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简明正史——东晋纪事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23 00:03:09 0


建兴四年(316)十一月,汉大将刘曜攻破长安,晋愍帝出降,被送往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西晋王朝灭亡。散在各地的晋室皇族和臣僚们继续进行着复兴晋朝的努力,其中唯一成功的是远离战祸的琅邪王司马睿。

司马睿是司马懿的曾孙,是西晋皇族中较为疏远的一支。“八王之乱”爆发后,年轻的司马睿以远离斗争漩涡而免祸。从永兴二年(305)东海王司马越起兵讨伐河间王司马颙,命司马睿留守下邳起,他就接受王导的建议,开始准备向比较安定的江东地区求发展。永嘉元年(307),司马睿以都督扬州江南诸军事的身份出镇建康(今江苏南京)。在王导和王敦兄弟的拥戴下,司马睿又得到了江东大族和过江世族的支持,羽翼日益丰满。当长安失守、西晋灭亡以后,司马睿便在建兴五年(317)三月在建康称晋王,改元建武,史称东晋,以区别于定都洛阳的西晋王朝。

建武二年(318)三月,晋愍帝被杀的消息传到建康,司马睿正式称帝,是为晋元帝。百官朝贺之时,司马睿竟邀王导升御床共坐,只因王导坚决推辞,才不再坚持。此事形象地表明了王导、王敦在司马睿称帝中所起的作用,当时遂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谚。

东晋建立之初,王导和族兄王敦,一个执掌大权于朝廷,一个手握重兵于荆州,东晋的大权实际上操纵在他们的手中。王氏家族势力的日盛,引起了元帝的疑惧。为了抵制王氏的专擅,元帝把刘隗、刁协等人用为自己的心腹,并暗中进行军事部署,派出心腹镇守各地要害,名义上是防备北方少数族侵扰,实际上是用来对付王氏,特别是骄横的王敦。此举所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激发了王敦之乱。

永昌元年(322)正月,王敦以讨伐刘隗、刁协为借口,在武昌起兵,沿江而下,攻打建康。元帝虽也采取了一些对策,却无法阻止王敦的进军。这年三月,王敦进抵石头城,刘隗、刁协逃走,大臣戴渊、周简明正史——东晋纪事被杀。元帝只得任命王敦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王敦推让不受,依然返回武昌。

王敦起兵,元帝的皇位虽然未被夺走,帝王的尊严和权威却扫地以尽。元帝忧愤成疾,于永昌元年闰十一月病死,太子司马绍即位为晋明帝,王导受遗诏辅政。王敦以为有机可乘,于太宁元年(323)再次图谋大举进兵建康。此时王敦已经病重,而且东晋的形势已与他初次起兵时有了变化,王导反对王敦起兵,挫败了王敦的图谋。王敦之乱被平定以后,东晋政权渡过了第一次危机。

晋明帝在位不及三年,在太宁三年闰七月病死,年仅五岁的皇太子司马衍继位,是为晋成帝。庾太后临朝,王导受遗诏与外戚庾亮共同辅政。但此时的朝政已控制在庾亮之手。专权的庾亮疑忌手握重兵的苏峻、祖约等将领,不听朝中大臣的劝告,固执地采取措施削弱苏峻等人,又激起了苏峻、祖约之乱。

咸和二年(327)十月,苏峻派人约请祖约共讨庾亮。祖约应约出兵,与苏峻一起在次年二月进逼建康。京师震动,尚书令卞壸都督诸军与苏峻苦战,力竭而死。庾亮率众应敌,还未排成阵势,士卒皆弃甲而走。庾亮只得与三个弟弟逃奔浔阳(今江西九江)。苏峻入宫城,纵兵劫掠官库,又火烧台省及诸营、寺、署,苏峻自称骠骑将军,录尚书事,控制朝廷政事。

