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南北朝简史——东汉的分裂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08 00:40:31 0


东汉桓帝时代,已经是一个衰世,不幸再接着一个昏乱的汉灵帝,使得东汉的局面更不可救药。到西元一八九年,灵帝崩,后兄何进召驻在河东(今山西省)的董卓,来除掉跋扈骄恣的宦官,结果又酿成了一个天下分崩的局面。

在各处割据称雄的人,有在幽州的公孙瓒,在冀州的袁绍,在兖州的曹操,在荆州的刘表,在益州的刘焉。在徐州的原为陶谦,让与刘备以后,又被吕布夺去。扬州本为袁术所据,扬州东部归入故长沙太守孙坚之子孙策。其余割据的人,汉中有张鲁,凉州有马腾及韩遂,辽东有公孙度。总之,这时天下的大部分,都成为分裂及战争的局面了。

最先袁绍灭了公孙瓒,并且占据了并州,地广兵强。兖州的曹操,收编了大量的黄巾余党,并且善用军纪和军谋,当时献帝受董卓残部的压迫,逃出关中,无人照应,曹操便乘机迎帝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最初不管皇帝,等到曹操迎接皇帝,他又想把皇帝迎到邺城,但曹操已经不肯放手了。

刘备在徐州被吕布击破以后,逃归曹操,曹操和刘备合力击杀了吕布。袁术本和吕布连盟,吕布既破,走依袁绍,被刘备中途击溃,袁术走死,其地归入孙策。

刘备累立功绩,威望渐著。当时献帝感觉曹操的胁制,密诏刘备申讨曹操,不料事机不密,曹操逼死伏皇后,并遣兵击刘备,刘备败走,依荆州的刘表。豫州一带为曹操所略定。

此时徐兖豫各州,全为曹操的势力,而河北则为袁绍的势力。约在西元二〇〇年时,袁绍大举进攻曹操,在官渡相持。这是三国分崩前期一个重要的战役。曹操利用可以借天子诏命来封拜的方便,引诱袁绍部将张郃及高览倒戈。并且又乘机焚毁了袁绍存在乌巢的粮库,袁绍全线动摇,溃退邺城,不久病死,于是曹操不仅赢了战场,还赢了战争。

袁绍死后留存下的势力还不小,但他的内部却分裂了。原来袁绍立幼子尚为继承人,长子谭不服,互相攻战。曹操就利用这个机会把袁氏的力量个别扫平。河北为曹操所有,他自己也迁到邺城,作为指挥的中心。

刘表做了荆州牧之后,平定了荆州许多聚族为寇的“宗贼”,南收零桂(零陵、桂阳),北据汉川,地方千余里,带甲十余万,招纳中原人士,北与袁绍相结。曹操与袁绍相持之际,刘表只遥为声势,并不举兵相助,欲以中立之势,静观时变。曹操既定袁氏,于建安十三年(西元二〇八年)七月南征刘表,八月刘表卒,表次子刘琮举州降曹操。只剩下长子刘琦残部万余人口,刘备自樊城过襄阳(当时刘琮在襄阳)南下,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备;比到当阳,众十余万,可是战士不多,竟为曹操追及,备始与左右数十骑斜趋汉水逃走,后与关羽所率数百艘水军相遇。渡汉水以后,遇刘表长子刘琦兵众,得到夏口。

当孙策占据了扬州之后,整军经武,雄踞江东,在袁曹相争之际,本想轻兵袭许,不意在出发之前为刺客所杀。其弟孙权接续了他的地位,已经错过出兵的机会。当曹操军队进入荆州之际,扬州人士大都主张迎接曹军,以避战祸。只有孙权本人和鲁肃、周瑜主张抵抗。先派周瑜率水军三万赴援,再加上关羽及刘琦军各万余,全军不及六万,曹操军十余万,再加上刘琮降卒八万,共计二十六七万,数量上占优势。但军队拥挤在卑湿地带,不服水土,军多疾疫,才一交战,曹军即败,退次赤壁(在湖北嘉鱼县)的江北。当时军队太多,拥挤在首尾相接的船上,瑜将黄盖率斗舰数十,从江南渡至江北诈降,先自烧他们的船,再引烧曹军的各舰,烟焰张天,人马烧溺,于是曹操率残卒,经过孙刘两军未曾布防过的华容(在湖北公安附近)退保南郡,更从南郡引还。长江中部遂为孙权和刘备所分据。

赤壁之战为三国分崩的重大关键,此后六十年的分裂局面肇基于此。但曹操拥有献帝,为名分所系;再就全中国人民的幸福而言,曹氏内政,尚无大失,而三国争衡,却是兵连祸结。所以赤壁之战,对于天下人的功罪,原不可立下断语。裴松之在《三国志·吴志·张昭传注》云:

臣松之以为张昭劝迎曹公,所存岂不远乎?夫其扬休正色,委质孙氏,诚以厄运初遘,涂炭方始,自策及权,才略足辅,是以尽诚匡弼,以成其业,上藩汉室,下保民物,鼎峙之计,本非其志也。曹公仗顺而起,功以义立,冀以清一诸华,拓平荆郢,大定之机,在于此会。若使昭议获从,则六合为一,岂有兵连祸结,遂为战国之弊哉?虽无功于孙氏,有大当于天下矣。昔窦融归汉,与国升降;张鲁降魏,赏延于世。况权举全吴,望风顺服,宠灵之厚,其可测量哉?然则昭为人谋,岂不忠且正乎?

张昭本是一个志节之士,绝非一个懦怯的人,在本传中表现得很清楚;他和曹操的重臣荀彧,刘表的从事中郎韩嵩,是处于同样的态度。这一种抉择,和西汉初年劝韩信叛变的蒯通,正更在相反地位,原不可轻易贬损。不过看当时全局,实以蜀为正统,为著表章臣节,诛伐篡伪,赤壁一战,实西蜀建立的先声,也就不能不予以重视了。

从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西破马超,再南收汉中的张鲁,遂底定了黄河流域的中原区域。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073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