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人臣政客

历史名臣——李广

历史大观园 人臣政客 2020-06-27 19:18:49 0


历史名臣——李广

李广

李广(?~前179),西汉著名将领。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南)人。李广一生与匈奴七十余战,以骁勇善射著称,治兵宽缓不苛,与士卒同饥渴,深得军心。但他又心胸褊狭,恃才负气,终身未被封侯。无论他的用兵、为人之道还是他的坎坷命运,都留给后人不尽的启示。

一、艺高胆大 处险不惊

李广的祖先是秦朝大将李信。李广接受世传弓法,射得一手好箭。汉文帝十四年(前166),李广从军击匈奴。因善于用箭,杀死和俘虏了很多敌人。升为郎中,以骑士侍卫皇帝。李广身材高大,臂长如猿,有善射天赋,且不善言辞,与人闲居时亦以射箭来赌酒为乐,他一生都以射箭为消遣。

李广出猎,看到草丛中的一块石头,以为是老虎,张弓搭箭,一射箭去,把整个箭头都射进了石头里。仔细看去,原来是块石头,再射,就怎么也射不进去了。一听说哪里有老虎出现,李广就常亲自去射杀。居守右北平时一次射虎,恶虎扑伤了李广,可李广最终还是带伤射死了那只老虎。李广射杀敌人时,要求自己箭无虚发,所以非在数十步之内不射,常常是箭一离弦,敌人应声而亡。李广也由此多次被敌人围追,射猛兽时也由于距离太近而几次受伤,但他从来都无所畏惧。汉文帝曾慨叹:“可惜李广生不逢时,若赶上高祖打天下的时代,定会成为万户侯的。”

汉景帝即位后,李广由都尉升为骑郎将。吴楚七国之乱时,李广任骁骑都尉,跟随太尉周亚夫抗击吴楚叛军。因夺取敌人帅旗,由此在昌邑城下立功显名。但由于李广接受了梁王私自授给他的将军印,回朝后没得到封赏。后来,李广历任上谷、上郡等地太守,常与匈奴交战,以打硬仗著称。

匈奴入侵上郡,景帝派宫中贵人同李广一起统率和训练军队,抗击匈奴。一次,贵人带着十个骑兵出猎,路遇三名匈奴人,匈奴人射杀随从,射伤贵人,贵人慌忙逃回报告给李广。李广认定是匈奴的射雕手干的,于是亲率百名骑兵,追赶三名匈奴射雕手。追上后,李广命令骑兵从两翼散开包抄,自己亲自射杀两名匈奴射雕手,活捉了一名。已经捆绑在马上要往回走了,这时却望见数千名匈奴骑兵。匈奴骑兵也发现了李广一行人马,以为是汉人诱敌的疑兵,都大吃一惊,立刻上山摆开阵势。

历史名臣——李广

李广骑射图

李广的一百名骑兵十分害怕,都想掉转马头往回奔。李广说:“我们离开大军已有几十里了,现在如果掉转马头往回跑,匈奴兵定会追击,我们马上就会被杀光。现在大家留下来不走,匈奴兵一定会认为我们是为大部队做诱兵的,绝对不敢攻击我们。”李广命令所有的骑兵说:“前进!”一直走到离匈奴阵地不到两里多路的地方才停了下来。李广又下令道:“大家都下马,解下马鞍来。”他手下的骑兵说:“敌人那么多,又靠得这么近,万一有了危急怎么办?”李广说:“匈奴兵一定以为我们会退去,现在大家都卸下马鞍表明不走,这样正好使他们确信我们是诱敌的骑兵。”匈奴骑兵果真不敢贸然进攻。

这时,一名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来巡察他的士兵。李广骑上马,带了十几个骑兵,飞马射杀了白马将领,然后回到队里,卸下了马鞍。李广命令士兵都放开马匹,睡卧地上。这时天色已晚,匈奴兵始终觉得他们可疑,不敢前来攻击。半夜时分,匈奴以为汉军在附近有伏兵,想乘夜袭击他们,便引兵离去。第二天一早,李广回到了部队。