庾亮逃到浔阳,接受温峤的劝告,力邀镇守西陲重地的征西大将军陶侃共讨苏峻。陶侃本来也受到庾亮的抑制,但为庾亮的诚意所感动,毅然捐弃前嫌,率军与庾亮、温峤同赴建康。与此同时,司徒王导也密令部属以太后的诏书晓谕三吴(即吴兴、吴郡、会稽)起兵救援。于是,吴兴太守虞谭等人也举兵响应。苏峻遭到东、西两面夹击,于咸和三年九月兵败被杀。其后,祖约也被击败,北上投奔了后赵石勒。

苏峻之乱平定以后,晋成帝论功行赏,以陶侃为太尉,封长沙郡公,都督荆、襄等七州军事,陶侃不久又返回江陵,继续镇守长江中游。而庾亮则为自己的过错感到惭愧,先是执意告退,后又请求出镇外地,被任命为平西将军、豫州刺史,镇守芜湖。当陶侃在咸和九年病死以后,庾亮又接替他的职务,移镇武昌(今湖北鄂城)。

此时,北方的后赵在石勒去世以后,内部发生了争夺王位的残杀。庾亮认为有机可乘,便在咸康五年(339)提议出兵收复中原,并且举荐自己的弟弟庾怿、庾翼分别担任梁州刺史和南郡太守。但是庾亮的北伐建议,遭到了郗鉴、蔡谟等多数朝臣的反对,未能实现。

不久,东晋的开国元勋王导病死,庾亮的兄弟庾冰开始执政。庾氏兄弟凭借着自己是成帝母舅的身份,执掌了东晋的军政大权,取代琅邪王氏成为最显赫的家族。咸康六年,庾亮病死,庾翼接替他哥哥的职务,担任了镇守武昌的统帅。他善于谋划,把军政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其影响扩展到了后赵控制的地区。

咸康八年五月,晋成帝病危,两个儿子都还年幼。执政的庾冰考虑庾家兄弟掌权已久,唯恐与皇室的亲属关系日益疏远,难以长久掌政,故以强敌当前为由,劝说成帝选立年长的继承人,以成帝的同母弟司马岳为嗣。成帝病死,司马岳即位,是为晋康帝。庾氏兄弟仍以母舅的身份继续执政。

康帝即位后,庾翼雄心勃勃,决心继承其兄庾亮的未竟事业,以平定蜀汉、扫清中原为己任。为此,他相继派人邀约辽东的慕容皝和凉州的张骏一起进攻后赵,但东晋朝廷的大臣却大多表示反对,只有他的哥哥庾冰和桓温等人赞同他的想法。

建元元年(343)七月,后赵石虎的部属戴开率众数千投降了庾翼,使庾翼倍受鼓舞,也使东晋朝廷为之振奋。于是,康帝下诏命朝臣商议北伐,庾翼则准备率领自己手下的所有军队北征,并且征调所统六州的奴客及车马牛驴。然而,这一举措却触犯了豪姓大族的利益,激起了他们的怨愤和不满。

庾翼北伐,先到夏口(今湖北汉口),接着又进抵襄阳,取得了一些胜利。正在此时,晋康帝于建元二年闰八月病危。庾冰、庾翼兄弟又想立会稽王司马昱为继承人,但康帝接受中书监何充的建议,以年仅二岁的皇子司马聃为继承人。此举预示着庾氏兄弟把持朝政的地位已经动摇。不久,司马聃即位为穆帝,褚太后临朝称制。数月后,被何充逼离京城的庾冰病死于武昌。这一连串的变故,不能不使庾翼为庾氏家族的安危担忧。他以为亡兄奔丧为名,率军撤回夏口,北伐也就不了了之。

永和元年(345)六月,庾翼病危,上表请求以自己的儿子庾爰之接替为荆州刺史。然而他死后,何充却竭力举荐桓温出任荆州刺史。这是桓氏逐渐专制朝政的开端。

桓温是晋明帝的女婿,颇有文武才干,他想乘蜀汉日渐衰弱之际,首先出兵灭蜀以建立功勋。永和二年十一月,桓温上疏朝廷,请求西伐蜀汉,并且不等答复,就率军出发了。他带一万人马溯江西上,克服了蜀道的险阻,仅用三个多月的时间,就长驱直抵成都,取得了平定蜀汉的胜利。

