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秦汉精神

讲历史—— 从汉赋看汉武帝时代的矛盾

历史大观园 秦汉精神 2020-07-13 13:08:46 0

同样的矛盾,也出现在汉武帝的生命历程中。在五十四年的皇帝生涯中,大部分时间汉武帝都在追求帝国的扩张,任性地挥霍几十年积累下来的财富等。但在晚年,他出乎众人意外地逆转,且公布了“轮台之诏”。

“轮台之诏”发生在汉武帝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当时的搜粟都尉桑弘羊领衔上奏,建议在轮台这个地方“卒田”。首先,轮台在哪里?它在今天甘肃的西边,是西汉疆域的西极地带。汉武帝一朝多次征伐匈奴,这将匈奴的活动区域向北和向西推挤。以桑弘羊的眼光看,在匈奴西移的持续对峙冲突中,轮台会是下一波的战略据点,所以朝廷应该派人到那里垦田定居。

而且,轮台有很好的地理条件:“地广,饶水草,有溉田五千顷以上。处温和,田美,可益通沟渠,种五谷,与中国同时孰。”意思是,轮台的土地没有问题,气候没有问题,可以让人移民过去,再从张掖、酒泉派官员去训练、管理他们,使之成为防卫、对抗匈奴的最新前哨站。

这样的屯田、卒田的做法,在汉武帝一朝很常见,因而人们移居的地区不断地向北、向西推进。桑弘羊他们不过就是依循前例,提出政策建议而已,却没有想到,这回他们从汉武帝那里得到了很不一样的答案。

汉武帝回复的诏书说:“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

意思是:“为了边境上的防守,朝廷前一段时间才要求普遍加赋,那影响的不仅是少数有能力的年轻人,还让老弱孤独者的生活更加困难。现在你们又请求派人屯戍轮台。轮台在很远的地方,为了这么一个偏远的据点,再加上还要建立沿路的交通和通信系统,这劳费不小,也绝非体恤民众的做法。”

汉武帝不仅明确地拒绝了“轮台卒田”的建议,更重要的是,他在诏书中表达了深切的懊悔之意:“曩者,朕之不明……兴遣贰师将军……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

意思是,汉武帝说:“我错了,大错特错。我派李广利带兵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打仗,他们还打了败仗。李广利投降了,他带去的人很多也都没有回来。这件事一直在我的心里折磨着我。从现在开始,我要彻底改变,不能再对人们苛暴,不随便加税加赋等。武备部分,人马都只要维持基本的规模,该补的补上,如此就好了。”

这意味着汉武帝放弃了对外争战的企图,改而采用了防守的态度,所以他也就不再将百姓派到像轮台那样遥远的地方去了。

“轮台之诏”推翻了过去几十年对匈奴的基本策略。发布“轮台之诏”后,汉武帝任命了他在位期间的最后一位丞相田千秋。汉武帝特别将田千秋封为“富民侯”,这表明自己给予他的政治使命,是“富民”,是让人们能富裕起来,能过得更好,而不是让国家强大。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qhjs/2381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