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忽必烈用兵日本——蒙古人来啦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6-14 12:24:24 0


九月十二日,刚走上高丽王国最高领导岗位的王愖进行了一次紧急的人事任命,圈定了参加东征的将领名单:侍中金方庆为都督使,亲率高丽中军,朴之亮、金忻为知兵马事,任恺为副使;枢密院副使金侁为左军使,韦得儒为知兵马事,孙世贞为副使,率高丽左军;上将军金文庇为右军使,罗裕、朴保为知兵马事,潘阜为副使,率高丽右军。这三路高丽军有一个共同的响亮的名称——“三翼军”。

十月三日,金州合浦。在雄壮的鼓乐声中,临时接替忻都当上大元征东都元帅的忽敦、右副都元帅洪茶丘和左副都元帅刘復亨分别登上了各自的座船,紧跟在他们身后的是由蒙古人、女真人、汉人等多个民族的士兵所组成的两万五千名元军和金方庆率领的八千名高丽军,此外还有六千七百余名水手。

大大小小的军船乘风破浪,好不威风,一会儿排成“牛”字,一会儿排成“B”字,浩浩荡荡地杀奔日本列岛。

十月五日清晨,日本对马国府的八幡神宫突然燃起大火。人们从睡梦中惊醒,好不容易才把火扑灭,而八幡神宫已经烧成了一堆瓦砾。神社无故起火,似乎预示着什么。

怪事一件接着一件。住在海边的居民向当地官衙报告,说是海潮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带来了大量的马粪,已经堵塞了海湾和港口,臭气熏天。这似乎也预示着什么。

人们在忐忑不安中度过了十月五日这一天的白天,但在天快黑的时候,人们的不祥预感终于应验了。住在对马岛西海岸佐须浦海边的人们首先骚动了起来,他们远远地望见一支庞大舰队出现在海平线上,越来越近。一艘、两艘……当他们数清楚大概有五百多艘军船的时候,已经惊愕得差点忘了去向当地官府报告。如果他们知道这些船还只是此次前来攻打他们的总兵力的一半的话,估计会当场吓晕过去。

对着海面发了好一阵的呆,回过神来的人们才飞奔到当地役所,向对马岛的地头武士宗助国报告了异国舰队来袭的消息。

宗助国是少弍家委派到对马岛来帮着他们打理领地的代官。得到消息后,他连夜集合了岛上能够动员起来的全部武士共八十余骑,于天明之际来到海边。

面对遮天蔽日的东征大军,宗助国故作镇定,列阵于岸边,派了个名叫真继男的高丽语通译划船到元军舰队边上,装傻充愣地询问大军此番前来意欲何为,想借此拖延时间。我几万人马、几百艘船跑这么远来难道是为了友好访问或是旅游观光吗?忽敦识破了宗助国的缓兵之计,也不作答,只让士卒们弯弓搭箭尽管射去,算是用实际行动给了对方一个答复。

与此同时,大约有七八艘战船强行开入佐须浦靠泊。很快,一千余名元军从船上下来,登上码头,也等不及排好阵势,便向宗助国的几十人发起了冲击。

结果是毫无悬念的,宗助国等人所想的大概只能是如何尽可能多地杀伤敌军,黄泉路上也好多拖几个垫背的人。日本武士的射箭技术不错,很快就给不把他们当回事儿的元军带来了一些伤亡。据日本史料记载,“其时,宗马允自阵中发射,其矢中异国人不知数”,“此中有骑马者四人,宗马次郎向其先头乘苇毛马者右乳上射去,中箭落马”,“弥次郎亦射马,倒落者四人”。

日本武士虽然顽强,宗助国也很勇猛,但区区八九十人怎么能抵挡得了一千多训练有素的元军的猛烈进攻?日本军如同螳臂当车的抵抗很快就土崩瓦解,宗助国父子以下多人均死于乱军之中,只有步卒小太郎、兵卫次郎两人于混乱之中驾驶小船逃离对马,前往博多报告去了。

后续元军也就势于佐须浦上陆,直插对马国府,迅速占领对马全岛。与此同时,其他多支元军也分别从比田胜湾、三根湾等地登陆,除了遭到一些岛民零星的抵抗之外,一切都进展顺利。

东征军在岛上休整了将近半个月,才开始向下一个目标壹岐进发。

十月十四日,东征大军来到壹岐岛海面,两艘高丽战船上的四百余人跳上拔都鲁船,在岛西岸的平缓处登陆。

壹岐岛虽小,但由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所以早在平安时代,就在岛上先后修建起了两座城砦和十四处固定烽火台。

