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三国原来是这样——三国花瓶男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1 11:24:40 0


自古“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谁打下的江山,江山就是谁家的。不过帝王坐江山,却不可能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累都累死了。帝王都会通过官僚系统来体现自己的意志,帝王制定好大政方针,然后具体的脏活累活就交给大臣们去做。

因为大臣各自职能的不同,大臣通常都分成好几种类型,这和公司经营是一个道理,有技术研发部门,有公关策划部门,有法务维权部门,还有一线生产部门,各司其职。

其他时代的历史在这里不多说,只以三国为例,三国的大臣也有好几种不同的类型。大体来讲,可以分为假皇帝型,如诸葛亮;总管型,如荀彧;智库型,如郭嘉、法正;二当家型,如周瑜、鲁肃;老黄牛型,如顾雍、蒋琬。

这几种类型今天都不讲,而是讲另外一种类型的,就是花瓶型的大臣。花瓶型的大臣相对其他类型来说比较特殊,这些大臣论级别,基本上都在群臣之首,在官场和士林威望较高,但他们往往只代表一个政权的政治形象,却没有具体的权力。

我们经常提到的三公——司徒、司空、太尉,外加一个太傅,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政治花瓶,但却是官场上不可或缺的美丽点缀。至于具体的人选,以三国为限,可以挑出五位——魏司徒华歆、魏司空王朗、魏太傅钟繇、蜀汉司徒许靖、吴辅吴将军张昭。

华歆虽然是曹魏官场的一线重臣,但他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记,典型的有虚名而无实权。因为奉行“丑化曹魏”的原则,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就把华歆丑化成了一个得志忘形的小人。

在《三国演义》第八十回,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让出帝位,建立魏国。华歆按剑指着跪在地上听封的刘协,厉声而言曰:“立一帝,废一帝,古之常道!今上(曹丕)仁慈,不忍加害,封汝为山阳公。今日便行,非宣召不许入朝!”活脱脱一副小人嘴脸,让人愤慨。

虽然这件事是罗贯中胡编的,有意丑化华歆的,但历史上的华歆确实做过对不起汉朝的事情。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伏皇后的父亲伏完试图诛杀曹操事败,曹操大怒,让华歆去收拾伏皇后。华歆为了巴结曹操,毫不不顾及廉耻,骂骂咧咧地牵着伏皇后关了禁闭,不久伏皇后被杀。

这件事是华歆人生中永远洗不掉的人格污点,不过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能搞一刀切,做了一件坏事就将其彻底否定。人性格上的两面性,在华歆身上体现得非常明显。每个人其实心中都有一个天使和一个魔鬼,华歆自然也不例外。

除了牵扯伏皇后一事外,华歆的人品并不算特别的恶劣,历史上的华歆以“清纯”闻名,绝不是浪得虚名之辈。华歆曾经做过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在任期间,豫章虽然谈不上风调雨顺,但至少社会比较安定,“吏民感而爱之”。老百姓其实是很好打发的,只要别天天折腾他们,让他们有口安生饭吃行了。

华歆做了官,不过他真正的身份是国家级的清流名士,当官对他来说几乎算是副业。华歆还算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重,后来孙策率兵攻打豫章,华歆清楚自己不是孙策的对手,立刻开门迎接孙策,避免了杀身之祸。

政坛上的华歆无足轻重,孙策根本不会将他放在眼里。但文坛上的华歆,却是盛名在外的大人物,所以孙策对华歆极为尊重,甚至以学生礼拜见。华歆经常参加江南士大夫的聚会,因为华歆风流俊雅,每次都是华歆大出风头,史称“皆出其下,人人望风”。

华歆这个人喜欢出风头,他轻易不放过显摆自己的机会,功利心比较强。《世说新语·德行》记载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很能形象地说明华歆的为人处世风格。

华歆早年和名士管宁私交非常好,二人合伙经营一片菜园子为生。有一次管宁偶然间在菜地里锄到了一块金子,管宁不稀罕这东西,但华歆却捡起金子,看了一眼,才丢掉了。华歆的举动让管宁非常不舒服,但也没说什么。

