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三国原来是这样——孙权的家庭悲剧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1 11:24:04 0


上面我们讲了东吴即将发生一场政治灾难,但这同时也是一场孙权主导的家庭悲剧。东吴官场近乎所有的一线人物、包括孙权的至亲儿女,全都被牵扯进来。打击面之大、后果之严重,冠绝东吴历史。

有句老话说得非常好:“虎毒不食子”,但陷入政治、感情旋涡的孙权,显然不在此列。在这场因为“夺储”而引发的空前政治地震中,孙权嗜血残暴的本质,被完全暴露出来,心肠之狠、手段之毒,让人叹为观止。

让我们从头说起。

这场家庭悲剧的起因是孙权的几个儿子对皇太子位置的争夺,我们先来了解孙权这个东吴第一家庭的人员组成。孙权在他七十一岁的高寿人生中,总共育有七个儿子,这七位龙种分别是:

长子孙登,生于公元209年,卒于公元241年。

次子孙虑,生于公元213年,卒于公元232年。

三子孙和,生于公元224年,卒于公元253年。

四子孙霸,生年不详,卒于公元250年。

五子孙奋,生年不详,卒于公元270年。

六子孙休,生于公元235年,卒于公元264年。

七子孙亮,生于公元243年,卒于公元260年。

另外,孙权还有两个著名的女儿,长女孙鲁班,乳名大虎,因嫁给全琮,所以称为全公主。次女孙鲁育,乳名小虎,因嫁给朱琚,所以称为朱公主。

要说东吴历史最著名的女人,至少有四个:大乔、小乔、孙尚香、全公主。全公主是东吴中期政坛的一个活跃人物,在孙权这场虎毒食子的家庭悲剧中,孙鲁班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可以这么讲,没有孙鲁班在其中搅浑水,这场夺储之争不至于闹到如此不可收拾的地步。

说到东吴的储君,在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什么争议。因为孙登是长子,在公元221年,曹丕册封孙权为吴王后不久,孙权就确定了孙登为东吴王国的继承人。孙权对孙登抱有非常大的期望,为了将孙登培养成可用之才,孙权不惜血本。

孙权让张昭做孙登的师傅,同时命镇守荆州的陆逊总领太子宫事,并以江东的四位顶级名流诸葛恪(诸葛瑾子)、张休(张昭子)、顾谭(顾雍子)、陈表(陈武子)来辅弼孙登,号称太子四友。另外,谢景、范慎、刁玄、羊衜等人都是江东一线名流,阵容是非常豪华的。

孙登的人品是相当不错的,虽然孙登有时很贪玩,喜欢到野外射猎,但至少孙登还知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间之地,不欲烦民”。在这些江东一线名臣的重点关照下,孙登的政治素质完全可以让孙权放心,日后可以顺利地接班。

但让孙权没有想到的是,孙登天生没有皇帝命,吴赤乌四年(公元241年)五月,孙登病故,时年三十三岁。孙登的早逝,打乱了孙权对日后帝国运转的部署,孙权必须重新在余下五个儿子们中间选择一个继承人——古代确定储君的原则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由于孙登本人就不是嫡子,所以孙家皇子只能按年幼顺序排。由于皇次子孙虑早在孙登死前九年就挂了,诸王子中老三孙和年齿最长,孙权很自然地就立孙和为皇太子,这一年是赤乌五年(公元242年)。

孙权立孙和,除了孙和年齿顺序占优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孙和的生母王夫人很受孙权的宠爱。古代宫廷斗争不仅是母凭子贵,子凭母贵的例子也不鲜见。

孙权有两个王夫人,大王夫人在黄武年间(公元222——229年)得幸于孙权,生下皇三子孙和、皇四子孙霸。小王夫人在嘉禾年间(公元232——238年)受宠,生下皇六子孙休。

