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生活在魏晋——当褒衣博带,遇上胡服劲装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8 22:51:26 0


鲁迅在《孔乙己》中,描述孔乙己“是唯一一个穿长衫,站着喝酒的读书人”。这句话当然不是闲言,举凡长衫者皆有相当的身份地位,岂能如着短衫的下等人一样站着喝酒。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寻常百姓、士大夫、皇族宗室也都各有各的穿衣规范。

旧时王谢堂前燕,不历沧海桑田,是不会飞入寻常百姓家去的。在魏晋的屋檐之下,当短衣百姓还在田间劳作时,士大夫们的生活,却已是佳话频生,引人遐想。

话说,王献之的墨宝向来都为时人所重,有一位少年思而不得,正在苦恼之时,突然从别处得到了灵感,于是,便穿上一件精致的白纱长外衣,前往拜会。见到这情形,王献之激动不已,就跟他老爸看见带给他艺术灵感的白鹅一样,两眼放光。

脱下纱衣,任其纵笔恣意。一时间,竟“草正诸体悉备”,延至双袖、衣缘。少年看得心花怒放,脑子一热抢了就跑,却没想到,争抢中他只得了一只袖子——好东西见者有份,何况一人腿短,数人腿长,您想一人独吞,门都没有。

要说这少年从哪儿得知王献之喜欢白纱衣的呢,还得来看《宋书》中的一段记载:“(羊)欣时年十二,时王献之为吴兴太守,甚知爱之。献之尝夏月入县,欣著新绢裙昼寝,献之书裙数幅而去。欣本工书,因此弥善。”

看看,这风度,这格调,真是惬意得很呐。

暂抛此事不谈,光来看这少年的白纱衣。您想啊,王献之能在那上面挥洒墨意,想必其面料所用不少,由此不难想见,传说中魏晋褒衣博带的时俗。在《宋书·周朗传》中,曾提到传主“一袖之大,足断为两;一裾之长,可分为二”。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贵族们出行时,往往是平展双臂由人搀扶,裙裾奇长由人携提,身周的随从们,还带着各式器具。相信大家都感觉到了,这样出行虽说气场足了,但难道不累赘吗?实际上啊,当时魏晋南朝的那些贵族们,平时所穿的官服不是这样的。

先说说祭祀。在这种正式场合,皇帝穿的是“衣画而衣裳绣,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藻、火、粉米、黼、黻之象,凡十二章”上衣下裳的衮服,诸王及三公九卿陪同在旁,也要身着衮服,只是呢,如《晋书》中所载,为了区分其间,从魏明帝曹叡时起,就兴起了“天子服刺绣文,公卿服织成文”的规矩,这也就是说,臣子们的衮服只能用织锦花纹。

在朝会和其他场合,皇帝一般穿袍服,多为绛色,青、赤、黄、白、黑色的纱袍,被视为杂服,根据不同场合、不同需要去穿戴。皇帝有五色纱袍,大臣们也是有的,具体的做法却是随时序而变——春则青,夏则朱,季夏则黄,秋则白,冬则皂(无亮光的黑色)。

要注意的是,这么讲究的穿法,主要还是对上层官员来说,而且到了南朝宋时,地位低的官员可以只备一色的朝服,不用当“变色龙”。

此外,五色朝服虽在,但臣子们多爱朱服,并不全然照做,于是在文官队列中,渐渐形成风气。中国人向来爱用借代手法,一来二去的,“朱衣”就成了文官的代称,并对后世影响深远。到了南朝梁初期,便连皇太子和诸王都只穿朱衣上朝,可见时移世易,风尚也随之而变的常理。

我们都知道,明朝对服饰礼仪,是有不少讲究的,稍不留神就容易僭越招祸。而服饰礼仪逐渐法律化,其实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比如,官员坐堂办公须穿官服,民间也不可随意制作奇装异服。再如,《晋令·服制令》中对二品以上官员,才可配饰如山鹿、白豽、游毛狐等珍罕禁物这样的条例,也是很严格地做过规定。

总的来说,魏晋南朝男子的服饰呈现交领衣长、袖根窄袖口宽的特点,贵族女子们则在衣长曳地之外,特意强调束腰之美。由于受到北朝的影响,她们一方面承袭秦汉遗俗,上身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另一方面,则大方地吸纳异族服饰元素,将女服款式做得上俭下丰,折裥裙也极为俏美,条纹间色一度成为时尚。

当然,由于劳作的原因,寻常百姓的服饰则是短、瘦、窄的,且一般用麻来织造,被唤作“白衣”。白衣自从成了平民的专属穿着后,五代时王定保又在《唐摭言》中说“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这之后,才有北宋柳永“风流才子占词场,真是白衣卿相”的自我标榜。

这可以说是在失意情状下的强作风流之态。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百姓们可不是什么尚未发迹的读书人,他们往往被贫困的生活绊住手脚,有时连裤子都没得穿。比如,东晋玄学家、训诂学家韩伯,其母殷氏在大寒时节刚为他做了袄子,却没有余钱再为他做夹裤了。