后来二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突然外面有个大官人经过此地,吹吹打打,管宁视若无物,继续读书。华歆有些沉不住气,丢下书本跑到外面瞧热闹,非常的羡慕。管宁怒不可遏,立刻用刀将席子割成两半,和华歆断绝了关系。这就是著名典故“割席断交”的由来。

其实读书人有些功利心也没什么不好,说得雅一些叫事业心,如果读书人都像管宁那样隐居避世,帝王通过谁来治理天下?华歆人品并不恶劣,至少胸怀是有的。

后来曹丕称帝,让公卿大臣举荐贤良君子,华歆不计较当年管宁的“割席之辱”,推荐管宁入选。等到魏明帝曹叡继位时,华歆又上表请辞太尉的职务,推荐管宁接替他。华歆这么做非常不容易,割席断交不是一般的耻辱,但华歆却坦然如常,这份胸襟气度,让人敬佩。

同样是在《世说新语·德行》篇,还记载了一件事,有一次华歆和王朗为躲避追杀,同乘一条船逃生。小船没划多久,岸上就有一个人招手请求上船避难。华歆嫌船小,不想让这个人上船,王朗觉得这条船足够再容纳一个人,就请这个人上船共渡。

后来追兵越来越近,可能是小船划得太慢,王朗就有些嫌弃刚上船的这个人,想把他推下水,却遭到了华歆的反对。华歆认为既然人家上了船,怎么能再把人家推下去,这样做也太不仁义了。在华歆的坚持下,三人都安然无恙地逃生。

还有一件事非常感人,魏国不知道打了什么胜仗,抓了一些女俘,分给大臣们做奴婢。华歆虽然也接收了女俘,但随后就给女俘寻了一个好婆家,嫁了出去,可能还不止是一个女俘。

说句不太厚道的话,华歆后来“日行一善”,很有可能是因为当初牵扯伏皇后,在良心上有所亏欠而做出的道德补救。但如果真是这样,恰恰说明华歆是个能守住自己良心底线的人。知道自己错做了事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说到底还是有药可救的。华歆能做到这一步,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不必对华歆求全责备。

说完了华歆,再来讲一讲王朗。王朗和华歆几乎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他们早期的宦海经历极为相似:

一、华歆劝过冀州刺史王芬不要谋废汉灵帝刘宏,王朗也劝过徐州刺史陶谦要忠于朝廷。

二、二人都任职江东大郡,华歆是豫章太守,王朗出任会稽太守。

三、二人的地盘全部被小霸王孙策占领。不同是的华歆主动投降,而王朗则武力反抗,失败后才投降孙策。

四、二人皆是江东第一等的清流名士,最后都在曹操的邀请下回到中原,成为曹操手下的名士双璧。

不过曹操是个明白人,像华歆、王朗这等级别的人物,来到他帐下,只能做美丽的政治花瓶,是不能具体做事的。一个政权能不能得到士林的普遍拥护,就看身边有没有第一等的名士。当时中原能够达到华歆、王朗级别的名士不多,比如孔融、杨修等人。

本来王朗在孙策手下混得不错,如果王朗不离开江东,到了孙权手下,他的名士级别甚至比张昭还要高。但王朗心里有一本账,在东汉末年,真正的士林中心还在中原,江东只是临时避难场所,一旦有机会做中原名士,大多数人是不会拒绝的。后来曹操下江南,荆州清流帮和江东清流帮哭着喊着要降曹,就是明证。

王朗和孙策一直处在敌对状态,与其留在江东做名士,不如回到中原做个更光鲜的名士。王朗为了回到中原,从曲阿出发,跋山涉水辗转了一年多,才来到曹操身边。

虽然王朗是当时的顶级名士,但曹操帐下的那伙智囊如荀彧、荀攸、郭嘉、程昱、刘晔这些人,也都是顶级名士,所以根本显不出王朗的身份。王朗似乎也乐于充当政治花瓶的角色,花瓶也不是一般庸才可以胜任的,如果不是这块材料,就如同烂泥根本糊不上墙,但王朗有这个资本。

其实说华歆、王朗这些人为花瓶,并不是因为他们毫无才干,而是他们相对荀彧、荀攸来说更有条件充当政权形象代言人的角色。曹丕刚继承魏王位的时候,王朗就上疏劝曹丕“育民省刑”。

