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上古遗韵

细说历史——小臣

历史大观园 上古遗韵 2020-07-14 00:07:04 0


商代的甲骨、铜器、玉器和石器铭文以及传世文献中的诸多辞例有“小臣”字样。因而,了解他们对认识商代历史非常必要。

从称名形式来看,商代的小臣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为“A小臣”,如马小臣(《合集》27881、27882)、卤小臣(《合集》5596)。这里的A是他们所担任的职务。第二类为“小臣×”,如小臣墙(《合集》27886)、小臣口(《合集》27884)。这里的×是他们所来自的族氏。第三类为“小臣”。这一类小臣依据各自不同的性质,可以分别划归为前两类。

商代有小臣×在外服,如小臣旨、小臣系。小臣中的外服小臣有三项职责。第一项重要职责就是参加商王朝的军事战争。第二项职责是为商王朝戍边。《合集》36419“辛卯,王细说历史——小臣 小臣旨其乍(作)圉于东,对。王占曰:大[吉]”,大意为:要小臣旨在东边作防御,应对(敌方的困扰)吗?王亲自占卜,结果显示是大吉大利。这里的小臣旨是为商王在东边作防御的。第三项职责是向商王进贡物品。商代的卜辞和玉器铭文中有:

小臣入二。(《合集》1823反)

小臣妥见。(小臣妥玉琮铭,《虢国墓地出土商代小臣玉器铭文考释及相关问题》,《文物》1998年第12期)

第一辞中的小臣是从外服的国族向商朝进贡的。见,献也。记录第二辞的玉器应当就是小臣妥献给商王的。

商代的外服小臣×往往是来自×族的军事首领。如小臣旨是来自旨族的军事首领、小臣墙是来自墙族的军事首领。

细说历史——小臣

《合集》1823反

商代有小臣位于内服。A小臣往往都位于内服。另外,商代有部分小臣×位于商王朝的内服。商代的内服小臣呈现如下的特征:其一,职务呈现多元化。其二,商代的内服小臣可由来自外族的人担任,也可由商王的儿子担任,还可由女性担任。并且,商代的一人可担任多项小臣职务。其三,商王朝的一些重要官员曾担任小臣。从金文和传世文献材料看,伊尹也曾在商王朝内服担任小臣。春秋时期的叔夷钟铭文载“伊小臣唯辅,咸有九州”(《集成》285),伊小臣就是伊尹。可见伊尹曾担任小臣一职。

细说历史——小臣

小臣系玉瑗(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缘侧面刻有“小臣系瑗”四字。此瑗本为殷商王室之器,却出现在西周晚期墓葬中,反映出商周易代的历史背景,实为罕见之珍宝。

不仅如此,商代的外服小臣是从内服小臣中选拔出来的。

商王朝让某一个小臣×到商王朝任职,担任的职务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担任多种职务。这种现象,小臣吴的辞例表现得最明显。小臣吴曾经担任小藉臣,此外,小臣吴还可以领导“小众人臣”:

贞:唯吴呼小众人臣。(《合集》5597;典宾)

这里的吴即小臣吴。小众人臣,就是管理众人的小臣。“吴呼小众人臣”应是让吴领导小众人臣去做事。不仅如此,小臣吴还要去抓捕俘虏:

贞:吴执桎。(《合集》846;典宾)

贞:吴执桎。(《合集》847;典宾)

执,执捕;桎,意为戴上脚械。上引卜辞大意为吴从某地逮住某种人并给其戴上脚械。这应当是商王命令吴前往抓捕。小臣吴还要辅助商王处理其他事务:

呼吴取。

呼吴取桎,见。(《合集》840;典宾)

贞:呼吴取弓。(《合集》9827;宾三)

乙丑卜,令吴省?。(《屯南》204;武乙—文丁卜辞)

桎,被执捕的人;见,献;省,察。?,地名。上引卜辞中应是商王命令吴捕取人众进献、取弓、省查?地,都是吴在辅助商王处理事务。这和卜辞所载吴协助处理王事[“吴由王事”(《合集》177、5458、5459、5460正、5461、5462、5463)]的情况相合。

商王朝让“小臣吴”类的小臣×在商王朝担任各种不同职务的目的,是锻炼他们的政治能力和军事能力,最终是为了从中选拔出优秀的人员回到各自的国族任军事首领。小臣吴后来回到吴族任军事首领就是很好的明证。

综合来看,商代的小臣是一批后备人员。在内服方面,商王朝主要从这批人员中选拔商王朝的重要官员,如商代早期的伊尹。在外服方面,商王朝从这批人员中选拔出优秀的成员派回他们所来自的外服国族担任军事首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商代的外服小臣×都是国族×的军事首领的现象。

殷人特别重视神灵的作用,如孔子所言:“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这种现象可以被出土的数万片商代占卜卜辞所验证。因而,研究商代的神灵崇拜是认识商代历史的一把钥匙。

关于商代的神灵,一般认为有帝、祖先神和自然神三类。之前学者对于商代神灵崇拜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单独关注各类神灵崇拜的。在这个问题上,陈梦家、胡厚宣、岛邦男、《甲骨学一百年》相关章节作者、宋镇豪、常玉芝、刘源等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第二种是关注帝、祖先神、自然神三类神灵之间关系的。

其中,后者因为更能反映商人的神灵观念以及商人对于神灵世界的想象,显得较为重要。在帝、祖先神、自然神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就笔者管见,学者们大致有以下一些主要的看法:

(一)郭沫若以为帝是殷人的至上神,并且“殷人的帝就是帝喾,是以至上神而兼祖先神”。

(二)胡厚宣也提出帝是至上神,他认为帝与祖先神最大的分野在于帝“不受人间之享祭”,因而帝并非殷人的祖先神。

(三)陈梦家认为帝是自然神的主宰;上帝和商王无血缘关系。

(四)晁福林认为在殷人神灵世界里占有主导的最重要地位的是祖先神,而不是帝;帝不是万能之神,也不是最高主宰;帝、自然神、祖先神互不统辖,呈三足鼎立之势。

(五)朱凤瀚认为帝没有与祖先神、自然神形成明确的统属关系。

(六)王晖认为帝是把殷人的祖先神和自然神结合在一起的主神。作为祖先神,帝就是帝喾,是殷人的高祖;商王是上帝之子,与上帝有血缘关系。作为自然神,帝是和日月神崇拜结合在一起的,上帝统治着风雨云雷等天神。

学者们对商代的神灵关系研究得较多,并且这些研究都精深兼具,给人启发良多。但是,争论依然存在,其中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其一,“帝”是否为商代的至上神;其二,“帝”是否为商王的祖先神。此外,商代祖先神之间的关系;以及商代祖先神和自然神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讨。

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帝臣的视角,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对帝臣的考察—可以窥见商代的神灵崇拜。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gyy/2435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