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生活在魏晋——佛寺、石窟,是另一种瑰丽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8 22:49:50 0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江南春》

说佛寺,我们依然可以从杜牧的诗说起。一首《江南春》,道尽历史沧桑,让人至今都感慨唏嘘。可事实上,除了南朝以外,北朝也十分流行佛教。

那么,佛教是怎样流行起来的呢?

应该说,佛教最初是从统治阶级上层流行起来的。我们都知道,西汉董仲舒独尊儒术,而儒家的核心就是“仁”。佛教中最经典的教义,莫过于“悲悯众生”“救苦救难”,而当战乱迭起,大家需要精神支撑的时候,统治阶层蓦然发现,“王治以仁,化民为恕”或许是更为安全有效的统治策略。于是乎,佛教就这样在统治阶层的倡导中,与本土文化迅速融合起来,中原内外都兴起了崇佛的时尚。

早在十六国后赵石勒时期,就有来自西域龟兹的佛图澄,获得君王的高度信任。由于石勒的崇佛态度,后赵境内很快营造起大量佛寺,人们竞相出家,向往能在佛的指引下,彻底脱离苦海,接收到西方极乐世界的甘霖、鲜花。

袈裟如云,梵音袅袅,一时间,后赵境内无论胡汉,大多信佛。前秦苻坚执政时,情况也与之相差不远。与此同时,东晋自开国以来,也已兴起崇佛的热潮。

到了北魏统一北方之后,历代皇帝几乎都将崇佛作为国策来考虑。明元帝拓跋嗣时,帝都平城内外,已是佛寺林立。但是不久之后,佛教就会在北魏遭受到一次巨大的挫折。

中国历史上有“三武灭佛”之说。三武,指的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和唐武宗李炎。因这三位皇帝的谥号或庙号都带有个武字,故有此别称。后来,五代十国时期,后周世宗柴荣也进行过大规模的禁佛运动。

为什么要开展禁佛,甚至灭佛的行动呢?原来,崇佛一方面利于巩固统治,但另一方面,沙门既不事生产,又拥有大量劳动力,享有特权,这就不可避免社会财富向佛寺大量集中,与统治阶层抢夺财力、民力——唐武宗灭佛时,就有“十分天下财,而佛有七八”的说法。

故此,两者之间的矛盾,在积攒到一定程度时,就可能会被某些因素引爆。对于太武帝来说,引爆北魏世俗统治阶级和佛教阶层矛盾的引线,是司徒崔浩的建议。

崔浩出身于望族,对于经史阴阳术数之学,无所不通。参政军机的崔浩,深受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的宠幸,因而,在他将道士寇谦之引荐给太武帝后,对方已逐渐改信了天师道,为此,一是派人去祭嵩山,二是在平城东南建天师道场,三是自称“太平真君”并以此作为新的年号。

太武帝对道教的执迷,很明显也有打压佛教势力的政治目的。统一北方是他的理想,而他最需要的便是兵力。之前,他已经在太延四年(438年)下诏,命五十岁以下的沙门还俗服役。等到第二年北凉被灭之后,太武帝更加容不下佛教了。

太平真君五年(444年)开始,太武帝诏令王公庶人,一概禁止私养沙门,凡有私匿的沙门,全家受戮。两年后,太武帝在镇压卢水胡人盖吴时,竟然发现长安一所寺院里藏匿了大量兵器。

应该说,从这时起,太武帝才真正决定对佛教斩尽杀绝——沙门与盖吴通谋造反,是绝对不可姑息的。

此后,北魏的灭佛政策更为严酷,长安的沙门,尽被诛戮,佛寺和经像也受到了毁坏。不过,由于笃信佛法的太子拓跋晃正在监国秉政,这自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沙门、佛像、经论的保留,创造了条件。只是,北魏国境内的寺院塔庙,却几乎都遭了难。

太武帝驾崩,魏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开始复兴佛教。等到北魏迁都洛阳之后,洛阳城中佛塔的数量,远远不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可比的。

《洛阳伽蓝记》中提过,在西晋永嘉年间,洛阳城里只有42所寺塔。可在北魏极盛时期,“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寺”。

在此著述中,洛阳的佛寺留下了极深的烙痕。今人都很熟悉的歌曲《烟花易冷》,即是取材于此。“繁华声,遁入空门”,于北魏洛阳中,佛塔林立,沙门众多,每个人的身上都或多或少藏着故事。

当时,洛阳最大的佛寺,是永宁寺。永宁寺是在熙平元年(516年)建成的,到永熙三年(534年)被天雷劈中焚毁时,不足20年历史。巧合的是,北魏王朝分裂也是在这一年,因此,不少人将此视为一个凶兆。

根据杨炫之的追述,由灵太后胡氏所立的永宁寺,位于宫城西南,占地面积达9万平方米。作为专供皇家礼佛的场所,佛寺以佛塔为中心,为木结构建筑,高达九层一百丈。筑好后,一百里外都能看见它的踪影。不过,在别的史料里,塔高要低一些,但它依然是古代佛塔之最。

南朝这头,造寺塔的现象也是极为普遍,由后妃、公主出资兴造寺塔的风气可谓是经久不衰。只是,“浮图塔,断了几层”,倾塌的山门,最终还是来不及等到历史转身。

相比而言,魏晋南北朝的石窟,因其建筑材质等原因,存留情况要好得多。在这个时期所开凿的石窟,可以说是融建筑、雕塑、石刻、绘画等艺术为一炉,别有一种中外文化交汇的瑰丽。