王朗从维护政权稳定和发展的高度,提出了“慎法狱”的重要建议。王朗认为朝廷应该选派有德行的官员主管法律,现在战乱时代,人口骤减,只有清理冤假错案,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青壮年的劳动力,让他们从事农业生产。人口相对增加了,地多人少的现象就能得到有效遏制。

王朗还很有意思地提到,如果因为严刑峻法导致青壮年入狱服刑,那么社会上就会产生“怨旷之女”,就是找不到婆家的待嫁黄花闺女。为了国家富强,就必须鼓励适龄男女婚嫁,多生孩子。人口多了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解决兵员稀缺的问题,尤其是青壮劳力,在任何一个时代,他们都是武装力量的主要来源。

虽然王朗的这道“育民省刑”疏有些过于理想化,他并没有把统治者的贤愚对政权的影响考虑进来。但总体上来看,王朗“慎法狱”的主张还是符合历史发展主流的。

法律的主要作用是威慑,而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社会的进步绝不是靠严刑峻法来实现的,解决吃饭、就业问题才是王道。王朗的政治思想基本属于儒家范畴,主张以德治国,以德服人。王朗一直反对朝廷劳民伤财,主张休养生息、发展经济,不轻易言兵。

在乱世鼎立时代,以德服人恐怕效果不大,关键时刻还是要靠枪杆子说话。不过至少在统治区内,以德服人是没错的,王朗的德行本来就不错,所以他提出以德服人的观点,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王朗是三国的政界名臣、清流名士,人品相对比较端正,在江湖上有相当高的名望。但在《三国演义》中,王朗因为是魏国重臣,罗贯中的原则是“帝蜀寇魏”,所以王朗不幸被罗贯中严重抹黑,成为拔高诸葛亮光辉形象的小丑。

在《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诸葛亮和王朗阵中对骂,结果王朗被诸葛亮的“义正词严”生生骂死。罗贯中还煞有介事地写了一首诗,吹捧诸葛亮:“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

罗贯中是个无中生有的高手,王朗明明在魏太和二年(公元228)于家寿终正寝,罗贯中却把王朗拎出来好一顿寒碜,实在好笑。罗贯中为什么要抹黑王朗?魏国另两名超级名臣钟繇和华歆都死在王朗之后,罗贯中难道和王朗有仇?天知道。

讲完了魏国的两大超级政治花瓶,我们再来讲蜀汉和东吴的两只大花瓶。至于魏太傅钟繇,因篇幅有限,就不讲了,将在以后写其子钟会的专题中简单介绍一下钟繇。

要说蜀汉的头号名臣,既不是千古一相诸葛亮,也不是绝代鬼才法正,更不是关羽、张飞这伙江湖耍大刀的强人,而是太傅许靖。我们都知道名士许邵曾经说过曹操:“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许靖就是许邵的堂兄。不过许靖向来和堂弟不和,兄弟俩每次见面都跟乌眼鸡似的,张牙舞爪的恨不得吃掉对方。

虽然哥俩没什么感情,但他们都是中原一流名士,而且合伙办了一个点评会。兄弟俩喜欢评论周边名士,每个月都要换个主题,比如这个月讲“德行”,下个月就讲“雅量”。在家乡汝南,名士们都把许家兄弟的点评称为“月旦评”。

许家两兄弟的仕途都非常的坎坷,浪迹天涯,不过相比许邵英年早逝,许靖的命运要好一些。许靖的流浪路线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从为了避难投奔豫州刺史孔伷开始,许靖的人生轨道是:豫州刺史孔伷——扬州刺史陈祎——吴郡都尉许贡——会稽太守王朗——交趾太守士燮。

在交趾,许靖勉强安下身来,士燮是个可爱的军阀,最喜欢收容落难的清流名士,所以许靖的小日子过得还不错。许靖是名重天下的超级名士,他的到来顿时让士林星光暗淡的交趾蓬荜生辉。

同在交趾避难的名士袁徽给好友荀彧写信,称赞许靖是“英才伟士”。曹丕曾经称赞旗下三大名士华歆、钟繇、王朗为“一代伟人”,以许靖的重量级,如果他在曹魏做官,资历要比三大名士更老。

不过三大名士都有一个比较安稳的生活,但许靖却命中注定是个精神流浪者,交趾并不是他人生的终点站。以许靖的社会地位,他无论到哪里,都是一等一的名士,对装点一个政权的门面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

