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列国史志

耶路撒冷史——拉姆班

历史大观园 列国史志 2020-06-30 14:03:01 0

拉比摩西·本·纳赫曼(Moses ben Nachman),以他的希伯来文姓名首字母缩写“拉姆班”或“纳奇曼德斯”(Nahmanides)为人所知。拉姆班惊奇地发现耶路撒冷只剩下两千居民,而其中仅有三百名基督徒和两名犹太人。这两个犹太人是兄弟,和十字军统治下的其他犹太人一样是染匠。犹太人越是对耶路撒冷感到哀伤,耶路撒冷就越神圣,越有诗意。拉姆班认为:“越是神圣的事物,就越残破。”

拉姆班是他那个时代最鼓舞人心的知识分子之一,他是医生、哲学家、神秘主义者和《托拉》学者。1263年,针对多明我会修士对犹太人亵渎上帝的指控,他游刃有余地为巴塞罗那犹太人做了辩护。阿拉贡国王詹姆斯为此感慨不已:“我从未见过一个人能这样出色地捍卫一件错误的事情。”他给了拉姆班三百个金币。但随后多明我会修士还是企图将拉姆班处死。作为妥协的结果,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被驱逐出阿拉贡王国。他就此踏上朝圣之路。

拉姆班认为犹太人不应该仅仅哀悼耶路撒冷,而应在弥赛亚降临前回到耶路撒冷,并在那里定居,重建那里——或许我们可以称这一思想为“宗教犹太复国主义”。只有耶路撒冷能抚慰拉姆班的思乡之苦:

我离开了我的家庭,抛弃了我的家乡、我的儿女。我把自己的灵魂留给我那甜蜜可爱的孩子们,他们从小便在我的膝下长大。但有朝一日身处你的宫殿得到的快乐将能够弥补失去的这一切。啊!耶路撒冷,我为你痛哭流涕,但我的泪水蕴含着欢愉。

拉姆班要求“用大理石柱子和漂亮的穹顶重建一座损毁的房子。[1]我们将其用作祈祷室,因为全城一片乱象,谁都可以占有废弃的地方”。他还找到了为防备蒙古人而藏起来的《托拉》经卷,但在他死后不久,打劫的就来了。

这次情况不一样:有些劫掠者是基督徒。1299年10月,亚美尼亚的基督教国王海屯二世(Hethoum II)率一万蒙古人奔赴耶路撒冷。在一场新的残暴劫掠面前,耶路撒冷震颤了。城内的基督徒寥寥无几,他们“因为害怕而躲在山洞里”。蒙古的伊儿可汗刚刚皈依伊斯兰教,而且蒙古人对耶路撒冷不感兴趣,他们将耶路撒冷交给海屯二世。海屯救了基督徒,“在圣墓举行庆祝活动”,并下令修复亚美尼亚人的圣雅各教堂和圣母墓。但奇怪的是,仅仅两周后,海屯二世便返回到大马士革蒙古首领那儿。马穆鲁克与蒙古人的这场世纪之争结束了,耶路撒冷的神圣和无穷魅力重新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在开罗,新即位的苏丹很尊崇耶路撒冷,称自己是“圣城的苏丹”。纳西尔·穆罕默德(Nasir Muhammad)戏称自己是“雄鹰”,他的部众嘉赞他为“优雅者”。那个时代最有名的历史学家说:“他或许是最伟大的马穆鲁克苏丹,也有可能是最下流的。”


[1]这座建筑的曲折遭遇恰好是对耶路撒冷犹太人故事的诉说。第一座拉姆班会堂可能建在锡安山上,但很快被移到耶路撒冷的犹太区。在马穆鲁克的统治下,一座清真寺和宣礼塔挨着犹太会堂竖立起来,1397年得以扩建。1474年,这座会堂坍塌后,穆斯林将其拆毁,并不允许重建,直到马穆鲁克倒数第二任苏丹盖贝伊时期才被允准重建。但在1587年,该会堂再次被奥斯曼人关闭。接着,隔壁建筑里新开了一座会堂。1835年,拉姆班会堂和隔壁的会堂合二为一并再次开放。但在20世纪初,拉姆班会堂被穆斯林接管,被用作储藏室,直至再次恢复为会堂。1948年,该犹太会堂遭阿拉伯军团摧毁,1967 年又一次重新开放。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sjls/lgsz/1645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