孙权贵为大国天子,身边自然不缺少美女。而孙权在诸多嫔妃中,最喜欢的应该是步夫人,即全公主和朱公主的生母。虽然孙权一直没有正式册封步夫人为皇后,但步夫人是当时公认的准皇后,在宫中说一不二的。

赤乌元年(公元238年)步夫人卒后,王夫人(即大王夫人,下同)才终于熬出头来,成为宫中的一号人物。孙权一直比较宠爱王夫人,再加上孙和已经被立为皇太子的缘故,孙权准备扶正王夫人,册封她做皇后,算是对这些年来王夫人倾心伺候自己的褒赏。

孙权做梦也没有想到,就因为他突然有了立王夫人为皇后的念头,拉开了东吴政坛这场空前浩劫的大幕……

在古代的后宫制度中,皇后就是皇帝的后宫版,身份是极尊贵的。一旦王夫人当上了皇后,她就是江东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母。看到王夫人即将飞上枝头做凤凰,王夫人名义上的女儿全公主孙鲁班心急如焚,她担心王夫人真的当上皇后,那她以后就没好日子过了。

孙鲁班和王夫人向来不和,积怨甚深。虽然《三国志》并没直说孙鲁班和王夫人之间到底有什么仇恨,但从王夫人要当皇后对孙鲁班的刺激来看,二人的仇恨应该是非常深的,而且还可能是王夫人先得罪了孙鲁班。

孙鲁班是在官场上混大的,自然知道王夫人一旦立为皇后,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她也明白自己反对王氏立后,必然会得罪王氏的儿子孙和。以后等到孙和继位后,还会有自己的好果子吃吗?不如一并将王氏母子干掉,绝了后患。

从政治基础来说,孙和是王氏的根基,只要刨掉了孙和这棵大树,王氏就是无根之木,轻轻一推就得乖乖倒下。但孙和是法定的皇位继承人,不是孙鲁班说扳倒就能扳倒的,她需要等待机会。

还有一点,孙鲁班要扳倒孙和,就要对准孙权对孙和的容忍底线。这底线是什么?就是孙和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其实不仅是孙权,任何一个帝王都不希望在生前被儿子们视若无物,老子还没挂呢,你们这些小崽子们就敢人五人六,老子算喝哪碗粥的?

孙鲁班很聪明地抓住了孙权这个心理特点,在老爹面前拼命抹黑弟弟。有一次孙权让孙和去朱雀桥边的长沙桓王庙拜祭,长沙桓王庙就是孙策在阴间的据点,孙权称帝后,追封孙策为长沙桓王,故有此名。

这本来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孙鲁班按理是没办法在这件事上寻孙和的霉头的,但事情偏偏坏在了扬武将军张休身上。张休是孙和太子妃张氏的叔父(张妃父亲是张承),自然就是孙和阵营的重要人物。

不知道张休少了哪根筋,就住在桓王庙附近的张休突然邀请皇太子来他家喝茶聊天,孙和也没多想,就窜到张休家喝茶去了。孙和可能不知道,在他的身后,早就被皇姐孙鲁班安插了眼线,孙和的一举一动,都被线人及时汇报给了孙鲁班。

孙鲁班得到这个消息后,如获至宝,立刻妖娆妩媚地窜到宫里告孙和的刁状。孙鲁班这个女人非常工于心计,她虽然是在抹黑孙和,但绝不添加半点个人意见,只是客观叙述,具体什么滋味,让孙权自己品尝好了。

孙鲁班抹黑孙和的原话是:“太子不在(桓王)庙中,专就妃家(张休宅)计议。”孙鲁班多余的话一句都不说,但这话是非常有杀伤力的。孙鲁班的潜台词是孙和背着孙权,暗中和张休等人勾结,不知道会干出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上面这盆脏水是孙鲁班送给弟弟的,送给王夫人的那盆脏水,孙鲁班也准备好了。孙鲁班难得抓到一次机会,干脆把王氏母子一锅烩了。相比抹黑孙和时的“和风细雨”,孙鲁班抹黑王夫人可就不客气了,虽然孙鲁班一样是“客观叙述”,至于真假,孙鲁班心里最清楚。