益州牧刘璋旗下还没有一位重量级名士,刘璋就想到了许靖,派人来交趾请许靖入蜀。和经济相对落后的交趾相比,益州“天府之国,沃野千里”,是个理想的避难场所。而士燮的这座小庙对许靖这尊大佛来说,是有些屈尊了。

许靖告别了交趾,风尘仆仆地来到了益州找刘璋要饭吃。刘璋真够慷慨,一甩手给许靖开出了巴郡和广汉太守的肥票。虽然不太清楚许靖的治政能力如何,但刘璋之所以敢把这两大郡交给许靖,想必许靖在治政方面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不然刘璋哪敢拿自己的饭碗开玩笑。

刘璋这个人非常的善良忠厚,他很少薄待手下人,更何况刘璋从来就没有把许靖当成马仔,许靖在士林中的地位刘璋是清楚的。后来刘璋让许靖做了蜀郡太守,蜀郡太守是益州各郡中地位最高的,相当于现在的省会城市的级别。

许靖为人“倜傥瑰玮”,但许靖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贪生怕死。当初许靖从中原逃亡江南,就是害怕董卓对他打击报复。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荆州牧刘备大军攻克成都城下,准备拿掉刘璋,自为西川王。

在刘璋还没有决定对刘备是战是降的时候,许靖就害怕一旦城破,玉石俱焚,准备悄悄地出城投降刘备,这才能保住自己这条老命。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许靖没有叛变成功,被人拿到了刘璋面前。

从许靖入蜀以来,刘璋对许靖好吃好喝好照应,算是对得起许靖了。许靖这次叛逃未遂,于公于私都对不起刘璋,刘璋有一万个理由杀掉许靖。但因为刘璋素来仁厚,没忍心杀许靖,一挥手饶了许靖。

这次叛逃未遂事件是许靖人生的一个重大污点,东汉末年士林名士重尚气节的作风在许靖身上没有丝毫体现,确实给士林抹了黑。正因为这个原因,刘备在心里非常瞧不起许靖,根本没打算重用这个徒有其表的所谓名士。

有战略眼光的法正从招揽人才的角度,给刘备上了一堂政治分析课,点明刘备谁都不可以重用,唯独许靖非重用不可。法正的理由是许靖是蜀中原刘璋手下唯一一个具有全国知名度的“国家级”名士,如果刘备不重用许靖,那天下人就会以为刘备不重视人才,这对刘备集团的长久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刘备是个聪明人,稍微一点拨,他就明白该怎么做了。而且刘备集团由于政治起点比较低,身边恰恰缺少像许靖这样的政治花瓶来装点本来就有些寒酸的门面,所以刘备对许靖还算非常尊敬,当然这是做给别人看的。

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刘备能得到许靖,实在是刘备的莫大幸运。以刘备的政治底子,如果许靖在中原做官,刘备哪怕是搬来一座金山,许靖都不会正眼瞧他一眼。现在放着这个超重量级名士不用,就等于承认自己永远是低层武人集团,刘备才不会做这等傻事。

许靖虽然一直被刘备当成花瓶贡在案上,但许靖的社会地位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我们都知道刘备手下的头牌花旦是诸葛亮,但诸葛亮见了许靖,都要恭恭敬敬地下拜,半点也不能含糊。

最能体现许靖在蜀中地位的是许靖葬子,许靖的儿子许钦得病死了,老年丧子的许靖强忍悲痛给儿子操办丧事。蜀汉上流社会的所有达官贵人,包括诸葛亮,得到消息后,能爬动的都来参加葬礼。许靖的面子之大,实在让人咂舌(事见《蜀书·费祎传》)。

在蜀汉的政治架构中,许靖从来没有获得真正的权力。不过因为许靖在社会上的广泛知名度,所以许靖一直被当成蜀汉群臣之首。许靖的政治任务其实也不需要做什么实事,他只需要多活几年,给名士稀缺的蜀汉政权撑住场面,就是给刘备做出的最大贡献。

其实从许靖的内心深处来讲,他是渴望回到中原的。那里不仅是他朝思暮想的故土,而且如果他能回去,他在曹丕那里得到的,将远比刘备给他的更多。但刘备连刘巴这样的名士都舍不得放走,何况许靖这等块头的名士?

