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清光辉

大明王朝——朱元璋的发家

历史大观园 明清光辉 2020-07-03 09:20:38 0

杀主自立朱元璋的为人并不厚道,他的真正发家还在于杀主自立。

小明王的阻碍明太祖朱元璋刚刚起兵的时候投靠的是势力较大的红巾军。红巾军内部从一开始就派别林立,各自为政,但名义上他们却还隶属于同一个旗号之下,这就是号称“小明王”的韩林儿建立的宋王朝。

韩林儿的父亲韩山童是白莲教起义军的一个地方性领导人,他死了以后,他的幼子韩林儿被推为“小明王”,据说他们家族是早已亡国百年的宋朝王室的后裔。在刘福通的策划推动下,韩林儿重建了宋王朝,国号龙凤。朱元璋起兵之时,名义上就是这个小明王韩林儿的属下,接受了他的分封。

后来,朱元璋的势力一天天强大起来,逐渐打败了他的众多竞争对手,自封为吴王,这时候的朱元璋再也不能容忍这个傀儡皇帝的存在,他下定决心要把这个阻碍他登上帝位的人除去。于是,弑主的阴谋就在朱元璋的精心安排下逐步展开了。

小明王中计这时的小明王自从被朱元璋从安丰救回来后,就一直听从朱元璋的安排住在滁州,一转眼已经三年了。他住在朱元璋为他盖的皇宫里面,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罗绸缎,整日只是在宫中和侍女妃子们饮酒作乐,反正外面的战事一概由朱元璋处理,他落得个轻松自在,每日只管吃喝玩乐,什么事也不用管。

这一天小明王正在宫中喝酒,听说朱元璋派人来接他到朱元璋定都的应天府(今南京)去,不由得心中高兴,觉得朱元璋对自己真是不错,不但从安丰把自己救了出来,还让自己做了一个清闲自在的皇帝,这时听说朱元璋要接自己去都城更是高兴,那应天府可是六朝古都,小小的滁州城怎能与其相提并论呢。他马上接见了朱元璋派来的使者廖永忠,廖永忠把朱元璋的意思说了,还大大吹嘘了一番应天府的繁华,请求小明王马上准备起身。小明王本来心里就很乐意,一心想去住应天府中更大的皇宫,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并让廖永忠去安排一切事情。

到了择定的吉日,小明王带着他的众多妃嫔、侍女、太监浩浩荡荡的启程了。他们来到长江边上,只要过了江,就是应天城了。在廖永忠的安排下小明王和他随身的宫女、太监、后妃都上了一艘装饰的非常豪华的大船,廖永忠则带着队伍乘上了别的船只,跟在小明王的大船后面。大船在江面上缓缓的前进,船身随着微风轻轻的摇动,小明王的心里也不禁随着船身的摇晃而心思潮涌,想着他就快要到应天府了,到了那里,他可就是真正的皇帝了。他还想到自己能有今日,都是朱元璋的功劳,等到了应天,一定要重重地赏赐朱元璋,给他加官进爵。

他正陶醉在自己的美梦里,忽听船底一阵“咚咚咚”的响声,不禁好奇地问左右的侍从是什么声音。旁边的人回答说是船底有块船板坏了,有人正在修理,马上就能修好,还请小明王不要担心。小明王听了也没有在意,继续做着自己的皇帝美梦。

不一会儿,船已经走到江心了。这里风大浪急,船身颠簸得很厉害,小明王心里正在害怕呢,就听船后有人大叫起来:“不好了,船底漏水了!”小明王心里更慌了,忙叫人去船后查看,这人回来报告说,船后的舱底有个大洞,江水已经从洞中涌进了很多,无法堵住了。这时全船的人都慌作一团,只听得到处都是女人的哭喊声。小明王在这时还强作镇定,心里想着廖永忠的船就跟在后面,可以让他来救自己船上的人下去。可是回头一看,哪里还有廖永忠乘坐的小船的影子!江心的急流之中就只有自己这一条船,其他的船不知都跑到哪里去了。这会儿他可镇定不下来了,扯开嗓子大叫救命,指望着后面的廖永忠听到喊声,能及时来救他。可是四周哪里有船呢?这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小明王这时心里一片茫然,刚刚才做的皇帝梦好像一下子离自己远去了,只是在心里默念着:这下完了,这下完了!不一会儿,大浪打到船上,大船转眼就沉入江中了。可怜的小明王至死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遇到这样的灾祸。

凶手的微笑率人远远躲在后面的廖永忠得到大船已经沉入江底的消息,什么话也没说,甚至还微微的露出了一丝笑容,他命令手下加速渡江,一点去打捞沉船的意思都没有。等回到了应天府见了朱元璋,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已经完成了吴王的嘱托!”朱元璋高兴地拉着他的手,连声说好。原来这一切根本就是朱元璋事先和廖永忠定下的毒计,命人等小明王乘坐的船到江心的时候将船底凿了个大洞,让小明王和他身边的人都命丧长江之中。小明王在船上听到的“咚咚”的修船声,其实正是廖永忠派的人凿船的声音,小明王又哪里想得到呢?

