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生活在魏晋——步摇的前世今生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8 22:51:16 0


很多人都觉得,复姓比起单姓来,显得拉风许多。比如,“慕容”听起来格外悦耳。这个姓氏本出于鲜卑族。根据《三国志》和《晋书》的相关说法,当时“涉归为鲜卑单于,自云:‘慕二仪之德,继三光之容。’或云:‘冠步摇,音讹为慕容。’”

这个“或云”,根据《晋书·慕容廆载记》中“时燕代多冠步摇冠。莫护跋见而好之,乃敛发袭冠,诸部因呼之为步摇。其后音讹,遂为慕容焉”的描述,不难想知,步摇冠是男女皆可戴的,这个和唐朝时“云鬓花颜金步摇”的女子专属发饰,完全不同。

步摇,与簪、钗这两类簪插饰物一样,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因其簪首上垂着流苏或坠子,行走起来,亦步亦摇,故有此名。此间,金制的步摇较为常见,所以,说起步摇来,人们脑里的第一印象,便是影视剧中龙凤造型,其上缀着明晃晃珠玉的金步摇。

但其实,步摇在古代并不一直是龙凤口中衔垂珠的样式。

早在先秦时期,就已有了类似步摇的发饰。东汉郑玄对《周礼·天官冢宰》里“追师掌王后之首服”的相关记载,注解为“副之言覆,所以覆首为之饰,其遗象若今(指汉朝)之步摇矣,服之以从王祭祀”。可见,这种发饰最初是殷、周两朝王后礼服的配饰。

至于“步摇”之名,初见于文字,还是在战国宋玉的《讽赋》中。赋中的“垂珠步摇”,走到汉朝时,便有了“黄金为凤,下有邸,前有笄,缀五采玉以垂下,行则动摇”的新造型。

翻开《后汉书》和《西京杂记》,可以看见邓太后赐赏冯贵人以步摇,和赵合德为赵飞燕册后之礼送去“五色文玉环、同心七宝钗、黄金步摇、合欢圆珰”的记录,可见,即便到了汉朝,也不是任意一个嫔妃都有资格享用步摇。

及至魏晋南北朝时,这种情形就有些不同了。

您看,东吴末帝孙皓为了让宫女们都有金步摇可以服用,竟然弄得“工匠因缘偷盗,府藏为空”,蓦然间就把步摇从“神龛”上拉下来了。不过,“步摇、蔽髻,皆以禁物”,在两晋,从法令上来说,步摇也只限于后妃命妇才能服用,它还是对民妇说“NO”的。

接下来,南朝宋也是如此,并对此三令五申,限制极严。然而,在那个时代,政权更迭之频繁,有如家常便饭,因此,民间女子偶有服用,也未必真有人对此上纲上线。

已经出土的汉朝金步摇,上有葳蕤披垂的花叶、嘴衔圆形金叶的小鸟,模样十分可爱,这应该是供给贵妇们服用的。为了体现等级差别,汉朝皇后所用的步摇形制,自然还是要与之区别开来——以龙凤或六兽[熊、虎、赤罴、天鹿、辟邪、南山丰大特(丰水中的大公牛神)]之形为主体,更能体现威仪。

在两晋时,皇后所用的步摇形制与之相似,依然是“八爵(雀)九华(花)”,但爵上的饰件略多一些。因着饰件繁复,晋朝的步摇又有“珠松”之称。接下来,整个南朝、北齐,以及隋朝也都沿袭晋制。

虽说各代的禁令不是太管用,但限于经济条件,步摇在那个大分裂时代不可能成为流行款,因而相关的诗文不多,但少归少,总还是有的。南朝梁文学家沈约的孙女沈满愿,就曾经作过一首《咏步摇花》。

珠华萦翡翠,宝叶间金琼。

剪荷不似制,为花如自生。

低枝拂绣领,微步动瑶瑛。

但令云髻插,蛾眉本易成。


诗歌很美,里边“宝叶”和“为花如自生”的描述尤其值得注意。

很幸运,我们能在《女史箴图》中,看见彼时贵妇们所用的步摇形制,两件一套垂插发前,底部的基座上有弯枝与摇叶。看见了吧,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步摇,是花枝悬缀摇叶样式的,这样式直到唐朝,才为系坠于簪钗上的新样式所替代,并印刻在今人的脑海里。

如前所述,魏晋南北朝时,官方是禁绝民妇使用步摇的,但是女人都是爱美的,她们对步摇的渴慕之心,倒是和今天的美眉的钻戒情结有得一比,于是,到了唐朝时,步摇就不可阻地飞入寻常百姓家了,宋朝的步摇还有“以银丝宛转,屈曲作花枝”的造型,较之从前又有了区别。

除了步摇,魏晋南北朝的女子们,还有不少的首饰可以簪戴。比如,金爵钗、花钿、玉珑璁。

“爵钗,钗头上施爵”,这种金爵钗,说的是上端制成雀形的金钗。曹植曾在《美女篇》中,形容一位采桑的女子,有着“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的打扮,极为美貌。为何在簪首制成雀形呢?因其在簪戴时,往往成对使用,想来应是继承了商周时代的笄簪制,隐有对爱情的期待之意。

