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列国史志

德国简史——惊天大浩劫

历史大观园 列国史志 2020-06-28 23:48:42 0

1914年~1918年

关键词:世界大战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那绝没有比“浩劫”这个词更合适的了。在欧洲,7000万人被推上战场,在西线阴冷的战壕和东线的冰天雪地中,900万名士兵战死,欧洲失去了整整一代青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800亿美元。用英国外交大臣格雷爵士的话说:“整个欧洲的灯火正在熄灭,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将不会再看到它们被重新点燃。”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德国简史——惊天大浩劫

德军总参谋长施利芬

按照施利芬的计划,一旦同协约国集团开战,德国以1个集团军监视俄国,7个集团军对法国作战,其中3个集团军掩护德法边界,4个强大的集团军经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迂回法国左翼,在巴黎以东同法军决战。6个星期内取得西线决战胜利后,再全力转向东线。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和妻子索菲娅来到了波斯尼亚(1908年被奥匈帝国吞并)的首府萨拉热窝进行访问。不久之前,斐迪南大公刚刚指挥奥军在波斯尼亚和塞尔维亚的边境进行了一场军事演习,他对塞尔维亚的居心已经很明显了。对斐迪南大公恨之入骨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决定趁这个机会除掉他,以此打击奥匈帝国的侵略野心。当天上午10点,当斐迪南的车队经过市内的拉丁桥时,一个名叫加夫里洛·普林西普的青年学生用勃朗宁1900型手枪对着斐迪南大公夫妇连开了7枪。虽然这种袖珍型手枪的口径只有5.7毫米,但是大公夫妇分别被击中了颈部和腹部要害。10个小时后,他们双双离开了人世。就像某位历史学家曾经说过的,阴谋和暗杀无法改变历史的进程,但它能影响历史发展的轨迹。德国人建立一个日耳曼大帝国的“远大志向”,法国人收回洛林和阿尔萨斯的复仇火焰,英国人维持自己霸主地位的坚定决心,奥匈帝国和俄国对巴尔干半岛的野心,最终随着斐迪南和索菲娅的死而演化成了暴力性的战争。在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支持下,82岁的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决定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爆发。

德国简史——惊天大浩劫

1914年6月27日,萨拉热窝,身着军大衣的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抵达火车站。第二天,费迪南大公被波黑塞族爱国青年普林西普暗杀,并导致“一战”爆发。

实力与计划

在战争正式爆发前,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军事实力是怎样的呢?1914年6月,法国的常备军人数已经从79万猛增到400万,俄国军队人数从120万增加到了600万,英国军队人数从16万增加到了97万;而他们的对手德国的常备军总人数为500万,协约国在人数上处于绝对的优势。但德国和奥匈帝国异常发达的军事工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兵力的不足,克虏伯兵工厂和斯科达兵工厂将成千上万的毛瑟98式步枪、马克沁重机枪、150毫米重型榴弹炮输入到军队中,德军和法军的机枪之比约为2:1,重炮比更是达到了8:1。英国和俄国,一个没有大陆军,一个连步枪都没有装备到个人,在陆军武器方面和装备精良的德军差距甚大。

德国简史——惊天大浩劫

战壕中的德军士兵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爆发时,德国士兵佩带的是皮革制成并带金属装饰的尖顶头盔,这种头盔最初是在1842年由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设计,又叫作“尖顶帽”。战争开始后,交战各国发现钢制头盔能有效防御弹片,就陆续换装钢盔。

在战前计划上,协约国三巨头的设想非常简单:法国人沿着法德边境修建了一条坚固的防线,准备当德国人在这里撞得头破血流后再以凶狠的反击消灭敌人;俄国负责进攻德国空虚的东普鲁士地区和奥匈帝国的加利西亚地区;英国以自己强大的舰队从海上封锁德国,然后将几十万英国远征军开赴法国,与法军并肩作战。和这个“粗线条”的计划相比,德军的计划则更像一个“艺术品”。早在1891年,德军总参谋部就根据自己可能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假设,制定了一份“先西后东”的作战计划。因为该计划是在总参谋长施利芬的主持下出台的,所以又被称为“施利芬计划”。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老毛奇的侄子)又对这个计划进行了完善:德军准备集中兵力于西线,争取在俄军尚未完整动员之前击败法国,回过头来再收拾俄国。而进攻法国的德军主力将“通过”中立国比利时直插法军身后,重现普法战争中的胜利。