小明王就这么糊里糊涂的死在了自己最为信任的朱元璋手里,到死都不知道是朱元璋命人害死他的。而朱元璋在除去了这个再也没有利用价值的傀儡皇帝以后不久,就派出大将徐达率兵北上讨伐元朝的残余势力,而他自己也在北伐的频频捷报中登上了盼望已久的皇帝宝座。神人——刘伯温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在后来的人心目中他一直被认为是凡间的“神仙”。

朱元璋得到“活神仙”

刘伯温自幼就聪明异常,他的老师曾对他的父亲说:“这个孩子福德深厚,日后必成大器。”元朝末年,他考中了进士,当了一个小官,很为当地人民所爱戴。后来,因为正值乱世之秋,刘伯温干脆弃官不做,归隐回家了。在家中闲住期间,他更是博览群书,通读经史,尤其精于对文学的研究。这个本事使他日后在一般人的眼中简直成了无所不知的活神仙。

朱元璋在元末农民起义中力量逐渐壮大起来后,听说刘伯温有本事,一心想请他到自己的军中,多次不惜血本的邀请他出山。但是最初刘伯温却说什么也不答应。后来,朱元璋几次三番地盛情邀请,颇有一股刘备三顾茅庐的劲,不请出刘伯温誓不罢休。刘伯温为他的诚心所感动,加之自己又有一展雄才的远大抱负,所以就答应了。朱元璋喜出望外,连夜修建了一所礼贤馆让他居住,对他礼遇非常。刘伯温到朱元璋身边后,马上就向朱元璋讲述了自己对当前局势变化的估计和预测,向朱元璋提出了当前急需着手进行的十八条政策。这让朱元璋非常满意,知道自己得到了极为罕见的济世人才。

从此他对刘伯温言听计从,让他为军师,真好像是昔日的刘备与诸葛亮君臣重生了一般。

诸葛亮重生刘伯温对当时全国的形势做了一番估计,他认为朱元璋必将后来居上,成为未来国家的领导者。

其实当时的朱元璋还只是红巾军中不太起眼的一支,朱元璋一直恭奉韩林儿为自己军队的领导者,并以韩林儿的小朝廷为正统,接受了韩林儿的册封。

恐怕这时就是朱元璋自己也没有想到有一天会成为皇帝吧?刘伯温相信自己的眼光和判断,所以他对朱元璋尊奉韩林儿十分不以为然,即使是去朝见韩林儿,他也从不肯跪拜,还时常对朱元璋说:“韩林儿不过是一个牧童罢了,尊奉他干什么呢?”他常劝朱元璋一有机会就应该自立为王,脱离韩林儿的控制。

朱元璋的势力日渐壮大之后,也逐渐有了夺取天下之意。他向刘伯温求教征伐的策略。刘伯温就给他出主意说:“现在这几支起义军的力量,张士诚和方国珍都只顾据守一方,根本不足为惧。只有陈友谅一支队伍,名不正、言不顺,却霸取长江水上力量,又始终抱着吞并我们的野心,他才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只有先灭了陈友谅的势力,使张士诚和方国珍孤立难守,才能各个击破,一举即可平定南方,然后再挥师北上,这样霸业可成。”朱元璋听了十分高兴,日后果真按照刘伯温的策略一步步消灭了敌对力量,终于成就了一番霸业。

在与陈友谅的征战中,朱元璋的队伍面临强大的威胁,许多人想逃跑或者投降,这时又是刘伯温力排众议,坚持抵抗到底,并以诱敌深入之计重挫陈友谅的大军,挽救了朱元璋的危机。尤其奇妙的是,刘伯温真的好像如有神助很能预测吉凶祸福。在鄱阳湖之战中,他陪伴着朱元璋亲自登船督战,忽然之间一跃而起,急声催促朱元璋转到别的船上去。朱元璋莫名其妙地听从他的安排,刚转到别的小船上,还没坐稳呢,就见他刚才乘坐的御船被敌人的炮火击中,烈火瞬时熊熊燃烧起来。朱元璋不禁大惊失色,从此也就更加的信任刘伯温。

独善其身在朱元璋征战的岁月中,他始终与刘伯温形影不离,即使偶尔分开,也时常写信去向刘伯温询问事情。在辅佐朱元璋夺取天下的过程中,刘伯温料事如神,所以有很多人都把他比喻为诸葛孔明重生。在朱元璋终于成为皇帝之后,刘伯温却推却了朱元璋要他当宰相的美意,也谢绝了朱元璋的赏赐,辞官回乡了。

刘伯温之所以如此小心翼翼,就是因为他在朱元璋身边多年,深知朱元璋的脾气秉性,知道功成之后必遭杀身之祸,所以才一意辞官回乡,闭门隐居,不问世事。果然不出他所料,朱元璋皇帝当了没几天,就开始大杀功臣宿将,刘伯温虽说已经隐退,却仍然受到了怀疑。不过比起那些遭到杀身灭门之祸的功臣来说,他虽受怀疑,但仍可以寿终,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较好的结局了。从和尚到皇帝当过和尚的朱元璋是怎么成了皇帝的呢?