这时,韩伯年纪还小,殷氏让他帮拿熨斗,安慰他说以后再做夹裤,他却说,火在熨斗当中,熨斗柄已是热的,所以他只要穿了短袄,下身也同样会暖和起来。一个孝顺懂事,且长于思辨的孩子,日后果然长成了一个出类拔萃的才士。

在魏晋南朝上层流行褒衣博带的时候,北朝那边的服饰特点则可以“胡服劲装”一词来作概括。可能因为隋唐王朝的统治者,多数来源于西魏北周的关陇贵族,因此北朝衣冠较之南朝,更有“上承汉晋下启隋唐”的意义——当然,东魏北齐的服制也有遗存。

说及隋唐男子的装束,幞头、圆领衫、缺骻袍、革带和靴子,这可以算是一身标配了,而这种标配,就是来自于北朝。南宋理学家朱熹都在《朱子语类》中写道:“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如上领衫、靴、鞋之属。先王冠服,扫地尽矣。中国衣冠之乱,自晋五胡,后来遂相承袭,唐接隋,隋接周,周接元魏,大抵皆胡服。”

言语之间,朱熹对此似乎是大为不满。数百年后的朱熹且如此,更不要说当时的南朝人士了。话说,在南朝梁天监年间,褚緭来到了北魏。原本宣武帝元恪还是有意重用他的,但这人参加了朝会后,却口出戏言激怒了大家,最后得到“出为始平太守”的“待遇”。他吟了一首诗,诗曰:“帽上著笼冠,袴上著朱衣。不知是今是,不知非昔非。”

意思就是,你们魏朝学咱们汉人,能不能学全套啊?笼冠学咱们的,朱衣学咱们的,这很好,但是——你们的朝服样式,根本和我们不同,是在原来的裤褶的基础上改成的,这般不伦不类,真是笑煞老夫也!

这里暂且不评价褚緭的戏语和北魏人的自尊心,只说一说裤褶和北朝另外一种爆款——裲裆。裤褶和裲裆,是由战国时的胡服演变而来的样式。虽说它们本来主要作为戎装,用于北朝军队之中,但已慢慢流行于民间,成为便服了。

所谓“裤褶”,上衣为衣紧而窄,对襟而开长仅及膝的褶,下衣为用锦带截为几段,在膝盖处扎住裤管的缚裤。裤褶之上还有束腰,多用皮带,有的也用蹀躞带——在玉带板之下,可挂载小物件的玉带。

值得注意的是,胡服一般为左衽袍,也就是衣襟向左掩,与汉人的右衽截然不同,那么,汉人便从不用左衽袍吗?用,当然用,死人穿的上衣便是如此。所以,北朝服装的这个特点,也招来了南朝人的不少白眼。

所谓“裲裆”,则是指一种用布帛缝制的,胸背各有一片的服装,大多数中有夹棉,利于保暖。在这一点上,后世的马甲倒与之极为相似。但不同的是,裲裆上有皮制的搭襻,在肩部将胸背两片连缀起来,而且腰间还有一条皮带,马甲可不是这样的。

总的来说,北朝人衣裳分制的服装样式迥异于传统汉服,一时间不为南朝人所理解和接纳,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不过随着南北方融合程度的加强,慢慢地,褒衣博带、高冠大履和裤褶、裲裆也不再泾渭分明。

在北齐杨子华的《北齐校书图》中,北齐的士大夫们正在进行“散发裸身之饮”,但他们这身头戴纱纶巾、身穿薄纱衫子里衬着“背背佳”(薄款裲裆),外加白绢裙的行头,是颇有些魏晋风度的。

“(晋)惠帝元康中,贵游子弟相与为散发祼身之饮,对弄婢妾”,这样的放旷佻荡的模样,竟然也出现在北齐名画中,这自然是文化合流的一种表现了。

小 贴 士

【男人穿女装】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不过,他们所崇尚的男性美,是近乎女性的阴柔之美。因此,诸如傅粉何郎之类的男子,不仅傅粉,还“行步顾影”“好服妇人之服”,这种风气在后世是很少出现的。

【铠甲】当时,铠甲的形制主要有三种:一是在东汉铠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筒袖铠,其特点是由鱼鳞纹甲片或龟背纹甲片穿缀成前后相接的身甲,当肩处有筒袖,同时,士兵们还需戴上护耳的兜鍪;二是形制与裲裆相似的裲裆铠,要配合兜鍪和裤褶穿戴,其长条形或鱼鳞形锁甲的甲片,一般是用金属、皮革的材料,铠甲的里面往往衬有裲裆衫;三是明光铠,因其被打磨得十分光亮,会在日光下反射出耀目的明光而得名,其质为金属,其形为圆形,位于胸背之处,至于形制,有的叠加于裲裆之上,有的则与护肩、护膝一并穿戴。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958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