理为集中管理,方便集中人力物力,应对残酷考验,在这个战国年代生存下来——这是当时主要国家不约而同的选择!

在这种选择下,战国国家的官职体制,也就基本类似:中央有负责行政的相国与负责战争的将军,分别统领相关官员。地方上建立郡县制度,由国君直接任命管理地方军政官员。大小官职仿佛都用绳索牵住,绳头牢牢抓在国君手里。各个国家的管理方式不同,但都是异曲同工。

在这个目标下,列国的主要官职都有哪些呢?又该怎么叫呢?

战国的这些官眼熟不

首先要说的,就是各国统揽行政大权的职务:相!

看过将相和的典故就知道,战功卓著的廉颇,可以为了蔺相如做相不服,差点闹出事端来,可见这个“相”,列国都是令人眼热职务!

其实在春秋时期,就有了“相”,但论地位,却是天上地下。春秋时期的相,只是小礼宾官而已,根本没什么实权,当时辅佐国君处理国家大事的,被称作“太宰”!但到了战国时期,“相”就翻身了,最早开始把“相”设为国君之下高官的,是春秋时期的齐国,战国时期继承这一设定的,则是最早雄霸列强的魏国,随后是韩、赵两国。魏国能够最早雄起,这个制度的优势,确实立竿见影!

至于后来变法崛起的秦国?虽说一些影视剧,都喊商鞅丞相,其实他刚入秦时,做的真不是丞相,而是“左庶长”,后来顺风顺水,做到了大良造,其实这就相当于“相”的角色,只是还没有名分。

秦国真正开始有了名副其实的“相”,则是在秦惠文王杀掉商鞅后,新得宠的张仪,他在秦惠文王十年(公元328年)官拜秦国相。而在称呼上,秦国也有了一个尊称:相邦。如果哪个电视剧上,吕不韦等秦国相,是被这样称呼的,必须赞一声,专业!而能与之相媲美的官职,就是总揽军事大权的将。将与相,这两个战国时期各国国家机器上的最高端官职,好比中央集权国王的左膀右臂。

然而比起“相”来,战国时期的“将军”,更是个新名词,最早有这个创新的,依然还是魏国。在魏文侯首霸诸侯的年代里,魏国除设置了“相”这个行政官职,还首创了文武分家,专门由军事人才来主持战事。乐羊子和吴起,这两位为魏国出生入死的名将,也可以说是战国时代最早的一代将军。

有了这个军事体制创新后,这种新型模式,也很快被列国效仿,比如齐国的田忌、燕国的乐毅,这些呼啸一时的名将,都是专职的将军,这在文武不分家的春秋年代,是很少可以看到的。但相对例外的,还是秦国。

作为战国长期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军事魔兽的秦国,其实在将的任命上,却是相当地保守。别看秦国一直军力强大,但在其他国家专职的将,放在秦国,却是个典型的临时工职务,一般都是有仗打了才随机委派,打完仗就收回权力。直到秦昭王时代,才有了第一位专职把持兵权的将军:穰侯魏冉!为什么偏偏他可以?当时秦昭王刚登基,王位都没坐稳,魏冉更是他的亲舅,不信他信谁?当然等到魏冉倒台,秦国又基本恢复了老样子了!

那么如此保守的秦国,为什么没有出现军令不通的情况呢?因为虽然将是临时的,但另一个军事职务却是固定的:国尉。

其实国尉这个职务,也是早在春秋时期就有,晋国的制度最成熟,但当时晋国担当这个职务的,也主要以文官为主。到了战国时期,这个职务终于变成了完全的军事官职,负责全面的军事工作,正是因为有这个职务,秦国日常的军务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遇到重大战事,才能和临危受命的将军无缝对接。所以在战国各国里,秦国才最有国家军队的样子,强大在于管理和维护,并非只靠将领自己的能力、谋略带兵,而是无论谁带,都可以保持强大的战斗力。正是这种恐怖的战斗力、保持能力,才造就了秦国纵横天下的风光!

当然秦国的国尉,也是经过一个演变过程的。最早的时候,也只是大良造下的武官,属于给相打酱油的职务,比如我们熟悉的很多秦国名将,类似白起、甘茂,都曾经有过这样打酱油的工作经历,但等到秦国设相且取消大良造职务后,国尉,也就成了军事的最高长官。这种体制改革的过程,见证了秦国变法的逐步深入!而比起这几个官职来,另一个官职,应当是熟悉封建王朝的朋友,都格外地熟悉:御史!

单以“寿命”论,“御史”这个官职,堪称中国古代官职里的老寿星!商朝的时候就有,清末厘定新官制前依然在,结结实实的官场“老炮”,但事实上,别看“御史”一直在,但是它的身份到了战国时期才变的!

战国以后的御史,如我们熟悉的那样,主要都是做监察工作,但战国以前,并不是这个!