二、宽缓不苛 临机善断

汉武帝登基后,众臣认为李广是名勇将,武帝于是调任李广为未央宫的卫尉。这时程不识也任长乐宫卫尉,他俩从前都以边郡太守的身份统帅军队,却有截然不同的带兵风格。李广治军简易,行军没有严格的编制、队列和阵势,常找靠近水源的草地驻扎,士兵人人自便,晚上不打更巡逻自卫,军队的文书簿籍一概从简,但是也远远布置侦察人员,所以没遭遇过危险。程不识则以严格治军而闻名,他注重部队的编制、队列和阵式,晚上敲刁斗巡逻,军官处理军事文件到天亮,军队得不到休息,但也没遇到过危险。可是士兵却苦于程不识之严,都喜欢跟随李广作战。更主要的原因是李广为将廉洁,常把自己的赏赐分给部下,与士兵同吃同饮。他做了四十多年俸禄二千石的官,家里没有多余的财物,始终不谈购置家产的事,深得官兵爱戴。李广能身先士卒,行军遇到缺水断食之时,见水、见食,士兵不全喝到水,他不近水边;士兵不全吃遍,他不尝饭食。李广对士兵宽缓不苛,这就使得士兵甘愿为他出死力,匈奴也畏惧他的号召力和他的谋略,称他为“飞将军”,多年不敢入侵他的戍地。

历史名臣——李广

未央宫前殿遗址

汉武帝三年(前133),汉用马邑城(今山西朔县)诱匈奴单于入塞。派大军埋伏在附近的山谷中,李广担任骁骑将军,受护军将军韩安国节制。单于发觉情况异常,担心有埋伏,引兵离去。

后来,李广率军从雁门出击匈奴军,因寡不敌众被匈奴俘虏。匈奴单于因为久闻李广的贤能,命令手下:“捉得李广,一定要活着解送回来。”匈奴骑兵果然捉住了受伤得病的李广,他们把李广放在两匹马中间,让他躺在用绳子结成的网袋里。走了十多里路,李广装死,斜眼瞧见他旁边有个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突然一跃,跳上匈奴少年的战马,把少年推下马,摘下他的弓箭,策马扬鞭向南奔驰。匈奴骑兵数百人紧紧追赶,李广边跑边射杀追兵,终于逃脱,收集余部回到了京师。汉朝廷把李广交给法官,法官判李广部队死伤人马众多,自己又被匈奴活捉,应当斩首。李广用钱赎罪,成为平民。

三、嫉恶如仇 临危不惧

李广在家闲居期间,常与颍阴侯灌婴的孙子灌强到蓝田南山中射猎。有一次,他在夜间带着一个随从骑马外出,跟别人在乡间饮酒。归来时路过灞陵亭,灞陵亭尉喝醉了酒,上前呵斥李广,不让通行。李广的随骑说:“这是前任的李将军。”亭尉说:“就是现任将军尚且不能夜间通过,何况是前任将军!”于是就扣留了李广等人,留宿灞陵亭下。

过了不久,匈奴攻入辽西,击败了韩安国的军队。于是武帝召李广,封他为右北平太守。李广随即请求武帝,准许派遣灞陵亭尉一同前去。到了军中,李广就把亭尉杀了,然后向皇帝上书谢罪。武帝回复说:“将军是国家的爪牙。《司马法》讲:登车不抚车前横木以礼敬人,遇到丧事不根据亲疏关系穿规定的丧服,振兵兴师去征伐不顺服的人,出征时,要统率三军之心,协同战士之力,这样才能做到一怒则千里惊惧,威振则万物归顺,是以名声显露于夷貉,神威使邻国畏惧。报仇除害这是我期望于将军的,您若叩头请罪,这岂是我所指望的!”看来皇帝并没有因此而责备,反倒欣赏自己的这种做法,李广颇以为得计。这件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李广心胸的狭窄。

