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上古遗韵

细说历史——国人暴动和宣王中兴

历史大观园 上古遗韵 2020-07-14 00:13:24 0


厉王的时候,“厉始革典”(《国语·周语上》),就是说开始变更旧有的周初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厉王宠信为他牟利的荣夷公,把原先由贵族、民众共同享有的山林川泽之利,收归周王所有。厉王试图以此加强王权,却违反了与贵族分享利益的传统。这一损害其他贵族和民众利益的“专利”行为,激起了人们的极大反对。为了消灭人们的反对意见,厉王任用卫巫监视百姓,百姓在路上相遇了,只能用目光示意,表达自己的愤怒。大臣邵公苦口婆心向厉王进谏:“堵塞百姓的议论,其危害比堵塞河流还要厉害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河流决堤,会造成大量损失,堵塞老百姓的口,也是一样!所以治理河流,要用疏导的办法;治理百姓,要让他们能够发表意见。况且,人的口又岂是可以封得住的呢?”但是厉王我行我素,甚至以为自己的措施达到了“止谤”的效果而兴高采烈。其实,他已经是把自己放到国人的怒火上烤了—最终激起了暴动,国人(“邦人”)、长官的部属(“正人”)和军队成员(“师氏人”)联合起来,驱逐国君,厉王出奔到彘地(今山西霍县),最终死在那里。青铜器细说历史——国人暴动和宣王中兴 盨的铭文,记载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厉王逃离国都,当时的贵族共伯和被诸侯推选代行天子事,史称“共和行政”。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这一年岁次庚申,根据“六十一甲子”干支纪年的规律来推算,即公元前841年。这是中国历史上有明确纪年的开始。

据说国人暴动的时候,国人曾经包围王宫,扬言要杀死太子。大臣召伯虎把太子静藏在家中,交出自己的儿子替死。十四年后,厉王在彘地去世,召伯虎拥立静即位,这就是宣王。共伯和原是共国国君,在共和十四年(前828)还政之后,又回到了共国。

宣王即位后采取了一些措施,缓解了因厉王专利带来的与贵族的矛盾,周王朝内部暂时得到稳定。稳定了王朝内部的局势,宣王就开始向四方用兵。

宣王亲率南仲、大师皇父、程伯休父等卿士,带领“六师”大部队,征讨南方的淮夷。首当其冲的,就是徐国。《诗经·大雅·常武》记述了此次征讨的经过:

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修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国。

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不留不处,三事就绪。

赫赫业业,有严天子。王舒保作,匪绍匪游。徐方绎骚,震惊徐方。如雷如霆,徐方震惊。

王奋厥武,如震如怒。进厥虎臣,阚如虓虎。铺敦淮濆,仍执丑虏。截彼淮浦,王师之所。

王旅啴啴,如飞如翰。如江如汉,如山之苞。如川之流,绵绵翼翼。不测不克,濯征徐国。

王犹允塞,徐方既来。徐方既同,天子之功。四方既平,徐方来庭。徐方不回,王曰还归。

出征之前,周王已经布置南仲、皇父做好了战争的种种准备;出征之时,天子庄严从容,军队浩浩荡荡,声势浩大,震惊徐国。两军相接,王师攻势迅疾,连绵不断,如山如川,锐不可当。在周师的横扫之下,作为淮夷大国的徐,降服来朝。周王亲征得胜,一句“还归!”志得意满,跃然纸上。

宣王用兵淮夷,还有召伯虎一支军事力量。召伯虎大获全胜,得到宣王册命赏赐,《诗经》上说:“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于疆于理,至于南海。”《江汉》这首诗,据说就是召伯虎的作品。

为了巩固南方的胜局,宣王分封自己的元舅到谢地(今河南南阳),建立申国。这里是王室对付南方的军事重镇,迁申伯到此为方伯,体现了宣王对于南方局势的高度重视。他派遣召伯为申伯相定地点,修筑城郭,建立宫室宗庙,疆理田地;经营甫定,宣王更亲自为申伯饯行,对其大加封赠,反复叮咛、殷勤眷注,期待申伯能够不负众望,镇抚南方诸侯,保一方平安(《诗经·大雅·崧高》)。