孙鲁班告诉孙权,某次父皇龙体欠安,她发现王夫人脸上春风无限,喜上眉梢。孙鲁班的潜台词非常明显,就是王夫人巴不得孙权这个老不死的早点伸腿瞪眼,好让儿子孙和早点登基做皇帝。

孙权年轻的时候确实英武过人,但老年孙权却总给人一种残暴昏聩的印象,偏听偏信,尤其是宠爱孙鲁班,简直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孙鲁班说太阳是黑的,孙权不说太阳是白的。在东吴官场上混的都知道,孙权最疼这个女儿,从来不会拂全公主的面子。

孙权从孙鲁班嘴里得知王氏对自己如此不敬,果然怒火冲天,气头上的孙权立刻派人去责骂王夫人。具体骂什么不清楚,但从史料上这句“(王)夫人以忧死”来看,孙权对王夫人没有讲半点夫妻情分,估计什么难听的话都讲了出来。

王夫人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被孙权骂死了,王夫人的死对孙和的政治前途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孙权这个人大多数时间都比较清醒,可一旦糊涂起来,那是六亲不认的。孙权恨屋及乌,对孙和已经没有多少好感,“太子(孙和)宠益衰”。

这句“宠益衰”是《资治通鉴》的说法,而《三国志》的说法是“宠稍损”。当然,不管孙和在孙权心中的地位是“宠益衰”还是“宠稍损”,孙和在孙权心中的地位大幅度下降,是不争的事实。

孙和在感情上的严重失分,导致他的储君地位出现了动摇,至少不如以前那么稳固了。孙权当初立孙和为太子,下面几个弟弟就严重不服孙和,尤其是孙和的同母弟——鲁王孙霸,早就瞄上三哥那个让人眼热的位子了。

其实东吴闹出这场兄弟骨肉残杀的悲剧,孙和与孙霸势同水火,绝大部分的责任要由孙权来背。换句话说,孙霸的野心,是孙权给娇惯出来的。

孙权对子女的溺爱,在三国史上是出了名的。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孙权做得不如曹操和刘备,曹操对待子女不可谓不严厉,家教甚好。刘备虽然是草根出身,但在临终前,也教育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孙权的子女教育原则性不强,出于对子女的慈爱,孙权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袁绍和刘表的老路:嫌长爱幼。当然孙权没有袁刘做得那么直白,孙权初时也没嫌弃孙和,但孙权对孙霸的态度,则在无形中助长了孙霸的夺储野心。

从封建礼法上来讲,皇太子是预备皇帝,他的礼仪级别仅次于皇帝,远高于诸侯王。孙和做了皇太子,在政治待遇上自然就应该比弟弟们高,以显示尊卑有别。

但孙权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将孙霸的政治级别提高到与孙和同一个档次,史称“太子(孙和)与鲁王同宫,礼秩如一”。孙权这么安排,表面上看是一视同仁,但孙和毕竟是未来的皇帝,孙权希望日后吴国出现两个皇帝?难道孙权不怕袁绍和刘表的悲剧重演?真是脑袋锈掉了。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这是古代官场最基本的政治原则,一旦破坏这个基本原则,政局动荡是不可避免的。孙权偏爱孙霸,导致孙霸取代孙和做太子的野心暴涨。在孙霸的潜意识里,父皇安排自己等同太子,就是在给自己进行政治暗示,自己应该主动一些。

孙权给了孙霸“分宫别僚”的特权,就是允许孙霸在官场上公开成立自己的小团伙,“鲁王党”就这样被孙权人为地制造出来,与孙和的“太子党”相抗衡。

先将“太子党”和“鲁王党”的主要人员构成简单介绍一下:

孙和“太子党” 孙霸“鲁王党”

张休(张昭子) 全寄(孙鲁班嫡子)

顾谭(顾雍孙) 杨竺

朱琚(孙鲁育丈夫) 吴安

吾粲 孙奇

从阵容上来看,孙和的人马在官场上的分量要更重一些,但由于孙权对孙霸的公开偏袒,使得孙霸系人马有恃无恐,敢于公然向孙和发难。

也因为这层原因,东吴官场被非常明显地分裂成亲太子系和亲鲁王系两派,对立情绪非常严重,成天互相拍板砖,鸡毛乱飞。

孙霸系人马公开炮轰太子,“鲁王之党杨竺、全寄、吴安、孙奇等共谮毁太子,吴主惑焉”。这个“惑”字用得非常绝妙,将孙权老迈昏聩的形象非常生动地表现出来。两子争宠的糟糕局面,完全是孙权给搞出来的,孙权是这场家庭悲剧的幕后总导演。

不过孙权也逐渐认识到两子争宠会对官场造成巨大的分裂,对统治不利。孙权有意识地限制孙和、孙霸的政治待遇,“吴主夺二宫备卫、抑绝宾客,四方礼敬不复得通”。

孙权这么处理二子争宠,明显又是一个大败笔,真正吃亏的还是孙和。打个比方,孙霸抢了孙和的宝贝,而孙权却判定二人皆有罪,各打四十大板,岂非滑稽?争储事件理亏在孙霸,不在孙和,孙权所谓的处理其实是火上浇油,导致局势更加无法收拾。

太子和鲁王的争储大战在东吴官场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所有一线官员都不可避免地被卷进了这场纷争中,其中就包括东吴的镇国之宝陆逊。对于孙权人为制造内部分裂,陆逊非常的担忧,就给孙权上了一道奏疏。

从派系上来讲,陆逊既不是太子党,也非鲁王党,陆逊严格约束子弟,不允许他们掺和进二宫争储的政治斗争中,立场相对中立。但陆逊和太子党骨干成员有亲戚关系,比如顾承、顾谭就是陆逊的外甥。在感情上,陆逊是明显偏向于孙和的。

陆逊的态度非常明确,孙和是法定的皇位继承人,孙霸再受宠,毕竟长幼尊卑有别。陆逊希望孙权从国家千秋大业着想,降低孙霸的政治待遇,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两败俱伤。

陆逊这时并不在京师,而是坐镇武昌,陆逊对孙权的影响在后期其实并不大。而且孙权在杨竺等人的狂轰滥炸下,已经开始动摇对孙和的信任了,准备拿掉孙和,扶孙霸上马。

看到陆逊在外面对自己指手画脚,孙权显得相当不满,“吴主不悦”。孙权越老越自负狂妄,孙权认为自己是永远正确的,根本听不进去任何苦口良言,陆逊也不行。孙权和陆逊几十年的交情,风风雨雨都走过来了,却因为这件事情,让两人之间的感情出现了巨大的裂痕。

在这场兄弟内耗中,孙和刚开始是比较主动的,朝中重臣基本都站在他这一边。除了陆逊上表替他说话外,顾谭也公开请求孙权将孙霸逐出建业外放,顾谭知道这么做肯定会得罪孙霸,所以顾谭拼命撇清自己,“今臣所陈,非有所偏,诚欲安太子而便鲁王也”。

顾谭说话还算是客气的,至少没明说要驱逐孙霸,而公认的太子党——太子太傅吾粲,出手远比顾谭狠得多。吾粲上表请求孙权将孙霸驱逐出朝廷,远放夏口,杨竺等人尽数流放。

吾粲的本意其实也是想保全孙霸一党,至少不会让两兄弟同归于尽。但吾粲的做法太过激进,再加上吾粲是公认的太子党,所以孙霸认为吾粲这是在故意往死里整他。孙霸和杨竺开始向吾粲疯狂报复,不知道孙霸对孙权说了吾粲什么,导致孙权大怒,立刻将吾粲下狱,不久吾粲被杀于狱中。

