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战前一般形势及袭蜀导因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6-05 22:38:35 0


按刘备袭取益州刘璋,乃在建安17年(公元212年)12月;而赤壁之战,则在建安13年12至12月间。故本节所述刘备袭蜀前之一般形势,乃自建安13年12月至建安16年12月刘备入蜀,3年间之一般大事,兹列述于左:

曹操力面:操于赤壁之战后,感于欲统一全国,必须征服孙权;欲征服孙权,必须有优良之水军。于是,于建安14年3月率军至谯(今安徽省毫县),作轻舟,治水军以图吴。是时,适孙权久围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县北)不下,霹慑州别驾蒋涛之密计所吓退。盖操自江陵北还时,曾遣将张喜率兵自南阳向东赴援合肥,但以路程遥远,久而未至,而合肥被围急。是时扬州(治寿春)别驾蒋济,乃向刺史献计,伪为得张喜书,云张喜步骑四万援军,已到达雩娄(今河南省固始县东南),一面遣主簿迎喜,一面遣三使者先后驰告合肥守军,一使者得入城,二使者故为孙权围城军所得。于是,孙权急烧围城工具,撒军南走。此为建安14年1、2月间之事。

是年秋7月,操乃引水军自涡河入淮,以增强合肥之守备。8月24日下今安抚军民曰:“自顷已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之哉?不得已也!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勿绝廪,长吏存恤抚循,以称吾意。”并增置扬州郡县。又开芍陂(今安徽省寿县南)屯田。按芍陂亦名期思陂,又名安丰塘,为春秋时楚相孙叔敖所筑,以灌溉稻田。后汉王景为庐江太守,又倍垦之,境内益为丰给。曹操为巩固合肥寿春战略据点,故复开芍陂屯田,安抚军民,为长久之计。盖曹操于赤壁之败后,即计划以襄阳、合肥二地为对南方攻守之战略据点,故有此项部署也。至是年12月,庐江人陈兰等煽动群舒蠢动,操使张辽讨平之。然后留张辽与乐进李典将七千人守合肥,自复还军于谯。(上引三国志卷一魏武帝纪)

操在合肥时,因知九江人蒋干,才辩独步于江淮间,又与周瑜同州里,乃密遣往说瑜。瑜此时正围攻曹仁于江陵,干乃布衣葛巾自托私行,往江陵说瑜。瑜出迎之,立谓干曰:“子翼(干字)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邪?”干曰:“吾与足下州里,中间别隔。遥闻芳烈,故来叙阔,并观雅规,而云说客,无乃逆诈乎?”因延干入,为设酒食毕,遣之曰:“适吾有峦事,且出就馆,事了别自相请”。后3日,瑜请干与周观营中,行视仓库军资器仗讫,还宴饮;示之侍者服饬珍玩之物,因谓干曰:“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假使苏张更生,郦叟复出,犹抚其背,而拆其辞,岂足下书生所能移乎?”干但笑终无所言。干还报,谓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能关。操图吴之计遂罢。

建安16年3月,操遣司隶校尉钟繇讨张鲁,使征西护军夏侯渊等将兵出河东与繇会师,实则谋先服关中诸将,然后再进图汉中张鲁也。操此举果引起起关中诸将疑虑,于是马超、韩遂、侯选、程银、杨秋、李堪、张横、粱兴、成宜、马玩等10部,皆举兵拒操,合众10万,屯据潼关。于是,曹操决亲将兵西取关中,乃即一面令安西将军曹仁督谱将拒马超等于潼关,但舍坚壁勿与战。一面部署后方,命五宫中郎将曹丕留守邺,以奋武将军程昱,参丕军事;门下督广陵徐宣为左护军,留统诸军;乐安图渊为居府长生,统留事。是年7月,操以后方各种部署已毕,乃自率诸军西进,8月抵潼关曹仁营,与马超等夹关而阵。操一面阳示以急攻之状,一面潜遣徐晃、朱灵以步骑四千渡蒲坂津(今陕西省朝邑县东大庆关),入据河西为营,巩固自河东渡河之桥头阵地,以掩护主力渡河。

