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夏商周原来是这样——殷商的灭亡(上)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1 14:25:31 0

西伯姬昌去世后,他的儿子姬发继承君位。

姬发是姬昌的次子,他原本有一个长兄,名为伯邑考。有一种传闻,说伯邑考是被纣王害死的,并且把他煮成肉羹逼西伯姬昌吃下。看过小说《封神演义》的读者对此应当印象深刻,不过这种说法只是胡编乱造罢了。《史记》并没有写伯邑考的死因,只写他在姬发即位之前便去世,应该是属于正常死亡。

孟子曾经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周的兴起,便是在忧患之中兴起,证明了“多难兴邦”的古训。

从古公亶父始,周邦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外患,曾一度被戎狄逼得迁都,直到季历七战戎狄后才获得较安全的生存空间。然而一患未平,一患又起,先是太丁杀季历,后是殷纣囚西伯,然而挫折不过令周人更坚强勇敢罢了。从古公亶父到季历,从姬昌到姬发,连续四代明君,此乃忧患所赐。唯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才能勇挑重任,开拓进取。

姬发继位后,仍称为“西伯”。他的早年生活,我们知之甚少,不过可以推断他年轻时便是岐周政坛上的重量级人物。当年西伯入朝,遭囚禁七年,此时岐周主事者必是姬发。他的性格与其父颇似,宽宏大量,善隐忍且不失真正的勇气。父亲归来后,显然对儿子的所作所为颇为赞赏,遂让他经营镐邑,独当一面。

与目空一切、自高自大的商纣王相比,新西伯姬发要谦逊许多。他继承父亲“尊贤”的传统,尊姜太公为“太师”,并让才华横溢的弟弟姬旦作为自己的副手。有姜太公、姬旦为左膀右臂,姬发如虎添翼。

此时天下诸侯约有三分之二归向周政权,姬发已有实力与殷纣王全面对抗,可是他还是沉住气了。谁也不能小觑殷商政权,这个王朝已经传了二十九代,经历四百多年的风风雨雨、沉沉浮浮后,帝国的大厦还未倒塌,足以证明此乃伟大的王朝。其间有多次衰败,而后又有多次复兴,殷商的生命力是顽强的。

要革命,就要一击致命,绝对不能拖泥带水。

倘若陷入持久战,对周政权是相当不利的。原因有二:第一,政治陷入被动。以诸侯讨伐国君,这叫以下犯上,叫造反作乱,在许多人看来是大逆不道之事。战事拖得越久,则政治上越不利。第二,不要忘了纣王是个有能量的人,是有本事的帝王,如果他幡然悔悟,痛改前非,励精图治,则殷商不可图。

姬发继位后第九年,他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军事演习。这次军事演习以毕邑为起点,以盟津为终点。当时天下有八百诸侯前往盟津参观演习,以前的诸侯都很小,实际上就是城邦制的小国,一个诸侯国大概就是一座小城及周边的地盘。

问题是,此时姬发在诸侯中的影响力远不及父亲,怎么办呢?他颇有心思,刻了一尊父亲的木像,用马车载着,置于中军。古代的三军与现在的三军不同,现在是陆军、海军、空军,古代则是中军、左军、右军。中军一般是统帅坐镇,姬发把父亲的神像置于中军,自己则不以国君自居,而称“太子发”。

扛出父亲的金字招牌,姬发这一手棋下得漂亮。首先是唤起诸侯们对老主的怀念,其次表明自己乃是继承父亲的遗命以征讨四方。老爹虽死,但他的英灵永远召唤后人继续奋斗。

军事演习前,他对臣僚、将士们说:“我本是愚钝无知的人,只是先祖留给我有德的贤臣,才使我这个小子得以袭承先王的功业。对于这次军事演习,我们要设立赏罚制度,以便能圆满完成任务。”

说完之后,姬发下令,军事演习开始。

演习总指挥是太师姜尚姜太公,他发布命令:“集合你们所有的人员与你们的船只,最后到的人,斩!”