让人感觉到不可思议的是,吾粲出事的罪名居然是“数与(陆)逊交书”,就是说吾粲犯的是“与陆逊勾结罪”。孙权冷不防地来这么一手,瞬间就将本置身于事外的陆逊强行扯了进来,看来孙权对陆逊的不满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火山即将喷发……

陆逊作为东吴最有分量的大臣,陆逊的存在对孙权的威望会构成相当的负面影响,至少大多数人会认为孙权之所以能当皇帝,是因为有陆逊辅佐他,而这恰是自负的孙权所不能容忍的。

孙权对陆逊的彻底决裂,与孙和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东吴君弱臣强的权力构架,才是孙权决定向陆逊动手的真正原因。不然陆逊如果死在孙权后面,天知道陆逊会不会对东吴幼主(不一定就是孙和)产生重大威胁?

孙权这个人做事非常果绝,从不拖泥带水,他必须尽快解决陆逊。孙权三番两次地派太监去武昌“责问”陆逊,实际上是想骂死陆逊,陆逊这等级别的人物是绝对不能动刀子的。

在这场莫名其妙的灾难中,陆逊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更遑论做错了什么。孙权如此不给陆逊留情面,确实让陆逊悲愤异常,几十年风里雨里替孙权做牛做马的功劳,就这么被孙权一笔给勾销了,换了谁,也咽不下这口恶气。

陆逊是个刚烈性子,被孙权派来的太监恶狠狠的羞辱,一时受骂不过,“愤恚而卒”,时年六十三岁,这一年是吴赤乌八年(公元245年)。

陆逊可以说是东吴中期的官场擎天柱,陆逊会镇荆州,北御曹魏,西防蜀汉,对孙权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孙权之所以敢拿下陆逊,倒不是孙权老糊涂了,而是孙权已经有了取代陆逊的最佳人选。

这个“最佳人选”是诸葛瑾的儿子、都乡侯诸葛恪。陆逊被骂死不久,孙权就下诏让诸葛恪全面接管陆逊的权力地盘,“会逊卒,恪迁大将军,假节,驻武昌,代逊领荆州事”。孙权也许是觉得陆逊太老了,该升级换代了。

陆逊的倒台,从人事角度来看,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只是孙权太不讲情面了,做事太绝。但从孙和的角度来看,陆逊的倒台,几乎是灾难性的结局。陆逊是公认的亲太子派,有陆逊在,孙和还能躲在大树下乘凉。现在大树倒了,孙和只能被晒在烈日下了。

孙权拿掉陆逊,也确实有这么一层意思,孙权对孙和的不满也不是一两天了,未必没有考虑过换太子的事情。孙权踢掉孙和并不意外,官场上大多数人都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意外的是接替孙和的人选,并不是孙和的政敌孙霸,而是孙权最小的儿子孙亮。

孙亮生于公元243年,陆逊死的那一年,孙亮只有三岁。孙亮之所以迅速上位,有两个原因,一是他的生母潘夫人极受孙权的宠爱,二是全公主孙鲁班将赌注全部押在了孙亮的盘口上,和潘夫人结成政治联盟。

全公主仗着自己在孙权面前受宠,经常替孙亮说好话,“数称亮美”。孙鲁班觉得孙霸有些靠不住,毕竟孙霸与孙和同母,假使孙霸上台,万一孙霸要念起当初自己害死他母亲王夫人的旧仇,自己还有好日子过吗?

