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百家争鸣

细说历史——商鞅:变秦易俗,峭法任力

历史大观园 百家争鸣 2020-07-14 00:26:23 0


商鞅(约前390—前338),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变法的代表人物。卫国的姬姓公族之后,复姓公孙,又称卫鞅或公孙鞅。赴秦后因其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於、商十五个邑,号为商君,又称商鞅。

商鞅年轻时,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受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还师从尸佼学杂家之学。后入魏国相国公叔痤家中,任中庶子。

公元前362年,秦孝公继位,一心要恢复秦穆公的秦国霸业,于是颁布“求贤令”,向国人、大臣征集富国强兵之策,并允诺赏以高官与封地。商鞅听说后,遂携带李悝所著《法经》奔秦。他通过秦孝公宠臣景监的介绍,见到了孝公。

商鞅与秦孝公畅谈数日,秦孝公对商鞅非常满意,于是决定重用商鞅,实行变法。消息传开,在群臣中激起很大争议。《商君书·更法》记载,秦孝公曾跟商鞅以及旧臣甘龙、杜挚一块商议变法问题。商鞅对反对变法的说法一一批驳,要求孝公不拘守古法,不遵守旧礼。

通过这场论争,商鞅说服了孝公,使孝公坚定了变法的决心。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开始推行变法措施。变法之初,为了树立新法在民众中的权威,商鞅在国都南门外,树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向大家宣布,谁能把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就给以十金的奖赏。百姓都很好奇,却没有人去动木头。后来,商鞅又把奖赏增加到五十金。有一个不怕事的人,就把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当场兑现奖励,给了五十金的赏钱。消息传开,大家都知道商鞅是说话算话的,此后商鞅才正式公布新法。

商鞅变法,得到了秦孝公支持,却严重地触犯了秦国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抗。新法推行不久,数以千计的旧贵族就到国都来,反映新法不便。太子师傅公子虔、公孙贾等,也唆使太子犯法。商鞅对秦孝公说:“国家的法令,人人都得遵守。新法推行受到了阻碍,主要是上面的人不遵守。现在太子犯了法,也得依法惩办。”因为太子是国君继承人,不便用刑,商鞅就把公子虔、公孙贾判了罪,并处以黥刑。

随着变法的深入,商鞅与旧贵族的斗争也日益尖锐。新法推行已现明显效果,当初那些说新法不便的人,又都说新法的好话了。商鞅认为,这都是些“乱化之民”,把他们都流徙到边城去,从此就没有人再敢公开议论法令了。在第二次新法公布后,旧贵族又出来捣乱,商鞅杀掉了为首的祝懽,对屡教不改的公子虔也施以劓刑。旧贵族企图暗害商鞅,商鞅只好在出门时多带卫士,严加戒备。

商鞅变法取得成效以后,秦国国力迅速强盛。公元前341年,魏国在马陵之战遭受齐国重创。商鞅建议秦孝公趁机对魏国展开攻势,以奠定帝王基业。秦孝公采纳商鞅的建议,决定趁魏国实力尚未恢复之机,大举攻魏。结果魏军大败,魏惠王被迫割河西部分土地以求和。

就在商鞅春风得意之时,有一个叫赵良的游士来见商鞅,劝他说:“您现在好比晨露,将面临很快消亡的危险。您为何不把封地交还给国家,到偏远地方浇园自耕呢?此外,您要劝秦君重贤才,赡老人,育孤儿,使父兄相互敬重;依功序爵,尊崇有德之士,这样才可以稍保平安。若您贪图封地富有,以独揽国政为幸,会召集更多的怨恨,一旦失去秦君保护,您丧命的日子也就不远啦。”商鞅却并未理会赵良的警示。

不久,秦孝公去世,太子驷继位,这就是秦惠文王。旧贵族们趁机报复,对秦惠文王说:“秦人只知有商君,而不知有国君,这是很危险的;何况商鞅曾是您的仇人,应该赶快收拾他。”秦惠文王受了煽动,派人去抓商鞅。商鞅闻讯,只好逃亡,匆忙中忘记携带出行凭证。途中要找旅店住宿,遭到店主拒绝,因为商君之法规定,留宿无证旅客,店主要受连坐之罪。商鞅企图逃往魏国,却被魏国拒绝,只好返回封邑,动员家臣来武力反抗,终于败而被杀。后来尸体被施以车裂之刑,全家受诛。

商鞅虽然被杀,但是他的新法却在秦国继续执行,对秦国的富强发挥着持久作用。李斯评价商鞅:“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商君列传》)由此可见,商鞅变法,对秦最终统一六国实有至深的影响。他在变法过程中,以富国强兵为重,不避权贵,殚精竭虑治国理政、尽公不为私的精神也为后人所称道。但商鞅废德而任力,峭法盛刑的做法,也引来了很多非议。同时他过于迷信法治,忽略道德教化,也为秦国军国主义道路的失败,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bjzm/2450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