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生活在魏晋——太学生,读出来!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8 22:47:59 0


曾有作家说,如果非得从文化层面剔除掉所有朝代,只留下一个的话,应该是留下春秋战国。其中一个原因是,这时期不同学派的知识分子,在思想领域极具个性色彩,形成了争芳斗艳的局面。史学上称之为“百家争鸣”。

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精神自由和艺术自由,是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点。不得不说,这个时期可以算是春秋战国之后,第二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虽然其影响力不可与前者相比,但他们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儒学独尊的局面,是相当不容易的。当然,儒学思想仍在发挥作用,只是,先前一统天下的势头减弱了不少。

说起思想领域上的新格局,自然有必要了解一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体制。官学、私学、家学,都是特色鲜明的教育形式,一个都不能少。

官学,就是学校教育了。歌词里唱“东汉末年分三国”,从严谨的史学角度讲是不对的。因为,一者,东汉末年之后,三国各自攫夺了大半土地和利益,但同时期还存在很多诸侯势力;二者,三国鼎立的局面是在赤壁之战后才形成的。这里想说的是,正因为军阀啊诸侯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不知最后鹿死谁手,所以三国时期的统治者们,无一不是格外重视学校教育的。

在这里面,曹魏是起步较早的一个国家。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在邺城南建立泮宫,目的在于恢复前代的官学。“泮宫”是指古代的国家高等学校。

根据《礼记·王制》的记载,“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这是说,西周诸侯所设的大学,是国家最高学府,其性质相当于周天子的辟雍。性质虽同,形制却不同。郑玄讲道,“泮之言半也,半水者,盖东西门以南通水,北无也”。这是说,辟雍中央是高台建筑,四面环水,呈圆环形,而为了体现等级差别,诸侯所建的泮宫,只能有三面环水,便呈现出半圆环状。

这么看来,“泮宫”这名儿取得确实很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曹操此时已被封为魏王,他不肯称境内的高等学校为“辟雍”,这无疑说明他对无比渴求的皇权还是有敬畏之心的——哪怕只有一步之遥。

《诗经·鲁颂·泮水》中对鲁国泮宫里的活动进行了描写,“穆穆鲁侯,敬明其德。敬慎威仪,维民之则。允文允武,昭假烈祖。靡有不孝,自求伊祜”。从中不难看出,泮宫不仅仅是教育场所,还兼具了祭祀、庆功等礼乐活动的功能。由于泮宫制度影响深远,往后到了科举时代,都有用“入泮”来代指生员入学的规矩。

泮宫之下,还有地方官学。在这一点上,曹操也是很上心,很早就命令郡国之内各修文学。具体办法是各设学校,自行招收本地学生,及时入学。

魏文帝曹丕即位后,在黄初五年(224年)正式创立了太学,地点在洛阳。通过“禅让”得来的皇位,自然让魏文帝倍觉理直气壮,于是,学校的体制也不再“束手束脚”的了。他到底都做了些什么呢?

首先,在太学里置经学博士。这就意味着要保证儒学的地位。遵循“五经课试法”的制度,太学生刚进来时,称为“门人”,两年后,考试通过一经者才能叫作“弟子”,没通过的回家凉快去。

弟子再学两年后,考试通过二经者,可以被称作“文学掌故”了。没通过的这次不用担心被遣走了,留个级补考一下。后来的程序可以这样概括:再一年,通过三经者,为“太子舍人”——再两年,通过四经者,升“郎中”——再两年,通过五经者量才擢用。

在这样重视考试的教育制度下,南郭先生恐怕只能早早离场,原则上绝不可能走到最后。不得不说,五经课试法还是极见成效的。这个制度的形成,当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早在东汉桓帝永寿二年(156年),就已有课试法了,不过,曹魏对此进行了改造创新,一边令太学生认真学习,一边以授任官职等办法来奖励他们,这其实已经反映了今日提倡的“激励性教学原则”,确实很讲科学。

除太学以外,曹魏还开设了律学。和五经课试法不同,律学是曹魏的原创“产品”。所以,律学是我国律学设置的开端。尚书卫觊趁着魏文帝刚刚即位,要大展拳脚时,便以“九章之律,自古所传”为由,“请置律博士,而转相教授”。他说得很有道理,官吏们如不通晓熟习律法,定然也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曹魏在鼎立的三国中实力最强,这固然有多方因素,但他们在学校教育方面做出的探究和实践,却是不容小视的一个因素。

对手这么强大,蜀、吴两国岂会甘于“让贤”。

昭烈帝刘备自打在章武元年(221年)即位后,便开始设立太学,设置博士。在地方上,总辖一州的典学从事,和劝学从事、典学校尉、儒林校尉、师友祭酒、师友从事等掌官员,协作掌管州学等地方官学机构,都为蜀汉的教育事业添了不少砖瓦。

