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明朝真好玩——饭局,吃的真的不是饭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8 22:38:40 0


唐宋以来的科举制度使平民打破了阶层限制,虽说“礼不下庶人”,但通过科举,贵族的礼仪也得以在平民中传播开来。

在《金瓶梅》中,我们多少还能看到些传统文化。其中有一项至今兴盛不衰:尊卑的讲究。

就说酒席座次吧,这是所有饭局中最利害攸关的,讲究得认认真真、不折不扣。饭局之要害在“局”,“饭”反而居其次,若说不理解,那可以说是不懂世道。

自从贵族消亡,吃饭那点事儿,还真得要找《金瓶梅》来了解。

(一)

咱中国人最讲究座次。座次不是先来后到,而是权力与地位的高低。酒桌座次以年龄、以尊卑、以官阶而定。所谓“在朝序爵,在野序齿”。

虽说这是多少年不变的标准,可大多只是说说而已。现在吃饭,无论在朝在野都得序爵——啥时候上座都得给领导留着。

权力的大小,决定了酒桌上的尊贵序列。

《金瓶梅》第19回,吴月娘领西门众妾在自家新竣工的花园游玩,顺便在花园摆酒。您看这些女人怎么坐:“吴月娘居上,李娇儿(二房)对席,两边孟玉楼(三房)、孙雪娥(四房)、潘金莲(五房)、西门大姐,各依序而坐。”

这是自家人吃饭,无客位,座次上一点都不含糊。主席是老大,次席是老二,主席与次席是在桌面上对坐的。这和今天西方家庭吃饭无异:夫妻坐两端,左右是孩子。

再看《金瓶梅》第31回,西门庆为儿子摆满月酒,共十二人,两位公公是皇帝身边的人,可谓最近天颜的人,他们坐首席那是必须的。

让两人入首席座时,老太监刘公公与薛公公还虚情假意地装客套不肯上前就座。

有个武官周守备看不过了,说:“二位老太监齿德俱尊,常言:三岁内宦,居于王公之上。这个自然首座,何消泛讲。”

“三岁内宦,居于王公之上”,这就是大明中后期的风气。那时候的太监,别说带着皇气儿,还都忙着专权呢。

两个太监,姓刘的年纪大,坐了左首位置,这是中国古代的讲究:左为尊。

还因两人是同一个级别,若有谁官儿再大点,两个也没啥争谦虚的了。

古代吃饭是要换衣服的,一个个都要盛装出席。但是,对古人而言,“更衣”却是专指上厕所的意思啊,千万别和“宽衣”“换衣”弄混了。

在明代弄混了这两个词,那就全颠倒了。《金瓶梅》第13回:“当日众人饮酒,到掌灯之后,西门庆忽下席来,外边更衣解手。”

中国服冠制度十分讲究,明代中期上层人士出门赴宴是要穿礼服的,不穿礼服就去吃饭,那是对自己和别人的不尊重。

可是,吃饭时却是一定要换下礼服的。一是衣服很贵,别弄脏了;二是吃的时候也方便、自由。

见面时穿礼服是出于礼节的需要,礼服还包括戴冠巾,不得裸髻。

《金瓶梅》中有许多这样的场面。第36回,西门庆宴请蔡状元,假客套时,礼服在身,入座吃酒之前,要先去换上便服。

第38回,西门庆到夏提刑家赴宴,“于是见毕礼数,宽去衣服,分宾主坐”。

第49回,西门庆在家摆宴请宋巡按,饭前都穿着礼服或官服。一开饭,马上换便服。

为吃饭换的便服,一般都由仆人带着毡包,或衣匣、衣箱装着,换下来的礼服也装在那里边。

《金瓶梅》第96回,嫁给周守备的庞春梅,回西门府为孝哥做生日,过去的奴才成了主子,炫势、炫富必不可少。

春梅“穿大红通袖四兽朝麒麟袍儿……坐着四人大轿,青段销金轿衣,军牢执藤棍喝道,家人伴当跟随,抬着衣匣”。

见过礼,贺过仪之后,“让春梅进上房里换衣裳。脱了上面袍儿,家人媳妇开衣匣,取出衣服,更换了一套绿遍地锦妆花袄儿,紫丁香色遍地金裙”。抬的“衣匣”,就是为换衣专用的。庞春梅连袄儿、裙子都换了一套,这是气场,也是排场!