闰8月,操率主力北渡河,遂自蒲坂津渡河西,然后循河连车树梧为甬道而南,以击马超等军之北侧翼。因此,超等被逼退拒渭口(渭水入河之口,在令华阴县东北)。操又多设疑兵,以眩惑超等;而潜以舟载兵入渭水作浮桥,夜分兵南渡渭水结营,再威胁超等军之左侧,而绝其归途。超等发觉,即夜攻营,操伏兵击破之。超等退屯渭南(今渭南县东南四里),遣使求割河以西请和,操不许。9年,操进军悉渡渭为坚垒,超等数挑战,不出。于是,超等又固请割地,求送质子为和。贾诩以为可伪许之;操再问计策,诩曰:“离之而已”。操曰:“解”。操与韩遂有旧交,适是时韩遂请与操相见。操乃约期在阵前相见,至期操遂交马相语移时,并未言及军事,但说京都旧故。语言间,操拊手欢笑。既罢,超等问遂,“公何言?”遂曰:“无所言也”。因此,超等疑之。他日操又与韩遂书,多所点窜,如遂改定者,超等愈猜疑之。操乃与克日会战,操以虎骑两翼布阵。及战,先以轻兵挑之,战良久,然后从两翼虎骑夹击之,而超、遂两军因互相猜忌,不相救援,操遂大破之,斩成宜、李堪等。遂、超败走,奔遏凉州(今甘肃省秦安县东北)。杨秋奔安定(今甘肃省镇原县南五十里)。10月,操自长安进攻安定,秋降;操复其爵位,使留抚其民,12月,操自安定还邺,留夏侯渊屯长安;以议郎张既为京兆尹。既而召远流民,兴复县邑。于是,关中遂定。(上引三国志卷十贾诩传)

孙权方面:建安14年3月,孙权围合肥,为蒋济用计所退。是年12月曹仁委城北走,周瑜遂克江陵。孙权、乃以瑜为南郡太守治江陵,以程普为江夏太守治沙羡,吕范领彭泽太守,吕蒙领寻阳(今江西省九江江县)令。会刘琦卒,权以刘备领荆州牧,以其妹妻备,周瑜分江南岸地给备居之。刘备亦表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

建安15年12月,刘备以周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容其众,遂至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县)见孙权,求都督荆州。瑜上书于权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随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吕范亦劝留之。孙权以曹操在北方,当广擥英雄,不从瑜、范之计,备得以还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东北油江口)。旋周瑜谋取蜀,至京口向孙权献策曰:“今曹操新败,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相事也。乞与套威(孙璟)俱进取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权从之。周瑜还江陵准备西征军事,途中得疾甚,为害与权曰:“脩短命矣,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方今曹操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倘所言可釆,瑜死不朽矣。”瑜至巴丘(今湖南省岳阳县)卒,年306。于是,孙权取蜀之计暂辍,而以鲁肃为奋武校尉,代瑜将兵,令程普领南郡太守。鲁肃劝权以荆州借刘备共拒曹操,权从之。权已将荆州(即南郡)借让刘备,乃分豫章为鄱阳郡(治今江西省部阳县),分长沙为汉昌郡(洽今湖南省平江县西);复以程普领江夏大守,鲁肃为汉昌大守,屯陆口。