1914年,血肉横飞

1914年8月1日,德军完成了总动员。8月3日,120万德军组成的右翼集群越过了德比边境,侵入了中立国比利时。比利时建国之后就没打过仗,常备军不过20万人,唯一能抵抗一下的就是列日地区的防御要塞。可德国人动用了口径为420毫米的“大贝尔塔”火炮,这种巨型榴弹炮可以将1吨重的炮弹发射到14千米以外。在它的猛烈轰击下,列日要塞的12座炮台被击毁了11座,比军的抵抗很快就被粉碎。8月20日,德军攻占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8月21日,德军兵分五路向法国北部发起了进攻。与此同时,法国人没有理会德军在比利时的攻势,而是以第一、第二两个集团军加上英国远征军猛攻法德边境。法德边境的德军只有10个师的部队,他们很快就放弃了阵地向后撤退。当得意扬扬的法国人想进一步扩大战果的时候,却发现德国人已经出现在了左翼,自己有被包围的危险,英法军队不得不“大踏步”地退回了出发地。

德国简史——惊天大浩劫

戴着尖顶头盔的兴登堡

这位胸前戴着数枚“铁十字勋章”的德国元帅出身于一个普鲁士军官家庭,他年轻时曾先后参加了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他成为德国实际上的统治者。

8月21日至25日,德军和英法军队在法国北部展开激战,法军的防线多处被突破。9月3日,德军先头部队逼近巴黎。9月5日至12日,德军的5个集团军和英法的6个集团军在巴黎近郊的马恩河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会战。双方共投入了200万人和6600多门各型火炮,战争的惨烈度超过了之前欧洲大陆上的任何一场战争。经过一周的激战,德军伤亡21万人,未能实现占领巴黎的战略目标;法军损失了14万人,也无力把德军赶出法国。马恩河战役的失败标志着德国人“速决战”理论的破产。小毛奇在给妻子的信中这样写道:“这是个痛苦的结局,我们不得不面对一场浩劫。”随后,小毛奇被威廉二世撤职,陆军大臣法尔金汉成了德国陆军的总参谋长。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英法和德国都想包抄对方的侧翼,开始了一场名为“奔向海洋”的运动战。双方从法国北部海岸到马恩河沿线修建了由壕沟、铁丝网、雷场、堡垒组成的“死亡防线”,西线彻底陷入了僵持之中。

就在德军集中兵力猛攻西线的同时,东线的俄国也在英法的催促下完成了最后的动员。8月初,俄军的两个集团军共25个师攻入了德国东普鲁士的马祖尔湖地区。而德军在东线只有一个第8集团军,这个集团军的指挥官就是后来被称为“帝国双塔”的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这两位老谋深算的指挥官抓住了俄军在配合上的失误,以两个师牵制俄军第一集团军,其他全部兵力则猛攻俄军第二集团军。8月29日,俄军第二集团军被德军包围,司令官萨姆索诺夫自杀,俄军被俘9.5万人,伤亡3万人。9月7日,德军从西线紧急增援过来的2个军和第8集团军又一起围歼了俄国第一集团军。一场战役下来,俄军不但没占到便宜,反被处于劣势的德军消灭了25万人,而德军的伤亡还不到3万。不过,俄国在同奥匈帝国的南线战斗中却是屡战屡胜,东线和西线一样进入了僵持阶段。

1915年,东线苦战

1915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第二个年头,德军新任总参谋长法尔金汉决定把“德意志的剑”从法国人的身上拔出来,在最短的时间内击败俄国,然后再与英、法决战。法尔金汉的想法也不是没有道理,和英法军队相比,俄军的战斗力低得吓人。虽然俄军有600万人,可装备奇差,士气低落,士兵大多由文盲组成,被贵族军官们称为“灰色制服的牲口”;军官团内也都是一些腐败无能的贵族,他们贪污的本事远远大于指挥作战的本事。俄军不但奇缺火炮和机枪,甚至需要几个士兵轮流使用一支步枪,或者干脆在木棍上绑上刺刀,当作步枪使用。和这样的军队作战已经谈不上势均力敌,而更像一场单方面的屠杀。1915年5月,德奥两国集中了18个师的兵力,对俄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俄军在加利西亚、立陶宛、波兰全线溃败,40万士兵被俘。德军虽然取得了空前的胜利,但未能消灭俄军的主力,迫使俄国投降的目的远没有达到。