苦难和尚当女婿朱元璋是濠州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年少时给地主放过牛。17岁那一年,淮北闹起旱灾和蝗灾,接着又蔓延起瘟疫。朱元璋的父母及兄弟都相继病死了,只剩下他孤零零的一个人。实在没有办法,只好进皇觉寺当了小和尚。但是不到两个月,寺里也闹起了饥荒,和尚们都被遣散,朱元璋也只好捧着钵盂到各地流浪。这样一晃就是好几年.朱元璋已经从少年长成青年了。

这时各地的农民起义声势浩大,全国没有安静的地方。二十四、五岁的朱元璋看到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也不再甘心当个行乞化缘的和尚了,这样的乱世,正是英雄辈出的时候,朱元璋开始跃跃欲试了。

正好这时,他的老家濠州城也被起义军占领了,他想就近去投奔这支起义军。濠州城里的义军首领名叫郭子兴,原是定远地方的一个地主,由于经常受到地方官吏的敲诈勒索,积了一肚子怨气,就参加了白莲教。刘福通起义后,他也约了几个朋友,带了几千年轻人,揭竿而起,攻下了濠州城。有一天,他听手下人报告说抓到了一个奸细,就亲自骑马来到了城门,只见捆绑着的是一个年轻的和尚,衣服虽然破破烂烂,但却是身材魁梧,浓眉大眼。郭子兴见了十分喜欢,命人给他松了绑,带回元帅府。这个年轻的和尚就是朱元璋。郭子兴和朱元璋谈过话后,发现他聪明伶俐,又身体强壮,就把他留在了自己身边作亲兵长,还把自己的养女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借着这个姻亲的关系,再加上朱元璋自己作战勇敢,机智过人,他把打仗缴获的物品全部分给部下,受到了士兵的拥护,不久就被提升为镇守和州(今安徽和县)的总兵官。

应天之战通过妻子的帮助和他个人的努力,朱元璋的威信迅速提高,甚至还引起了他的岳父和两个妻兄的猜疑。幸好时间不长,郭子兴和他的两个儿子先后战死,朱元璋就名正言顺的成了这支起义军的领袖。公元1356年,朱元璋率领军队渡过大江,攻占了东南重镇建康(今南京),并将其改名为应天府。

就在朱元璋积极准备向南方发展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强大的对手陈友谅。陈友谅原来是反元义军徐寿辉的部将。后来他杀了徐寿辉,扩充了队伍,自立为王,占有今湖南、湖北、江西等地的大片土地,成为当时南方一个比较强大的割据政权。他认为朱元璋是自己扩大势力的障碍,便率领几万水军,顺江东下,攻打朱元璋所在的应天府。

这时的朱元璋力量已经不同以往,军队人数增多了,内部矛盾也解决了,和他小时候一起放牛的朋友徐达、周德兴这些伙伴都投奔了他,在他身边冲锋陷阵,许多有文化的知识分子也都投靠了他,替他出谋划策。朱元璋的实力大大增强起来。但是面对陈友谅全军动员的大规模挑战,他仍然表现得小心翼翼。新来的谋士刘基(刘伯温)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建议他以逸待劳,用诈降计诱敌深入,再聚而歼之。朱元璋听了满心欢喜,与刘基仔细商量后,定下一计。朱元璋的部将康茂才和陈友谅是老相识。朱元璋要康茂才写信给陈友谅,假装投降,做他的内应。

康茂才按照朱元璋的吩咐写了信,连夜叫老仆人赶到采石去告诉陈友谅,他在江东桥专候。陈友谅问清了江东桥是座木桥后,吩咐左右准备酒菜,让老仆人饱饱地吃了一顿,才把他打发回去。临走的时候,陈友谅对老仆人说:“你回去跟康公说吧,我马上就去江东桥,到了桥边,我叫几声‘老康’,请康公马上接应。”

老仆人回来后,把陈友谅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朱元璋。朱元璋连夜派人拆了江东木桥,改砌成一座石桥。他还从陈友谅的逃兵那儿了解到陈友谅的进兵路线,就在沿江几个重要关口设下伏兵。他亲自率领大军守在卢龙山(今南京狮子山),并规定好暗号:举红旗就是通知敌人已经到了,举黄旗就是命令伏兵出击。