这是一次水陆军事演习。

姬发率先上船渡河,当船航行到河中间时,有一条白鱼跳到座船之上。姬发立即大做文章,认为这白鱼乃是吉兆,遂以之祭祀上天。渡过河后,又发生一件奇怪的事,有一团火焰忽上忽下地飞舞,最后停在姬发下榻处的屋顶上,忽然间变成一只红色的鸟飞走了。这叫什么话呢?分明是夸大其词,故作神秘。依我看来,那本来就是一只红鸟,上下飞舞,歇在屋顶上罢了。姬发故意说成是火焰在飞舞然后变成红色的鸟,把很平常的东西搞得神秘兮兮的,用这种手段神化自己,这也是政治家常用之手法。

这次军事演习乃是姬发耀武扬威之举,可视为对殷商的挑衅。

姬发与姜太公此举用意深远:其一是确定周邦在诸侯中的领袖地位;其二是借以观察殷商纣王的反应。

八百诸侯前来观摩军演,实际上已是承认姬发“西伯”的霸主地位。当时有不少诸侯提议道:“纣可伐矣。”老成持重的姬发认为时机尚未成熟,他说:“还未知天命如何呢?现在尚不是时候。”

为什么还不是时候呢?

因为殷商尚有贤人在,还有微子、箕子与比干等人。

微子就是纣王的庶兄启。

作为纣王的长兄,微子曾多次直言进谏,纣王哪里听得进去呢?看到殷商沉沦,微子难掩心痛,一度想过要自杀,又没有这个勇气,心里犹豫不定,便找来太师、少师,对他们说:“想我先祖成汤以前做过许多伟大的事业,如今纣王却只是沉湎于酒色之中,轻信妇人之言,败德乱政。殷朝自上而下,作奸犯科,卿士百官藐视法律。真正有罪的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如今民众兴起,相互攻夺。殷商快完蛋了,就像一个人在水中找不到岸一样危险。殷商就要灭亡了,我该往何处去呢?我的家族能躲过灾难吗?你们告诉我,我应当怎么办?”

太师叹气道:“唉,尊贵的王子(微子是帝乙的儿子,故称王子),老天要灭亡殷国了,纣王既不畏天,又不畏民,我们这帮老臣都不受重用了,殷商的百姓都背弃了神祇。如果现在能把国家治理好,就算死了也无憾。如果拼了老命,还于事无补,那不如离开,逃得远远的。”

这一番话,终于让微子下定决心,既然无法改变纣王的暴政,想自杀又没胆量,唯一可行的,便是逃了。他毫不留恋权力与地位,一走了之。

再来说说箕子。

殷商朝廷之上,敢于向纣王劝谏的人,都是王亲国戚,其他敢于直言不讳的人,不是死光了就是逃光了,剩下来的人,就算有良知,也一声不吭,保命要紧。箕子是纣王的叔叔,有人说他就是太师。有一回,他见到纣王用象牙制筷子,就发了一通牢骚,说:“今天想着象牙筷子,明天就想着玉器杯子,以后就想把远方的各种稀世珍宝都据为己有。宫廷的各种奢华就从这里开始了,国家肯定振兴不了。”

果然不出箕子的预料,纣王上台后穷奢极欲,荒淫无度。作为老臣及长辈,箕子也多次进言劝谏,结果可想而知,纣王理都不理他。有人就对箕子说:“您还在这里干什么呢?可以离开了。”箕子答道:“作为人臣,进谏不被采纳,就离君主而去,这不明摆着去宣传君主的恶行吗?不是自命清高吗?我可不能这样做。”大家都知道,作为王亲国戚兼国家重臣,逃离朝廷,这当然会被视为君主的迫害。箕子不想把恶名留给纣王,毕竟自己是臣子,也是君王的叔叔。那怎么办呢?我呀,我就装疯好了。某日,箕子不上朝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遍殷都:他疯掉了!只见箕子披头散发,手舞足蹈,念念有词,甚至跑到别人家里当奴仆。后来纣王认为一个堂堂王叔如此疯疯癫癫,成何体统,便干脆把他抓起来关了。

别人真以为箕子是疯了,可是有一个人心里是明白的,他就是比干。

比干与箕子是兄弟,同样都是纣王的叔父。他是殷商帝国最有才干的大臣,也是最令西伯姬昌、姬发畏惧的人。当年西伯姬昌使花招儿,捞得征讨诸侯的大权,比干一眼就洞穿了西伯的阴谋,可是纣王对他的意见不理不睬。早年那个智慧过人的纣王,在权力与酒色面前已全然丧失了判断力与进取精神,殷商帝国之所以还不倒,正是有比干力挽狂澜。当时比干就是被尊为“圣人”级的人物,也正因为他的存在,百姓尚且对殷商存有一线希望。