西晋傅玄在《有女篇·艳歌行》中,写到一位“头安金步摇,耳系明月珰”的女子,这打扮已经很华美了,但她还同时有着“珠环约素腕,翠爵垂鲜光”的形象。什么是翠爵?就是说,为了让金爵钗看起来更有风韵,那上面还粘缀着些翠鸟的羽毛。我们都知道,点翠工艺是在明清时盛行的,而在此之前虽有却不常用,反而不如这粘缀之法。

再来说说花钿。

此花钿非彼花钿,不是指的女子们的额饰。南朝梁何逊在《咏照镜》中提到,“羽钗如可间,金钿畏相逼”,意思是说,花朵状的金钿形制较小,如果将一只金爵钗簪戴上来,只怕它会失了光彩。这并不是在说花钿不如金爵钗好看,而是在说它形制较小。

喜欢饰品的人大多知道,形制越小的物件,其工艺往往也越是讲究,这金制的花钿,一般做成六瓣形,其上所琢的细小金粟,是说形如小米一样的纹饰。晚唐温庭筠在《归国遥》中写道:“钿筐交胜金粟,越罗春水渌。”这里说的“钿筐”和“金粟”,都是装饰工艺,相比而言,金粟实在是一种远观难见但近看有韵的纹饰。

只是可惜,何逊笔下的这位少妇,先是“对影独含笑,看花时转侧”,再是画了茧眉、染了唇色,最后又簪戴了金爵钗和金花钿,却还是心情抑郁。这一切只因为“荡子行未归”,盛妆之下的她,也只能守着窗儿,“啼妆坐沾臆”了。

最后来说说玉珑璁。喜好诗词的人,一般都知道,有个词牌名就叫作“玉珑璁”,但这里说的玉珑璁,是一种以金银所制、上饰珠花的头箍——相当于今天的压发。试想一下,不同材质的珠花,精巧地布列于压发上,该是怎样一种极致之美呀!较为可惜的是,出土的玉珑璁十分罕见,目前我们也只能在想象中描摹它的倩影了。

除了以上所说的发饰,魏晋南北朝的女子们,也喜欢戴冠,像男人一样扎上包巾,甚至是直接戴上男子所用的笼冠。

其中,较为值得一提的,是莲花冠。

莲花冠,是一种由多重花瓣缀成莲花状的冠子。魏晋南北朝时,莲花因佛教的盛行,而被视为吉瑞圣洁之物。北魏年间,龙门石窟中的浮雕《帝后礼佛图》,雕刻的是孝文帝和文昭皇后,这是宣武帝元恪为长辈祈冥福表孝心,特意修建的。可惜的是,最后这工程只宾阳中洞修成了,并且还被盗卖至国外。

浮雕中,文昭皇后手里拈着香,以莲冠霞帔的形象出现,其后有两个同样头戴莲冠的贵妇。这便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时兴戴莲花冠的一个有力证据。

最流行戴冠子的,还是宋朝,而莲花冠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流传下去,成为女子们喜爱的发饰之一,陪伴着她们,从青丝初绾,直至白发满头。

小 贴 士

【女子的发式】在此时期,女子的发式名目很多,比如飞天髻、灵蛇髻、云髻、盘桓髻、反绾髻、百花髻、涵烟髻、芙蓉髻、归真髻、凌云髻等。这里主要说说前三种。

飞天髻,是说集中头发于头顶,再分股绾成圆环,并呈耸立状的发式。这种发式在南朝宋时最为流行。

灵蛇髻的来源与蛇有关。据说,甄皇后在梳妆时,时常有一条绿色的小蛇,在她周围扭曲盘结,却不伤人。甄皇后认为它很有灵性,并从它盘结的姿态上获得灵感,以之为原型,梳成各种盘结状的发式。在梳灵蛇髻时,步骤如飞天发髻一般,只是形状上不同而已。相比而言,灵蛇髻的变化更多,新鲜感更甚于飞天髻,因此深得天子及后宫佳丽的喜爱。

云髻是流行于普通妇女之中的经典发饰,在梳发的时候,需要把髻发梳成薄薄一片,形如蝉翼一般,颇具飘逸之美。

【假髻】因魏晋南北朝时期,格外流行高髻,而一般人的头发,并不容易达到“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的效果,于是只能用假髻。假髻一般要竖立于头顶并作前倾态,才能显出雍容之美。假髻主要有二,一是蔽髻,二是缓髻。前者,梳成之后,在其上还要插戴合乎等级规范的发饰。本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非万不得已,人们不愿意剪下头发去卖。于是,市面上假髻的价格,是十分高昂的。穷人家的女儿如有需用假髻,而无钱去置办之时,有可能会去邻家借用,这种风气兴起之后,被时人称之为“借头”。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958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