蜀汉的一举平定,使桓温的威名大振,也引起了东晋朝廷的畏惧。执政的会稽王司马昱起用当时很有名望的殷浩为心腹,企图借此与桓温相抗衡。然而桓温深知殷浩的为人,不以为意。

永和五年,石虎病死,后赵内部为争权而发生了动乱。桓温上疏朝廷,请求乘机北伐,东晋朝廷不愿意让桓温借北伐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声望。这年七月,褚太后的父亲褚裒被任命为征讨大都督,督师三万北伐。这次行动得到了北方人民的支持和欢迎。在褚裒途经彭城(今江苏徐州)时,士民归附者日以千计。然而褚裒并不具备指挥作战的能力,不久就因作战失利而败退京口。

褚裒北伐的草草收场,并未打消东晋朝廷收复中原的企图。第二年正月,后赵将领冉闵尽灭石氏子孙,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大魏,国内出现了频繁的相互攻杀。中原大乱,东晋朝廷又任命殷浩为都督扬、豫等五州诸军事,准备再次北伐。以平定蜀汉而声威大振的桓温,一直想乘后赵内乱之机出兵北伐,却遭到朝廷的一再拒绝,他因此而愤恨不已,便在永和七年十二月声言北伐,率军五万顺流而下,屯兵于武昌。

桓温向东晋朝廷炫耀武力的举动,令朝廷权臣们惶恐不安,殷浩甚至已打算辞去官职以避让桓温。在吏部尚书王彪之的劝说下,会稽王司马昱写信给桓温,向他说明利害,才使桓温率军返回了江陵。

殷浩一待桓温退兵,就在永和八年正月上疏,请求北出许昌和洛阳。殷浩以谢尚、荀羡为督统,进屯寿春(今安徽寿县)。但谢尚不能抚驭降将张遇,致使张遇再次叛降前秦苻健,谢尚大败,奔逃回淮南,已经从寿春进发的殷浩也只得退兵。

此后,殷浩不顾王羲之的再三劝阻,在永和九年十月,趁北方的前秦内乱之际,又率众七万从寿春北伐,意欲进驻洛阳,修复园陵。但殷浩在山桑(今安徽蒙城北)遭到羌族叛将姚襄的袭击,死伤万余人,败逃至谯城,资仗尽失。

殷浩连年北伐,耗费大量资财,却屡屡失败,朝野大为失望。素来忌嫌殷浩的桓温则闻其败而幸灾乐祸,乘机上疏罪责殷浩,要求废黜殷浩。朝廷无奈,把殷浩免为庶人,内外大权都归了桓温。

永和十年二月,桓温率步骑四万,发江陵水军,自襄阳入均口(今湖北均县西),步兵从淅川趋武关,北伐前秦苻健。当年四月,桓温督师大败秦兵,进军灞上(今陕西西安东)。然而在苻健“坚壁清野”的策略下,他不敢渡水进攻近在咫尺的长安。所以,当时人多认为桓温北伐旨在立威定霸于江东,并非真想收复中原。不久,桓温就因为军队乏食,且又遭秦将袭击,便在收取关中三千余户后退兵。

两年以后,晋帝又拜桓温为征讨大都督,北上讨伐姚襄。桓温从江陵出发,在伊水(今河南洛阳南洛水支流)大破姚襄后进入洛阳。他拜谒了晋朝先帝诸陵,留下部将毛穆之等戍守,自己则很快就班师建康。

桓温两次北伐,取得了庾翼、褚裒、殷浩等人所无法相比的战绩,威望大大提高,朝廷大臣尽皆畏惧,不敢违抗他的旨意。桓温此时的权势炙手可热了。升平五年(361)五月,晋穆帝病死,琅邪王司马丕继位为晋哀帝,桓温的权势依旧。次年五月,桓温上疏朝廷,请求迁都洛阳,弄得朝廷内外一片恐慌。扬州刺史王述认为这是桓温的虚张声势,尽可听之任之,迁都事果然没有下文。