历史名臣——李广

李广临危不惧

不久,李广被任命为郎中令。元狩二年(121),李广以郎中令身份率四千骑兵从右北平出塞,与博望侯张骞的部队一起出征匈奴。李广部队前进了几百里,就遇到匈奴左贤王带领的四万名骑兵的包围。李广的士兵们都非常害怕,李广就派自己的儿子李敢先入敌阵,探察敌情。李敢率几十名骑兵冲入敌阵,直贯匈奴的重围,抄出敌人的两翼而回。回来后向李广报告说:“匈奴兵很容易对付。”李广的军士听了,这才安定下来。

李广布成圆形阵势,面向四外抗敌。匈奴猛攻他们,箭如雨下,汉兵死伤过半,箭也快射光了。李广命令士兵把弓拉满,不要发射,他亲自拿弓射匈奴的副将,一连射杀了好几个人,匈奴兵才渐渐散开。这时天色已晚,汉官兵都吓得面无人色,但李广却意气自如,略无惧色。军中官兵从此都非常佩服李广的勇气。第二天,李广又和敌兵奋力作战,这时博望侯张骞的救兵才赶到,解了匈奴之围。李广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李广功过相抵,没有得到赏赐。

四、生不得封 死有遗恨

李广前后与匈奴作战四十多年,却始终得不到封侯,当年同他一起为郎中的堂弟李蔡,人品才能不及中等,名声也远在李广之下,却连连得封,官至丞相。李广的许多部下也被封侯,而李广却未得爵邑,官职也没有超过九卿。一次,李广与望气算命的王朔交谈,说:“自从汉朝出击匈奴,我李广没有一次不在其中,可是各部队校尉以下因为出击匈奴军功取得封侯的有几十个人,而我李广并不落在别人后边,却始终不得封侯,是我的面相不该当侯吗?还是命里注定?”王朔说:“将军想想难道做过什么可悔恨的事情么?”李广想想说:“我做陇西太守时,羌族人造反,我诱降了他们之后却又杀死了他们。至今最大的悔恨只有这事。”王朔说:“罪过没有比杀害已降的人更大了。这就是你不得封的原因了。”

元狩四年(前119),大将军卫青与骠骑将军霍去病深入漠北打击匈奴。李广多次请求随军出征,武帝认为他年老而未启用。直到许久之后,李广才被任命为前将军,随卫青出征。出塞后,汉军得知单于的驻扎地,卫青决定自率精锐部队袭击单于,而命李广与右将军赵食其从东路出击。李广亲自请求为先锋,说:“我被任命为部队的前将军,理应为先锋,现在为何让我从东路攻敌?况且我从年轻时就与匈奴作战,直到现在这垂暮之年才遇到了与单于直接作战的好机会,我愿为部队先锋,与单于决一雌雄!”可是卫青曾暗中受到武帝的嘱咐,认为李广年老又命数不好,不要让他与单于正面对阵。这时候,卫青的好友公孙敖新失掉侯爵,担任中将军随卫青出征,卫青想给他立功机会,所以把李广调开,让公孙敖与自己一同与单于对阵。

李广当时知道这一内情,但仍坚决拒绝调动。卫青不接受他的请求,命令长史下文书说:“赶快到所在部队去,照文书说的办。”李广没有向卫青告辞就动身了,内心极其恼怒地回到营中,领兵与右将军会合,从东路出发。部队因无向导,迷失了道路,落在卫青后面,耽误了约定的军期。卫青的部队因单于逃跑也毫无收获。

班师回来之后,大将军卫青派长史拿了干粮酒食送给李广,顺便问起迷路的情况,李广不予回答。卫青又派长史紧催李广的幕府人员前去听候审问,李广说:“众校尉无罪,是我自己迷失了道路。现在我亲自去上供状听候审问。”

李广回到军部,对他的部下说:“我李广从年轻时就与匈奴作战,大小战役也有七十多次了。现在有幸能跟随大将军迎战单于的主力,但大将军却把我的部队调开,让我走那条迂回遥远的路,军队偏又迷了路,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李广已经六十多岁了,绝不再受那些舞文弄墨的办案人员的侮辱!”说罢便拔刀自刎了。李广部下的所有将士,全都哭了。百姓听到这件事的,无论年老的、年轻的,认识他的、不认识他的,都为他下了热流泪。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rczk/1512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