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制度构成

帝国财政密码——雄心勃勃的帝王和可怜的财政

历史大观园 制度构成 2020-06-20 13:50:01 0


唐德宗上台后,立刻马不停蹄地展开了一系列的改革。

德宗首先废除了皇室一系列的奢侈消费。代宗虽然生性节俭,但因为相信佛教,在宗教支出上从来不知节省,他又喜欢人们上供,许多人借着上供的名义来讨好他。

德宗在太极殿继位后的一个月内,下了至少七道圣旨,禁止了一系列的进贡。这些贡品五花八门,包括东北(新罗、渤海)的鹰鹞、山南的琵琶、江南的柑橘、剑南的春酒,以及各地的奴婢、其他的珍禽异兽,等等。他还撤销了皇宫里管理戏子的机构,戏子被解散,一百多名宫女被送回家,就连皇宫里的三十二只大象也送归了山林。

在他父亲任上,宦官已经逐渐居于重要地位。德宗对待宦官也毫不手软。他继位不久,宦官邵光超借着去淮西出差的机会,收了淮西节度使留后(即代理淮西节度使)李希烈的七百匹绸缎。德宗发现后,打了邵光超六十杖,并发配充军。从此以后,宦官再也不敢胡作非为。

之后,德宗皇帝撤销了不必要的朝廷食客机构,削减宫廷开支,严令中央官僚不准从事商业经营活动,废除酒类专卖。

此时,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形象已经浮现,如果这种势头继续下去,那么,人们可以期待又一次的中兴。毕竟,德宗时代距离玄宗盛世不过只有三四十年而已,人们太渴望社会的复兴了。

德宗皇帝并没有让人们失望,接下来的改革更加关键,也更加显示出皇帝的雄心。

在唐德宗上台的第二年,他采纳了宰相杨炎的提议,推出了影响深刻的两税法,对唐初的租庸调制进行了彻底改革。两税法,是指每年的税分夏天和秋天两次缴纳。

后世往往夸大了两税法的意义,认为这是政府税收从“对人收税”转变到“对土地收税”,也就是按人头收税变成按照土地额来收税。这个说法并不准确,两税法仍然要同时统计人口和土地。

两税法的实施,主要是因为先前的租庸调制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实施,已经积累了太多的问题,无法清理了。

租庸调制包括三部分:地租(租)、劳役(庸)和家庭手工业品(调)。在缴纳时,是根据家庭来缴纳的。

每年,地方政府都会组织调查,给新生人口分一块土地,把已亡故之人的土地收回,统计一个家庭有多少亩需要纳税的土地,有几个可以服劳役的年轻人,要缴纳多少布或者帛。这些统计数据就成了纳税的依据。

但是,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政府已经没有新的土地可供分配,而那些该缴回土地的家庭也不愿意上缴土地,土地数据失真。由于人们不愿服役,人口数据也出现了混乱。

唐代的户籍分为主户和客户,主户就是百姓分配土地的地方,如果此人移居别地,需要登记为客户。按照规定,主户需缴纳租庸调税,而客户不需要缴纳。于是,许多人把手里的土地卖掉,搬到了其他地区,就不需要再缴税,而购买土地的人也将土地隐藏起来,没有登记。这就造成了税收的大量流失。

在杨炎的两税法中,不再区分主户和客户,也不再区分土地的性质。政府只确定人们现在的居住地和拥有的土地数量,以此作为纳税的依据。当然,政府以后也不再承担分配土地的责任。

税种则分为户税和地税。所谓地税,就是按照每户拥有的土地数量缴税。所谓户税,是一种财产税,统计每户的财产多少,按照一定比例纳税。

在制定财政计划时,政府是以公元779年(也就是两税法前一年)的税收额度为参考基准的。中央政府根据这个额度制定财政计划,分摊给各个地方。

这就类似于包税制:地方负责征税交给中央。中央要求的额度是一定的,地方政府可以多征,把剩下的留给自己,只要中央额度得到了满足,皇帝就不管地方的行为。这种做法保障了中央政府每年的岁入。

按照分配,中央政府每年可以得到钱九百五十万缗、米一千六百万斛,地方政府可以得到钱二千零五十万缗、米四百万斛。

两税法的实施并没有让民间经济有根本性的好转。由于一系列折算的问题,加上地方层面的征税失控,农民的税收可能已经达到了初唐的十几倍。但两税法的意义在于,中央政府由此得到了较为稳定的财政收入,中央政府的话语权大大加强。

如果按照这种趋势走下去的话,那么唐德宗距离恢复中央政府控制力的梦想,又更近一步了。

但就在这时,情况出现了逆转。过于心急的唐德宗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削藩。

唐德宗本应该等中央政府的财政更加巩固时,再着手对付地方的藩镇势力。

要削藩,必须做好武力准备。而政府要发动战争,必须给人民留下足够的休养生息时间,也必须等大家都适应了新的税收体制,让粮食和金钱塞满仓库。在曹魏和西晋决定南征时,首先考虑的都是粮食储备问题。但在唐德宗时代,事情的发展速度超出了皇帝的控制。

建中二年(公元781年),两税法实施的第二年,成德(位于今河北和山东境内)节度使李宝臣去世。在河北一带,一共有四大节度使拥兵自重,都是“安史之乱”时期投降中央的叛乱将领,也是中央政府的大患,他们掌管的藩镇是成德、魏博、淄青和卢龙。德宗如果要削藩,首先就要对这四家下手。

