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三国原来是这样——曹操的七十二座空冢(上)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1 11:24:34 0


说到曹操,我们实在太熟悉了,有时就感觉像谈到刚离开的老朋友一样亲切。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着重刻画了四个人物:智多星诸葛亮、武圣关羽、仁君刘备,以及奸雄曹操。

由于《三国演义》在民间的空前影响,曹操的白脸奸雄形象早就定了型,和王莽并列成为乱国奸贼的代表人物。清人崔象津有诗云:“中原继霸犹堪穆,竖子成名变莽操。”

说到竖子,我们会立刻想到西晋狂徒阮嗣宗的那句名言:“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曹操是不是竖子?天大的笑话!三国是个出英雄的伟大时代,在三国浩瀚的历史星空中,曹操就是那颗最闪亮的明星!虽然从严格意义来说,曹操是东汉人,而不是三国人。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出于“帝蜀寇魏”的写作宗旨,极力美化蜀汉三大主角刘备、诸葛亮、关羽。曹操则被罗贯中丑化成了白脸奸雄,但实际上曹操是罗贯中刻画最为成功的人物。《三国演义》中的曹操阴险奸诈,手段毒辣,不过给读者的感觉却是无比真实。

人都生活在一个被虚假包围的世界中,我们已经对大量不真实的存在感觉非常的麻木。只有真实,哪怕是人性最直白、最残忍的揭露,才能震撼我们久已麻木的心灵。真实的存在不一定会带来感动,但一定会带来震撼。

罗贯中丑化曹操的那些情节,大多数都是有历史记载的,罗贯中并没有冤枉曹操。相反,从罗贯中对曹操的描写来看,罗贯中应该是很欣赏曹操的。尤其是曹操临死前,与侍妾分香那个故事,就写得非常感人。相比曹操,三国第一配角孙权根本就没在罗贯中笔下捞到多少戏份。

当然罗贯中从感情上来讲,是严重偏向刘备的,所以欣赏归欣赏,该丑化的照样不客气。在曹操临死前,罗贯中写道:(曹操)又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嘱毕,长叹一声,泪如雨下。须臾,气绝而死。

曹操的多疑是出了名的,在演义中,曹操自知一生行恶太多,怕有人掘他的坟头,就挖了七十二座疑冢,迷惑世人。其实所谓七十二座疑冢只是后人附会,纯属子虚乌有。

曹操在死前,是公开下过遗令的:死后葬于邺城的西冈之上,与战国大政治家西门豹的祠堂相邻而居,同时下令不许在他的坟墓里塞上金银珠宝。曹操是盗墓专家,平生专掘别人的坟头发死人财,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就是曹操的杰作,怎么会给别人挖自己坟头的机会?

人是非常复杂的,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天使和一个魔鬼,只是曹操这种人格的两面性体现得更为极端。对于曹操的评价,在《三国演义》曹操死后的附录的那首《邺中歌》,可谓是经典至评。

这首歌本来并没有出现在《三国演义》原稿中,这首诗的作者钟惺比罗贯中晚生了二百年,这是后来毛宗岗父子在修订《三国演义》时给加上去的。

在这首《邺中歌》里,最能给后人以心灵震撼的是这几句:“英雄未有俗胸中,出没岂随人眼底?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文章有神霸有气,岂能苟尔化为群?”曹操英雄与奸雄的双重气质,在这首诗中被渲染得淋漓尽致,艺术感染力非常强。

最早认定曹操是奸雄的,是蜀汉第一名臣许靖的堂弟许劭。还在曹操年轻的时候,阿瞒来找许劭,想请这位名士预测一下自己的未来。许劭应该对曹操有一定的了解,许劭故意卖关子,不说话。曹操逼得急了,许劭张口来了这么一句:“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对许劭的这个评价非常满意,仰天大笑。

不过同样一件事,在《后汉书·许劭传》中,范晔却记载成了“君(曹操)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意思截然相反。不过从曹操的人生轨迹来看,陈寿的记载更为准确一些。

许劭的评价非常靠谱,如果曹操生在承平时代,以他的能力,成就不在袁安、杨震之下。但曹操的这种霸道性格显然更适合在乱世中生存,换句话说,对后人来讲,拥有一个三国乱世的曹操,要比拥有一个东汉盛世的曹操,更值得我们庆幸。

在三国四大领袖中,如果用京剧的行当给他们分类,孙策是短打小生、孙权是二花脸、刘备是唱工老生,曹操是袍带丑。袍带丑是带有浓厚喜剧色彩的角色,曹操就是这样,无论是正史还是演义,曹操一出场就非常的搞笑。

曹操从小就是个浪荡子弟,喜欢成天东游西逛,不务正业。曹操的叔叔看侄子游手好闲,就向曹操的父亲曹嵩告了状,曹嵩没少敲打儿子。曹操恨透了这个乌鸦叔叔,不扳倒这个人生路上的第一个敌人,以后还怎么在江湖上混?

