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百家争鸣

细说历史——楚的称霸天下

历史大观园 百家争鸣 2020-07-14 00:22:53 0


楚庄王回军后,整顿了内部,巩固了后方阵地,然后又北向中原,为的是能称霸于天下。

细说历史——楚的称霸天下

邲城故地

楚庄王十六年(前598),陈国发生了不小的内乱,有个叫夏征舒的大臣杀死了陈国的国君。楚庄王早已想消灭陈国,就以帮助陈国平乱为名驱兵入陈。楚国不费吹灰之力就把陈国全占领了,捉到了叛逆者夏征舒,并将他车裂在栗门。可是,此后楚国军队就赖在那里不肯走了,并由楚庄王宣布,陈国已成为楚的一个县。这时,楚国大臣申叔时刚巧从齐国出使回到陈国,听到陈国被灭的消息,十分的气愤。当时那些没骨气的陈国臣子纷纷向楚君获取陈国而道贺,而申叔时偏偏不去祝贺。申叔时是名臣,他不愿道贺一下让楚庄王知道了。楚庄王把他找去,对他说:“我得了陈地,群臣都向我道贺了,为何你申叔时独独不来道贺?”申叔时回答:“不值得道贺,道贺了就违背礼义了。”楚庄王理直气壮地说:“强者称霸,天经地义,有什么违背礼义的。”申叔时说:“有一个道理只要不是白痴就都能懂的。有个人牵了头牛闯入别人的田地,田地的主人发现了,就夺了他的牛。牵牛闯入别人的田地当然是不对的,但是,由此夺人家的牛,那样做不是太过分了吗?楚人帮陈国平乱,本是陈国人都该感谢的事,可是楚国由此而并吞陈,那样做就像夺人的牛一样的可笑。”申叔时还着重指出:“今县陈,贪其富也。以讨召诸侯,而以贪归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宣公十一年》)楚庄王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低头想了想,说:“你说的是对的。”就命令恢复陈国的国号,只每乡带一个陈国人回楚国,让他们住在一起,把那居住地称为“夏州”。他这样做实在让人想不透是为了什么。

细说历史——楚的称霸天下

邲之战示意图

这件事在整个春秋历史上是很著名的,它说明即使是在“春秋无义战”的时期,正义依然是社会意识的主流,它是会压倒邪恶之气的。楚庄王听从申叔时劝告重立陈国,《春秋》一书由此而“书其有礼”。而这个申叔时由此而赢得了“申叔时一言兴邦”的美名,从此名传千古了。

细说历史——楚的称霸天下

缕空铜俎(春秋淅川下寺1号墓出土)。此为进餐时切肉的案子。

楚军先是破陈,然后又征服了郑,接着就与强大的晋国军队短兵相接了。双方集结数十万大军于邲(bì,今河南省郑州市西北),这就是楚赖以称霸的“邲之战”。

在“邲之战”前,楚、晋双方的大军列队于黄河边上。晋军内部不统一,有的主张打,有的反对打。只有名叫士会的大将态度坚决,说:“由我而失霸,不如死!”不等其他部队同意,他就率军向前线开拔了。其他部队看到大将士会那样的顶真,才勉强跟上了。相对而言,楚军就比较统一。楚军在交战在即的情况下,向晋两次放出了和谈的烟幕,这样使晋在战与和的问题上进一步产生分化。一旦楚把握住主动发动突击战,晋军就一点也无还手之力了。

楚军是在晚上发动总攻的。楚军很清楚,在晋军中只有大将士会一部是有战斗力的,其他部队可以说都是乌合之众。楚军的策略是先击溃弱部,等敌方阵脚大乱时再发起全面进攻。晋军由于内部矛盾重重、指挥不统一,一下被楚军打得大败。晋军溃不成军,残部在夜间渡过黄河时由于争先恐后,先上船的人,用刀砍后来争上船的人攀船沿的手,这样又死伤了不少。据史书记载,被砍下的船中断指多得可用手去捧。被砍断手的士兵大都掉到黄河中死掉了。

细说历史——楚的称霸天下

龙耳虎足方壶(容酒器,春秋,河南川下寺1号楚墓出土)。此为青铜酒具之一种。

“邲之战”以后,楚的力量和威势暂时盖过了晋国,在一段时间里再也没有哪个国家敢与楚国抗衡了。楚国达到了威服中原、称霸诸侯的目的。

“邲之战”结束后,楚国的军队驻防在衡壅一带,在黄河边上安营扎寨了下来。这时,有人向楚庄王建议:“我楚军取得了那么大的胜利,何不就在这里建立一个景观,以纪念这次战争,让后世子孙不忘记我们的武功?”楚庄王听到这话,连连摇头,说:“为何要让我们的子孙记住我们的武功呢?在中国的文字里,‘武’就是‘止戈’。战争是为了不要战争。武王战胜商以后,作《颂》说:‘收起干戈,藏好弓箭,我追求美好的德行,遍施于这中原大地,成就王业保封疆。’强暴不能消灭战争,强暴不能保持强大。没有德行,是什么事都办不成功的。”

楚庄王说的是真心话,也是完全正确的。

楚庄王在黄河边上祭祀了母亲河黄河的河神,更为重要的是,他在黄河边上建起了楚国先君的神庙,“告成事而还”(《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国的国君一直坚持自己的祖先是中原人,楚庄王的这次祭祀黄河就是为了告诉祖先:“我回来了!”

这种楚人的认宗归祖的意识,以前的史书都没有强调过,这是一个重大的缺憾,史学工作者有责任加以重书。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bjzm/2442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