陈友谅待老仆人走后,带领全体水军船只驶向江东桥。不料到了约定地点,只有石桥,而不见木桥。陈友谅这时顾不得是木桥还是石桥,连喊几声“老康”,都没人答应。他这才想到自己中计了,连忙下令撤退,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朱元璋迅速命令士兵举起黄旗。顿时战鼓齐鸣,杀声震天,岸上的伏兵和水港中隐藏的水军一起杀将出来。陈友谅遭到突如其来的袭击,哪里还招架得住,几万水军死伤无数。陈友谅在部将的保护下夺船而逃,两万多士兵被俘,一百多艘战船被缴获。这一战后,使本来没有水军的朱元璋几乎掌握了长江流域全部的水上力量。

和尚皇帝应天一仗,陈友谅损兵折将,元气大伤。陈友谅很不甘心,养精蓄锐三年,又造了几百艘战船,再次率军攻打朱元璋。朱元璋也亲率大军应战。陈友谅的水军多是大船,船楼高达十余丈,相互连接,绵延十余里。朱元璋在水军中挑选了几十名壮士,组成敢死队,驾着七条小船,装满火药和芦苇,顺风点火冲向陈友谅的船队。风越刮越大,火越烧越旺,陈友谅的大船着火,烟焰冲天,战场鄱阳湖一片火红。两军在湖上一共交战36天。陈友谅见粮食断绝,亲率一百条战舰想突出湖口取粮,却被一支流矢射中眼睛,当场身亡,他的军队见主将一死,也立刻崩溃了。

打败陈友谅以后,朱元璋的势力迅速扩大,没几年就自立为吴王,又设计杀了自己一直奉为正统的红巾军象征性的领袖小明王韩林儿。没费什么力气,又收拾了另两支割地称雄的起义军队伍张士诚和方国珍,统一了南方。

公元1367年10月,朱元璋派徐达和常遇春两位大将率领25万人马北伐,不久就占领了山东。

公元1368年春天,在北伐顺利进军中,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他就是明太祖。大脚马皇后马皇后十分贤惠,是朱元璋政治生涯的好帮手,在立国后时常劝谏太祖。

夫妻情深夫妻感情深厚,战争岁月中尚不算什么,但是朱元璋成为一国之君后仍然敬重、爱护马皇后,这在历代帝王中都是极为少见的。尤其是马皇后有一双违背世人常规所见的天足——大脚。

朱元璋不仅没有因此嫌弃她,反而百般维护,甚至曾经因为一则灯谜的答案是“好双大脚”,认为是在讽刺他的马皇后,竟然因此大开杀戒。而且,朱元璋一生性格刚强,当了皇帝后,更是听不进任何人的劝告,又常常喜怒无常,动辄杀人,这时惟一可能改变朱元璋决定的人就是马皇后。人们不禁要问:作为一国的开国之君,朱元璋为什么对这位大脚的妻子一往情深呢?

这还要从朱元璋的发迹讲起。朱元璋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少年时做了几年和尚,二十多岁时参加了郭子兴的起义军,做了一个小小的卫队长。由于他作战勇敢,人也很聪明,郭子兴觉得他是个人才,就把自己的养女马氏(就是日后的马皇后)嫁给了他。

朱元璋娶了主帅的养女为妻,身价陡然提高了许多,军中上下都对他另眼相看,尊称他为“朱公子”,成为夫以妻贵的典型。马氏为人精明能干,而且十分贤惠,成了朱元璋政治生涯上的好帮手。马氏身材修长,容貌秀丽,颇具一种大家闺秀的端庄美丽,最令朱元璋敬仰的,是马氏天生丽质之外的那份修养,那种端庄明智、知书达理的超然风韵。

马氏也通过她独有的敏锐洞察力,体察到她的这位夫君有着出人头地的雄心壮志,因此她尽心尽力地想帮助她的丈夫达成心愿,至少使他没有后顾之忧。

成功男人身后的她朱元璋的岳父郭子兴是一个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人,朱元璋在军中的人缘很好,而且行事干练,颇有谋略,得到将士们的信赖,这使郭氏父子大为不满,怀疑他有自立之心。当郭子兴遇到什么难以解决的事需要朱元璋的帮助时,他就对朱元璋格外亲热,表现的甚至比对亲生儿子还好。但是只要事情处理完,郭子兴的态度就马上转变了,脸也拉长了,声音也变粗了,总是对朱元璋挑三拣四,稍有不满就厉声责骂,还常把朱元璋关进柴房,不许他吃饭,以示惩罚。每当这时,总是马氏从中调解,设法维护自己的丈夫。她拿出自己的私房钱去送给郭子兴喜欢的小妾张氏,请她帮忙说些好话,缓和翁婿之间的矛盾。