有一次曹操又到外面闲逛,突然迎面撞上了乌鸦叔叔。曹操反应奇快,立刻躺在地上,口吐白沫,四肢抽搐,作中风状。曹叔一看也吓坏了,立刻通告曹嵩来救人。等曹嵩来的时候,曹操正蹲在树边看蚂蚁上树呢。

曹嵩很奇怪,问曹操你不是中风了吗?曹操的演技很到位,装可怜地告诉父亲:“因为叔父讨厌我,所以我只能装疯卖傻,呜呜——”曹嵩爱子心切,就相信了曹操的连篇鬼话,从此弟弟再说儿子,曹嵩一句也不信了。曹操略施小计,就甩掉了烦人的乌鸦叔叔,以后再没人管得了他了,曹操可以“恣意放荡”,做一个快乐的野孩子了。

曹操的家世非常优越,虽然不是累世清流名门,也是名震一方的大财主家庭,父亲曹嵩曾经花了一亿钱买官做,足见曹操的家底之厚实。不过曹操却不是一个纨绔子弟,那也是有真才实学的。

曹操从小就喜欢读书,知识面非常广泛,史称“博览群书”,这也为日后曹操成为一代文学大家打下了基础。不过在诸子百家中,曹操显然最喜欢兵家,曹操的偶像是兵圣孙武子。

曹操对兵家学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他曾经倾其智力,为兵家圣典《孙子兵法》作注,曹操的军事能力在《兵法注》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说曹操是三国头号军事家,想必没有太大的争议,刘备和孙权在军事上确实要比曹操矮一头。

在乱世中要成就大事,军事能力是放在第一位的,不论什么时代,枪杆子都对历史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当然,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军事是政治的延续,在错误政治的指导下,是不可能有战略上的军事胜利的。在政治方面,曹操同样可以被称为三国的NO.1。

曹操的政治眼光非常毒辣,料人料事都一针见血,大致可以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拒绝冀州刺史王芬等人谋废汉灵帝刘宏的企图。王芬打算趁刘宏北巡河间旧邸(河间是冀州属郡)的机会,拿下刘宏,另立其他刘姓宗室为帝。

曹操擅长政治分析,当年霍光废昌邑王刘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刘贺在朝廷没有自己的权力范围,霍光是汉武帝钦点的顾命大臣,执政十几年,权力基础雄厚,废掉刘贺不过一句话而已。但汉灵帝在位十余年,权柄自专,势力远非刘贺可比。

再者,王芬从来没有执政朝廷的经历,他在朝廷的政治根基几乎为零。就算王芬拿掉刘宏,另立新君,朝廷方面未必买账。如果朝廷打着汉灵帝的旗号号召各州发兵勤王,王芬以一冀州之地,根本不是朝廷的对手。

刘宏后来突然改变了北巡计划,王芬的企图失败,不久王芬畏罪自杀。幸亏曹操没有跳进王芬的粪坑,以当时曹操的势力,刘宏干掉曹操易如反掌。人生虽然很漫长,但决定人生成败的往往就那几步关键选择。可以骂错人,但千万别站错队,否则一切归零。

第二,汉灵帝死后,刘辩即位,大将军何进为了诛杀乱政的官宦集团,准备招以董卓为代表的地方藩镇势力入京。曹操认为搞掉几个为非作歹的太监,京师兵就足够了,何必招外兵进来掺和。结果事态的发展也如曹操所料,董卓进京后,果然暴虐好杀,废杀刘辩,京师大乱,拉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乱的大幕。

第三,董卓得志之后,很欣赏曹操的才干,想让曹操留在他身边做马仔。曹操这等级别的人物,怎么可能跟董卓做小弟?在曹操看来,董卓只是个乱世草头王,不可能成大事的。

为了不给董卓当垫背的倒霉鬼,曹操连夜逃出了董卓的魔爪。如果曹操跟了董卓,即使后来董卓死后,曹操可以单独拉出一票人马立山头,但名声已经臭了,曹操才不会做这种傻事。

第四,和拒绝王芬谋废汉灵帝一样,曹操同样拒绝了袁绍等人企图拥立幽州牧刘虞做皇帝的计划,理由可参见第一条。

第五,也是影响三国历史和曹操事业的重大政治决定——迎还汉献帝。“奉天子以讨不臣”,汉献帝刘协虽然从一开始就是个傀儡,但他的正统帝位却是天下人全都承认的,真正的金字招牌,无价。