于是,孙权再谋取蜀,因遣使于刘备曰:“米贼张鲁,据王巴汉,为曹操耳目,规图益州。刘璋不武,不能自守;若操得蜀,则荆州危矣。今欲先攻取璋,进讨张鲁,首尾相连,一就吴楚,虽有十操,无所忧也。”刘备乃集诸将谋议,有以为“宜听许吴,吴终不能越荆州有蜀,蜀地可为已有。”荆州主簿殷观则曰:“若为吴先驱,进未能吏蜀,逞为吴所乘,即事去矣;今但可然赞其伐蜀,而自诠所据诸郡,未可与动,吴必不敢越我而独取蜀。如此进遏之计,可以收吴蜀之利。”备从之报权。但权决心取蜀,乃欲独取之,并即遣孙瑜将水军进驻夏口。于是,刘备致书拒权曰:“益州民富强,土地险阻,刘璋虽弱,足以自守。张鲁虚伪,未必尽忠于操。今暴师于蜀汉,转运于万里,欲使战克攻取,举不失利,此吴起不能定其规,孙武不能善其事也。曹操虽有不君之心,而有奉主之名。议者见操失利于赤壁,谓其力屈,无复远志也。今操三分天下,已有其二,将欲饮马于沧海,观兵于吴会,何肯守此,坐须老乎?今同盟无故自相攻伐,借枢于操,使敌承其剩,非长计也。”又遣使谓孙瑜曰:“汝欲取蜀,吾尝披发入山,不失信于天下也。”乃使诸葛亮关羽屯兵江陵,张飞屯兵秭归(即今县),备率兵自驻潺陵(今湖北省公安县油江口西25里)以拒孙瑜水军之西上。由是,孙权取蜀之举,卒为所阻而罢。(上引语见后段末注)是时,苍梧太守吴巨与交州刺史(治今广西省苍梧县)零陵辍恭(皆为刘表所任)不和,巨举兵逐恭,恭走还零陵;孙权乃乘此时机收交州置为领域,以鄱阳太守临淮步陟为交州刺史,治笼编(令越南河内)吴巨犹外附内违,陟诱而斩之。时朝命以士燮为绥南中部将董督七邵领交耻太守(治今越南东京州)。按士燮苍捂人初为交阯太守,交阯刺史朱符为夷贼所杀,州郡扰乱,燮乃表其弟壹领合浦太守(治今广东省合浦县),领九真太守(治今越南北部),武领南海太守(治今广东省番禹县),震服百蛮,朝廷乃以南阳张津为刺史,旋津又为其将区景所杀,刘表乃以赖恭代津为刺史。及恭为吴巨所逐,朝廷又以燮董督七郡,而燮遣子入质内附会吴;于是吴孙权加燮左将军,遥尽就有交州之地。(上引诸语见:三国志周瑜、鲁肃、及先主备等传)

刘备方面:赤壁之战后,周瑜以江南岸地予备屯军,备乃别立营于油江口,改名为公安。于是,备乃表刘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徇四郡,武陵(郡治今榈南省常德县西)太守金旋,长沙(郡治今长沙县)太守韩玄,桂阳(郡治今湖南省耒阳县)太守赵范,零陵(那治今湖南省零陵县北二里)太守刘度皆降。建安14年12月刘琦卒,群下推备为荆州牧。于是,刘备以公安地少,不足以容众为词,往见孙权于京口,求都督荆州,权遂表备领荆州牧。及周瑜卒,鲁肃代瑜,备还顿有南郡,旋阻孙瑜伐蜀,而积极谋自取之。

当曹操下荆州时,声威所及,益州牧刘璋,乃遣其别驾张松致敬于操。操是时以遽下荆州,三分天下已有其二,遂自骄伐,故不复存录张松,主簿扬修劝操辟松,而操竟又不听。松由是怨操,及归乃劝璋绝操而结刘备。璋曰:“谁可使者”?松因与法正友善而荐之。是时法正正不得志于刘璋,及使刘备遗,乃密与松谋,欲奉戴备为州主。会刘璋闻曹操遣钟繇取汉中,内怀恐惧,因用张松之谋,迎刘备为助以取张鲁,备遂获得袭蜀之机缘。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4877.html

上一篇:战后之政局
下一篇:刘备开国方略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