朱元璋在柴房中关禁闭,没有饭吃,马氏总是设法偷一些刚出锅的烧饼,揣在自己的怀中带给朱元璋吃,当她从怀里掏出烧饼时,烧饼竟然还是滚烫的,她胸前的皮肤都被烫伤了。

后来她跟随朱元璋在军中时,因为粮食紧张,平日就积攒一些蔬菜、肉食和粮食,想方设法的让朱元璋吃上饱饭,而自己却时常饿着肚子。

这些事情使朱元璋感念至深,就是当了皇帝之后,也常常向群臣提起,总是说如果没有马皇后的细心照顾,自己很可能活不过那段艰难的岁月。在行军作战中,马皇后也是朱元璋的贤内助。她率领军中将士的妻子搞好后勤工作,拿出自己的积蓄慰劳将士。特别是在一次战斗中,朱元璋受了伤,陷入敌人的包围中,马皇后不顾自己的安危,假扮成村姑的样子,闯进敌阵中把朱元璋背出重围,救了丈夫的一条命。这可不是那些有着一双纤纤三寸金莲的小脚女人能做到的事。

家有贤妻朱元璋当上皇帝后,立马氏为皇后,统领六宫。在十五年的宫廷生活中,马皇后严于律己,并设法规劝朱元璋少犯错误,是少数几个能劝阻朱元璋的人之一。朱元璋一向禁止后妃干政,马皇后不但不让自己的族人出任官职,甚至还拒绝了朱元璋为了补偿她而给予族人的赏赐。在她的影响下,洪武年间从没有滥封过公爵。

马氏贵为皇后之后,仍然坚持亲手料理朱元璋的饮食,除了她认为妻子应该亲手服侍丈夫之外,也为了防止丈夫因为饮食不合口味,而降罪他人。她总是劝朱元璋赏罚要公平,不能只凭自己的一时喜怒而制罪于人。在对待朝臣的问题上,她劝朱元璋要礼贤下士,尊重朝中的大臣。这些都使内宫外朝的人们称赞不已。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总是担心功臣要篡位,因此对功臣大肆杀戮。就连太子的老师,已经退休多年的大学士宋濂,无辜被牵连进一件朝廷要案时,朱元璋也不问详由就想把他处死。无论太子怎样跪在地上为老师哀求,甚至被逼得想投水自杀,朱元璋也不肯改变主意。

马皇后知道了这件事,就吩咐当天的御膳全部做素食。朱元璋退了朝回后宫吃饭,发现全是素菜,觉得很奇怪,就问马皇后是什么原因,马皇后回答说:“我只是心里伤心,想吃素为宋先生祈福。就是一般百姓家请了先生教书,都是百般礼敬。宋先生教太子读书费尽心力,我怎么能不为他伤心呢?”朱元璋一听是给宋濂求情,气得把筷子一扔掉头就走。可是等他的怒气稍退,想起了马皇后的话,终于改变主意,饶了宋濂一命。

香消玉殒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重,眼看就要不行了,但是她却坚持拒绝找医生给自己看病。朱元璋为此寝食不安,甚至命令各地祭祀山川神灵,为皇后祈福。马皇后在弥留之际还笑着说:“人的生死都是上天注定的,这时候祈求有什么用呢?我也不想看病,如果治不好,我死了,你还要治那些医生的罪,这可不是我愿意看到的。我惟一希望的是你能够求贤纳谏,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话刚说完,马皇后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朱元璋不禁抚着马皇后的尸身痛哭不止,从此以后再也没有立过皇后。刘伯温执法刘伯温嫉恶如仇,法律严明,最后却因后怕而去。

制定严法刘伯温的性情刚烈,嫉恶如仇,尤其痛恨非法之事,只要被他抓住了,无论是谁都决不放过,因此经常与他人发生冲突,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刘伯温认为宋元几朝的最终崩溃,其原因都在于法制废弛,刑狱过宽,世人没有畏惧之心,以致最终酿成天下大乱的局面。所以,他建议朱元璋,在建国之初就应该建立起严密的法律制度,并且要严格执行,这样才能使朝政振作,官民一心,都不敢为非作乱,在这个基础之上,才能谈到对百姓施行仁政的问题。他的说法很接近法家的学说,主张以严刑治国,使臣民畏惧听从。这在建国之初局势还没有稳定下来的时候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只有百姓迅速安定下来,才有可能谈到休养生息或是国家建设的问题。从历史的发展表明,他的这个意见受到了朱元璋的大力赞同,他命刘伯温等文人制定了完备的法律,并多次亲自厘定,在以后数十年的皇帝生活中也是毫不犹豫的身体力行着。

严格执法在具体的执法问题上,刘伯温总是保持着一种刚正严肃的作风,也要求他手下的官员都要如此做,作为国家耳目的御史,纠察百官时必须要铁面无私,无所畏惧,只以朝廷纲纪为准绳,只以事实根据为凭证。遇到有官吏犯了法,他就马上收捕,加以无情的惩治。正因为他的铁面无私,执法时的六亲不认,当时朝中的官员、侍卫、内官无不惧怕他的威严,力求行事正经,就怕被刘伯温抓到了错处。