现在的形势对孙鲁班非常有利,孙权太年老,而孙亮太年幼。一旦孙亮上台,那么孙鲁班的势力就有可能趁机控制最高权力,至少确保十年富贵。从自身的利害角度来衡量,孙鲁班也不会再跳上孙霸的那条破船,天知道孙霸的那条破船什么时候就翻了。

很难说孙鲁班在孙权撤换孙和的决策过程中起到多大的作用,以孙权的智力水平,不至于被孙鲁班牵着鼻子走。孙和的失势,主要原因还在于孙权已经对三儿子失去了兴趣,孙鲁班不过是搭上了这趟顺风船而已。

孙权对孙和的不满,似乎让孙霸看到了无限的希望,但孙和失势,不等于孙霸得势。孙权对孙霸也越来越反感了,理由是“鲁王霸结朋党以害其兄”,所以“(孙权)心亦恶之”,孙权却把自己纵容孙霸企图夺储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孙权的下一步打算已经非常明确,废掉孙和,改立孙亮,但如果不除掉孙霸,对孙亮来说依然是个重大威胁。从道德的标准上来衡量孙和做太子这几年的得失,并没有什么不可赦之罪,但孙权显然不是按常理出牌的人,只要他想做,那就是正确的,因为在孙权的潜意识里,他才是世界上唯一正确的。

在吴赤乌十三年(公元250年)的秋天,孙权终于对他的儿子们举起了屠刀,像当年偷袭盟友关羽一样。在三国几大领袖里,孙权是公认的“薄情寡义”,不如曹操真性情,也不如刘备讲义气,孙策的豪爽坦诚,也是孙权比不了的。

孙权先拿孙和开斋祭旗,史称“吴主遂幽太子和”,孙权虽然暂时没有废掉孙和,但在政治上已经判了孙和死刑。孙和的政治地位决定了这将是一场腥风血雨的开始,官场中人已经嗅到了一股浓重的血腥味。

骠骑将军朱据就劝孙权不要轻易动太子,这是动摇国本的大事,不可草率行事,可孙权铁了心要拿下孙和,不听。从派系上来讲,朱据是朱公主孙鲁育的丈夫,与孙和私交甚好,可以划进太子党。

朱据的政治经验不太丰富,在被孙权拒绝的情况下,朱据与同为太子系的尚书仆射屈晃带着一班手下“泥头自缚”,就是把自己绑上,用泥巴糊住头发,跪在宫外,请求孙权放孙和一马。朱据这么做是典型的逼宫行为,是要遭到天忌的,果然孙权大怒,“(对朱据)甚恶之”。

东吴宫、府关于在处理孙和问题上的矛盾,被朱据这么一搅和,彻底公开化了。太子系人马见朱据率先打响头炮,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挽救孙和的机会,纷纷上书劝孙权给孙和留条活路,其中表现最为激进的是无难督陈正和五营督陈象。

这时的孙权已经走火入魔,太子系人马如此冒失的劝谏,实际上是在火上烧油。孙权的脾气就是个顺毛驴,凡事千万别逆龙鳞,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被太子系人马逼得走投无路的孙权决定出重手反击,不给你们点颜色看看,不知道马王爷长几只眼!孙权早就打算对太子党一网打尽了,现在机会来了。

孙权先是下诏处死陈正和陈象,如果仅是杀了他们,也不算什么。最让人发指的是,孙权居然对二陈灭族!二陈何罪?家眷何辜?孙权简直就是丧心病狂,天知道历史怎么会选择孙权的。

至于率先挑起战争的朱据和屈晃,依然不肯向孙权低头,在大殿上,二人“叩头流血”,再向孙权做最后一次的争取。孙权没杀他们就已经给足面子了,在这种关系彻底破裂的情况下,孙权怎么可能再听得进去他们的劝谏?