在五胡十六国时期,河西走廊上便开凿了炳林寺石窟。最初开凿这一石窟的,是西秦。西秦是由陇西鲜卑酋长乞伏国仁所建,存祚时间并不长。石窟是利用天然的岩洞建成的,四壁都凿满了佛龛。

坐落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莫高窟,最初开凿于十六国时的前秦时期,稍早于炳林寺石窟。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其后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都在此续建,如今它已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也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圣地,因此,莫高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应该说,莫高窟是在唐朝时才进入了繁荣期,而中国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中的另外三处,却都与北魏结下了不解之缘。

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分别是文成帝拓跋濬和孝文帝元宏(古阳洞为孙秋生所造)下令开凿的。麦积山石窟虽始建于后秦时期,但却兴盛于明元帝、太武帝时期,直至孝文帝时期,也在继续发展。

云冈石窟,在北魏帝都平城西郊。依山开凿,延山麓绵延,依然是其主要营建模式。

早期石窟的主要造像是高大丰满的三世佛,造像风格极为劲健质朴,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罗、秣菟罗艺术的特点。

中期石窟是在北魏迁都前就已开凿出来的。因为执政者对此极为重视,在国力的保证下,云冈石窟的造像风格呈现出体型大而雕塑精的特点。洞窟造像中,释迦、弥勒佛的地位是突出的,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也是十分常见的。一些完整的佛教故事,也通过造像的形式,生动地演绎出来,护法天神、伎乐天、供养人行列、维摩诘故事……不一而足。至于造像的衣着,则出现了褒衣博带的形象,这无疑是折射了胡汉交融的时风。

石窟的形制和造像风格,已经逐渐汉化了。到了北魏迁都洛阳后,虽然官方的开凿活动鲜有了,但凿窟造像的风气,却开始在社会中下层阶层兴起。这以后,许多小窟小龛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限于财力和汉化加深等因素,不成组的单窟形式居多,造佛的面形较为消瘦,肩膀窄小下削,呈现出典型的“秀骨清像”的艺术形象。

当然,造像并不只以宗教人物为素材,为帝后造像也是常事。为今人知之较少的是,在麦积山石窟中,曾经还埋葬过一段伤感无奈的爱情故事。

在麦积山东崖,第43、44号窟被称为“魏后墓”和“魏后像”。这个魏后,指的西魏乙弗皇后。石窟佛龛正中塑有一尊弥勒佛,其身后的崖壁上,曾凿有一洞,安放过皇后的灵柩。

西魏国弱,文帝元宝炬必须得迎娶柔然公主,因此不得不废黜原配乙弗皇后。后来,皇帝想将出家的废后接回来,柔然便又对此施加压力,逼得他不得不含泪命她自尽。

武都王元戊和太子元钦很伤心,他们选择在麦积山凿龛葬母,此处被称为“寂陵”。

文帝驾崩以后,乙弗皇后的灵柩迁回与之合葬,因此第43号窟的魏后墓,只是一座空墓。

不过,今天我们还能在第44号窟,看见以乙弗皇后为原型的造像。造像为泥塑,可以说是北朝石窟造像中的代表。

造像面部慈悲庄严,还带着神秘的微笑,显得和蔼静穆,令人心生亲近之意。造像之人,应该对乙弗皇后这样一位善良悲情的女子,寄寓了很大的同情心吧。

小 贴 士

【佞佛亡国第一人】南朝梁武帝萧衍,是汉代名相萧何的第二十五世孙。为人多才广艺,兼擅文武,是梁朝的开国皇帝。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出色的皇帝,到最后却用“自我得之(天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来慰解自己,沦为笑柄。

梁武帝在位48年,其间一共在同泰寺出家四次:公元527年,做了三天的住持和尚;公元529年,换上僧衣,讲解过《涅槃经》,由群臣捐钱一亿而赎回;公元546年,群臣以两亿钱再次将其赎回;公元547年,前后住了37天之久,朝臣惶然,后以一亿钱第三次赎回菩萨皇帝。

自梁武帝佞佛起,一方面广兴庙宇,一方面过于放纵罪犯,已伤国本,“侯景之乱”只是引爆矛盾的导火索罢了。最后,梁朝元气大伤,很快被东西魏蚕食掉,而梁武帝也被侯景活活饿死。究其佞佛亡国之因,是滥用宗教的权力,迷信臣民的自觉性。

【道教和道观】曹魏时,有鉴于黄巾起义,统治者对早期道教,或限制镇压,或利用改造,但门阀士族的加入,却使之分化加剧,分出了神仙道教(含天师道)和民间道教两个层次。到了南北朝时期,北魏道士寇谦之“除去三张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又改“直诵”为“乐诵”,改革了北方天师道。南朝宋时,陆修静禁绝了道官自行署职,不断完善斋醮仪式,整理道教经典。南朝再晚一些的知名道教学者,是被时人誉为“山中宰相”的陶弘景,他的主要贡献是开创了茅山宗。但在南梁时期,陶弘景不得已佛道兼修,保全了茅山派的实力,其为好友沈约致以悼词时,曾说:“我有数行泪,不落十余年。今日为君尽,并洒秋风前。”也是在陈诉自己的哀情。

东晋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葛洪在《〈关尹子〉序》中说:“今陕州灵宝县太初观,乃古函谷关候见老子处,终南宗圣宫乃关尹故宅,周穆王修其草楼,改号楼观,建老子祠。道观之兴,实祖于此。”道观作为道士修炼的场所,在普遍崇佛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逊色一筹。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957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