虽然曹操在是否迎还汉献帝有过犹豫,是荀彧苦劝才最终成行,但首肯的毕竟是曹操。看看后来袁绍因错过了迎还汉献帝而头撞南墙,以及孙策幻想着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就知道汉献帝的政治作用有多大了。

要说曹操在政治上的败笔,也不是没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曹操废杀伏皇后和两个皇子就是曹操人生中抹不去的污点。曹操可以杀伏完,但伏皇后和两个皇子的身份太特殊,岂能说杀就杀?曹操对皇室痛下杀手,招来了刘备狂风暴雨般的怒骂,在政治上曹操比较被动。

当然,曹操的人生哲学就是“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曹操最不在乎的就是道德上的虚名,枪杆子在手,可以通吃天下,骂我两句又如何?袁绍让陈琳把曹操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结果笑到最后的还是曹操,而不是袁绍。

现在有句笑谈:“人至贱则无敌”,一切的道德约束都不在乎了,这样的人是最可怕的。在这方面,曹操做得最为彻底。

曹操是个典型的利己主义者,在他眼里,他就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即使任何人的利益都没有和曹操的利益发生冲突,只要曹操看谁不顺眼了,照样抡起砍刀,七七八八乱砍一通。至于名声臭不臭,曹操根本不在乎。

曹操是个嗜血狂,这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三国时代有三大杀人狂:董卓、曹操、孙权,但董卓和孙权的杀人比起曹操,实在是小巫婆见大巫婆。

曹操杀人,大致可分为几种类型:

一、政敌: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杀董承、王服、种辑、吴子兰,俱灭族。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杀伏完(并伏皇后及两个皇子),灭族。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杀金祎(《后汉书·献帝纪做“全祎”》)、耿纪、韦晃、吉本等,俱灭族。

二、诽谤者或瞧不顺眼的: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杀边让,并其妻儿。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杀孔融,灭族。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杀杨修,看在老太尉杨彪面上,未族其家。

另外还有袁忠、桓邵,皆因得罪了曹操,被曹操灭族。

三、疑心太重而杀人:

华佗是当代名医,曹操屡请不至,一怒之下,杀掉华佗。

还有曹操的一个侍妾,因曹操多疑,被曹操用大棒子打死。

曹操军中的一个主粮官,因军中缺粮,曹军要哗变。曹操杀了这个无辜的粮官,栽赃这个粮官偷粮,勉强稳定了军心。

四、敌军士兵: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俘虏大批袁军。这些袁军心向袁绍,对曹操假投降,被曹操发现。曹操为绝后患,前后活埋袁军八万人!

五、无辜百姓: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曹操的父亲曹嵩在避难徐州期间,被徐州牧陶谦部下杀害。曹操为了报私仇,率军南略徐州。曹操没能攻克徐州州治郯县(今山东郯城),便把怒火撒向了无辜百姓。

曹操对取虑、睢陵、夏丘三地百姓进行灭绝人寰的大屠杀,《后汉书·陶谦传》记载:“(曹操)过拔取虑、睢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资治通鉴》的说法是:“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

父嵩被杀,百姓何罪!曹操怎么能忍心下此毒手?!谁无父无母?无妻无儿?曹操为了给父亲报仇,去找陶谦寻仇,打不过陶谦,就拿百姓泄愤,这岂是英雄所为?无耻至极!给曹操扣一顶“反人类罪”的大帽子,丝毫不为过,屠杀百姓这在任何时代都是极其严重的反人类罪行。

刘备虽然有时也虚伪,但刘备在对老百姓的态度上就远强于曹操。不要说刘备没有屠杀百姓的记录,就是灭政敌三族的例子也没有。历史需要曹操这样的天才,但老百姓需要的却是刘备这样的仁君,也许这就是历史的悖论。

除了第一条杀政敌,曹操不需要承担过多的道义责任,因为如果在董承、伏完、全祎这三次反曹行动中,任何一次获得了成功,曹操都将身首异处,九族俱毁。灭族本来是古代竞争的一个潜规则,胜者为王败者贼,所有人都不可能例外。