兴宁二年(364),前燕将领慕容恪攻占了洛阳。会稽王司马昱得讯即会见桓温,商讨北伐事宜,但因哀帝病死而中止。太和四年(369)四月,桓温率兵五万从姑孰(今安徽当涂)出发,北伐前燕。一路上接连取得击败燕军的胜利,逼近了前燕国都邺城。然而时值寒冬,军备不足,桓温不敢乘胜进攻,反而西移滞留在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南),想坐等前燕政局的变化。结果反倒被燕军断了粮道,在交战中又几次失利,只得丢弃了辎重铠仗,从陆路退兵,途中又遭到前燕和前秦军队的攻击,伤亡惨重。

桓温在枋头之役惨败,威望严重受挫。恼羞成怒的桓温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于太和六年废黜了晋帝司马奕,另立会稽王司马昱为帝,是为简文帝。

桓温随心所欲地废立皇帝,权倾内外,连简文帝都整天提心吊胆,不知什么时候会遭废黜,结果即位不到一年,就病重去世。在尚书仆射王彪之等人的扶持下,太子司马昌明即位,是为孝武帝。重病在身的桓温拒绝入朝辅政,却想让朝廷给自己加九锡,几次三番地派人催促办理。然而在谢安、王坦之等人的故意拖延下,桓温终于未能实现自己的心愿,就在宁康元年(373)七月病死于姑孰。

桓温死后,谢安开始执掌朝政。为了缓和矛盾,稳定政局,谢安没有趁桓温病死之机排挤桓氏,仍然先让桓温之弟桓冲镇守京口,继而又转为荆州刺史,承担长江上流的重任。将相关系的协调,促进了政局的稳定,也使谢安赢得了当时人的赞誉。

内部得到安定以后,谢安又把注意力转向对付来自北方的威胁。当时的中原诸政权中,前秦最为强盛。前秦主苻坚在谋臣王猛的辅佐下,改革内政,劝课农桑,练习军旅,打击豪强,由是而国富兵强,在攻灭了前燕、前凉、代国等少数民族政权后,开始向南扩展,对东晋构成了严重威胁。东晋朝廷以前秦的强盛为忧,下诏募求文武良将以抵御前秦。谢安命侄子谢玄于京口招募骁勇之士,加以严格训练,组成了战斗力很强的北府兵。

在数度遣兵南犯之后,苻坚于太元八年(383)率领大军,号称百万之众,浩浩荡荡地南下,志在吞灭东晋,统一天下。军情危急,建康一片震恐。值此危急关头,谢安镇定自若,派遣谢石、谢玄、谢琰和桓伊等将领率兵八万迎击。双方军队在淝水一线短兵相接,谢玄、刘牢之等勇猛顽强,智取敌人,赢得了淝水之战的辉煌胜利。苻坚狼狈逃回中原,致使内部分崩离析,北方重新陷入了割据混战的局面。

淝水之战的胜利,使谢安的威望达到了顶点,但也因此而遭到孝武帝的兄弟会稽王司马道子的疑忌。在司马道子的挑唆离间下,孝武帝逐渐疏远谢安,朝廷大权则逐渐转移到司马道子手中。太元十年,谢安病死,司马道子被任命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军政大权尽操其手,势倾内外,甚至对孝武帝也时常表现出不恭。孝武帝对司马道子专权日益感到不安,于太元十五年挑选了颇有声望的王恭率军驻守京口,暗中对道子加以牵制。又提拔亲信殷仲堪、王氶、王雅等人担任朝廷内外的要职,借此防范道子。司马道子也不示弱,把王国宝等人引为心腹。兄弟间的争斗日趋尖锐。

太元二十一年九月,嗜酒好色的孝武帝被后宫婢女杀死,太子司马德宗即位,是为晋安帝,司马道子仍然以叔父的身份执掌大权。其心腹佞臣、谢安的女婿王国宝厌恶领兵在外的王恭、殷仲堪,竭力鼓动道子削夺他们的兵权,由此激起了王恭等人的不满和反抗。

