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生活在魏晋——玄之、凝之、焕之……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8 22:48:08 0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名字中带有“之”的人很多。先按年代顺序来看看“之”字名人吧。东晋这边有名将刘牢之、画家顾恺之,之后南朝有《三国志》的补注者裴松之、梁文帝(追封)萧顺之、南朝梁名将陈庆之、南朝宋齐间的天文学家祖冲之。

据不完全统计,大名含“之”的人在《晋书》中有25人,在《宋书》中有77人,在《南齐书》中有13人,在《梁书》有11人,在《陈书》有3人,在《魏书》有16人。

时人都热衷于在大名最末来个“之”字,有可能只是一种巧合,而如果您查阅一下琅琊王家的家谱,会发现一个极为特别的现象。王羲之有七个儿子,分别是王玄之、王凝之、王焕之、王肃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中国人在取名上避讳甚多,一般来说,在晚辈的大名中,不会出现祖辈用过的字,而王家作为世家大族,怎么会搞出这样的名堂?如果您再查下去,会发现更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整个琅琊王氏家族中,大名最末有个“之”字的,还有不少人——王籍之、王颐之、王建之、王闽之、王胡之、王耆之、王彭之、王彪之、王兴之、王翘之、王宴之、王崐之等人名。简直闪瞎眼!

有趣的是,大名中带“之”的家族成员们,有的关系是兄弟——比如王羲之和哥哥王籍之,有的却是父子,有的甚至是爷孙。为何琅琊王氏会对“之”字情有独钟呢?

崔浩与寇谦之关系,设一假说,就习见材料。《魏书·释老志》寇谦之材料,参《北史》二七《寇赞》。此传中可注意者:少“之”字。非脱漏。六朝天师道信徒以“之”字为名者甚多,之在名中,代表宗教信仰,如佛教之“释”“法”类。“之”非特专之真名,可以不避讳,可以省略。如“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不避“之”讳。

——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

六朝人最重家讳,而“之”“道”等字则在不避之列,所以然之故虽不能详知,要是与宗教信仰有关。

——陈寅恪《天师道与海滨地域之关系》

陈老的意思是,五斗米道在六朝十分流行,“之”本为五斗米道的标志,为了表明自己对宗教的虔诚,他们便争先以“之”字来命名。不仅是“之”,“道”字其实也在其中。檀道济、刘道隆、郦道元、崔道国等人,都是其中的代表。至于“玄”“元”二字入名,有可能也是因着信奉道教之故。

照这么说来,将“僧”“法”“慧”等字入名,便有较强的信奉佛教的原因。不过,必须说明的是,凡在大名中用了“之”“道”“玄” “元”“僧”“法”“慧”的,也不一定都表明他们是道教徒或是佛教徒,有可能只是出于巧合之故。

好了,既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宗教信仰来取名不是唯一原则,那么,人们取名还有哪些要考虑的东西呢?

打开《三国志》来看一看,你可以发现,其中的传主,全是用的单字名,这是因为在这之前,社会上取名就有这样的风气,于是,三国时将这种风气承延了下来。当然,这种风气到了东晋中后期以后,就有了变化。

此后,取名时单字和双字现象一直并存下来,到今天都是如此。之所以出现双字现象,主要原因他们把家族的辈分或是排行算了进去。南朝这边,我们可以来看看陈后主陈叔宝的弟弟们。

始兴王陈叔陵、豫章王陈叔英、长沙王陈叔坚、建安王陈叔卿、宜都王陈叔明、河东王陈叔献、新蔡王陈叔齐、晋熙王陈叔文、淮南王陈叔彪、始兴王陈叔重、寻阳王陈叔俨……

原来,陈文帝陈蒨当年曾对弟弟说,自己的孩子都以“伯”为名,他的孩子便应以“叔”入名。陈宣帝陈顼听从了哥哥的安排。《仪礼·士冠礼》中写道:“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郑玄注曰:“伯仲叔季,长幼之称。”

古人常以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来作为表字或对人的敬称。除了辈字以外,双字名的产生,也因为单字名容易重复,不好区分。

我们都知道,严谨地说,古人的名字分为姓名字号。他们取名有讲究,所取的字也是有些规则的。和前代一样,名与字之间是存在一定关系的。

大名和表字意义相同相通的,是第一类。孟轲,字子舆,十分典型。大名和表字意义相近的又可互为辅助的,是第二类。西晋才子陆机,字士衡,这个“机”“衡”皆为北斗中的星名。

大名和表字意义相顺,同出一句话的,是第三类。曹操,字孟德,这一点大家都很熟悉了,其来源应该在于《荀子·劝学》中“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这一句。表字对大名意义进行延伸的,是第四类。大家都很熟悉,李白,字太白。这个“太白”便是说太白金星,与李白出生时的奇异处很是有些关联。