细说历史——国人暴动和宣王中兴

虢季子白盘(西周后期,传陕西宝鸡出土)。内有铭文一百一十个字,记载虢季子白在抗击猃狁的战争中获胜,砍五百战俘首级,抓五十个俘虏。向宣王行献战俘之礼,王嘉美于子白,赐以乘马,令其辅佐王室,并赐弓矢和大钺,使其有征伐之权。

宣王时期的外来威胁,不仅来自南方淮夷,更来自西北方的猃(细说历史——国人暴动和宣王中兴 )狁、西戎之属。猃狁不断入侵,从今陕西三原一带,深入渭水流域,侵犯镐京,至于泾阳(《诗经·小雅·六月》:“细说历史——国人暴动和宣王中兴 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对周王室造成极大的震动,也给普通民众带来巨大的灾难。“靡室靡家,细说历史——国人暴动和宣王中兴 狁之故”,“岂不日戒,细说历史——国人暴动和宣王中兴 狁孔棘”(《诗经·小雅·采薇》)—因为猃狁,他们失去了家园;因为猃狁,他们得每日戒备。民众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他们的痛苦。

宣王决定解决这个大麻烦。他派南仲驻守朔方,又命令尹吉甫对猃狁进行还击,一直追击到今陕北、晋北一带(“太原”)。这一时期的几件青铜器铭文,都记录了宣王对猃狁的作战。比如兮甲盘说“王初格伐严(猃)狁”;不细说历史——国人暴动和宣王中兴 簋铭文上记载,猃狁侵犯西俞,伯氏命令不细说历史——国人暴动和宣王中兴 前往追击,战于高陵,虢季子白则在洛水大破猃狁。此事在虢季子白盘的铭文中有所记载。铭文共八行,一百一十一字,记述了周宣王十二年(前816)虢季子白在洛河北岸大胜猃狁,杀死五百名敌人,活捉五十名俘虏;宣王举行隆重的庆典表彰其功绩,还赏赐了马匹、斧钺、彤弓、彤矢。虢季子白特铸此盘来纪念这一可光宗耀祖的事件。

表面看来,宣王对猃狁作战似乎取得了不小的战绩,但是,细看铭文上的相关记录,那都只是某些局部的胜利。《竹书纪年》上说,宣王派遣秦仲讨伐西戎,秦仲却被西戎所杀。周王室最终还是没有彻底解决来自西北方的威胁,先后伐太原之戎、条戎、奔戎不胜。宣王三十九年,伐姜氏之戎,周王特意调来“南国之师”,结果千亩之战周人大败,之前在南方取得的军事优势因此丧失。

《国语·周语上》记载:“宣王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太原是地名,但具体地点不详。什么叫作“料民”?就是登记人口。原来周王统治地方,是以贵族控制一个个以血缘或是以聚落为单位的村社,周王没有必要了解这些村社内部的人口数量和土地。现在军力损失惨重、急需补充兵源,宣王不能不亲自过问百姓的数目。另外,很可能在对百姓征税和力役方面,周王室对村社的管理也发生了某些变化,以适应新的形势。

其实,周宣王即位之初,就已经对周礼做了重大改变:“宣王即位,不籍千亩。”(《国语·周语上》)籍田礼,“五礼”中吉礼之一,是指在孟春之月,天子亲率百官,到郊外的公田里亲自耕种,以示表率,也表达对于农事的重视与关切。它是一种古礼,源自远古部族首长带头耕种的仪式,在西周,早就成为天子最为重要的政治活动之一。宣王为什么废弃籍田礼?有学者推测,厉王已经变更了原先仅将村社公田收益充公的赋税办法,而是选取田土最好、收成最高的田地来进行剥削。这样一来,周王还在公田上示范耕作,还有什么必要呢?

“不籍千亩”、“料民太原”,宣王比他的父亲幸运,终于迈出了改变周典旧礼的实质步骤。但这也是当时更加严峻的外忧所逼迫的,周王必须采取新的方式,获得更大的权力,以调动全国之力。但来自王朝西北和东南两个方向的不断夹击,使“宣王中兴”实际并不能避免周王朝最终灭亡的结局。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gyy/2440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