孙权冰冷着老脸,命令武士将朱据和屈晃扑倒在地,每人赏了一百杀威棒,赶出朝廷。至于其他的太子系人马,孙权杀的杀,贬的贬,“群司坐谏诛放者以十数”。剪掉了孙和的政治羽翼,孙权就开始对孙和下手了,“废太子和为庶人”,贬居故鄣,正式宣告了孙和的政治死刑。

孙和的运气比孙霸好多了,至少还活着,三年后,孙和郁郁而终,年仅三十岁。孙和的皇帝梦终究是一场镜花水月,但让孙和意外的是,他这一脉的皇帝梦却在他的儿子身上得到了延续,而且一坐江山就是十六年。孙和的儿子非常有名——东吴末代皇帝、著名暴君孙皓。

孙和的势力彻底倒台,并不意味着孙霸等到了春天,在孙权的计划中,孙和与孙霸都必须给孙亮让路。只是让天下人没有想到的是,孙权会对孙霸下狠手。

孙和只是被孙权废掉了政治生命,但孙霸却没有他三哥这么好的运气。孙权下诏,赐孙霸自尽,让孙霸从此从地球上彻底消失,心肠之狠,让人叹为观止。

为了能扶正孙亮上位,孙和的太子党与孙霸的鲁王党都是必须打掉的,留下任何一方,都是养虎遗患。太子党全盘被废,鲁王党的下场也一样悲惨,孙霸的几大心腹杨竺、全寄、吴安、孙奇悉数被杀,罪名是党附孙霸,图谋对前皇太子孙和不轨,这个借口实在牵强得可笑。

不知道在赐死孙霸的那一刻,孙权的心理状态是什么样的起伏。孙霸其实并没有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出来,并且孙霸“谮和”,完全是孙权给惯出来的。孙权不去反思自己的错误,反而将所有责任一股脑儿全推给儿子,实在让人心寒。

孙亮的两大政治障碍全部被孙权拔掉了,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吴赤乌十三年(公元250年)十月,孙权正式册立年仅八岁的幼子孙亮为皇太子,这一年孙权已经六十九岁了。

汉武帝刘彻生下汉昭帝刘弗陵时也是六旬老翁,刘彻也是在那场影响空前的巫盅之祸中废掉皇太子刘据,改立幼子刘弗陵。孙权似乎在刻意模仿刘彻。

平心而论,孙权比起刘彻来差距大得离谱,且不说刘彻的功业远大于孙权,就是刘彻临终前下的那道《轮台谢罪诏》,向天下人认错的这份胸怀,孙权就不具备。

孙权和刘彻不具备可比性,倒是和越王勾践有得一比,二人同样能忍辱负重,成就一番偏霸之业。但二人都是性情刻薄,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富贵。文种为了勾践的江山,陆逊替孙权做牛做马,到头来被生生逼死,兔死狗烹,可叹。

这场虎毒食子的家庭悲剧,是东吴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不仅为孙权时代的行将结束画了一个不太完美的注脚,也直接影响东吴政权的稳定。两年后,七十一岁的孙权撒手人寰,年仅十岁的孙亮“终于”当上了东吴皇帝。

孙亮的上台简直就是汉昭帝刘弗陵的翻版,孙权是刘彻第二、孙和是刘据第二、潘夫人是勾弋夫人第二(运气稍好些,被刺杀)、孙亮是刘弗陵第二。至于霍光第二,自然就是号称东吴第一神童的诸葛恪。

诸葛恪在孙权的刻意扶持下,终于登上了东吴第一权臣的宝座,孙权也到地下找汉武帝探讨老年得子的心得去了。但孙权留下的这个烂摊子,却没有谁能够力挽狂澜,只能眼睁睁看着东吴帝国这艘巨舰,一点点地往下沉没。

东吴帝国在这场夺储悲剧之前,整体上还是积极向上的,至少派系分裂没有那么明显。但孙权彻底打破了权力分配上的平衡格局,导致权力高层出现了真空。诸葛恪虽然表现的很强势,但东吴官场的巨大分裂,却导引着诸葛恪走向了一条充满血腥味的不归路。

同时走上不归路的,还是积孙坚、孙策、孙权父子两代三人之功打下来的东吴帝国。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023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