东线的俄国连战连败的同时,西线的英法也没好到哪里去。英法军队趁着德军西线空虚的时机,发动了香巴尼和阿杜瓦战役。每次进攻时,法国军队还像拿破仑战争时期那样排出整齐的队形,军官们戴着白手套走在最前面,士兵则穿着蓝色上衣和红色裤子走在后面,最后则是军乐队。这种自杀式的冲锋几乎每一次都会被德国人的大炮和马克沁重机枪击溃。到1915年,英法军队伤亡约100万人,东线的俄军伤亡超过了200万人,德军死伤不到100万人。对协约国来说,这是无比黑暗的一年。

1916年,最血腥的一年

时间到了1916年,德国人的战略再次发生了变化。法尔金汉痛苦地发现俄国广袤的土地简直就是一个梦魇,无论德军消灭了多少俄军,摇摇欲坠的俄国还能重新带领着上百万的士兵走上战场。法尔金汉决定再次把攻势转回西线,他准备选择一个法国在情感上无法割舍的地方“使法国把鲜血流尽”。法尔金汉最终选择了人口不到两万的小镇凡尔登,这里距离巴黎不到200千米,拿下它巴黎就朝不保夕。1916年2月21日清晨,德国人开始了代号为“处决地”的作战计划,残酷的凡尔登战役正式打响。德国第五集团军下辖的1400多门火炮对凡尔登地区进行了连续12个小时的连续炮击,200多万发炮弹把凡尔登变成了一座人间炼狱。漫长的火力攻击后,德军的27个步兵师又发动了潮水般的进攻,凡尔登的外围据点接连失守,这座巴黎的大门到了沦陷的边缘。就在这个危急的时刻,贝当将军成为凡尔登前线总指挥。在他的严令下,法军紧急扩建了唯一与后方保持联系的巴勒迪克-凡尔登公路(这条公路战后被称为“圣路”)。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每天都会有6000辆卡车通过这条公路向凡尔登运输部队和物资,法国人在一周内就向凡尔登地区运送兵员19万人、物资2.5万吨,这也成为人类战争史上首次大规模的汽车运输。得到了兵力和重炮支援后,法军开始将德国人一米一米地逐出凡尔登。12月18日,筋疲力尽的德国人沮丧地发现自己被赶回了战役开始前的出发地,“凡尔登绞肉机”在这一天终于停止了轰鸣。在这场历时10个月的杀戮中,德军损失了45万人,而法国人的伤亡更是达到了55万,德国人和法国人的鲜血几乎都在这里流尽。法尔金汉没等看到这场战役的结局,就于8月份被威廉二世撤职。在东线屡立战功的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分别担任了德军总参谋长和军需总监,成为德国实际上的核心人物。

德国简史——惊天大浩劫

AV7型坦克

当德国军方在索姆河见识过英国坦克的厉害后,立刻决定发展自己的坦克,这就是被后世军迷称为“德国老爹”的AV7型坦克。AV7型坦克在车头位置装有一门57毫米口径的火炮,车身四周装有6挺机枪。由于缺乏跨越壕沟的能力,实战性不强的AV7型坦克最终只生产了100余辆。

