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列国史志

中东史——逊尼派思想体系的确立

历史大观园 列国史志 2020-06-29 23:52:55 0


逊尼派的内涵

在伊斯兰世界,哈瓦立及派和什叶派虽然影响较大,毕竟追随者人数有限。绝大多数的穆斯林尊奉逊尼派伊斯兰教,统称逊奈与大众派,即逊尼派。逊奈是阿拉伯语之“行为”一词的音译,在伊斯兰教中特指先知的道路或先知的传统,而逊尼意为遵循逊奈的人。承认自阿布·伯克尔起历任哈里发的合法地位,是逊尼派穆斯林的基本政治原则。

中东史——逊尼派思想体系的确立

9世纪金粉抄写的《古兰经》手稿

中东史——逊尼派思想体系的确立

装帧精美的手抄本《古兰经》

伊斯兰教最初并不存在派别的划分,所谓的逊尼派尚无从谈起。自麦地那时代末期开始,哈瓦立及派和什叶派相继出现,或强调民主选举哈里发的政治原则,或追随阿里及其后裔。然而,绝大多数的穆斯林依旧尊奉正统的伊斯兰教。9世纪以后,尊奉逊尼派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极力推崇先知的道路和先知的传统,自称遵循逊奈的人,以示区别于什叶派和哈瓦立及派的穆斯林,逊尼派由此形成。

穆尔吉叶派

在与什叶派和哈瓦立及派长期对立的过程中,尊奉逊尼派伊斯兰教的穆斯林逐渐发展了相应的思想体系。穆尔吉叶派的出现,代表了逊尼派穆斯林早期的温和倾向。

“穆尔吉叶”一词在阿拉伯语中本意为“延缓”。穆尔吉叶派依据《古兰经》“还有别的人留待安拉的命令;或惩罚他们,或饶恕他们”的启示,主张延缓判断穆斯林内部的诸多争端,待来世听候安拉裁决,故名。

穆尔吉叶派最初只是具有中庸色彩的政治宗派,形成于麦地那时代后期穆斯林内部矛盾冲突日渐加剧的社会环境。当时,许多圣门弟子,包括赛耳德·阿比·瓦嘎斯、伊本·欧默尔、阿布·巴克拉、欧姆拉·侯赛尼在内,不愿附和其他政治势力而涉足权位争夺,竭力避免穆斯林之间的流血冲突,虽然身居险境,却恪守中立,洁身自好,成为穆尔吉叶派的先驱。

相传,阿布·巴克拉曾经向众人传述如下的圣训:“穆圣说:祸患不久将至,那时,坐者强于行者,行者强于介入者;当祸患来临之时,赶驼者当去赶驼,牧羊者当去牧羊,耕田者当去耕田。有人问道:安拉的使者,若无驼可赶,无羊可牧,无田可耕,当如何?穆圣说:拿起利剑,用石击去剑锋,然后竭力自拔,切不可介入祸患。”穆尔吉叶派倡导和平、反对暴力的无为思想,由此可见一斑。

针对哈瓦立及派谴责奥斯曼和阿里的思想倾向,穆尔吉叶派认为:“阿里和奥斯曼都是安拉的仆人,安拉并未将罪过与他们两人联系起来;他们将依照各自的行为获得安拉的回报,安拉知晓他们所应得到的回报。”

倭马亚时代,穆尔吉叶派作为逊尼派穆斯林的宗教派别,阐述区别于什叶派和哈瓦立及派的朴素理论,进而被视作“逊尼派的早期形式”。一方面,穆尔吉叶派反对哈瓦立及派过于强调恪守宗教功修的极端倾向,认为伊斯兰教的首要内容是内心的信仰及其表白,凡诵读沙哈达(即清真言)者,无论是否犯有大罪,皆应被视作穆斯林。另一方面,穆尔吉叶派反对什叶派追随阿里及其后裔的政治原则,认为历任哈里发的地位合法与否应当诉诸安拉定夺,反对穆斯林为此争执不休直至相互攻杀的暴力行为。

盖德里叶派与贾卜里叶派

自先知穆罕默德时代起,伊斯兰教便具有强调前定的思想倾向。《古兰经》中多处提及前定的概念,如安拉“预定万物,而加以引导”,“任何民族都不能先其定期而灭亡,也不能后其定期而沦丧”,安拉“创造你们和你们的行为”。《圣训》中也有如下的内容:“一个人不算有真正的信仰,除非相信善恶前定,相信正确者不会谬误而谬误者不会正确。”然而,《古兰经》在强调前定的同时,似乎又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人的意志自由:“从你们的主发出的真理,确已降临你们。谁遵循正道,谁自受其益;谁误入歧途,谁自受其害”,“真理是从你们的主降示的,谁愿信道就让他信吧,谁不愿信道,就让他不信吧”,“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都是要负责的”。上述两种思想倾向在《古兰经》及“圣训”中的兼容并存,使逊尼派穆斯林或者主张安拉前定,或者强调自由意志,见仁见智,观点各异。