按照代宗时期留下的惯例,对于这些地位显赫的节度使必须给予安抚,默认他们的世袭权力,当老节度使死去后,朝廷就任命他指定的接班人(一般是儿子)来担任新节度使。

但这一次,德宗决定采取强硬的态度,拒绝任命。

德宗的拒绝迫使成德与附近的魏博、淄青联合起来,向朝廷宣战,参加叛乱的还有远处的山南东道,一共四镇。

为了对付四镇叛乱,唐德宗动用的武力除了朝廷控制的神策军,还包括周边数个藩镇的军队。神策军需要军费,而藩镇武装等着补贴,不管是哪种方式,都得花钱,这就变成了一场财政的消耗战。

然而,掌管财政支出的度支杜佑却给出了悲观的估计,认为当时朝廷的财政储备只够几个月的军费。

如果德宗能够等几年,等朝廷的府库更加充足,也许削藩的过程将更加顺利。可现在,一旦缺乏军费,皇帝必须重开敛财的门路。

杜佑认为,为了再多支撑半年,必须向长安的商人借五百万缗钱。于是朝廷命令户部侍郎赵赞筹措借钱,虽然约定战后归还借款,可是没有人相信。在朝廷官吏的巨大压力下,有的人受不了压榨而自杀。但就算这样,整个长安也只凑了八十万缗,距离目标数额还差很多。

为了继续搜刮,唐德宗开征货柜税以及粮食贸易税,最高税率达到四分之一,整个长安抗税罢市。市民们出动守住路口,拦住宰相哭诉。可政府仍然征收了二百万缗。

当首都宣布征税时,地方也行动了。最先加税的是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加税的幅度是百分之二十,德宗下诏全国推广。

除了直接从市场上抢钱之外,德宗又打起了常平仓的主意。常平仓就是官府调节粮价的仓库,丰年时低价收购粮食,歉年时加一点价平仓卖出,相当于赈济百姓。但这类的平准制度看上去很美好,实行起来却总是出现大量的粮耗子把常平仓偷盗一空,而最大的粮耗子不是别人,正是皇帝和政府。

在德宗之前,全国的常平仓已经被政府偷空过几次,到了德宗时要征收一些特别税来重建常平仓。现在由于打仗缺钱,正好把里面的粮食拿走吃掉。

再后来,赵赞又想出了新办法:除陌钱和间架税。除陌钱的税率,以前是每发生一千钱的交易额,就缴二十钱的税,而现在增加到了五十钱。所谓间架税,就是住屋税,官员挨家挨户去数房间,每个房间都要交税,上等间两千钱,中等间一千钱,下等间五百钱,隐匿一间打六十杖。

唐代的城市里有许多破落户,祖上发达时购买过许多房子,家境衰落后,所有的动产和现金已经没有了,但房子还在。政府征收间架税时,这些破落户首当其冲,成了受害者,他们其实已经很穷,但因为住屋众多,成了缴税大户。许多人为了完税被逼得自杀。

在社会被财税压垮的同时,皇帝的削藩过程却一波三折,越拖越长。

最初,皇帝的部队占了先机,几乎降服了叛乱的藩镇。然而皇帝错估了形势,没有及时收手。他没有意识到财政的脆弱,一旦和平无法维持,不仅社会受不了,中央也无处再征收更多的钱了。

皇帝的强硬让本来与中央政府联合的幽州节度使朱滔也担心了,他害怕皇帝胜利后会对付自己。于是幽州反转矛头,加入了叛乱的一方。幽州是东北方最强大的藩镇,它的转变不仅改变了实力对比,还让唐政府的财政状况急剧恶化。

更使形势雪上加霜的是淮西藩镇。淮西地处运河要道,是中央政府获得南方粮食的枢纽。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曾经帮助中央政府打败了反叛的襄阳,却没有得到足够的好处,这时终于也参加了叛乱。淮西的叛变让中央政府的江南粮食供应彻底中断。

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八月,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围攻襄阳,唐德宗的兵马还在北方,只好命令泾原节度使率兵前去救援。由于中央政府已经没有钱进行补贴,泾原士兵发生了叛乱,攻克长安。唐德宗仓皇出逃。

直到公元786年,整个叛乱才归于平静。

在战争中,除了皇帝感到精疲力竭之外,各个藩镇也已经力不从心了。

当叛乱的藩镇离开了自己的地盘时,突然也发现财政问题难以解决。在自己的地盘上,筹措粮食都是现成的,可一旦进军长安,就等于是实行远距离打击,后勤工作必须跟上,否则就会进入衰退期,直至被消灭。

中央政府无法消灭藩镇,而藩镇也无法消灭中央政府。两者是一种共存关系,剩下的只是如何认清形势,寻找一个平衡点。

当唐德宗认清形势,递出了赦免的橄榄枝时,藩镇经过一段时间的斗争,也发现要么接受这个台阶,要么慢慢地消耗直至灭亡。两相妥协,局势再次恢复了平静。只是,这次战争的代价实在太大。叛乱后中原遍地士兵,养兵费用失控,大量的人口逃籍,户口减少了三分之二,财政状况更是雪上加霜。

随着户口的减少,两税法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这个税法的成立,需要足够数量的人数来支撑。由于帝国征收的总税额是不变的,如果一个人逃走了,那么他的税额要由其他人平均承担。全国户口少掉三分之二,意味着剩下的三分之一人口的税负要增加三倍。

税负的加重让更多的人逃亡,而逃亡的人越多,剩下的人税负就更加沉重。这个恶性循环抑制着经济的发展。

关于这些问题,中央政府一清二楚。这些事也曾作为议题被多次讨论,但都因为财政的原因被束之高阁。

政府讲道理时只在它缺乏税收时,而讲道理的唯一方式就是加税。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zdgc/993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