就在凡尔登战役最激烈的6月和7月,以英军为主力的协约国部队也在巴黎西北部的索姆河地区发动了一场攻势战役。1916年6月24日,和德国人炮击凡尔登一样,英军的1400多门火炮对德军在索姆河的阵地进行了猛烈的炮击。在一周的时间里,英国炮群将150万吨炮弹倾泻到了索姆河,德国人的阵地被炸得如同月球表面一样凹凸不平。然而,如此规模的炮击却没能给德军步兵带来巨大的杀伤。早在战役开始前,德军就在这一地区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地下坑道甚至深达12米,坑道内厨房、医院、弹药库一应俱全,足够德军坚持很长时间。7月1日清晨,恐怖的炮击终于停止了。在28千米宽的战线上,英军的14个师发动了猛烈的攻势。德军迅速从防御工事中倾巢而出,他们把沉重的机枪全都搬上阵地,然后居高临下地向英军射击。在这一天的攻击中,英军的伤亡创下了纪录,约有6万余人阵亡、受伤或被俘。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德军从凡尔登抽调了精锐部队增援索姆河,同时大约1200辆车的弹药也被紧急输送到索姆河。英军虽然使用了包括坦克在内的新式武器,也只从德国人手里夺回了180平方千米的战线。到11月中旬,持续了四个半月的索姆河战役终于结束了,英法损失了60余万人,德国的损失也大致相当,双方就像两个筋疲力尽的拳击手,只能喘息着靠在围绳上,迷惘地等待着1917年的到来。

德国简史——惊天大浩劫

凡尔登战役中的德军士兵

凡尔登战役初期,德军在兵力和技术兵器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一度在凡尔登取得了局部上的优势。但法军利用高效的公路运输,源源不断地向凡尔登调运部队和物资,逐步稳定了战局。

变幻的1917年

1917年,协约国阵营里发生了两件大事:美国参战和俄国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美国政府一直宣称自己将“骄傲地中立”,不会涉入战争。可随着战争的深入,英国开始从美国银行中借款,摩根、洛克菲勒这些美国金融巨头先后向协约国提供了30亿美元的贷款和60亿美元的出口物资。如果德国人在战争中获胜,美国银行家手中的协约国债券就会变成一堆废纸。为了保护自己的贷款,美国的大银行财团竭尽全力地将美国推向战争。除此之外,德国军方在政治上的迟钝也是造成美国参战的重要原因。从1916年2月1日开始,德国海军宣布实行“无限制潜水艇战”,对所有前往协约国的船只一律击沉。尽管有人向鲁登道夫提出这样可能会把美军拖入战争,鲁登道夫却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回答说:“美国一点儿也不让我困扰,我丝毫不关心美国是否会参战!”1917年4月6日,美国正式对德国宣战,德国人这才想明白自己犯了一个多么不应该犯的错误。

就在英法为美国参战兴奋不已的时候,东线传来了噩耗。1917年2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被赶下了台,新成立的资产阶级新政府仍然向英法保证会把战争打下去。可他们没有兑现这个“诺言”的机会了,11月7日,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1918年3月,革命政府在列宁的主持下和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俄国放弃了波兰、芬兰和乌克兰的大片地区,正式退出了战争。

终战的1918年

随着俄国退出战争,德国人总算摆脱了两线作战的困境,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把大批的精锐部队从东线调往西线,企图在美国军队到达欧洲前打败英、法,结束战争。在1918年3月至8月间,德军连续发动了5次大规模的攻势。5月底,德军再次攻击到马恩河附近,先头部队距离巴黎只有37千米。此时几十万美军已经到达了欧洲,协约国的力量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德军在几次攻击作战中伤亡接近百万,鲁登道夫也哀叹道:“这段日子(1918年7月至8月)对德国来说是开战后最黑暗的时刻。”9月26日,协约国在西线发动了全线进攻,德军的“兴登堡”防线被彻底突破。10月31日,土耳其投降;11月3日,奥匈帝国投降;德国基尔港水兵发动了起义,德国国内陷入一片混乱。德国想要战胜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11月9日,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被迫退位,乘飞机逃往荷兰,而鲁登道夫也逃往了瑞典。11月11日,战争双方彻底停战,持续了51个多月的战争终于结束了。在这场惊天大浩劫中,共有31个国家卷入了战争,900多万士兵战死沙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了1800亿美元。这场战争中,沙皇俄国、德意志第二帝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土崩瓦解,巴尔干半岛上出现了一批独立的国家,比如南斯拉夫。对于德国来说,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后战败,但德国的元气并未受到太大的伤害,国内强大的工业体系保存完整,容克贵族和大财团依旧存在,这些都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还是下士的阿道夫·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打下了物质基础。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sjls/lgsz/1586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