麦地那时代,穆斯林大都尊奉安拉前定的信仰原则,否认人的自由意志。7世纪末和8世纪初,随着穆斯林内部政治矛盾的加剧和教派分歧的扩大,逐渐出现与传统的前定论相反的思想倾向。

“盖德里叶”一词在阿拉伯语中本意为“有能力选择”。盖德里叶派是伊斯兰世界反对前定论的先驱,巴士拉学者马尔白德·朱哈尼(?—699)和大马士革学者艾依拉尼(?—743)相继阐述盖德里叶派的自由意志论。他们认为,人具有意志的自由和选择善恶的能力,人的行为并不是出自安拉的前定,善举和恶行都是具有自由意志的人所选择的结果,应当由本人承担责任;所谓的前定论,将人的行为归结为安拉的前定,无异于等同将人间的丑恶归结为安拉的意志,将人的罪责推卸于安拉,应当予以谴责。“盖德里叶派的追随者大都持反对倭马亚王朝的政治立场。”希沙姆当政期间,艾依拉尼公开反对前定论,宣传意志自由论,时人向哈里发告发,希沙姆遂下令断其手,刖其足,然后杀之。

盖德里叶派的上述学说,遭到持传统观念的穆斯林的激烈反对。贾卜里叶派形成于8世纪前期,着力攻击自由意志论,进而论证前定至上的信仰原则。“贾卜里叶”一词在阿拉伯语中本意为“(安拉)使人的天性倾向于”。贾卜里叶派认为,人作为受造之物,绝无独立于安拉前定的自由意志可言,人的信仰、行为和命运皆系安拉前定,不可更改;所谓的自由意志论,强调人的意志不受安拉的支配,背离安拉独一的基本信仰,并有违抗安拉意旨的异端倾向,不可取之。呼罗珊人加赫姆·沙夫旺(?—745)在论证前定思想的基础上,探讨安拉的本体属性。他认为,安拉是万物创造者,是使万物存在者,是决定万物运动者,是万物生死的赐予者,在安拉之外绝无独立存在的自由意志;安拉是唯一永恒的存在,天园、火狱乃至《古兰经》皆非永恒的存在,而是受造于安拉。

穆尔太齐勒派

“穆尔太齐勒”一词在阿拉伯语中本意为“分离”。穆尔太齐勒派继承盖德里叶派的思想传统,进一步倡导自由意志的学说。穆尔太齐勒派兴起于倭马亚王朝后期,创立者是巴士拉人瓦绥勒·阿塔(698—748)和阿姆尔·欧拜德(699—762)。两人曾经师从著名圣训学家哈桑·巴士里(642—728),后因师生之间意见相左,于是另立门户,是为穆尔太齐勒派。

盖德里叶派出现较早,尚属朴素的自由意志论。自8世纪初开始,外来思潮对伊斯兰世界的影响日渐扩大,穆尔太齐勒派在继承盖德里叶派的自由意志论的基础上,广泛借鉴希腊哲学的思辨方式,尤其是以新柏拉图主义的流溢说、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和毕达哥拉斯的灵魂论等思想论证伊斯兰教,形成伊斯兰教中的唯理主义信仰体系。

穆尔太齐勒派将理性的概念引入伊斯兰教的信仰体系,认为安拉作为万物的本原,通过理性创造世界;灵魂是内体的本质,理性是灵魂的源泉。另一方面,根据《古兰经》的相关启示,安拉具有许多的属性,而安拉的本体与其属性的关系是穆斯林学者长期争论的焦点问题。穆尔太齐勒派强调安拉本体的绝对独一,认为安拉是超越时空的永恒存在,不具有独立于本体以外的任何属性。“至高无上的安拉本身不是由多种事物组成的。对于由多种事物组成的复合物需要证实各组成部分的存在,但各组成部分并不是复合物本身。因此,一切复合物均需由它物组合而成。安拉是超绝的,是无需它物的。至高无上的安拉的本质特性是独一无二的,其本身不存在任何复合形式,既没有量上的组合,如身体之各部分,也没有概念上的认同,如人的本质和他的性格特征。安拉是唯一的,具有绝对的唯一性,无论是在数量上或在概念上,均不可分。”“安拉其本体和属性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安拉的本体和属性不会发生任何变化。”穆尔太齐勒派认为,使用各种拟人的属性形容安拉的行为,是对安拉的亵渎,势必破坏安拉的独一存在和导致多神论倾向,应当坚决抵制,该派因此称作“认主独一者”。第三,穆尔太齐勒派反对安拉前定的思想,将理性视作信仰的基础,强调自由意志是世人选择善行或恶举的根源所在,安拉将根据世人的自由意志所选择的行为予以公正的裁决,该派因此又称“知主公道者”。“安拉非众仆行为(无论是善行还是恶行)之主动者。人的意志是自由的,人是自身行为之主动者。因此,人因其善行或恶行而得到不同的报应。”