隆安元年(397)四月,王恭、殷仲堪联合起兵,以讨伐王国宝为名,分别从京口和江陵出兵进攻建康。为了尽快平息事态,司马道子把罪责全都推到王国宝身上,杀了王国宝,才使王恭退兵。

王恭虽然退兵,但司马道子的儿子司马元显却主张暗中加强防备以对付王恭、殷仲堪。结果又一次激怒了王恭。隆安二年七月,王恭联络了殷仲堪、桓玄,再次联合起兵进攻建康。东晋朝廷深感忧惧,下令内外戒严。司马元显诱使北府兵将领刘牢之倒戈,捕杀了王恭。接着又用官爵收买了桓玄和杨佺期,不战而使殷仲堪退兵,总算又渡过了一次危机。

这场危机刚刚过去,浙东地区又在数月后爆发了孙恩领导的反晋起义。孙恩起义来势迅猛,响应者甚众,很快波及吴地八郡,并在隆安五年六月进至京口。东晋朝廷一片惊慌,宣布内外戒严,并征召司马尚之和刘牢之领兵紧急入援京师。刘牢之的部将刘裕率领部分北府兵倍道兼行,与义军相遇于京口。孙恩见晋军防卫已备,转而出海北上,刘裕紧追不舍,使义军迭遭损失,南撤入海。元兴元年(402),孙恩再度发动攻势,从临海登陆,又被击败,孙恩及部下数百人投海而死,余部由其妹夫卢循和徐道覆率领着,在南方一带坚持活动。

孙恩起义被镇压后,朝廷内部的争夺又趋尖锐。早已在准备乘机夺权的桓玄,利用朝廷全力对付孙恩之机,显露了蠢蠢欲动的迹象。司马元显决心先发制人,以安帝的名义下诏讨伐桓玄。但是,色厉内荏的司马元显根本不是桓玄的对手。桓玄乘势以讨伐司马元显的罪行为名,举兵东下。见风使舵的刘牢之倒戈,使桓玄的军队顺利地进逼建康。元兴元年三月,桓玄攻入建康,恢复隆安年号,放逐了司马道子,诛杀了司马元显,不久,又逼迫刘牢之自杀,把东晋朝政总揽在手。第二年十二月自称皇帝,改国号为楚,晋安帝则被废为平固王,迁往浔阳。

桓玄称帝,激起了以刘裕为首的一批北府兵将领的强烈反对。经过一番密谋,何无忌、孟昶、刘毅等人推刘裕为盟主,于元兴三年二月起兵讨伐桓玄,进军建康。桓玄自篡权以后,骄奢荒侈,游猎无度,加上性情暴躁,朝令夕改,朝廷内外怨声载道。因此,刘裕等人的进军极为顺利,很快就逼近了建康。惶恐不安的桓玄不等刘裕入城,就带着子侄逃出建康,向西奔逃。他先到达浔阳,不敢久留,又挟持着晋安帝回到江陵。

桓玄在江陵,重新纠集军队,企图卷土重来。与此同时,刘毅、何无忌等人也率领军队从浔阳西上,于当年五月与率军东下的桓玄相遇于峥嵘洲(今湖北黄冈西北)。刘毅等人乘风纵火,尽锐争先,把没有斗志的桓玄军队打得一败涂地。桓玄虽然挟持着安帝逃回江陵,但人心已经涣散。无可奈何之下,桓玄带着亲信百余人离开江陵,准备逃往汉中,却在途中被杀。

桓玄死后,虽然他的儿子桓振聚集部众,继续在江陵与刘裕、刘毅等人对抗,但终究难以持久。义熙元年(405)三月,刘毅率军攻占江陵,斩杀了桓振。被挟持的晋安帝回到建康以后,刘裕以讨伐桓玄之功,被委以都督荆、司等十六州诸军事,身兼青、徐、兖三州刺史,东晋朝廷的大权,又转到了刘裕的手中。