当时中书省有个官员叫李彬,他利用手中的权力贪污受贿,违反了国家的法纪,按照律令应该被处以重刑。但是这个李彬很受宰相李善长的信任和喜爱,李善长知道他犯了法被人揭发,很怕刘伯温对他不利,就亲自去找刘伯温求情,希望刘伯温放过李彬这一次。但是刘伯温一向嫉恶如仇,又怎么肯徇私情而放了他呢?他不假思索地拒绝了李善长的请求,还马上派人去向此时正在外地巡视的朱元璋报告,要求尽快处理李彬这个案子。朱元璋也和刘伯温一样憎恨贪官污吏,见到报告,立刻就批准了刘伯温的请求。

当时正值金陵一带大旱,因为皇帝不在城中,所以就由李善长主持搭建了一个高台作为祈雨之用。朱元璋的文书到后,他知道李彬就要被处决,想以祈雨之时不能杀生作为借口,尽量拖延李彬被处死的时间,再另寻解救他的办法。刘伯温却是毫不动摇,坚持要立刻处决李彬,并且说正是因为有了李彬这样为非作歹的人在,老天爷因此很愤怒,才以干旱作为惩罚人们的手段,所以只有立刻就杀了李彬,才能消解上天的不满,才能祈得降雨。

如此一说,使李善长再也没有什么话可以回答。刘伯温见他不再出言反对,就立刻命令手下把李彬推到祈雨的高台之上,当着众多围观的百姓宣布了李彬的罪状,并且命人将他就地斩首,这一下,台下的百姓都拍手称快,纷纷叫好。

后怕而去李善长因为这件事,对刘伯温恨之入骨。本来刘伯温所显示出的聪明才智已经让他非常忌惮,朱元璋很信任刘伯温,常常与刘伯温单独在密室里长谈,谈话的内容从没有人知道,所以他总是担心有一天刘伯温会抢了自己手中握着的大权。通过李彬这件事,他更觉得非尽快除掉刘伯温不可。朱元璋一回到京城,他就马上去告状,说刘伯温在祭神之日杀人,是对上天的不敬,触怒了神灵,因此到现在还没有下雨。其他一些吃过刘伯温亏而嫉恨他的人也纷纷趁机落井下石,在朱元璋的面前说刘伯温的坏话。

朱元璋一听果然不太高兴,就找来刘伯温询问此事。刘伯温也知道皇帝现在正宠信李善长,必定会对自己产生不满,他对这件事的解释是因为那个地方有数万士兵家属居住,因此阴气汇集造成不下雨,只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会有降雨的。朱元璋采纳了他的意见,不知是否真是刘伯温的神机妙算,还是因为他精通天文,早已算出会有降雨,不久果真大降大雨,朱元璋才转怒为喜。

虽然过了这一关,刘伯温明白只要自己在朝中,还是会有许多奸诈小人设法陷害,这次虽然平安过关,但是难免早晚会触怒皇帝而招来杀身之祸。正巧这时他的妻子去世了,他就以自己哀伤过度、精力衰竭为借口,请求辞官回乡养老。

朱元璋亲自颁布一道诏书,表彰他的功绩,并赏赐了他很多东西,允许他辞官回乡,并派专人护送他离去。刘伯温谢绝了皇帝的一切封赏,孑然一身的离去了。不当宰相颇有谋略的刘伯温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不当宰相,最终得到善终。

聪明的人有人认为刘伯温的本事比诸葛亮还要大,因为诸葛亮耗尽一生心血,也只是帮助刘备三分天下,而刘伯温却是帮助朱元璋当上了全中国的皇帝。还有人把他比做鬼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简直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甚至有未卜先知的本领。这些夸赞之语是不是有言过其实之处尚且不谈,但是他的淡泊名利、急流勇退却是几百年来备受人们的称赞,他的一生经历在一般人眼中已经成为一则亦官亦民亦仙亦鬼的动人传说。

刘伯温在朱元璋还没有称帝之前就追随在他的身边,替他出谋划策,排兵布阵,一直是算无遗策,所以备受朱元璋的倚重,任为军师,凡事都要与他商量。就连朱元璋称帝登基的好日子也是刘伯温定的,因为他熟知天文,是确定上天意旨的最佳人选。在朱元璋终于如愿以偿的当上皇帝之后,刘伯温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一心想离开这危险之地,朱元璋却不答应,刘伯温只好留在朝中做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官。时间不长他就以妻子亡故的理由请辞回乡,但是不久又被朱元璋召回京城,朱元璋亲自颁布诏书,表彰刘伯温的功绩,还要给他和他的家人加官进爵。刘伯温这时好像真的预见到了未来,知道接受了册封必定会在将来遭到杀身之祸,所以坚辞不受。