东吴这头,太祖孙权晚于蜀汉一年建国。次年,也就是黄龙二年(230年),孙权决定建立太学,一遵汉制。其教育管理的专职官员,叫作“都讲祭酒”。根据《典略》的记录,雄踞汉中近30年的张鲁,曾动过让马超担任“都讲祭酒”职务的念头,可见,这一要职普遍存在。

在地方上,东吴在州郡上,设有师友从事、师友祭酒、师友决疑等教育主官。

三国归晋之后,西晋继承了曹魏的优良资源,整顿和重建了太学。多达7000人的太学生里,难免素质参差,晋武帝裁汰一番留下了精英后,又及时补充臣工子弟入学,最后形成3000人的格局。

太常博士之下,负责教授的是19位博士。先前说过,门人要在两年后参考通过一经,才能叫作“弟子”。这时,除弟子以外,门生、散生、寄学、陪住等类型的学生,也在太学中一道学习。在散生中,甚至还出现了外国(西域)学生。

这种气象,很能彰显乱世之后统一政权的开阔胸襟,本来是极好的。却哪里知道,西晋由乱而亡得那么快呢?太学随之衰落,即便是东晋建国后,瞅着战争之隙有意复兴,也不奏效。

西晋在教育制度上的一大创造,便是让国子学与太学并立。略知明史的人都知道,明朝时期在南京和北京,都设立了国子监——北齐时期改称“国子寺”,隋炀帝时改称“国子监”——分别称之为“南监”或“南雍”,“北监”或“北雍”。

国子学办学的宗旨,是在培养高级贵族子弟。出于笼络人心的目的,这事必须操之以急,于是,下诏之后不过两年,校舍便已全部建好。此后,一位国子祭酒、一位博士、十五位助教,便各司其职,开始履行教育之职。到了惠帝元康三年(293年),国子学的入学资格,已被明确地定为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弟。

至于东晋时期,连太学都办得不像样子,国子学在孝武帝时,即便是办了,也是形同虚设。相比而言,两晋时的地方官学一样,就更是一片衰飒气象了。

在几乎与东晋并存的十六国里,让人较为意外的是,他们反倒格外重视崇儒兴学。南朝宋代东晋而立,其地理优势及其与北朝勉强可相抗衡的军事实力,便决定他们有能力办好官学。

南朝四代中,宋朝最具特色。比如,宋文帝刘义隆分立了四学馆,改革了教育管理模式,此后,玄学、史学、文学、儒学分门别类地招收学生,这自然便于因材施教。宋文帝本人,最重视的是儒学馆。后来,宋明帝刘彧下诏立总明观(东观),在四科之外,特设了正令史、书令史、干、门吏、典观吏等职。这就使得总明观不仅是高等学校,还具备了藏书、研究的价值。

北魏的官学,总的来说是遵循汉制吸收晋制,使儒学居于统治地位的做法。不过,“国子学”的名称,曾被改成过“中书学”。他们的教育体制是极为规范的,郡县学制分四等办学,也就是“看菜吃饭”。依照《学令》的要求,州郡学生必须“三年一校”,以决定他们是否该继续深造。

北魏有个富有特色的高等学校,叫作“皇宗学”。顾名思义,皇宗学是为皇室子弟专门设立的学校,早在孝文帝元宏进行汉化改革之前,就存在了。北魏高层有这样的认识,实际上也是胡汉交融的必然趋势。

北魏分裂之后,北周最终取西魏而代之。明帝宇文毓本来雅好文史,他专门设立的麟趾学,和东汉时的鸿都门学倒有得一比,好评如潮。武帝宇文邕时,还设置了露门学这样的贵族学校,所传授的知识极为丰富。宇文邕的另一创造,是兴建了与南朝四学馆中的玄学馆相似的通道观。武帝曾有灭佛的行动,这个官方的道教教育机构,其意义真是不言自明。

众所周知,隋唐教育是极为发达的,但试问,如果没有兴废不定却百家争鸣的前代教育为基础,只怕它们也未必能有那样的格局。还是那句话,世界上哪里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呢?

小 贴 士

【十六国时重视教育的皇帝】前赵昭文帝刘曜,自迁都长安后不久,便“立太学于长乐宫东,小学于未央宫西”,平民子弟中聪慧者1500人,入学为生。

前燕武宣帝(追封)慕容廆大兴文教,让刘赞做东庠祭酒,文明帝(追封)慕容皝还是世子时,便率国胄束脩受业。后来,慕容皝曾下令开除“不任训教”的学生,又在旧宫边建立东庠,令官员子弟以“高门生”称号入学,每月都要考察擢用“经通秀异”者担任近侍。

前秦宣昭帝苻坚在长安“广修学宫”,每月在太学中“考学生经义优劣”。后秦武昭帝姚苌富有远见,建国前已建太学,即位后很快下诏地方官学迅速兴办起来,并注重考试的成绩排序。他还开设了专门研究佛经的学校——逍遥院。

总的来说,十六国的官学也是主要遵循汉制,但在儒学之外,也颇为重视律学、史学、佛学。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956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