刘裕执掌朝政之后,经过几年的经营,地位逐渐稳固,准备通过北伐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声望。此时的北方,仍然并存着后秦、西凉、北凉、大夏、北燕、南燕等少数民族政权。刘裕首先选择了距东晋最近而且力量较弱的南燕作为攻击的目标。义熙五年五月,刘裕亲率大军从建康出发,纵兵通过了大岘(今山东沂水北穆陵关),挥师进围广固(今山东青州北)。南燕军队坚守了半年多,终于在次年二月开城归降。

北伐取得灭亡南燕的胜利,却使东晋在建康及南方的防务上露出了兵力不足的破绽。退往广州求发展的卢循,在徐道覆的建议下,乘机从广州兵分两路北进,接连挫败晋军,直逼建康,再次令东晋朝廷大为震惊。刘裕闻讯,火速撤军,加紧部署,对付内患。卢循却犹豫徘徊,错失良机,只得放弃进攻建康。卢循所部在刘裕的围追堵截下,连连受挫,损失惨重,已无法在江、荆二州立足;退往广州的行动,也在刘裕先期派出的军队的打击下相继失败。陷于绝境的卢循重蹈孙恩的覆辙,于义熙七年四月投水自杀。至此,前后持续了十二年之久的孙恩、卢循起义彻底失败。

卢循被消灭后,与刘裕共同起兵讨伐桓玄的刘毅,因屡立战功而日渐骄纵,与刘裕的关系日渐紧张。就在卢循起义失败的义熙七年四月,刘毅自己请求出任江州都督,不久被任命为荆州刺史,又兼督交、广二州。刘裕明知刘毅暗中图谋与自己抗争,他采取了欲擒故纵、以静制动的策略,等待时机成熟。一年半以后,刘裕亲自率军攻打江陵,一举消灭了刘毅。从江陵东返的途中,刘裕得知留守京城的诸葛长民约集冀州刺史刘敬宣,准备算计自己,当即决定火速赶回建康,袭杀了当年也曾参与起兵讨伐桓玄的诸葛长民。接着,刘裕又派兵从司马休之手中夺取了江陵,司马休之败走北方,投奔了后秦。

刘裕铲除了自己的政敌,巩固了执政地位,便又一次企图以北伐立威。义熙十二年二月,一度在中原成为最强大政权的后秦,由于国主姚兴的病死,遭到仇池氐王杨盛和夏王赫连勃勃的相继攻击。刘裕本来就怨恨后秦收留了司马休之,立即抓住机会,于当年八月亲率军队北伐后秦,一路过关斩将,所向皆捷,在次年四月进入洛阳,随即兵分两路进攻关中。晋将王镇恶身先士卒,于八月就灭亡了后秦。刘裕进入长安,下令把投降的后秦主姚泓送往建康斩首。

就在刘裕取得灭亡后秦胜利之际,留守建康的刘穆之病死。刘裕担心京师有变,决意立即还师。他不为三秦父老的再三挽留所动,留下次子刘义真和几个将领镇守长安,自己则匆匆踏上了归途。

北伐攻灭后秦的胜利,使刘裕的威望大增。义熙十四年六月,刘裕接受了相国、宋公、九锡之命。这年十二月,他又指使人缢杀了晋安帝,另立琅邪王司马德文为恭帝,此时的东晋朝廷事实上已非司马氏所有,刘裕代立的时机已经成熟,所缺的只是举行一个仪式了。

晋恭帝元熙元年(419)七月,刘裕又晋爵为宋王。第二年六月,刘裕命傅亮草拟了禅位诏书,令晋恭帝抄录,也许对傀儡皇帝的地位早已厌倦,晋恭帝竟欣然从命。经过一番遮人耳目的禅让游戏,刘裕正式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改国号为宋。晋恭帝被废为零陵王。从晋元帝司马睿建立东晋起,到晋恭帝让位止,东晋共传了十一帝,历时一百零四年。

<meta charset="UTF-8"> 二十五史 简明读本(全15册) <link href="../styles/0002.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link href="../styles/0001.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732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