第五类情况最为特别,大命和表字的意思要刚刚相反。南宋词人刘过,字改之。意思显而易见,过而能改就好。至于神雕大侠杨过,也是字改之,应该是金老爷子有意效仿这位南宋词人吧。

魏晋南北朝时,有种比较独特的现象,是父子同字。这是说,父子俩在表字上,有一字是相同的。前秦宣昭帝苻坚,有苻宏、苻丕两个儿子,他们仨的表字分别是永固、永道、永叔。无独有偶,南朝齐高帝萧道成字绍伯,其父宣帝(追封)萧承之,则字嗣伯。

其实,不管是不避讳地取“之”字在大名里,还是父子同字现象的产生,都是具有时代特色的。在此时,父子伦常的壁垒,随着封建礼法的相对松弛,已经不是非常明晰了。

如同今人一样,给孩子取名是家里的一桩大事。因此,在大名不曾取好之前,孩子的小名便会喊上好一段时间。那么,那时孩子小名具有什么特色呢?

首先是,大家都爱取贱名。猪啊,狗啊,驴啊,以牲畜之称作为小名,完全符合“贱者命大”的民间观点,因此我们经常能看见“苟儿”“驴驹”“豚子”等名,出现在时人身上。

其次是,大家都特别爱用个“奴”字。宋武帝刘裕,小名寄奴;陈后主陈叔宝,小名黄奴;南朝陈任忠,小名蛮奴;北魏李诉,小名真奴;北周王庆,小名公奴;北齐思道,小名释奴……

和猪猪狗狗的贱名不同,“奴”字里蕴藏的是浓浓的宠怜之意。您看,唐高宗李治的小名,便叫作“稚奴”,意思是小野鸡;李白的儿子伯禽,小名是“明月奴”,这是因为他生下来的时候,正月色如水,播撒四野。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南宋辛弃疾在《永遇乐》中提到了两位南北朝大人物的小名。“寄奴”说的是南朝宋武帝刘裕,“佛狸”说的则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说起“寄奴”一名的来历,对于刘裕本人来说还是较为心酸的。他出生于晋哀帝兴宁元年(363年)三月,因为家境极为贫寒,母亲又因产后疾病而早逝,父亲刘翘没有办法抚养他,便咬咬牙,打算把他给扔了。

在那个年代,被遗弃的孩子能有怎样的命运,想想都可怕。还好,与刘裕同宗的刘怀敬之母实在不忍心,便伸出援手,把他带大了。“寄奴”这个小名因之而生,可以说既有卑贱之意,又透着怜爱之情。

“佛狸”这个名儿,在《宋书·索虏传》中有记载,“嗣死,谥曰‘明元皇帝’,子焘,字佛貍,代立”。要说南北两边修史也是挺有意思的,北边的称南边的是“岛夷”,南边的也称北边的是“索虏”,都是用的贱称。

佛狸是动物名。在北方,以动物名作为小名,是常见的事。另一个有名的例子,就是宇文泰的小名。黑獭,也是一种动物。对于宇文氏最后篡国建立北周一事,时人是极为愤慨的,他们将这种情绪,也写入了民歌之中。

《狐非狐歌》的歌辞中唱道:“狐非狐,貉非貉,焦梨狗子啮断索。”因为黑獭这种动物,长得介于狐、貉之间,所以“狐非狐,貉非貉”是在说宇文泰。下句的“焦梨狗子”也是说的他。什么是“啮断索”呢?刚刚说了,南人总是把北人称为“索虏”,这意思是说,把头发编成辫子的家伙。所谓“啮断索”,便是在说宇文篡国一事了。

小 贴 士

【避讳常识】避讳通常有国讳、家讳和圣人讳三种。

国讳也称“公讳”,连皇帝都必须遵循。一般来说,国讳所回避的主要对象是皇帝本人和他的父祖的名讳。但实际情况可能扩大到皇后甚至外戚身上。在此情况下,人们在避讳时会格外麻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宋、明两代的帝王大名大多为生僻的单字。这叫作“难知而易避”。

私讳也叫作“家讳”,顾名思义指的是家族内部,要回避宗亲长辈们的名讳。由于涉及面不广,这一点在实际操作中,难度不大。

应该说,圣人讳里也包括了国讳,但由于圣人指的主要是朝廷或民间所推崇的圣人贤者,因此主要说的是孔子、孟子、老子、黄帝、周公等人。此外,避讳的种类中,还有迷信讳、身残讳等。

要避讳,可以采取改名(官名、官署名、书名、物名、干支名、年号、封号、谥号、地名、建筑名)、改字(空字、替字、拆字、合字、缺笔、增笔)两大类方法。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956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