当然,曹操滥杀无辜,批判批判也就算了,也不必揪着不放。曹操是一个具有双面人格的伟大成功者,在他的身上,除了魔鬼的一面,还有天使的另一面。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能搞一刀切,做了一件好事就全部肯定,做了一件坏事就全部否定,这是不客观的。

曹操在历史上的负面形象,有一部分是《三国演义》为了丑化曹操而搞出来的“冤假错案”。比如演义中曹操在赤壁横江赋诗时,因扬州刺史刘馥劝他自重,曹操大怒,一槊刺死了刘馥。

检《三国志·刘馥传》,刘馥确实是在赤壁之战那一年(公元208年)病故,但刘馥是死在扬州刺史的任上。而且罗贯中把刘馥的儿子也搞错了,演义中刘馥的儿子名叫刘熙,实际上刘熙是刘馥的孙子,刘馥的儿子是刘靖。

刘馥是曹操帐下负责边镇防守的重臣之一,和梁习、张既这些方面大员同一个级别,刘馥对曹操防御孙权立下了汗马功劳,曹操怎么可能会杀这样的重臣,除非曹操疯了。

曹操对老百姓刻薄蔑视,但对于能帮助他打天下的人才,曹操是非常尊重的。尊重人才,是曹操成功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曹操喜欢搜集人才,只要是确实有真才实料,曹操不问出身来历,愿意给曹操效力的,曹操都非常的欢迎。

不仅是那些可以帮助曹操打天下的那些文士武夫,就是曾经做过江湖老大的军阀,只要来投奔曹操,曹操都待为上宾,最典型的就是刘备。刘备在徐州被吕布打得落花流水,逃亡许都,来找曹操要饭吃。

程昱认为刘备是天下枭雄,劝曹操早点除掉刘备以绝后患。其实曹操应该知道如果留下刘备,日后极有可能会出现程昱所说的这个情况。但曹操不但不杀刘备,反而好吃好喝好招待,比梁山兄弟还亲热。

曹操不对刘备下手,一方面是他所说的,杀一人而沮天下人归来之心,不值得。另一方面,曹操敬重刘备是个英雄,不忍下手。前面也提到了魏种叛变的事情,曹操在这件事情上特别丢面子,但抓到魏种后,曹操还是舍不得杀他,继续重用。

像曹操这样的双重人格,在历史上并不鲜见,但将双重人格表现得如此彻底的不多,石虎、刘骏、高洋这样的变态疯子不值一提。在三国人物中,具有江湖气质的很少见,但曹操和刘备肯定能入围。如果说刘备是三国的“宋江”,那曹操就是三国的“晁盖”,孙策是“花荣”。至于孙权,不太好比较。

梁山的聚义大业实际上定型于晁盖时代,宋江时代不过继承发展,最终还被招安了。晁盖是个豪爽英雄,论心机远不如宋江,但豪爽过之。曹操也是这样,要是论耍花枪,曹操不如刘备。曹操就是个直肠子,恨你就满世界的追杀你,爱你就席地共坐,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曹操喜欢杀人,但曹操却是个难得的性情中人。三国四大统治者中,除了孙权最为无趣外,曹操、孙策、刘备都是江湖豪侠。如果能和曹操关系处好了,和曹操交往实在是人生一大乐事。如此洒脱、豪爽、可爱、霸气的朋友,谁不愿意与之共饮长笑,一醉方休?

我们都知道,刘备喜欢把江湖上的一些哥们义气式的管理风格放在用人上,毕竟刘备集团是从一个低层草根武人集团发展壮大起来的,其行为处事都带有明显的江湖风格。其实在这一点上,曹操做得也不错,虽然曹操的政治起点要高于刘备。

刘备是个从社会最底层艰苦创业的草根,自然会带着江湖气。曹操虽然不算是草根,但从小也在江湖上闯荡,喝过鸡血、拜过把子的朋友也不少。且不说曹操手下文武可以和曹操勾肩搭背,玩得火热,就是当年曹操最危险的敌人袁绍,曹操和其私交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曹操在很早的时候就和袁绍是江湖兄弟,共同起兵反过董卓,而且都是官宦名家子弟,所以从小就打得火热。但让两个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很快就从江湖兄弟变成了江湖仇人,而且他们的利益是截然冲突的。也就是说,两个人,最终只能活下来一个。

曹操的创业历程相比于刘备来说,其实也并不轻松,那也是拎着脑袋在腥风血雨中打拼出来的。刘备满世界地流浪讨饭吃,曹操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尤其是曹操面对袁绍的时候,压力之大,远非外人所能想象。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0242.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