容人有量明朝建立后,朱元璋让李善长当了开国的第一任宰相。刘伯温刚正不阿的个性使李善长大为不满,处处找刘伯温的麻烦,总想找机会杀了他才甘心。但是刘伯温颇有蔺相如一般的容人雅量,并没有放在心上。甚至是在朱元璋想撤换宰相时,他还为李善长说话,认为他虽然有一些过错,但威望很高,能够调和众将,这个宰相还是应该让他做。

朱元璋听了觉得很奇怪,问刘伯温说:“李善长几次三番想害你,多次在我面前说你的坏话,一心想置你于死地,你怎么还要替他说好话呢?”刘伯温回答说:“现在国家刚刚建立,内外的事情还很多,实在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更换宰相。宰相就像是一幢房屋的顶梁柱,怎么能够说换就换呢?如果拿一个细木更换,房屋就会因此而倒塌的。”朱元璋听从了刘伯温的建议,没有更换宰相。识人之才后来,李善长因为年纪大了,自己要求辞官回乡养老,朱元璋又把刘伯温找来商量,问他新宰相应当任命何人。刘伯温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不偏不倚的评断当时朝中几个有可能当上宰相高位的官员。

其中的一个人叫杨宪,对刘伯温一向很不错,两个人交往甚密。朱元璋本来想立杨宪为相,不料刘伯温却反对,认为杨宪很有才能,足可以做宰相,但是却缺少做宰相的宽广心胸,不能公正持平的处理政事。朱元璋又提出另一个人选汪广洋,刘伯温认为他比杨宪更糟糕。皇帝又提出第三个人选胡惟庸,这一下刘伯温更是坚决反对,认为如果任命胡惟庸做宰相,没有发生事情就是国家的最大福气,批评胡惟庸桀骜不逊,成事不足,却是败事有余。

从后来发生的事情看来,刘伯温对这三个人的看法是极为准确的。因为朱元璋这一次固执的坚持己见,先后任命了这三个人做宰相,结果证明他们都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时间不长都被撤换掉了。朱元璋听到刘伯温对这些候补人选都不满意,就说到:“我也知道满朝的大臣才学没有一个能及的上你的,既然他们都不合适,那这个宰相还是由先生你来做好了。”

刘伯温一听,心里就是一颤,他知道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建国前是朱元璋所倚重的,但是在建国之后,这种才智反而是朱元璋最为忌惮的,所以他不敢显露丝毫的治国才能,生怕引起朱元璋更多的不满而招来杀身之祸。

这时,他听出朱元璋话语中的试探意味,连忙回答说:“陛下有所不知,当宰相的人最好要平和如水,处事冷静,我的个性却是嫉恶如仇,见到不平之事很容易怒火难平,这样做事恐怕会有失公允,不利于国家。而且我的身体不好,也怕不能承担这么繁重的工作,有负陛下的嘱托。”他婉转拒绝了朱元璋让他当宰相的要求,并且劝皇帝不要急于一时,应该去细心寻访人才,天下之大,总会找到合适的人选。

后来,刘伯温终于如愿回到家乡隐居,不见世人,过了几年太平逍遥的日子。朱元璋还是时常写信给他,问一些问题,他也仔细的逐条解答回报。因为刘伯温始终不肯接受皇帝的赏赐,朱元璋就命令减免刘伯温家乡青田的税收,说是让当地的百姓都记住这是因刘伯温而得到的恩惠。在朱元璋的众多功臣中能得善终而不连累亲族的人,刘伯温是极少数中的一个,这不能不说是他的神机妙算之功了。刘伯温真是被谋杀的吗刘伯温功成身退,谨言慎行。但他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明哲保身刘伯温博古通令,善观天象,又有丰富的行政经验,深知功高盖主的危险,特别是朱元璋性好猜忌,自己更应该及早抽身。于是在洪武四年,也就是他被封为诚意伯的第二年,刘伯温以年老多病为由,请求解甲归田,并谢绝了太祖的一切赏赐。朱元璋见他没什么野心,也就让他带爵回乡养老了。

刘伯温回到青田老家后,仍然谨言慎行,小心翼翼。他知道明太祖派出很多特务,在各地巡行,监察官员们的言行。无论官员在朝还是在野,都逃不掉这些特务的监视,许多大臣就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不谨慎而遭到了严惩,严重的甚至为此而丢了性命。刘伯温深知此中利害,担心言多必失,所以回家后闭口不谈政事,也不与任何地方官员往来,尽可能的避免一切嫌疑。据说当时的青田知县一直想找机会拜见他,但几次都遭到刘伯温的拒绝。后来,知县换上农夫的便装,终于在山中见到了刘伯温。可刘伯温一听他说出真实身份之后,马上自称草民,辞谢而去,从此避而不见。