许靖一生随遇而安,像蒲公英一样,飘落到哪里,哪里就是他的家。许靖也知道,自己这时(在刘备称帝时)已经七十多岁了,就算刘备想放他走,自己也没有力气走动了,不如且认他乡是故乡,平淡地度过自己的余生。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七十四岁的许靖病逝于成都。

如果说许靖是蜀汉的头号政治花瓶,那东吴的头号政治花瓶则非张昭莫属。虽然张昭肯定不乐于甘当花瓶,但孙权铁了心把张昭当成一只漂亮而不实用的花瓶,摆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供人观赏。

张昭其实本来是可以成为诸葛亮式的“相父”,孙策临死前,就让张昭做了孙权的“相父”,是名正言顺的托孤重臣。张昭是标准的士林出身,在当时的士林江湖中属于一线名士,但张昭为人好尚清谈,不长于时务,搞的基本上都是些花架子。

孙策选择张昭托孤,也是无奈之中的选择,从治政能力上来说,孙策显然更看重正议校尉张纮。张纮和张昭都是清流名士,同为孙策帐下的谋士双璧,但张纮的战略眼光却是张昭无法相比的。比如后来张纮建议孙权迁都秣陵,就足见张纮的魄力和眼光。

但在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孙策派张纮到许都出了一趟公差,被曹操强行留了下来。等张纮回到江东的时候,孙策已经被刺杀了,所以孙策在张纮不在身边的情况,只能选择张昭来辅佐孙权。在后孙策时代,张昭主要负责江东的文政,军政全权交与周瑜打点。

张昭的治政能力,从《三国志本传》的记载来看,并没有什么突出之处。无非就是劝孙权不要骑马打猎,到野外四处游荡,小心走上孙策的老路。张昭作为托孤老臣,劝谏孙权也并不为过,但张昭除了充当这种“近臣”的角色,国家大事,几乎找不到张昭的事迹。

不过最让张昭大出风头的,还是赤壁之战前对曹操的态度问题。曹操雄兵直抵长江,以强大的武力逼迫孙权投降。在东吴内部,极力主张投降的就是以张昭为首的士林清流。

张昭为了劝说孙权降曹,上蹿下跳,好不风光。张昭从骨子里来说是渴望做中原名士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做中原名士和江东名士在江湖地位上是有区别的。

可惜张昭押错了宝,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放了一把火,把张昭的潜在主人曹操给请了回去。因为张昭的投降主张,彻底得罪了孙权,孙权长叹:“子布诸人,各顾妻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从此孙权在感情上疏远了张昭,也宣告了张昭在江东政治生命的结束。

其实即使孙权不恨张昭,以张昭的能力,也无法在历史舞台上博得更多的掌声。其实也不是孙权没有给张昭机会,但张昭在赤壁之前的表演实在过于拙劣,远没有一个治国良相在危难时刻所应该体现出来的那种忧患意识。

赤壁之战也是张昭人生中的重大转折点,因为张昭的言行深深伤害了孙权。所以张昭在东吴政坛上的地位,由一个治国良相,迅速降为一个大号的篾片清客,说得雅一些,是一个政治花瓶。

要说江湖地位,张昭是东吴文臣之首,这一点从未改变。但孙权却一直不肯让张昭出任丞相,先是用孙邵为相,孙邵死后用顾雍,就是不用张昭。

孙权两次晾起了张昭,表面上的原因是孙权爱惜张昭,认为张昭性情刚烈,不适合做事务繁众的丞相。实际上孙权对张昭的怨恨一直没有消除,不然以张昭的地位,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当不了丞相,哪怕是虚职。

张昭这个人在政治上喜欢玩花活,喜欢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大出风头,经常和孙权闹别扭,以此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不过孙权虽然在政治上不重用张昭,但也非常看重张昭对装点政权门面的重要性。

东吴还不如蜀汉,白捞到一个超重量级的名士许靖。张昭在士林中的分量可能要略逊于许靖,但对孙权来说却是唯一的选择。东吴名士不少,但真正能够得上“国家级”名号的,只有张纮和张昭,但张纮早逝,所以东吴的政坛,当然由张昭来挑大旗。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024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