平安时代修建这些军事设施的主要用意在于防备大唐或者新罗的进攻。但是自白村江一战日本败于唐朝以后的数百年间,日本并没有遭遇一次像样的外敌入侵,偶尔被东北面的少数民族虾夷和西南面的海岛土著找点麻烦,也只不过是纯粹的骚扰而已,没有伤筋动骨之虞。尽管国内战乱不休,但都属于耗子扛枪——窝里横。无可避免的,日本陷入了“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状态,直到这样一支异国军队的出现,才让日本人如梦初醒——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化太快。

宽仁三年(1019),一支来历不明的军队突然袭击了这座小岛。他们总人数约三千人,分乘五十余艘大小船只,从片苗湾登陆。他们采用日本人从来都没有见过的一种集团战法,将日本守军打得落花流水。好在当时的日本人在惊恐之余也没有忘记拿起笔来做好记录,才让我们得以通过文字一窥这支神秘军队的模样。

在大宰府权帅藤原隆家给朝廷的报告中写道:“(敌军)耀刃奔腾,次带弓矢,负盾者七八十人许,相从如此,一二十队,登山绝野。”公卿藤原实资所撰的《小右记》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四月二十五日,贼(敌军)合战每人持盾,前阵者持鉾(短刀),次阵持大刀(长刀),再次阵弓箭者,箭长一尺余许,射力大猛。各人手持盾,最前列鉾队,最后列弓矢队,一阵约计二十队编成。”

大宰府在遭受了惨重损失,付出了极为巨大的伤亡之后才将这支敌军击退,通过审问抓获的高丽水手才终于知道,这支来袭的敌军并不是老邻居高丽人,而是一个名唤“刀伊”的陌生民族。当然,这些“刀伊人”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了——他们就是建立起与北宋对峙的辽国的契丹人,哪怕你没听说过什么契丹、辽国,但你小时候一定听说过杨家将的故事。

虽然入侵的契丹人被击退了,但他们所运用的集团战法是日本人没有见识过的,尽管日本人此后多年在作战形态上也并没有长进多少,但起码这次蒙古人来到他们面前排着队冲锋的时候他们并没有觉得太过意外。

壹岐岛的守军是少弍家的代官平景隆(有的资料说叫平经高)所率领的一百余骑。他们列阵于海岸之上,等待着元军的攻击。

首先对海滩发起冲击的还是高丽人,将领朴之亮首先冲上了海岸。据韩国史料《四留斋集》第十卷的《倭变录》记载,洪茶丘与朴之亮等高丽将士上岸以后大肆斩杀日本军,光首级就斩获了一千余级。这显然过分夸大了战果,如果这一数目是真实的,那么应当是将杀害的岛上百姓也计算在内了。想一想,这本书要夸张一下也完全情有可原,因为《倭变录》的作者李廷馣正是明朝万历年间抗击日本丰臣秀吉入侵的朝鲜将领,多记点战果想必也能更加解恨吧。

纵然日本守军充分发挥了飞蛾扑火与螳臂当车的大无畏精神,但仅凭一百多人自然无法抵挡住优势敌军的攻击,只得退入山中小城桶诘城作最后的挣扎。弹丸之城,如何能守得住?翌日城破,平景隆等人自杀身亡,但其部下宗二郎成功逃到博多,向镇西当局报告了壹岐失守的消息。

这一仗打得实在是轻松愉快,元军没有再做过多的休息,两天以后的十月十六日,东征大军又肃清肥前国平户岛、鹰岛、能古岛等沿海岛屿上的零星抵抗,为登陆九州本岛建立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后方。每到一处,元军都大开杀戒,冲锋在前的高丽士兵更是将多年以来对日本海寇的积怨都发泄了出来——凡是抓获的男子,无论老少一律就地处死,而妇女则用锁链贯穿手掌,像晒干鱼一般穿成一串捆在船舷之上,听着都令人不寒而栗。

为了躲避元军的搜捕,很多岛民逃到了深山之中,天气渐凉,缺衣少食,状况非常凄惨。据日本史料记载,元军犹如食人魔鬼一般——“见我兵勇战而死者,则取其肝吞之”。虽然看起来有夸大的成分,但对于这样的记载,我还是比较相信的。虽然汉人和高丽人没有这样的习俗,但蒙古人就说不定了。彪悍的蒙古人崇尚勇武,他们相信吃了勇敢的人,哪怕是敌人的心肝,就会把被吃掉的人的勇气和力量转移到自己身上。这样的信仰直到今天在很多较为原始的南美洲、非洲部落里面仍然存在。

大宰府在接连收到对马、壹岐二岛失陷的紧急军报之后,立即派人向幕府和朝廷报告。同时,也向九州各地的地头武士们发出了紧急动员令,要求他们立即按照此前制定的防御计划,尽快整备兵马前往大宰府、博多港等北九州沿海的要害地区集结应战。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683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