箕子假装发疯,众人都信以为真,可是岂能瞒过比干那双锐利之眼呢?他知道箕子装疯乃是无奈之举,是对帝国完全丧失了信心。外人或许还以为殷商帝国是一头猛虎,身居显位的微子、箕子、比干等人心里再清楚不过,帝国只是一只病猫罢了。风雨飘摇,微子逃了,箕子疯了,比干又要做何选择呢?难道他也一走了之吗?说实话,眼不见心不烦,逃避是最省心的事情。可是殷商四百多年,难道就毁在这一代人手上吗?强烈的责任感又迫使比干忍辱负重,他不想眼睁睁地看着先王的基业就这样毁掉。

可是他能怎么办呢?名为王叔,却权力有限。纣王不悔改,就靠他一人,绝对无法拯救这个垂危中的国家。明知进谏毫无益处,但除了进谏之外,又有什么办法呢?这叫报国无门。明知忠言逆耳,再进逆耳之言,非但起不到作用,反倒只会让事情更糟。比干未必不知道这一点,但他没时间等了,他已经垂垂老矣,他只是抱着一点点的侥幸,如果能用自己的一死换来纣王的清醒,这就值了。

事与愿违。

纣王对比干越来越厌恶,这个老家伙每每冲淡他的好心情,这个老东西怎么还不死呢?可是比干却如机器人一般,反复唠叨着翻来覆去毫无新意的说辞。纣王快疯了,这事只能有两种结果:要不然是纣王大呼一声“我受不了了”,自杀而死;要不然就是比干去死。纣王虽然不再年轻,可是他的青春不曾逝去,他内心阳光明媚,生活对他来说是无尽的享受,他怎么舍得被唠叨得去自杀呢?所以死的人只会是比干。要让这个老家伙闭嘴,最干脆的办法,就是——杀!

崇尚艺术的纣王虽然失去了进取心,可是还有想象力。比干不是被称为“圣人”吗?好,那我就看看圣人与凡人有什么不同。他冷笑中带着阴险:“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窍,是不是真的呢?”这句话,冰冷且残酷,杀意已决!比干毫无怯意,生对他已无可眷恋,死何尝不是解脱。就算他如微子那样隐去,如箕子那样装疯,可是内心的折磨怎会有个尽头?这样倒好,他不必眼睁睁地看着殷商覆灭,不必掩起脸到黄泉之下见列祖列宗,因为他尽忠了,问心无愧了。面对纣王举起的屠刀,他淡然道:“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辜!”死到临头,还想着百姓,算是忠臣好官,只是死得可惜了。

我小时候读《封神演义》,总想着比干太傻,何必当一个陪葬品呢?及长,方知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原本不能功利化,不能以事功去衡量评判,他做了自己的选择,践行了自己的信念,这点对他来说已经够了,价值不是由别人去定的,而是自己的体验。

比干死了,纣王果然剖出他的心脏,置于手心,仔细端详,忽然间他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都说圣人之心有七窍,比干哪里是圣人,这颗心脏与凡人也没差别嘛。

箕子被囚,比干剖心,殷商帝国大厦的两根大柱子倒下了。

姬发与姜太公等的就是这一天。

商纣自毁长城,此时不兴兵灭殷,更待何时!

出兵之前,西伯姬发照例以龟甲占卜,大失所望,占卜的结果竟然是不吉。苦苦等了两年,明明时机已经成熟,可是占卜竟然通不过,怎么办?这是考验一个人意志的时候了,上天似乎为了营造不吉的兆头,暴风雨突至,电闪雷鸣,众人无不惊骇。以姬发之英明神武,亦不免犹豫踌躇。

此时只见一人挺身而出,体现出大无畏的历史唯物主义精神:殷商腐败,贤臣尽去,以正义之师伐不义之国,天理昭然,何惧不吉之卜辞乎?

问此人是谁?

姜尚在此!

管你是人间奸邪还是魔界妖孽,我姜尚照打。

龟甲怎么能左右历史呢?

在姜尚姜太公的坚持之下,姬发奋起武士之心,毅然下定决心,讨伐殷商,为天下除害。姬发把讨伐殷商的决定遍告诸侯:“殷有重罪,不可以不伐。”此时周的兵力如下:有战车三百辆,虎贲(bēn)之士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诸侯闻讯,莫不摩拳擦掌,纷纷前来会盟。一支讨伐殷商的诸侯联军迅速组建起来,联军的主力当然是周的军队,周的军队数十年来南征北战,已锤炼为钢铁之师矣。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032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