小人陷害尽管他如此谨慎,却还是遭到朝臣的陷害和皇帝的怀疑。

刘伯温在朝中时一向与胡惟庸不和。刘伯温素有识人的精准眼光,他一直认为胡惟庸是个害群之马,成事不足而败事有余。当朱元璋在李善长辞去宰相之职后,向他询问新宰相的人选时,刘伯温就向朱元璋如实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件事后来被胡惟庸知道了,认为刘伯温是有意阻碍自己当宰相,因此心里十分憎恶他。而且刘伯温在初任司法官员时,铁面无私,不徇私情,也很让胡惟庸心生忌惮。尽管这时候刘伯温已经辞官回乡了,但是还十分受到朱元璋的宠信,常常写信给他询问一些事情。这对于一心想掌握大权的胡惟庸来说,仍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威胁,所以胡惟庸总想找机会致刘伯温于死地。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事情的起因是刘伯温的一道奏折。当时刘伯温的家乡附近有一片三不管的不毛之地,后来成了盗贼的聚集地。刘伯温上奏折给朱元璋,请求在这个地方设立巡检司,以防止盗贼在那里聚众起事。为了这件事,刘伯温派他的长子刘琏进京面见朱元璋。刘琏到京城后,没有先告诉胡惟庸掌管的中书省,而是由通政司直接上达给朱元璋。胡惟庸知道后自然更加不满,认为刘伯温眼中根本没有自己。他到朱元璋面前恶意诬陷,说刘伯温看中了那块地,那地方有帝王之气,风水好,刘伯温想抢过来做自己的基地。当地的百姓不让给他,他就想以设立巡检司为名,把百姓都赶走,借以实现他日后让子孙称王的目的。

朱元璋听了胡惟庸的造谣,虽然当时表面上没什么反应,心里却也在暗暗怀疑,因为他深知刘伯温精通阴阳天象之理。不久之后,朱元璋就借故剥夺了刘伯温的爵位和俸禄。刘伯温知道皇帝对自己起疑了,心中十分害怕,赶忙亲自到京师谢罪,然后就一直住在京城中,不敢再提返回家乡的事。

恩及子孙刘伯温在京城中,每一天都提心吊胆,战战兢兢,深知自己处在危险的境地之中。这时胡惟庸已经当上了宰相,大权在握,表面上虽然对刘伯温很客气,暗地里却在虎视眈眈。刘伯温不久就忧虑成疾,一病不起。他一再请求朱元璋让他回乡养老。一直到洪武八年,朱元璋才准许他返回青田。

刘伯温回到青田后一个月,就病重死去了,死时还不到65岁。他在临死之前,曾经把二子刘璟叫到床前,告诉他说:“为政之道,有时要宽大一些,有时要严猛一些,应该宽严交替并用。数年来,皇上以严猛治国,现在的要务则是在于修德省刑,实行宽大之政,以安抚民心,使国家长治久安。”他还说,现在正是胡惟庸当政之时,他无论说什么都是没用的,不过日后一旦胡惟庸失势,皇帝一定会想到他。他叮嘱儿子如果那时皇帝来问他死前说过什么,就把这些话上奏给皇帝。

果然,洪武十三年,胡惟庸因谋反大罪被杀,朱元璋又想起了当年刘伯温对他的评价,于是派人去刘伯温家中去探问。刘璟按照父亲的遗嘱,把他死前的话密奏给朱元璋。朱元璋看到后不禁感慨万千,更加佩服刘伯温的先见之明。

据说,刘伯温在京中病重之时,胡惟庸曾特地带了医生去为他诊治。他们回去后,刘伯温服了这个医生开的药,从此更是一病不起,药实无效,不久就病重而死。因此,刘伯温的被害,也成为日后胡惟庸被杀的一个重要罪名。而朱元璋在刘伯温死后,才想起他来,因为感念他的忠诚,破例让他的子孙世世代代传承爵位,而不是一代即止,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朱元璋为什么大杀功臣为了保证朱家的子孙能够永享君临天下的特权,他绞尽脑汁,最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大杀功臣。

胡蓝之狱朱元璋的吏治一向以刚猛著称,哪个大臣在朝廷上顶撞了他,或只是让他看不顺眼,就会当场执行刑罚。有一种刑罚就叫“廷杖”,有的大臣当场被扒了裤子按在地上打板子,有的被打得皮开肉绽,这还算幸运的,有的人还被当场打死。因此官员门都整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但就是这样还不行,朱元璋还要找各种借口杀人。尤其是跟他一起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功臣宿将,都成了他的眼中钉、肉中刺,非要杀光了,他才甘心。明朝初年的胡惟庸案、蓝玉案,被并称为“胡蓝之狱”,就是朱元璋大杀功臣的典型事例。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mqgh/1808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