穆尔太齐勒派从独尊安拉的思想出发,承袭贾卜里叶派学者加赫姆·沙夫旺的观点,认为《古兰经》并非与安拉同在的永恒语言,而是受造于安拉和后于安拉的存在。“《古兰经》是安拉创造的一种语言”,“是安拉将《古兰经》以排列有序的言语降下;是安拉根据需要分期降下;是安拉使《古兰经》以赞颂安拉开始,以祈求安拉保佑结束;是安拉使《古兰经》分成结构严密而又互相类似的两部分;是安拉降《古兰经》分成章节,使每一章节各有不同的段落和目的。这是创造的开始,这是发明的根源,这是前所未有的创造和发明才具有的特点。我们赞美独享‘唯一’和‘自有’而使其他一切都打上从无到有的后生之物的印记的安拉!是安拉降下《古兰经》这部词意明白、论证严密、富有启发性的、用标准阿拉伯语写成的读本”。

穆尔太齐勒派在伊斯兰世界影响甚大,倭马亚时代末期曾经深受哈里发叶齐德二世和麦尔旺二世的赏识,阿拔斯时代一度成为哈里发国家的官方学说,直到10世纪被艾什尔里派取代。

从艾什尔里到安萨里

艾什尔里(874—935)全名阿布·哈桑·阿里·伊斯马仪·艾什尔里,系658年阿兹鲁仲裁时阿里一方的代表阿布·穆萨·艾什尔里的后嗣,生于巴士拉。艾什尔里早年师从穆尔太齐勒派著名学者阿布·阿里·祖巴仪(850—915),潜心研读经训和教法,后与其师意见相左,于是宣称自悔前非,脱离穆尔太齐勒派,另立门户,是为艾什尔里派。

艾什尔里精通伊斯兰教经典,并且熟知希腊哲学,著有《教义学原理的说明》和《伊斯兰教学派言论集》等,激烈抨击什叶派和哈瓦立及派的思想学说,同时极力弥合逊尼派穆斯林内部诸学派之间的分歧,奠定了伊斯兰教的教义学基础。关于安拉的本体及其属性,艾什尔里反对穆尔太齐勒派的否认安拉于本体以外存在属性的观点,强调安拉的本体与其属性是合而为一的永恒存在;然而,安拉的属性与人的属性具有本质的区别,不可将安拉的属性予以拟人化的形容。关于安拉前定与自由意志,艾什尔里反对盖德里叶派和穆尔太齐勒派单纯强调自由意志的观点,亦与贾卜里叶派的安拉前定学说相异,而是兼顾《古兰经》中的安拉前定思想和自由意志倾向,认为安拉主宰宇宙万物并前定生死祸福,世人则可凭自由意志选择善恶。关于理性与信仰,艾什尔里承认理性的作用,同时强调信仰之高于理性的地位,认为世人对安拉的认识不仅需要借助于理性的思辨,更要依靠经典的启示,理性的运用不能违背信仰的原则,理性必须服从信仰。关于《古兰经》的性质,艾什尔里认为,《古兰经》是安拉本体的无始言语和永恒存在的绝对真理,《古兰经》的文辞形式则是非永恒的受造之物。

艾什尔里派盛行于塞尔柱苏丹时期,尼扎姆·穆勒克曾在巴格达创办尼扎米耶大学,旨在传播艾什尔里派的教义学思想,抗衡开罗的爱资哈尔大学及其所传播的伊斯马仪派学说。

呼罗珊人阿布·哈米德·穆罕默德·安萨里(1058—1111)继承和发展了艾什尔里的宗教学说,是哈里发时代逊尼派思想体系的集大成者。安萨里早年师从艾什尔里派著名学者朱韦尼(1028—1085),并且求教于苏菲派长老法尔玛基(?—1084),后来云游伊斯兰世界各地传教讲学,曾在大马士革的苏菲派道堂隐居10年,体验精神修炼,著书立说。

中东史——逊尼派思想体系的确立

库法体手抄本《古兰经》

安萨里的学说,以独尊安拉为核心,以《古兰经》和“圣训”为依据,博采伊斯兰教诸学派以及希腊哲学的思想精华,尤其是承袭艾什尔里关于安拉的本体及其属性的永恒存在和信仰高于理性的观点。安萨里的贡献在于将信仰区分为外在的信仰和内在的信仰,强调由外在信仰到内在信仰的升华。为此,安萨里在摒弃苏菲派关于泛神思想、漠视法定宗教功修和崇拜圣徒圣墓等内容的前提下,承认苏菲派的强调内心直觉的信仰方式乃是实现由外在信仰到内在信仰升华的必要途径。

中东史——逊尼派思想体系的确立

11世纪《古兰经》手稿

安萨里的学说丰富了艾什尔里派的教义学思想,完善了伊斯兰宗教哲学的理论体系。安萨里因此被穆斯林誉为“伊斯兰教的伟大复兴者”,西方学者则将安萨里称作“伊斯兰世界的奥古斯丁”。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sjls/lgsz/1626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