那最早的御史是干什么的?其实只要看看“秦赵渑池会”就知道,秦国、赵国斗智斗勇,蔺相如大展雄风,但旁边始终忙活的,却是御史们,秦赵两国国君出了什么状况,他们都要认真负责记录,哪怕被蔺相如吆来喝去,也不敢有半点怠慢。没错,他们那时候就干这个,就是领导身边的记录员,主要记录大事,特别是修史时,所有的现场情况,都要由他们记录!

这也就是说,后来从事司法监察工作的御史,在战国时期,还跟这行当离得很远,但看上去很远,其实也很近,因为那时候御史们的一个职责,就是监督规劝国君们,国君们有哪些行为不像话,别人看不见,御史可看得见。而最早把御史往监督职能上拉的,还是秦国:秦国的御史,除了做记录,还要保管档案,秦国法律规定,每年廷尉都要找御史们去核对一年的档案记录。从单纯的秘书到专业监督,御史的转行,其实就是从此开始的。

既然御史当时只是秘书,那么战国时期,司法工作又是由谁负责?那正是孔圣人曾经从事过的工作:司寇。

到了战国时期,许多国家还是保留着司寇这个官职,但秦国却是个例外。秦国掌管司法的官职,正是上面说过的廷尉,而且对照汉朝就知道,汉朝的廷尉制度,正是从秦国沿袭而来,所谓汉承秦制,这个制度传承就是缩影!

上面这几个中央职务,基本都是战国列强共有的,而除此之外,各国也有一些独家官职设定。比如辅佐太子的官职,在齐国和燕国叫太傅,在秦国又分开,分别叫作师和傅。齐国和秦国还专门有博士,全是精通典籍的学者,专业给帝王当顾问。值得一提的还有司空这个官职,主要管工程营造,韩国和秦国都有,但事权又不一样,韩国的司空只管干工程,秦国的司空却还要管牢狱,原因也简单:秦国干工程的,主要是囚犯。

地方官职才是关键

如果说中央这些官职变迁,好些都给后人似曾相识之感,那么真正对中国古代历史影响深远的,还是地方行政结构的变化。

社会的变化,关键就是从根子上变,放在战国年代,这个根基,正是地方的行政体制,这个变了,才意味着中国历史上这个转型期——关键的环节已经完成。

这个最关键的环节,就是郡县制!

严格一点来说,郡县制也同样产生在春秋时代,但春秋时代不同的是,县的级别要远高于郡。公元前493年,晋国权臣赵鞅要讨伐范中兴氏,战前开动员会的时候就许愿:大功劳打完了给个县,小功劳给个郡。由此可见,当时县还在郡之上。

但什么时候,郡反而跑在前面了?依然还是战争需要,最早的郡为什么级别低?因为那时候郡只在边境有,后来战争规模越来越大,郡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给的实权也就越来越大。地盘也越来越大,相应地,国君的控制力也要加强,其地位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

因此,郡也就有了一套新的制度,长官叫作郡守,责任大权力也大,可以征发本地的士兵,但权力太大了控制不住怎么办?郡守下面还有郡尉,主抓军事工作,正好可以彼此牵制!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国家,地方建制都是叫郡,齐国就是叫都,但意思基本一样。

一开始的郡,地盘少编制也就少,后来郡越来越多,出于事权统一的需要,下面更要有层级机构,因此县也就正式作为下级机构,和郡形成了上下关系!

县的长官,叫作县令,这个称呼,也差不多延续了整个封建时代。县令的下面,又有县丞、县尉,这个结构,之后也是一脉相承。中国古代号称皇权不下县,中央直属的官制,最低到县级,这种模式,也是从此开始!而郡与县的两级制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郡县制,战国的列强里,谁推广这个制度最给力最彻底,也就意味着谁转型封建社会的速度最快。很显然,秦国走在了前面!

不过,要以为秦国是简单粗暴的郡县制,那就错了。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年代,都需要按照自己的需求设计制度。再好用的制度,也不是生搬硬套来的。秦国在整个战国时代,最凌驾于列强之上的,就是强大的动员能力。其不但能动用近百万军队投入作战,更能长期保障战争供应,战争的支持能力,强大到如此恐怖,还与其一些附加制度有关,例如“道”!

道,是设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机构,往往是在郡以下,与县是平级的机构。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协调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更方便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管理。这种模式帮助秦国稳定了内部的制度,是他们面对强大动员,依然可以稳定运转的基石!这样的制度模式,在后来的汉唐宋明几个朝代,也都有所参考,在治理少数民族地区时,历代都发挥了大作用!

战国时期,在县以下也有了两级的机构:乡和里,这是中国古代农村的传统机构制度,也同样是从战国开始,绵延两千多年。而且和中央直属管理郡县不同,乡和里两个层级,在管理上也有学问:乡是由乡主来管理,基本都是这一地方德高望重的人物,类似《汉书》里说的“三老”,里稍有不同,里的管理者叫里典。在秦国,里典通常选择勇武人物,也叫作“率璈”。里中的居民叫“里人”,按照居住地来编伍,也叫作“四邻”。我们今天常说的街坊四邻,就是这么来的。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基层管理的缩影。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040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