(二)

古宴饮礼仪繁杂,入席上全猪、全羊是最讲究的。孔子说:“割不正,不食。”

此“割”什么意思?后人不解而众说纷纭。

有人说这是宰牲用刀,一刀毙命;有人说切肉得规规矩矩,不能瞎切,为此吵得不可开交。

《金瓶梅》中,有许多这样的“割献”之礼。第31回:“酒过五巡,汤陈三献,厨役上来割了头一道小割烧鹅,先首位刘内相赏了五钱银子……”

“小割”多指鹅鸭禽类,坐在主位的主宾,官儿大,赏钱也得多,赏钱是赏厨子的小费。这时候,不能小气。

这是礼仪,也是风气。赏五钱银子,可以说是挺重的小费。那会儿一般的下人,一天也就一钱银子工资。

第76回,宋御史在西门庆家宴请侯巡抚。入座后,“上坐,献汤饭。厨役上来割献花猪”;之后“教坊间吊上队舞回数,都是官司新锦绣衣装,撮弄百戏,十分齐整”;然后是海盐弟子唱演曲目,“一折下来,又割锦缠羊”。

这侯巡抚刚提拔到中央,牛人。头割是花猪,比烧鹅更讲究。

明朝嘉万之时,宴请必有烧鹅,是很流行的一道菜。

明代餐饮割献之礼,先小后大,被请的客人越牛,割的次数就越多。为客人割鹅猪羊等肉类,是餐之大礼,“割不正”指的是不合礼仪,可不是刀偏了。

说刀偏了,那是在和厨子较劲。掉价儿了!

《金瓶梅》第20回:“席上都有桌面,某人居上,某人居下。先吃小割海青卷儿,八宝攒汤。头一道割烧鹅大下饭。”

“割”,讲究先小割,再接头道割、二道割……三汤五割,才是大礼。

《金瓶梅》第41回,吴月娘到乔家吃结亲酒:“上了汤饭,厨役上来献了头一道水晶鹅,月娘赏了二钱银子。第二道是顿烂烤蹄儿,月娘又赏了一钱银子。第三道献烧鸭,月娘又赏了一钱银子。”

这讲究得很有派头儿。有点像古代贵族,把吃饭的仪式弄得高高在上,让老百姓咋舌。

《礼记·曲礼》:“凡进食之礼,左殽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脍炙处外,酰酱处内,葱渫处末,酒浆处右,以脯脩置者,左朐右末……”

这是说,凡是陈设便餐,带骨的菜放在左边,切的纯肉放在右边;饭食靠着人的左手放,羹靠右手放;细切和烧烤的肉类放远一些,醋和酱类放在近处;葱渫等伴料放在旁边,酒浆等饮料和羹汤放在同一边。如果要分开陈设干肉、牛脯等物,则弯曲的在左,直的在右。

这分明就是不让人吃饭的节奏啊!

反正一切都有固定位置,估计就是油没灯灭了,古人也能摸得到并顺利送进嘴里。

都说饭局多规矩,古人才是真讲究啊。

(三)

唐宋时,饮酒最重簪花礼,饮宴登科簪花制度很隆重、很热闹,也很礼仪化。

明代时,此遗风尚存。《南明野史》记大明朝将近亡国之际,还不忘鼓舞士气:“五凤楼宴饯、簪花,犒赏三军。”

《金瓶梅》一书内酒宴无数,簪花礼次数却寥寥无几。第41回,潘金莲在酒席上,见月娘与乔大户家结了亲,李瓶儿(因为是孩子生母)披红簪花,她“心中甚是气不愤,来家又被西门庆骂了这两句,越发急了,走到月娘这边屋里哭去了”。

一贯争强好胜的潘金莲,失了风头不说,还受了委屈,只能哭了。

第76回,宋御史借西门家宴请侯巡抚。当侯巡抚进入大厅时,宋御史也是“换了大红金云白豸员领、犀角带,相让而入”。

明代巡抚虽然代表天子巡视,权威赫赫,但是他们的品级很低,只是正七品,还不及各省的按察使高。但是,这个侯巡抚说不定哪天就成了宋御史的顶头上司,所以,宋御史还真得讨好他。

宋御史向侯巡抚“把盏递酒,簪花,捧上尺头”。这里的程序仪式都极其庄重,管你品级如何,这一套下来,也就把你拿下了。

君莫欺我不识字,吃饭何必搞此事?

搞了此事,这天子派下来的御史,才完成了一次成功的巴结,要不然,不知道哪天就让人搞死呢。

古代官场吃饭的花样真是多。说得庄重点是礼仪,说得轻浮点都是谄媚讨好。

这还仅仅是一小部分。当然,古代人吃饭也比较娱乐化,喝酒时掷骰子、行酒令、投壶等,真是丰富多彩,让后人叹为观止,可惜的是先贤的许多花样玩法,都已失传。

现在有些人,钱多了,却光长脾气,不长见识,古人酒桌上的许多讲究都不知道了。

不过,话说回来,在吃上,中国人在全世界是最有说道的。

饭局这件事儿,礼仪的繁缛是没了,可座次、敬酒的潜规则关键部分还在,搞不清楚的人,怕是真得弄砸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955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